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浅谈中医文化和西医文化的融合

医案日记 2023-06-16 03:11:05

浅谈中医文化和西医文化的融合

中西医文化的融合及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科学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重在针对病原、形态和异常功能的对症治疗。而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治病求本。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病,西医限于对症降压治疗,而中医则认为肝阳上亢,应从调肝入手。中医诊治疾病不但针对“形”,更注重无形的“气、神”。医学的进步,给临床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辨证与辨病结合,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很重要,这也是患者的需要。纯粹的中医已经很少了,这使得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如‘望诊、切脉’等有可能被荒疏,甚至遗弃、失传。中医讲究整体观,更重调整主体,强健自身,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故“治病求本”,但因缺乏现代技术的引进,故对疾病的研究不够细、不够深;而近代西医取得了很大成就,某些疾病从生理、生化、病理上阐述得很清楚,但有时欠缺整体观念,外科治疗对某些疾病如急性尾炎,手术治疗见效快,但手术对全身又是一种伤害。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西医可以利用,中医也可以利用。这些诊断手段,可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纳入中医诊断体系。西医与中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利用这些技术,而在于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的不同。中医固有发展与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不矛盾,中医固有发展指的是科学内容,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指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形式,正如证候内容不因其规范化和计量化而发生改变一样。中医固有发展必须以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指两个医学内容上的融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由于现实上有现代医学的参照,必然要采取向现代医学学习而非自己从头开始的方式,所以,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从另一种含义来说,也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固有发展是指中医学按其内容发展的内在逻辑继续发展。如中医学在研究对象(如外感病和内伤杂病),病因(如内因和外因,寒与热),病理(如虚证与实证,阴虚与阳虚,脏腑证候)等方面内容的发展上已显示出规律性。中西医结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西医对某类疾病层层剖析,研究得较深入,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证,二者应该取长补短。中医也是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一种文化在发展中总要接纳不同的东西,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医不可能孤立于科学发展之外。16世纪的西方也有传统医学,但是被现代医学的发展渐渐覆盖,成为非主流的医学。中医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中医大夫也要懂西医,这是临床发展的方向。目前不排斥中西医并用,但因为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完全不同,故强行结合恐怕不易。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不可取。例如,中医的五脏六腑与西医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其发展速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西医发展较快,而中医很慢,而现在中医又渐渐兴起,这既与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事物内在的规律有关。中西医的结合是多个层面的,如果说治疗,则二者的结合已经实际存在了;但中西医文化背景和治疗体系不同,理论上的结合有待探索。中西医在临床治疗上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应该说中西医结合也是中医特色,因为无论中医、西医,不仅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都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中医和西医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二者的结合不但能结合,更能融合。中医理论在保留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和科学的成果,很可能会诞生一个新的中西医融合学派。继而形成一种席卷全球的生命观和新文化,这或许是历史赋予中国青年学者的使命。

中西医结合才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中医是文化,西医是科学。

西医不研究文化,只注重科学。所以,西方人很难搞懂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也就普遍对中医不屑一顾。

中医从文化入手,发展出来医术。但是,医术不等于医学。中医在理论上要坚守传统,不像西医在理论上要讲求革新和突破。

我们有很多人觉得中医很神,其实中医也就神在祖传秘方和祖传秘术。除了祖传秘方和祖传秘术,中医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中医保守,秘方、秘术都是不愿意外传的,所以很难成就一代名医。保守的,一般都很难发展,容易导致后继无人,也不方便技术革新。

我们有很多人瞧不起西医,轻视西方人不懂中医。其实西方人不需要懂中医,因为他们的西医重视科学研究,在药理和病理以及诊疗技术上,几乎是日新月异,可以比中医走得更远。西医没有秘方、秘术,药理、病理以及诊疗技术都是开放的,方便成就很多名医。开放的,不仅有利于人才辈出,也方便技术突破。

现代中医开始向西医学习,努力要实现中西医结合,这是好现象。医学本来就不应该分中西,取长补短才有前途。

有人说中医就是中医,西医就是西医,中西医结合就是个错误,对此你怎么看?

中西医技术性结合是低层级的,唯有站在未来医学的向度,实现?生命文化?与?生命科学?的融合,才是未来人类医学的必由之路。

01.中西医可以苟且结合。但,终归?油是油,水还是水。?

《晏子春秋?问下十八》:?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中西医之间,是可以苟且结合的。但这种苟合,不免有迎合或附和之嫌。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性结合,就像中国人穿西装,不是不可以。只是怎么穿也没西方人穿得帅气而已。

同样,不管中医怎么往西医贴近,也不能显出中医的高明来。

究其原因就在于,知识背后的学问,方法背后的方式,这其中的理论架构和思维逻辑有本质的不同,就好像把?中医之油?放到?西医之水?里面,从物理空间看,是搁到了一起,但?人文心间?很难融合到一起,心手不能相印,哪来的真正科学呢?

02.中西医结合有自己的市场和存在价值。

中西医学科,作为非一级学科,有一定的存在市场和价值。不可否认中西医结合是1949年后的中国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中、西医学的交叉学科,发轫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还是存在一定的市场和探索性价值的。

03.?拉郎配?的日子走不远。

中医的思维维度比西医多,西医的思维界面比中医低。中西医之间的思想理论上相互矛盾,如果从逻辑推导的角度而言,就说是?水火不容?,也不过分。

中医是中华生命文化普及或原生态生存、生活、生产和生命存续土壤上绽放的国粹之花,若在中医常识和通识普及短缺的情况下,站在西医的立场,不认可和否认中医是必然的。

这种必然的尴尬,甚至可能固执地认为,中医是非文明的标志,或所谓糟粕远远大于精华。但,毕竟西医那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怪现象,显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是有悖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常识的,其究竟有几分真正科学性智慧含量,着实可疑。

04.?油水结合模式?容易异化为?捞油水?的交易。

在中成药里面添加西药,两者混合是否能实现?1+1大于2?,往往是不可知的,但现实中,给了药商抬高药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披着合法化的外衣,肆无忌惮,乘人之危,牟取暴利,不可等闲视之。

05.人文全科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大趋势。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只是探究了病因的一部分成因,按照现有的人文文化唤醒程度,都未能将病因的全部或本质原因揭示出来。

西医若能从生命科学的视角,中医若能从生命文化的视角,此二者一阴一阳融合在一起,即科学向人文靠拢,人文向科学接近。让模糊的中医更直观,让冰冷的西医更具人性温度。如此负阴抱阳,圆融合体,形成一个人文全科医学的新态势,值得期许。

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找到病因的本相,更有利于营造更为人性化的健康预防和管理的气氛,以期:

让非健康人群回归到该有的生活常态,

让生命更有尊严,

让人类更有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0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