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最近3年来初现端倪。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相继刊登了两篇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贾伟教授等科研人员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的中医药相关研究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科技界对于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的价值及其创新性的关注。近日,记者在上海就代谢组学的发展及其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等问题,采访了贾伟。
代谢组学发展势头迅猛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的活动,而实际上细胞内许多生命活动是发生在代谢层面的,如细胞信号释放、能量传递、细胞间通信等都是受代谢物调控的。代谢组学正是研究代谢组(在某一时刻细胞内所有代谢物的集合)的一门学科。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紧密相连,而代谢物则更多地反映了细胞所处的环境,这又与细胞的营养状态、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作用,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有人认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告诉你什么可能发生,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什么确实发生了’,它有点类似于通过分析发动机的尾气成分,来研究发动机的运行规律和故障诊断等的反向工程学。”贾伟深入浅出地解释说,“代谢组学不把研究对象破坏,例如磨成匀浆来测定其中的变化,而是着眼于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分析,特别是从人体水平来研究系统的结构与行为”。贾伟认为,从代谢组学的观点来看,瞎子摸象并没有错,但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这些摸象者必须要把各自对大象的描述加在一起,这样就可得到大象的全貌。
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初露峥嵘。贾伟介绍说,最近,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开始评估代谢组学方法作为药物毒理学评价的可行性。另外,代谢组学在心脏病的诊断方面也表现不俗。2002年12月,英国皇家医学院发表了用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生物指纹图谱预测心脏病患者的危险程度,开拓了用“组学”生物指纹监控病情发展、预测危险程度的新领域。在药物代谢学研究方面,代谢组学的创始人Jeremy Nichoson教授已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通过测定用药前个体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这是所谓预防性、预测性和个性化医学的一个成功典范。
近年来国内代谢组学领域的研究也渐入佳境。1999年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许国旺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代谢组学的概念,这几乎和国际同步。2003年7月,许国旺又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课题“代谢组学技术平台”的研究,是国内设立的第一个针对代谢组学的研究项目。另外,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武汉物理所也正在开展一些代谢组学研究工作。上海交大课题组在2003年开始涉入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现在主要从事创建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主要特色是把代谢组学运用于现代中医药研究中。国内代谢组学研究小组先后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20余篇。去年,以陈竺院士为主任的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为代谢组学的研究搭建了高层次的平台。但由于资金投入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局限,国内研究系统性、全面性不够,另外以跟踪性研究居多,创新性不强,整体研究水平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提到代谢组学的未来发展时,贾伟指出,继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之后,代谢组学必将成为未来各国激烈争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制高点。但是它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需要不断去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中医药拥有独到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在慢性疾病、疑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同时中医药自身又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果代谢组学能在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方面有所建树,那它本身也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涉足中医药研究是代谢组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两学科“联姻”大有可为
代谢组学可以从中医药研究中获得新的“抓手”,那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需要搭代谢组学这列“快车”吗?贾伟相信,代谢组学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近的属性。代谢组学之父、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eremy Nich-olson教授认为,人体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应用代谢组学和全面性系统策略来理解疾病过程,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不谋而合。近年来的中医现代化研究业已证明,一种中医理论很难以某一单元的特异指标来解释,这就提示应该从一系列信息的系统集成(“组装”)来解释复杂性理论,并进一步解释其如何“组装”而体现出相应功能。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可以认识到,疾病是因蛋白质网络和基因调节网络被“扰动”而致,而中医中的“证候”可能是蛋白质网络和基因调节网络被“扰动”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性变化状态。这一被扰动网络可通过其分泌到血液和尿液的内源性成分的改变而反映出来,而这一改变以组、群、谱的特征出现,因此,反映中医症候规律的“物质基础”将可能是“组”、“群”、“谱”集成的形式。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也为中医药融入世界提供了新的契机。
“运用代谢组学对中医学中辨证论治理论进行研究,就证明了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结合大有可为,”贾伟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由于中医建构的是“唯象模式”,它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手段获取机体在某一时间条件下,对各种内外因素(包括机体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环境、气候等各种致病因子),采取“司外揣内”的方法而呈现的生理、病理状态信息的综合判断的表述,因此它强调形态或状态之间的互作和转化,具有模糊性和思辨性,与西医建构的“实体模式”相比无法沟通和交融。一方面,中医证型的这种模糊性和思辨性使证本质的研究在现代医学评价体系下显得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证本质研究又是证型规范化的前提与基础,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深层次沟通的必由途径。所以深入地探索中医“证”的诊断或评价指标、尝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表达研究,是中医证型规范化及建立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惟一出路,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鉴于此,上海交大代谢组学课题组开展了“中医方证对应性”研究,在这个研究中通过给大鼠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类似中医临床“肾阳虚”证的大鼠动物模型。接着收集大鼠尿样,在样品衍生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尿样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组成,而后采用主成分分析等计算方法考察所收集的分析数据,从而监测大鼠代谢网络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肾阳虚”状态大鼠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而给“肾阳虚”大鼠喂饲温阳补肾的中药肉苁蓉后,大鼠被扰乱的代谢网络逐渐被修复,回归正常,大鼠日益康复。下一步,贾伟计划研究将在上海的数家医院开展“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搜集大量典型病例,在临床上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来进一步揭示“肾阳虚“证的本质。
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结合之路还很长,前景也值得期待”。贾伟对此非常乐观。
一、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哪个区河南中医药大学是在郑州市金水区,具体地址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该校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发展为特色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二、河南中医药大学简介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建筑面积62.34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60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16个院(部)。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00余人,留学生164人。
学校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4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43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党委被河南省委授予2016年“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团支部荣获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36人,专任教师1175人。硕士生导师584人,博士生导师80人。有国医大师3人,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中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享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名医”1人,“中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3人;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名中医3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 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2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9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119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中医骨伤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等32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挖掘仲景学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校先后完成了《伤寒论》教学片及电影《张仲景》的拍摄,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仲景方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编撰完成了600万字、5卷12册的《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仲景学术研究论文目录数据库;举办了仲景科技文化节、百家论坛、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等,彰显了学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办学特色。
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5300余张。年门诊量达510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3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55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一附院获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仲景医院。二附院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区医院”。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5个,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1个, 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1个,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60个。学校有实验动物中心,电镜中心公共科研平台2个及医学类、药学类共享平台2个。以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在仲景方药研究与开发、中医药治疗免疫和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合作。加强了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中医方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药材标准化、现代化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校以来我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6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4项;荣获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首批虚拟教学实验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8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1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9项;主编学术专著(译著)共2466部。发表学术论文44286篇,被SCI、EI、ISTP等收录1896篇;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513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150项,省部级项目346项,厅局级项目1017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22567.75万元。
学校主办有《中医学报》和《河南中医》两种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均为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医学报》还跻身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编辑部,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类一级期刊、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图书馆各类图书162万册,中外文期刊3383种,中外文数据库113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医药国际教育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马来西亚仲景学院招生、意大利锡耶那大学的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建设项目获得立项,并顺利通过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绩效评价验收,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展运动康复本科专业教育合作项目开始招生。服务国家外交的援外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在国际合作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医药医疗外派二十余名骨干医生、教师远赴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进行援非医疗工作,涌现出多名“和谐医疗先进个人”,为河南省赢得了良好声誉。着力推进了中医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联系协调省外事服务中心在我校设立“河南省外事侨务服务中心龙子湖办事大厅”,极大便利了我校师生办理出国手续;同时我校也积极探索将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引进来,高效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与优势。来华留学生来源渠道和人数逐年递增,层次不断提高。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成功获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国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争取个人和企业捐赠提供了便利条件,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注册河南省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为学校十万余名校友搭建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平台。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卢氏县人民政府、洛宁县人民政府、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红日集团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等签署合作协议,在卢氏、济源、西峡等地建有14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承担全省30多个、7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被授予“河南省第四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文明单位。
历经60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校训和“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精神气概,百折不挠、坚韧图成的精神品格,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为核心表现的大学精神,孕育并形成了“立德铸魂,德术兼备”育人理念,“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教师中涌现出了以 国医大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中国好医生”徐立然、“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年9月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6月,成功获批“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师生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学”等诸多殊荣,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批“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2018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微信十强”单位。
目前,在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正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求,突出中医、中原、仲景特色,以调结构为保障,以抓内涵促发展,以突出特色为优势,以求突破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
山东中医药大学联系方式:0531-7030405
山东中医药大学景点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省属重点院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发展曾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78)56号文将学校列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药院校之一,目前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强化优势特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培养了大量面向医疗、科技、教育、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校本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占地217亩,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占地1748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005年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入住学生4000余人。学校仪器设备总值5871万元,馆藏图书8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2万册),有配置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
学校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现拥有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两个学科同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级重点强化建设A级学科。有中医经方、中药炮制、种质资源等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周围血管病、老年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另外,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15个,厅局级重点学科(专科)13个。形成了医史文献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等优势学科群。学校的中医文献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的特色项目。
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教育层次。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生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应用心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并开始向周边学科渗透。并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市场营销、护理学、英语、应用心理学、中西医临床学、康复治疗学、药学、法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20个本科专业,36个专业方向,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个本科专业之一。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学校重视临床和实践教学。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有7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6所教学医院,84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971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8467人,研究生1061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82人,成人脱产专科班学生161人,另有函、业大学生5593人。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学生440人。各类在校生16000多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4个研究所(文献、天然药物、针灸、中西医结合)、6个独立设置的研究室,有2项成果荣获首届全国科技大会奖,有1项成果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91年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获部、省、厅级科技奖励257项,有6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级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办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盛誉。与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还承担《中国肛肠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编辑出版任务。1990年以来,编著出版医药、社科等各类教材和专著1200余部,在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的新世纪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写工作中,担任了32部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任务。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公布的结果,学校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居全国医学高校前30位。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规范种植项目承担单位。
学校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340人,其中校本部937人。有专任教师508人,终身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194人,教授和主任医师等167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等452名。有3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位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2名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31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7名教师获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称号。特聘4位院士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大学建立并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德国、英国的有关医疗机构联合在国外办医,经教育部批准与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联办7年制本硕连读班。留学生规模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目前,学校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全面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基本办学方略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优迎评和新校区建设两项伟大的再创业工程,为实现建设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强校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山东中医药大学开放时间:开放式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景点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省属重点院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发展曾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78)56号文将学校列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药院校之一,目前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强化优势特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培养了大量面向医疗、科技、教育、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校本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占地217亩,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占地1748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005年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入住学生4000余人。学校仪器设备总值5871万元,馆藏图书8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2万册),有配置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
学校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现拥有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两个学科同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级重点强化建设A级学科。有中医经方、中药炮制、种质资源等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周围血管病、老年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另外,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15个,厅局级重点学科(专科)13个。形成了医史文献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等优势学科群。学校的中医文献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的特色项目。
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教育层次。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生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应用心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并开始向周边学科渗透。并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市场营销、护理学、英语、应用心理学、中西医临床学、康复治疗学、药学、法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20个本科专业,36个专业方向,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个本科专业之一。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学校重视临床和实践教学。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有7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6所教学医院,84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971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8467人,研究生1061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82人,成人脱产专科班学生161人,另有函、业大学生5593人。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学生440人。各类在校生16000多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4个研究所(文献、天然药物、针灸、中西医结合)、6个独立设置的研究室,有2项成果荣获首届全国科技大会奖,有1项成果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91年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获部、省、厅级科技奖励257项,有6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级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办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盛誉。与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还承担《中国肛肠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编辑出版任务。1990年以来,编著出版医药、社科等各类教材和专著1200余部,在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的新世纪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写工作中,担任了32部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任务。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公布的结果,学校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居全国医学高校前30位。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规范种植项目承担单位。
学校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340人,其中校本部937人。有专任教师508人,终身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194人,教授和主任医师等167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等452名。有3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位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2名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31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7名教师获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称号。特聘4位院士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大学建立并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德国、英国的有关医疗机构联合在国外办医,经教育部批准与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联办7年制本硕连读班。留学生规模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目前,学校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全面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基本办学方略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优迎评和新校区建设两项伟大的再创业工程,为实现建设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强校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山东中医药大学交通指南:济南是山东省交通枢纽,已构成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航空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位于市区东北部40公里,每天都有航班飞往北京、长沙、成都、重庆、大连、广州、贵阳、海口、杭州、哈尔滨、昆明、南昌、南京、上海、浦东、汕头、沈阳、深圳、武汉、烟台、张家界等地。其他与济南通航的城市还有:长春(12356)、丹东(136)、福州(123457)、格尔木(23567)、桂林(1346)、合肥(2367)、黑河(136)、香港(2457)、佳木斯(15)、兰州(47)、临沂(15)、南宁(1346)、宁波(135)、三亚(136)、乌鲁木齐(1357)、威海(136)、温州(12467)、武夷山(1346)、厦门(123457)、西安(123457)、西宁(23567)、延吉(1356)、宜昌(14)、郑州(23567)。市内航空大厦每天6:00-17:00每小时有一班民航班车直达,车程1小时,票价15元。
铁路
有济南站和济南东站2个客站,其中,济南站是全省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京沪、胶济铁路在此交汇,北上北京490公里,南下上海968公里,东到青岛393公里。济南东站是辅助站,青岛——丹东、青岛——太原、北京——威海的过路车途经此站,另有一班始发洛阳的列车(2523次,济南东16:04开,次日6:02抵洛;2524次,洛阳15:59开,次日6:06抵济南东)。
公路
京沪、济青、济聊3条高速公路和104(北京—福州)、220(滨州—郑州)、308(青岛—石家庄)、309(荣成—兰州)4条国道经过济南。
济南市内的长途汽车站有2个主要客站: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位于济泺路131号。发往全省及临省主要城市,并开通了省内著名景点1-2日自助旅游专线,该站的年发送量、发送班次,售票收入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站”。
新近建成启用的长途汽车东站,位于解放路东首(甸柳庄)。辟有济南到太原、石家庄、濮阳的跨省客车班次,并同时增加了济南到荷泽、临沂、曲阜、泰安等地的8个省内班次,平均每天发车2到3班,上午主要发省内班车,下午发跨省班车。
内部交通:
公交车
济南有公共汽(电)车100多条。普通公交车票价一元,“K”字头的空调公交车票价二元,旅游专线车:游66、游68,旅游观光车:K51路,票价二元。
济南公交旅游专线
K51火车站、大观园、人民广场、趵突泉、银座商城、植物园、千佛山、省博物馆、环山小区。
游66东八里洼、植物园、千佛山、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动物园。
游68无影山北路、泺口服装城、动物园、长途汽车站、国贸大厦、人民商场、体育中心、植物园、千佛山、省博物馆、环山小区。
游60解放桥——灵岩寺
游61经五纬十二——解放桥——五峰山
出租车
夏利、捷达、桑塔纳、富康的起步费6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1.2元。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省属重点院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发展曾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78)56号文将学校列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药院校之一,目前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强化优势特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培养了大量面向医疗、科技、教育、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校本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占地217亩,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占地1748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005年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入住学生4000余人。学校仪器设备总值5871万元,馆藏图书8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2万册),有配置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
学校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现拥有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两个学科同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级重点强化建设A级学科。有中医经方、中药炮制、种质资源等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周围血管病、老年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另外,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15个,厅局级重点学科(专科)13个。形成了医史文献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等优势学科群。学校的中医文献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的特色项目。
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教育层次。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生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应用心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并开始向周边学科渗透。并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市场营销、护理学、英语、应用心理学、中西医临床学、康复治疗学、药学、法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20个本科专业,36个专业方向,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个本科专业之一。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学校重视临床和实践教学。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有7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6所教学医院,84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971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8467人,研究生1061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82人,成人脱产专科班学生161人,另有函、业大学生5593人。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学生440人。各类在校生16000多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4个研究所(文献、天然药物、针灸、中西医结合)、6个独立设置的研究室,有2项成果荣获首届全国科技大会奖,有1项成果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91年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获部、省、厅级科技奖励257项,有6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级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办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盛誉。与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还承担《中国肛肠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编辑出版任务。1990年以来,编著出版医药、社科等各类教材和专著1200余部,在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的新世纪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写工作中,担任了32部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任务。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公布的结果,学校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居全国医学高校前30位。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规范种植项目承担单位。
学校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340人,其中校本部937人。有专任教师508人,终身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194人,教授和主任医师等167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等452名。有3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位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2名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31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7名教师获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称号。特聘4位院士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大学建立并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德国、英国的有关医疗机构联合在国外办医,经教育部批准与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联办7年制本硕连读班。留学生规模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目前,学校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全面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基本办学方略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优迎评和新校区建设两项伟大的再创业工程,为实现建设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强校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4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发现神经元突触发育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