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陈群教授牵头的“瘀血舌象客观化系列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不仅在教学、科研、临床中广泛应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以中医舌诊研究为主方向,结合血瘀证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循证医学方法及情报学分析技术、色度学原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等,对瘀血舌象进行多方法、多指标、多层次的研究,并首次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检测运用于中医舌诊研究。该项目立题新颖,方法先进,技术难度较高,系统性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的领先水平。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中医舌诊》和《古今舌诊图象资源库》,其中《中医舌诊》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出版相关专著5部,其中《古今舌诊研究与图谱》一书获得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资助;28篇舌诊研究论文在国内多家刊物发表。该项目获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2004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后续研究还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中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断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汉族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药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各民族那里学会种植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药物的植物。闻名世界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亚洲等一些民族的医药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民族药物就更多了。各个国家医学在临床技术上、理论上也是相互渗透的,中医眼科的金针拨白内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传入的,经过吸收丰富以后,赓续创新,灿然丰富,延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眼科的一项绝技。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都对医学做出了贡献,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蒙古族的医学杰作。正是民族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国各民族医学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学术交流是双向的。在中国近邻之中,中医学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经陆上丝绸之路,中医学在中世纪便已远传西亚和欧洲。阿维森纳的《医典》是当时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国脉诊的内容。《本草纲目》在17世纪就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针灸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并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经穴标准。综上所述,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其精深的理论、丰富的实践、对异域文化的择优吸收和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几大传统医学中,中医学至今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文化遗产,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成立专司传统医学管理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78年,中医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近年来在一些中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对医史、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方面,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中药和临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是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获得创新和突破。目前,它已从古代散在的、自发的研究,发展为设有众多专门研究机构,集中大批科研人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科研体系。当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医药学体系为对象,例如临床研究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为主,从理、法、方、药的不同层面或单独、或综合地进行;药物研究则着重于药性、功效、机理、炮制、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西医结合三种类型。三是采用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既用传统研究方法,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细胞学方法、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超微结构及影像学技术、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方法以及科学抽象和建立假说方法等。四是新兴的中医药学科相继萌生,如中医实验动物学、中医科研方法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康复医学、中医急症学、中药药理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心理学、中医脑病学以及中医药管理学等。
50年来,在医史文献、基础理论、临床、中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磨制石针,为确定砭石起源时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以后,又相继在河南郑州和新郑、山东日照、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地出土6枚砭石,验证了《汉书·艺文志》等书中关于砭石的记载。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出土青铜针。骨针和竹针的发现也屡见不鲜。1978年河北满城汉墓还曾出土了九针。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多种早于《黄帝内经》的古医书——《脉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这些都为中医理论的起源、经络学说的演变提供了新认识。在文献研究方面,40年来完成1万余种中医文献编目整理,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大成》等名著进行校勘评注,大型医史专著《中国医学通史》的撰著也已经完成。在基础理论方面,藏象学说与“证”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50年代以来从对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郁症、瘀血症等证发生机理和证候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资料。60年代开始了治则治法研究,在对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仅通过实验阐明了机理,还把理论用于临床,扩大了治疗适应症。在经络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总结出了感传规律。1958年发现针刺麻醉,针刺用于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从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探索针刺镇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在舌诊和脉诊研究方面,除进行机理探讨外,还研制了多种舌象仪、脉诊仪等,向定量化、客观化发展。辨证分型的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1991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这一规范,使针灸学的学习、研究、临床使用有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国家标准。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急重症和难治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并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如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使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三分之一,全疗程缩短二分之一。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异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术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可以调整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治疗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中药和方剂研究方面,从药物资源调查到炮制、制剂、药理、药化等全面展开。1997年出版了载药12 807种的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在制剂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传统剂型外,新发展了胶囊剂、口服液剂、袋泡剂、气雾剂、注射剂、含服剂、药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5年至1996年间,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近800种,如青蒿素、白血宁、醒脑静、消痔灵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针灸和气功现已远传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宝库,又是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以其特质和活力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它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1996年,有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如分形经络,三元气,数理阴阳,分形藏象五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中医分形集等。
作者:何建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出版的教材。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有鉴于此,本教材不仅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强调中医辨证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本教材在借鉴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四诊篇,共分4章,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共分4章,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共分两章,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以上每章之后又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是对该章内容和重点进行的概括,复习思考题则是根据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学习与思考的题目,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学习。附篇为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篇,共分3章,介绍了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从宏观与微观以及不同角度方面,介绍中医四诊客观化、辨证规范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选择介绍了耳诊、甲诊和第二掌骨侧诊等特殊诊法的原理、临床意义。
另附录有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和主要参考文献。可供参考。
本教材的绪论、心病辨证由何建成编写,全身望诊由赵莺编写,局部望诊由严惠芳编写,望排出物由陈宏志编写,舌诊由许家佗编写,闻诊由杨朝阳编写,问诊由魏红编写,脉诊由邹小娟编写,按诊由庄燕鸿编写,八纲辨证由郑小伟、宋红编写,病因辨证由陈锐编写,病性辨证由胡志希编写,肺与脾病辨证由方朝义编写,肝与肾病辨证由贾育新编写,脏腑兼病辨证与特殊诊法由徐征编写,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经络辨证由刘燕平编写,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由邢淑丽编写,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由陈家旭、许家佗、赵歆编写。最后,由主审吴承玉,主编何建成,副主编陈家旭、郑小伟、方朝义对全书进行审定,完成定稿。
本教材望诊部分的插图由严惠芳提供,舌诊彩图由许家佗提供。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S30302)的资助,也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医诊断学无论理论抑或临床均在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教材的编写,虽经编者多次修改、审定,几易其稿,但限于水平及时间,如有疏漏纰缪之处,望请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指正。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尤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等使用。
《中医诊断学》编委会2012年3月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上篇四诊
第1章望诊
第1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态
第2节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五官
三、望颈项
四、望胸胁
五、望腹部
六、望腰背部
七、望四肢
八、望二阴
九、望皮肤
第3节舌诊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形成
二、舌诊原理
三、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五、舌诊的主要内容
六、舌象分析要点
七、舌诊的临床意义
八、危重舌象诊法
第4节望排出物
一、望痰涎涕唾
二、望呕吐物
三、望二便
第5节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
二、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
三、正常小儿食指络脉
四、病理小儿食指络脉
第2章闻诊
第1节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
二、病变声音
第2节嗅气味
一、病体、排出物气味
二、病室气味
第3章问诊
第1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
第2节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Ⅳ
第3节问现在症状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二便
八、问情志
九、问经带
十、问男子
十一、问小儿
第4章切诊
第1节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脉诊的部位
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脉象要素
五、平脉
六、常见脉象
七、相兼脉
八、真脏脉
九、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十、脉症顺逆与从舍
十一、脉诊的临床意义
第2节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中篇辨证
第5章八纲辨证
第1节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概念
二、八纲辨证源流
第2节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3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
三、证候真假
四、证候转化
第4节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6章病因辨证
第1节六淫、疫疠辨证
一、风淫证
二、寒淫证
三、暑淫证
四、湿淫证
五、燥淫证
六、火淫证
七、疫疠
第2节情志内伤辨证
一、喜伤证
二、怒伤证
三、思伤证
四、忧伤证
五、悲伤证
六、恐伤证
七、惊伤证
第3节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
一、过劳所伤
二、过逸所伤
三、食积
四、虫积
五、外伤
六、药邪伤
Ⅴ第7章病性辨证
第1节气病辨证
一、气虚类证
二、气滞类证
第2节血病辨证
一、血虚类证
二、血瘀证
三、血热证
四、血寒证
第3节津液病辨证
一、津液亏虚证
二、痰证
三、饮证
四、水停证
第4节阴阳虚损病辨证
一、阴虚证
二、阳虚证
三、亡阴证
四、亡阳证
第5节气血津液阴阳兼病辨证
一、气血两虚证
二、气滞血瘀证
三、气虚血瘀证
四、气不摄血证
五、气随血脱证
六、气随津脱证
七、痰瘀互结证
八、气阴两虚证
九、津血亏虚证
十、阴阳两虚证
第8章病位辨证
第1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2节六经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第3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辨卫气营血病证
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第4节三焦辨证
一、辨三焦病证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
第5节经络辨证
一、辨十二经脉病证
二、辨奇经八脉病证
下篇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
第9章诊断综合运用
第1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一、病情资料的收集
二、病情资料的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
第2节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内容与要求
一、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二、辨证方法与思路
三、辨证的基本内容
四、证名的具体要求
第10章病历书写与要求
第1节病历沿革与意义
一、病历沿革
二、病历的意义
第2节病历的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三、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第3节中医病历书写格式
一、入院记录
二、病程记录
三、抢救记录
四、病历示例
附篇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
第11章四诊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节望诊
一、色诊现代研究
二、舌诊现代研究
第2节闻诊
一、声诊现代研究
二、嗅诊现代研究
第3节问诊
一、症状名称的规范
二、症状量化的规范
三、中医症状评定量表研制
四、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研究
第4节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生理学机制
二、脉诊客观化的实验研究
三、脉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第12章证候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节证候文献和证候规范化研究
一、证候文献研究
二、证候规范化研究
第2节证候计量诊断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一、中医证候计量诊断
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第3节常见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
一、心病常见证候研究
二、肝病常见证候研究
三、脾病常见证候研究
四、肺病常见证候研究
五、肾病常见证候研究
六、中医寒热证候研究
七、气血津液病常见证候研究
第13章特殊诊法选介
第1节耳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第2节甲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第3节第二掌骨侧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附录医籍选录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14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抗癌中药人参皂甙Rg3——参一胶囊
下一篇: 大黄阻断SARS病毒研究面临中断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