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精英论坛(三)

医案日记 2023-06-16 09:18:12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协办的“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精英论坛”,于2005年12月31日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开展。

会议由陈灏珠院士和洪震教授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系列子课题的部分专家,以及来自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心脑血管病专家会聚上海,共同交流了络病理论及其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最新学术进展。现把此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与防治策略的调整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整体治疗优势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的报告,着重对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AS)在理论更新、观念转变和防治策略调整方面的新认识进行了阐述。他强调,理论更新,首先是关注内皮,强调炎症对AS的作用。观念转变,更关注易损斑块,强调整体治疗的重要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和多系统的慢性疾病,是累及血管、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多器官损伤性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也应及时更新理论,转变观念。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

理论更新:关注内皮,强调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作用

近年,人们首先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给予了更多关注,认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病变的始动因素,而炎症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已成为业界共识,尽管AS的发生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所导致的却是一条相似的慢性炎症病理发展过程。炎症反应贯穿于AS病变的起始、进展和斑块破裂乃至血栓形成的全过程。

观念转变:更关注易损斑块,强调整体治疗的重要性

吴宗贵教授认为,由于易损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长期以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迅猛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发现仅仅依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不够的,于是已将注意力从易损斑块扩展到“易损病人”,认识到整体治疗的重要性。

易损斑块在冠脉血管树上的分布具有弥散性。任何一例AS患者,可能从冠脉造影上只显示某处冠脉狭窄,但从整体看一旦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体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全身就可能有多处AS病变存在。冠脉内支架置入可以解决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一些仅有内皮损害和轻度病变有时甚至连冠状动脉造影都难以发现的病变,却常常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肇事病变。所以近两年来对AS的治疗已不是仅将眼光聚焦于某一斑块,而是注重从易损斑块到易损组织(易损血液、易损心肌),到全身治疗(易损病人),对患者进行整体治疗比对局部斑块的治疗重要得多。这个理念正符合中医整体治疗的概念。

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给AS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提高。但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如何呢?2004年AHA的会议上有报告称,采用再狭窄发生率较低的冠脉新型药物支架置入治疗组远期生存率为19.9%,而未置入支架组为20.4%,两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2005年JAMA上发表了一项对1994-1995年美国不同地区确诊的首次发作的15,8831例急性心梗老年患者长达7年(平均3.6年)随访的全国人群队列研究结果。研究者发现无论该地区介入治疗水平如何,只要采用更为积极的药物治疗模式,均可使患者生存率得到提高。但在药物治疗强度较高的地区,更多的介入治疗较少或未能带来生存率的改善。这提示介入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没有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率。这就犹如一个人长了龋齿,提示应该加强对整个口腔牙齿的保护,而不是把龋齿拔除了事,如若忽视对整个口腔牙齿的保护,就会导致第二个、第三个龋齿的产生。同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也不应该只是对肇事病变安放支架了事,而是应该从对整个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入手,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治疗措施对待整个冠状动脉树。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举,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才能取得最理想的临床结局。

药物治疗是内科医生需要潜心研究的永恒课题,不同的给药剂量、不同的给药时间、不同的给药途经、不同的药物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均会取得不同的临床结果。就象同样的油盐酱醋在不同的厨师手中可以烹饪出不同口味的饭菜一样,有的非常可口,有的非常难吃。内科医生必须非常了解自己所用的药物,必须非常了解自己面对的病人,必须从整体治疗角度对冠脉病变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血运重建,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的全方位保护才是比较理想的治疗组合。

通心络对AS的整体治疗优势

络病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

AS的慢性病理过程符合中医络病理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的病机特点。络病理论关于“脉络-血管系统”统一的病机理论认为,络气郁滞引起络脉自稳功能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均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的始动因素。由此发生的络脉瘀阻-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血管痉挛,脉络瘀塞-血管梗塞或闭塞,成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发生发展的共同的关键性病理环节。

中医认为,一旦人体络脉空虚,气血运行不利,便致毒邪蕴积,络脉损伤而瘀阻,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此毒包括外来之毒(如高血脂、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和内生之毒(如氧自由基、钙离子超载和炎症介质等)。络脉空虚指正气不足,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些均与西医对AS发生发展的新认识、新理论,如感染负荷、炎症、免疫和氧化应激等不谋而合。

整体治疗:络以通为用

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和用药规范而研制的通心络胶囊,是络病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方药。通心络对于AS患者的整体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调节AS患者的阴阳失调。通心络既可治疗络脉瘀阻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又能缓解络脉绌急之冠状动脉痉挛,其对AS的治疗作用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和优势。

吴宗贵教授总结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的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①通心络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②以往的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降脂抗凝、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双重作用,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较好疗效。③近来研究表明,通心络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心梗后心室重构以及保护心肌和微血管完整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4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