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气汤 ◎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制半夏、茯苓、厚朴、紫苏叶,加生姜、大枣等组成。用于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状如棉絮,或如梅核,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中脘痞满,上气喘急,呕逆恶心等症。有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之功。
本方为治七情郁结所致之梅核气的常用方。诸药配合,可使气机舒畅,郁结得解,痰喘消除,呕恶平息。由于本方主治因怒、喜、思、悲、恐、惊、忧七情不调所致之气郁症,故称「七气汤」。又因用四种药物治疗七情郁结之病,取四、七两个数字,亦称「四七汤」。
◎ 七仙丹 ◎
出處:《東醫寶鑒》
本方由何首烏、人參、乾地黃、熟地黃、麥門冬、天門冬、茯苓、炒茴香、八味藥物所組成,蜜丸,酒或鹽湯送服。用於治療鬚髮早白等症。有滋陰養血,益氣健脾之功。
「鬚髮」,即指鬍鬚、頭髮。二者均賴血以滋養。鬚髮之榮枯,與肝、腎兩臟關係密切,因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充足則鬚髮榮澤,肝腎不足,則血虛不榮上榮,故鬚髮枯燥,久則變白。方中藥雖八味,何以稱「七仙丹」?是因除茴香之外,其餘七味藥物,均是古代醫家認為延年益壽、久服成仙之品,均有補益氣血、滋養肝腎之作用,故對鬚髮早白卓然有效。
◎ 七厘散 ◎
出處:《良方集腋》
本方由血竭、麝香、冰片、沒藥、紅花、朱砂、兒茶組成為末,黃酒沖服或調敷。用於跌打損傷、筋斷骨折之瘀血腫痛,或刀傷出血。有活血袪瘀,止血止痛之功。
「七厘」,指服用量,即今之2.1克。本方是傷科常用方,內服外 用皆可。方中血竭、紅花活血袪瘀;乳香、沒藥散瘀行氣;麝香、冰片竄通經絡;朱砂、兒茶寧心止血。綜觀全方,雖有散瘀定痛,止血癒傷之效,但多數藥為香竄辛散,行氣活血之品,內服易耗傷正氣,不宜多量久服,一般每次只服「七厘」,所以以其每次用量而命名為「七厘散」。
◎ 七寶美髯丹 ◎
出處:《醫方集解》
本方由何首烏、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七味藥物所組成。用於腎水虧損,氣血不足所致的鬚髮早白,牙齒鬆動,夢遺滑精,筋骨無力等症。有滋補肝腎,填精養血之功。
本方相傳為唐李翱方,邵應節用以進獻嘉靖黃帝,從此其方盛傳。鬚髮者,血之餘,腎之華也。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充足則鬚髮烏黑。「七寶」者,指方中用七味藥物益肝補腎,功宏如寶;「美髯」者,指鬚髮烏黑而潤澤。三國時關雲長因鬚長而黑,有「美髯公」之稱。喻服本方後,能使肝腎得補,精血充足,髮烏髯美,神悅體健,故稱「七寶美髯丹。」
◎ 七製香附丸 ◎
出處:《醫學入門》
本方由香附與當歸、莪朮、丹皮、艾葉、烏藥、延胡索、川芎、三棱、柴胡、紅花、烏梅等共十二種藥物炮製而成,水糊為丸,黃酒送服。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結成癥瘕,或骨蒸發熱,四肢無力等症。有調和氣血、溫通經脈之功。
因本方炮製方法特異,具體是將香附十四兩分為七等分,分別同當歸二兩酒浸;莪朮二兩童便浸;丹皮、艾葉各一兩米泔水浸;烏藥二兩米泔水浸;川芎、延胡索各一兩水浸;三棱、柴胡各一兩醋浸;紅花、烏梅各一兩鹽浸,以春季三天或夏季兩天,秋季七天,冬季十日為浸泡時間,此後單取香附為末糊丸,由於用香附一味與六種府料七次炮製,故名「七製香附丸」。
◎ 九分散 ◎
出處:《急救經驗良方》
本方由製馬錢子、麻黃、乳香、沒藥四味藥物組成,既可用無灰酒調下內服,亦可外用燒酒調敷。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受損,紅腫作痛等症。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
因本方以馬錢子為主藥,該藥苦寒有毒,所含番木 鹼,成人每此服用5至10毫克即可發生中毒現象,30毫克可致死亡。故內服用量宜嚴格掌控,以免發生中毒副作用。方名「九分散」者,一則說明本方內服,每次以九分(相當於2.7克,四種藥物共同研磨之量)之內為宜; 一則告人本方之中有劇毒藥物,慎勿過量,以少為宜。
◎ 八正散 ◎
出處:《太平惠明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木通、瞿麥、車前子、萹蓄、滑石、炙甘草、大黃、山梔子等諸藥組成,加燈蕊引服。用於濕熱下注,發為熱淋、石淋,證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滿、口燥咽乾、舌紅苔黃、脈象實數等。功能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方名「八正」者,「八」,謂本方由八味主要藥物組成;「正」者,乃正治之意。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熱有濕,有氣結於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因膀胱有熱,則瀉膀胱,此正治也。」總之,本方以八味藥物為散,通過正治之法(熱者寒之),以奏清熱通淋之功,用以治療濕熱下注之淋證,故稱「八正散」。
◎ 八珍湯 ◎
出處:《正體類要》
本方由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川芎,加薑、棗組成。用於氣血不足所致之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氣短懶言,四肢倦怠,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等症。有平補氣血作用。
本方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方。既能健脾養胃以益氣,又能養肝行滯以補血,適於一切因氣血不足所致之證,張秉成曰:「夫人之所賴以生者,氣與血耳,而醫家之所以補偏救弊者,亦惟血與氣耳。故一切補氣諸方,皆從四君化出;一切補血諸方,又當從此四物化出也。」(《成方便讀》)本方集兩方為一方,八味藥物皆為補氣養血之珍品,故名「八珍湯」。
◎ 人參養榮湯 ◎
出處:《三因集一症證方論》
本方由白芍藥、當歸、橘皮、黃耆、肉桂、人參、白朮、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等組成,加生薑、大棗煎服。用於積勞虛損,四肢沉滯,少氣心悸,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咽乾唇燥之症。有補益氣血,健脾養心之功。
本方從十全大補湯變化而來,為雙補氣血之劑,方以「人參」命名,概以人參為補氣藥之首,取氣為血帥之意,俾氣行則血行。「榮」即營,這裏指營血。喻用大補氣血之品,滋養營血,使身體恢復健康,故名「人參養榮湯」。
《溫疫論》有人參養營湯(人參、麥冬、五味、生地、當歸、白芍、知母、陳皮、甘草),治大病癒後,氣陰兩虛而自汗者。方以人參為主,輔滋養營血之品,故名之。◎ 三仁湯 ◎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杏仁、飛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朴、生苡仁、半夏諸藥等組成。用於濕溫初起之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等症。有宣暢氣機、清熱利濕之功。
本方治療證屬濕溫初起,衛氣同病,濕氣留戀三焦,濕重於熱者。吳鞠通認為此時不宜用汗、下、滋陰等法,應以芳香苦辛,清宣淡滲之法,方可中的。方中諸藥合用,既可輕宣上焦肺氣,又可暢通中焦氣機,還可滲利下焦濕熱,使濕利熱清,諸證自解。由於方中杏仁宣肺氣,白蔻仁調中氣,生苡仁利下濕,以「三仁」為主藥,通利三焦濕熱,故稱「三仁湯」。
◎ 三消湯 ◎
出處:《驗方新編》
本方由黨參、白朮、當歸、茯苓、生地黃、黃柏、知母、黃連、麥門冬、天花粉、黃芩、甘草等十二味藥物組成。用於通治消渴之症,飲水不止者。有益氣滋陰,清熱生津之功。
「三消」,即上消、中消、下消。上消以多飲多渴為主;中消以消榖善飢為主;下消以多飲多溺為主。本方之中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當歸、地黃滋陰養血;知母、黃柏、黃芩、黃連育陰清熱;麥冬、花粉生津止渴,諸藥配伍,通治上消、中消、下消之症,故名「三消湯」。◎ 三拗湯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甘草、麻黃、杏仁組成,加生薑煎服。用於感冒風寒,鼻塞聲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滿氣短等症。有宣肺、平喘、止咳之功。
「拗」者(音「要」),違逆不順之謂也,「三拗」,指所用三藥皆違常法而用,麻黃不去根節,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本方從《傷寒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去石膏而來,原方遵古炮製,麻黃當切斷去根節,杏仁當煮後去外皮和尖,甘草用蜜炙。本方與古法相悖而行,故名「三拗湯」,主要取其發汗、平喘力著之義。
《證治準繩幼科》又有一方,名五拗湯,即本方加荊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治感受風寒,及形寒肢冷,痰嗽咳連聲者。◎ 三痹湯 ◎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獨活、秦艽、川芎、熟地黃、白芍藥、肉桂、茯苓、防風、細辛、當歸、杜仲、牛膝、甘草、人參、黃耆、續斷、生薑諸藥組成。用於治療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痹,手腳拘攣之症。有益肝腎、補氣寫、袪風濕、止痛之功。
痺證,由風、寒、濕三氣雜至、留滯於經絡、肌肉、筋骨之間而成。《素問痺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統稱「三痺」。本方為《備急千金要方》獨活寄生湯化裁而來,集袪風除濕、散寒止痛、補氣和血、益腎滋陰諸藥於一劑,專治風、寒、濕三氣襲虛所致之行、痛、著痺,故稱「三痺湯」。◎ 三品錠子 ◎
出處:《外科理例》
本藥由三種不同處方組成,分稱上、中、下三,如法炮製,研極細末,糯米糊和為梃子,狀如線香,陰乾,每次一錠,置瘡內。上品錠子由白礬、麝香、沒藥、牛黃、白砒等味組成,外用治療痔瘡;中品錠子由上品錠子去牛黃一味,並調整劑量而成,外用治療痔瘺、六瘤(即骨、脂、肉、膿、血、粉瘤)、氣核、瘰歷;下品錠子由上品錠子調整劑量而成,外用治療瘰歷、氣核、疔瘡、發背、腦疽諸瘡。
「品」,在古代常常用來表示某些事物的種類或等級。本方有三種處方,分治三類不同的疾病,故名「三品錠子」。◎ 三子養親湯 ◎
出處:《韓氏醫通》
本方由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三味藥物所組成。用於老人中虛喘嗽,痰壅氣滯之症。有降氣消食、溫化痰飲之功。
方中選用白芥子溫肺利氣,快膈消痰;紫蘇子降氣行痰,使氣降而痰不逆;萊菔子消食導滯,使氣行則痰行。「三子」係均行氣消痰之品,根據「以消為補」的原則,合而為用,各逞其長,可使痰消氣順,喘嗽自平。本方用三種果實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並寓「子以養親」之意,原書云:「三士人求治其親,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湯,以為甘旨,名三子養親湯,傳梓四方。」正如吳鶴皋云:「奚痰之有飛霞子此方,為人事親者設也。」(《醫方考》)故以「三子養親湯」為名矣。◎ 三甲復脈湯 ◎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炙甘草、乾地黃、白芍藥、阿膠、麻仁、麥冬、生牡蠣、生鱉甲、生龜板等九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下焦溫熱,熱深厥甚,脈細數,心中憺憺大動,甚至心中痛者,有滋陰息風之效。
「三甲」者,是指本方所用的藥物中有軟體動物牡蠣之甲殼,脊椎動物鱉之背甲,龜科動物烏龜之腹甲,三種動物貝甲併用,其滋陰潛陽之功能更強。「復脈」者,言本方是在復脈湯(即炙甘草湯)的基礎上創立,有益氣補血、滋陰復脈之作用,本方可使陰液補充,脈復於常。故對溫熱病後期陰虧脈弱等症有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1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肘后备急方》治疟原文
下一篇: 方剂名称由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