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

医案日记 2023-06-16 08:18:09

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为探寻中药复方及类方中隐含的规律及知识,以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以下简称三方)为模板,分别对三方进行均匀设计优化拆方实验研究,按照中医理论性味拆方实验研究及分子水平物质基础研究。创建并应用“优化拆方-数据挖掘-知识发现”(OD-DM-KD)模式,对优化拆方实验资料进行数据挖掘。

生物学基础实验研究

半夏泻心汤是历代医家治疗脾胃病的有效复方,有组方精炼、药味适中,配伍意义明确、主治病症清楚、临床疗效确切、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现代实验研究充分证实了其药理作用,是适合中药复方研究的复方。本研究围绕胃分泌、胃肠运动、胃保护,以复方类方的药味、药量、药效为核心,从均匀设计优化拆方、物质基础、性味拆方三个角度设计实验,多学科、多方位协作攻关,进行胃肠特定生物学指标的量效关系研究和物质基础研究。

从药效角度揭示三泻心汤不同药味药量的配伍规律

本项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优化拆方及组方研究,研究不同药味和剂量配伍对大鼠胃分泌、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三方优化拆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味、药量配伍对胃分泌、胃肠运动的影响不同,结果如下。

大枣可以显著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半夏则可以显著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黏液结合量,黄连在方中可以显著降低胃黏液结合量。党参与大枣配伍后可明显抑制胃酸分泌,生姜与甘草配伍以后可以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干姜、大枣与半夏配伍以后,则可以显著增加胃黏液结合量。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的胃肠运动无明显影响,甘草、生姜泻心汤可以抑制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对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方中黄芩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的胃排空,黄芩与党参配伍后可明显促进小肠推进功能。

三泻心汤调节胃分泌及胃肠运动的物质基础

应用血清药理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药效—有效成份”阐释了三方对胃排空、胃肠激素、收缩调控抑制蛋白、离体平滑肌收缩功能、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调节胃酸分泌机制:三方调节胃酸分泌均与上调胃壁细胞H+-K+ATPaseα亚基表达有关。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对胃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半夏泻心汤对胃运动有促进作用;生姜泻心汤对胃运动有抑制作用;甘草泻心汤对胃运动有促进趋势。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有效成分差异为:半夏泻心汤促进胃排空可能与血中小檗碱含量有关;生姜泻心汤抑制胃运动的作用可能与血中甘草次酸和黄芩苷有关;甘草泻心汤促进胃运动作用可能和血中甘草次酸有关。

三泻心汤中三种有效成分对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影响不同,各成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关系,甘草次酸对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最强,小檗碱和黄芩苷可以减少甘草次酸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对胃运动影响不同,验证了一组类方药味和药量发生变化,其有效化学成分和生物学作用靶点也相应发生变化,进而为三方功能主治的差异找到了客观实验依据。

半夏泻心汤及其性味拆方调节胃保护机能及其生物学基础

为探讨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围绕其对胃的保护机能,以胃溃疡为模型,按照性味组方进行拆方研究。本项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机理的研究中探讨了该方及其拆方的胃保护机能和部分生物学基础。第二部分在该方及其拆方治疗应激性溃疡机理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其胃保护机能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相关的作用及机制。两项研究均进行了全方、性味拆方、交互组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性味拆方研究结果发现甘补组药物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但以全方组效果最佳。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胃黏膜修复、胃黏液分泌等多个环节均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的以上作用与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功能活动调节有关。

数据挖掘

本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模糊推理和关联规则等来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对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所需药味、药量配伍的药效学指标(胃分泌、胃肠运动)的预测。应用不同药味、药量配伍的药效学预测,分析单味药的药效、单味药的量效关系,并为进一步阐述中医复方配伍规律提供了支持。

优化拆方数据挖掘的结果与性味拆方研究表明,在胃肠运动、胃分泌等方面数据挖掘的结果与性味拆方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揭示了辛开、苦降、甘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为以后相关复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证实了“OD-DM-KD”模式的有效可行。

本研究以治则治法为中心,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为手段科学的联系了证候和方药,体现了方证关联的思想,再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全过程,有利于中医诊疗的客观化,为中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小 结

基于“OD-DM-KD”模式的复方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临床疗效确切、作用目标明确(病、证具体),能够体现复方“君、臣、佐、使”配伍规律的方剂为模板,选择病理基础清楚、证型规范而具体的“病”为对象,从方证关联角度,进行药味、药量相关分析与相关证候多生物效应靶点的分析,特别是君药的量效分析,揭示中药配伍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病证结合、方证关联、理法方药统一”的系统思想。

该研究结果,对实现复方配伍理论现代化、提高临床辨证用药的规范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初步奠定研制现代新型复方的基石,最终实现了通过给定药味剂量预测相关现代生物学指标变化的目标,为重组新复方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了临床用药。

传承千年名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味中药组成

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灸甘草、枳实、炒白术、威灵仙

基础方剂: 半夏泻心汤

针对明显肝郁患者,增加柴胡、香附;明显腹胀患者,增加厚朴、木香;

明显反酸患者,增加黄连、吴茱萸;明显胃痛患者,增加川楝子、延胡索;

明显虚寒患者,增加黄芪、桂枝;明显湿热患者,去干姜,增加茯苓、蒲公英;

针对明显淤血患者,增加莪术、生蒲黄。

干姜、清半夏具有除寒辛温之效;延胡索可活血行气;黄连、黄芩具有泄热开痞、清肠润燥之效;白术可健脾化湿;乌贼骨、瓦楞子具有制酸止痛之效;郁金可行气解郁。

诸药合用,共奏散结消痞、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利胆,保护胃黏膜,调节胃酸分泌,修复胃肠功能等作用。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主要是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及胆汁反流等因素影响,导致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症状,引起脘腹胀满、灼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有效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如今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导致发病率明显增加,常规西医治疗多采用胃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并起到胃黏膜保护效果,获得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该疾病病因为饮食不节、劳倦忧思过度导致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治疗可给予半夏泻心汤起到健脾消痞、和胃降逆功效,药方中半夏起到消结除痞、降逆和胃功效,黄连、黄芩具有清降泄热功效,诸药联合使用可补脾泄热,和胃降逆,促使症状尽快消除。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七)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前面讨论了张仲景活用半夏泻心汤,我们再来看李东垣是如何活用半夏泻心汤的。

李东垣的《医学全书》中写道: 消痞丸,治心下痞闷,一切所伤,及积年不愈者。

干生姜,炒神曲,炙甘草(各两分),猪苓(二钱五分),泽泻,厚朴,砂仁(各三钱),半夏,陈皮,人参(各四线),枳实(五钱炒),黄连,黄芩(各六钱),姜黄,白术(各一两)。

李东垣的这一张方子消痞丸,很明显是从内伤的角度考虑的。看他的这个组方有点杂乱,干生姜,炙甘草,半夏,人参,黄芩,黄连,这就是半夏泻心汤没有用大枣,而加了别的药,有猪苓,泽泻,白术,如果在有桂枝和茯苓的话就是五苓散,有人参,干姜、甘草,白术,这就是理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这又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神曲、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枳实、厚朴、甘草,姜黄这有点象香砂养胃丸。

李东垣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去了大枣,加子大剂量的白术配枳实,这不是把枳术丸配进来了,这就是半夏泻心汤去大枣合枳术丸。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神曲,猪苓,泽泻,厚朴,砂仁,陈皮,姜黄,这相当于把木得换成了姜黄,草豆蔻换成了神曲的香砂养胃丸,这又是半夏泻心汤合枳术丸合香砂养胃丸。

这个方剂看起来有点杂乱,但是,他的主方还是明确的,半夏泻心汤和枳术丸,他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把黄芩,黄连的剂量调得稍微大一点,干姜的剂量用得小,但是他里面用了厚朴,砂仁和大剂量的白术。

李东垣的另一张方剂叫 失笑丸(又叫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炙甘草,大麦芽,白茯苓,白术(各二钱),半夏曲,人参(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各五钱)。

干姜,甘草,半夏,人参,黄连。半夏泻心汤的七味药,李东垣在这里用了五味,把黄芩和大枣去了,在这个基础上加了白术和枳实,又有枳术丸的意思,标准的枳术丸是白术的剂量大于枳实,如果把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合起来,那就是半夏泻心汤合了四君子汤。

我们再来看李东垣的另一张方剂:黄连消痞丸,治心下痞满,壅滞不散,烦热喘促不安。

泽泻,姜黄(各一钱),干生姜(二钱),炙甘草,茯苓,白术(各三钱),陈皮,猪苓(各五钱),枳实(七钱炒),半夏(九钱),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炒)。

干姜,炙甘草,半夏,黄连,黄芩,这又是在半夏泻心汤中用了五味药,把人参和大枣去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了,泽泻,茯苓,白术,猪苓,这是四苓散,也就是半夏泻心汤合了四苓散,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行血的姜黄,理气的陈皮,白术配枳实,这又有枳术丸的意思,但是,枳实的剂量大于白术,按张仲景的方子说的话,那就叫枳术汤。

也就是说,半夏泻心汤可以和四君子汤合方,可以和四苓散合方,可以和枳术汤合方,可以和枳术丸合方。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九)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再来讨论寒热互结,热从何来?

我们在解读半夏泻心汤的时候,经常会用寒热互结来解读,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寒热互结的热从何而来。

误下,柴胡证已罢,自当不需要使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重用柴胡,轻用黄芩,黄芩在方中仅中补虚药量的五分之一,可见小柴胡汤证的郁热重在郁。尽管下法为误用,但少阳之证已无,说明少阳之郁已开。郁开,也就谈不到热陷。

我们总说误下热陷引起的半夏泻心汤证,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小柴胡汤证的成因,半夏泻心汤的成因,似乎谈不到热陷。

半夏泻心汤方证中的热,主要是由误用丸药引起的燥热。也就是巴豆遗留的热,也叫药邪。小柴胡汤证,本来中有虚,误下后,中虚之证自当依然存在。或可加重,但不会减轻。从方药组成来看,原有之中虚,仍然用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半夏来治疗,考虑病证较少阳病为里,故以相对偏于走里之干姜晚偏于走表之生姜。加用黄芩,黄连丸药所引起的燥热。

也就是说半夏泻心汤是治疗中焦虚寒的病证,由于误用了巴豆类燥热的药,为了清除药邪,才加了黄芩和黄连。

半夏泻汤证的心下痞满的形成,应该是在原有虚寒的基础上燥热壅塞引起来的。是寒热并存,谈不到互结。但是不没有互结呢?肯定是有,但是从伤寒论里的原文梳理出来,这个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应该是中焦的寒热互重,在中虚的基础上寒热互重,实际上是中焦虚寒加燥热。

由于已经用巴豆类燥热的药泻过了,这个燥热是不可能用大黄和芒硝的,只能用黄芩、黄连。

说到这里,我们返回来看《伤寒论》里的阳明篇,我们在阳明篇里需要思考,什么时候应该用石膏,知母?什么时候需要用大黄,芒硝?这两大块好象我们很明白,但是,还有一块,什么时候该用黄芩,黄连?而这一块在阳明篇里,历代著家关注得比较少。毫无疑问,黄芩,黄连也是治疗阳明病的常用药。

半夏泻心汤证是在中焦虚寒证的基础上伴有实热内滞。半夏泻心汤方是由治疗中焦虚寒的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半夏和治疗中焦实热的黄芩,黄连两组药物组成。

我们从方剂组成倒着往回推,说半夏泻心汤由三组药组成,而我们从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顺着往前推,半夏泻心汤就由这两组药组成。一组药是治疗中焦虚证的,一组药是治疗中焦燥热的,实热内滞的。

一说到中焦虚寒,我们马上会想到理中汤,而半夏泻心汤里面用的人参,干姜,炙甘草,如果有一味白术,就是理中汤。而这里没有用白术,用的是半夏,半夏是走胃的,白术是走脾的。

有时候,我们就把这些方子摆出来,随便挪上一两味药,挪着挪着,经常就挪通了。如果半夏泻心汤证里出了脾的问题,我们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能不能加白术?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一但加上了白术,又意味着什么?这个方剂里面就出现了理中汤了。如果又加入茯苓,这个方剂里面差不多就出现了四君子汤了。

那么倒过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半夏泻心汤看着是理中汤去白术加半夏,大枣,黄连再加黄芩。我们突然想到前面提到的连理汤,理中汤不去白术,加茯苓和黄连。

半夏泻心汤之所以用半夏而不用白术,是因为病位在心下而非脐腹部。

如果病位在脐腹部,那就是理中汤的主治部位。

临床上,我们遇到病位既在心下又在脐腹部,看来半夏和白术都得用。我们把这几张方子合起来:

胸胁: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心下: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

脐腹:去半夏,大枣,黄连,加白术。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理中汤,病位:分别在心下,胸胁,脐腹,用药多少有点变动。

柴胡走的是胸胁,半夏走的是心下,白术走的是脐腹。

这样分析的多了,也许我们临床上用药的准确度就高了,是的,我们临床上真的需要这样去用药。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一)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可用于一部分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用于脾胃病的治疗,我们也用得很多,但在打开我们的思路,把它用于一部分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

李克绍在《伤寒解惑论》里有这么一则医案:李某某,女性,年约六旬,山东大学干部家属。19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一时。当时我院在曲阜开门办学,应邀往诊。

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

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枳实)。

傍晚服下,当晚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这个患者有中焦的症状,但是,这个患者找医生看病的主诉是:失眠,并且很重,老先生诊断为湿热,用半夏泻心汤加枳实。反过来我们想一想,也就是半夏泻心汤是可以治疗中焦湿热的。

黄帝内经》里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用半夏秫米汤(半夏10克、秫米15克。)我们总是用半夏秫米汤来应证胃不和则卧不安,在这里,李克绍老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

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是通过补虚运中、辛开苦降、恢复脾升胃降来实现的。以此理推导,凡是由脾升胃降失常,即中焦气机升降失职的所有病证,只要存在中虚与寒热互结,都可以使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人体如何才健康了,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就健康了,当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出现障碍,人就会生病了。而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就在脾升胃降上。补中益气汤是恢复脾升胃降的,理中汤是恢复脾升胃降的,四君子汤是恢复脾升胃降的,半夏泻心汤是恢复脾升胃降的。

对于诸多慢性病,疑难病,只要存在心下不畅,上可及胸、咽,下可及腹,可以是痞,可以是硬,可以是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总是觉得不畅快,可轻可重,舌苔见腻,可从治疗脾胃入手,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为开手方,对于久治不效的病证,常有拔云见日之效。我们可以在临床上去验证,当我们用得多了,会觉得这张方子越来越好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3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