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

医案日记 2023-06-15 18:43:12

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

“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则,其正确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因经筋病病因病机多样,涉及脏腑经脉不同,症状表现有异,若拘泥于此,也未免过于局限。在此,试从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最重要的方法

《灵枢·经筋》篇在论述经筋病的治疗时,多次指出其取穴原则为“以痛为腧”,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历代医家基本相同,即以疼痛部位或以压痛之处为腧,不必拘于经穴所限。如《类经》曰:“以痛为腧,即其痛处是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以痛为腧者,随其痛处而即为其所取之俞穴也。”张隐庵注云:“以痛为腧者,随其痛处而即为所取之腧穴也。”马蔚有谓:“其所取之腧穴,即痛处是也,素云天应穴者。”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更是说明了以痛为腧的原由:“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以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腧。”经筋不运行气血,所需之气血营养由经脉、络脉所渗灌,因此经筋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特点是邪结于筋,筋伤络阻,气血壅滞,不得输布,不通则痛。疼痛是经筋病的主要症状,故以痛处为腧,疏通瘀滞最直接,取穴简便效优。因此可以说,对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局部气血壅滞,经筋之气不畅,“不通则痛”所致的经筋局部痛症,取痛处为腧是必要的,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这种取穴方法,收效快,疗效好。因此,“以痛为腧”始终是治疗经筋病的最主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以痛为腧局限性和引伸义

同一种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可有不同,经筋病也是如此。虽同为气血壅滞经筋,或许不表现为痛而见其他症状,此外,经筋病的另一个病机特点是经脉瘀滞或气血虚弱所致经脉气血不足,局部经筋不得荣养,导致疼痛或其他多种不同的症状表现。也就是说,经筋病症除痛症外,尚有其他诸多表现,如筋肉的牵扯、拘挛、转筋、强直和筋肉的松弛、口僻、肢体的瘫痪麻痹、痿弱不用及关节活动不利等。对此,也应该取局部为腧穴,若无痛症就不取局部穴,则过于局限地理解了其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灵枢·卫气失常》篇中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释意为:病在筋者,不必分阴阳左右,但随其发病所在部位治疗即可。并未指出是筋病为痛,以痛为腧,反而明确指出“筋病”要“候病所在”,即以病症局部为腧,取局部穴、阿是穴。此段文意与《灵枢·经筋》篇中所述字面意思不同。

2.《灵枢·经筋》篇中每条经筋病症举例中,除痛症外,还包括其它局部症状,如足太阳之筋病症“脊反折”,足阳明之筋“卒口僻”,足厥阴之筋“阴器不用”等,以及一些内脏病症,也非单指局部疼痛一症。所言“某痹”,所言“以痛为腧”是因为疼痛为经筋病的一种主要病症,举其一而明示其它,以求逻辑上的完整性,因此,“以痛为腧”的深层含义就是指经筋病症以局部症状为主,取穴主取局部。

3.分析《太素》所注:“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为“病”非“痛”,为“病居”非“痛居”,也说明经筋病症非但出现痛症,也有其它症状。而且,其“痛处”泛指病邪入侵某部经筋后出现病症,包括疼痛所在的部位。

通过以上分析,将“以痛为腧”含义进一步引伸,所谓痛处不仅仅指疼痛之处,而是泛指疾病病变所在之处。

三、以痛为腧具有片面性治疗经筋病应调治整体

十二经筋总括全身之筋而隶属于十二经脉,经筋与经脉,在名称命名,在机体的阴阳分布定位、循行起止及所经过的部位基本一致。“筋与脉并为系”(《灵枢·大惑》),说明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脉所运行气血的温煦濡养以及经气的调节,各经筋与同名经脉关系密切,全身经筋又均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跷脉有密切关系。此外,经筋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脏腑所化生气血的濡养,尤其与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经筋病症繁多,非疼痛一症,也包括一些疑难杂症,若“以痛为腧”单治局部未免过于片面,而必须从调治整体入手,兼治肝、脾、胃,兼调相关经脉,配合有关经穴进行治疗,即“以痛为腧”治经筋之局部,配取经穴“以脉引经气”,以求著效。究其机理在于,“十二经脉主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黄帝内经太素》),因此有许多经穴能治疗经筋的病症,正如杨上善明示:“明堂依穴疗筋病者,此乃依脉引筋气也。”配穴时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取同名经脉腧穴

十二经筋依十二经脉而分布,十二经脉镶嵌在十二经筋之中,经脉之气血直接濡养同名的伴随经筋,因此对很多经筋病,除取局部穴为主外,配用同名经脉腧穴,往往能明显提高疗效。如肩周炎除取肩周穴外,常配合谷、养老、外关等;面瘫患者除面部腧穴外,又常配合谷、足三里等。

2.取擅治筋病的腧穴

阳陵泉为筋会,能舒筋利节,缓急止痛。太冲为足厥阴经腧穴,又为肝之原穴,能舒筋缓急,养血柔筋,行气止痛,所以很多经筋病均可配用此两穴。

3.取阳明经穴

脾胃生化气血,阳明经多气多血,主润宗筋,故取阳明经穴能濡润充养诸筋,对于某些筋弛、筋急虚症,多配取如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痿独取阳明”即是治疗经筋痿软的一个原则。

4.随证配穴

视病因病机之不同,适当选取有关经穴。如肝胆气热者,取肾俞、太溪、行间、侠溪;肝脉不荣者,取肝俞、肾俞、曲泉、太溪;脾胃虚弱者,取中脘、胃俞、脾俞、三阴交;阳气损伤者,取大椎、命门、关元、气海等。

此外,通过临床实践,人们还摸索出针刺病变部位“对应点”以治疗筋病的办法,如左右侧对应取穴,肩-肩、肘-肘、腕-腕、髋-髋、膝-膝、踝-踝,在针刺健侧“对应点”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侧受累关节。此外,也有以上下对应者,如肩-髋、肘-膝、腕-踝。此法具有较强的舒筋利节,缓急止痛的作用,疗效显著而迅速,且由于针刺时无痛感或痛感较小,患者更易接受。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以痛为腧”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治疗经筋病不仅要“以痛为腧”,还要充分理解其引伸义即局部取穴,还要注意配取调节全身的腧穴。当然,对古人强调“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或许还可有另一种认识:在强调整体观念,强调腧穴远治作用,强调辨证取穴的同时,提示医者不要忽略腧穴的近治作用,不要忽视局部取穴的重要性,经筋病以痛为主,以局部病症为主,治疗宜“以痛为腧”,以局部取穴为主。

《足少阴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法》

关于足少阴经经筋之循行路线,经文曰:“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即足少阴经经筋之循行路线如下:足少阴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小趾的下方,然后由此进入足心,行于足的内侧,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再斜行向上,至内踝之下,结聚于足跟;并向下与足太阳经筋相合,向上结聚于内辅骨下方;在此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沿大腿根部内侧结聚于阴器;再沿着脊柱旁肌肉上行至项部,结聚于头后部的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合。

关于足少阴经经筋之主病,经文曰:“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瘼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翻译过来即,足少阴经的经筋发病,临床可见足心发生转筋,且其经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出现。另外,足少阴经筋发生的主要病证还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病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病项背部筋急,所以腰部向后反折,身体就不能前俯;阴病腹部筋急,故使身体向前曲,就不能后仰。

最后关于足少阴经经筋病之治疗,经文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日仲秋痹也。”临床对于足少阴经经筋病之治疗,即应采用燔针,用速刺急出之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病在胸腹内不宜针刺的,可熨贴患处,加以按摩导引以舒筋脉,并饮用汤药以养血。若本经的经筋反折纠结,且发作次数频繁,病情很重的,往往是不治之证。这种病称做仲秋痹。

《手太阳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法》

关于手太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经文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此循行路线翻译过来是,手太阳经的经筋,起始于手小指的上部,结聚于手腕;后沿前臂内侧上行,结聚于肘内高骨的后边。临床若用手指弹拨此处的筋,则患者酸麻的感觉会反映到小指上。再上行人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行至腋窝的后缘,再上绕肩胛,后沿颈部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结聚在耳后的完骨。由此又分出一条支筋,进入耳中;其直行的部分,从耳出,上行,又向下结聚于腮部,再折上行,联属外眼角。

关于手太阳经经筋的发病,经文曰:“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即,手太阳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手小指掣引肘内高骨后缘疼痛,沿手臂侧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的部位都会感到疼痛;环绕肩胛并牵引到颈部也发生疼痛,并出现耳中鸣响疼痛,同时牵引颔部、眼部等。眼睛闭合后,须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清物体,恢复视力。颈筋拘急时,可发尘筋瘘、颈肿等证。

关于此手太阳经经筋疾病的治疗,经文曰:“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夏痹也。”翻译过来,此病的治疗,对于寒热发生于颈部的,则应采用燔针以速刺急出的方法针刺;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刺后颈肿不消退的,再改用锐利的针刺治。这种疾病称为仲夏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1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