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周蔼祥

医案日记 2023-06-15 04:33:31

周蔼祥

周霭祥,男,(1934-),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又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至今。

对中西医均有较深的造诣,中西医兼通,一专多能,有40余年的临床经验,先后研究过肝病、肾炎、红斑狼疮及血液病,1962年以后重点研究血液病,是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曾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20年。现为该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血液病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

科研成果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先后获1978年全国医药 卫生科学大会奖,1986年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中药青黄散治疗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猪苓多糖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分题等,获中医研究院科技奖。

已发表医学论文38篇,主编及合作编写医书21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参加培养西医学习中医学员2000余人。

擅长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肾炎及内科疑难杂症。应邀于1980年去美国作学术交流;1988去泰国曼谷作医学交流及治疗疑难重症;1992年去日本大阪治疗白血病;1993年去香港考察。

小儿白血病早期症状与治疗秘方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血病的治疗方式吧。

一、治白血病秘方有哪些

1 化瘀消症汤

【来源】周霭祥,《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川芎12克,丹参、鸡血藤各20克,三棱、莪术、青黛、香附各12克,广郁金10克,鳖甲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方中青黛布包入煎)两次,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症散结。

【方解】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合并腹中症积,乃因气滞血瘀所致。中医认为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故治疗此类疾病,须用行气、活血、化瘀、消磨之品组成方剂。方中前9味药有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作用;青黛可解毒、消肿、散瘀,对白细胞高者适宜;鳖甲软坚消磨;香附、郁金行气,可增强活血化瘀作用。诸药合用可治多种血瘀证。

【主治】①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②各种血瘀证。但对非骨髓增生性疾患的血瘀证不宜。

【加减】在应用本方时,如瘀血严重、红细胞或血小板显著增多者,可加水蛭、土鳖虫、虻虫,加强破血散瘀作用;白细胞明显增多者,青黛剂量可加大至15~20克,并加雄黄1克入煎,因雄黄可解毒、消积聚、化腹中之瘀血,但此药有毒,不宜久用。有肝肾疾患者禁忌。

【疗效】临床屡用,常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须久用。

2 生生丹

【来源】胡青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青黛(4/10),天花粉(3/10)、牛黄(1/10),芦荟(1/10)。

【用法】上药按比例共为细末,制成水丸。每日服3克,分2次日服。

【功用】清髓热,解毒,开心窍,泻肝。

【方解】本方起源于《冷庐医话》所载靛花功用,悟出清髓中之热,不致壅瘀的机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组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髓性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患,居白血病发病率的第三位。胡氏所拟“生生丹”始用于1972年,此方标本兼顾,每救人于危难,且无毒副作用。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为君;牛黄清心开窍解毒为臣;佐以芦荟泻火清肝解郁;使之天花粉清热生津。研究表明,青黛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白血病毒之作用,花粉对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芦荟有较高的抗癌效用。

【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症见发热,形体消瘦、口舌溃疡、大便干结、肝脾肿大,胁肋胀痛、胸痛、胫骨压痛。

【疗效】多年使用,多收良效。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见效。

【附记】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所载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组之生生汤、即分丸剂与汤剂两方,丸剂即上方——生生丹,仅方中芦荟为(2/10),余同上。汤剂:药用红花3克,黄芪18克,茯苓12克,生苡仁、生地各15克,玄参9克,甘草6克,山豆根、山慈菇、青黛各12克,紫草、黄药子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急性白血病。功能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用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1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75%。本组病例中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3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5例。部分病人曾配用不规则化疗。

二、白血病常见症状

1、 贫血

常早期出现,轻重不等,表现为进行性苍白,以皮肤和口唇黏膜较明显,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颜面水肿、虚弱无力等症状。T-ALL由于发病较急,确诊时贫血反而不严重。贫血和出血程度常不成比例。

2、出血

极大部分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和黏膜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皮肤紫癜、乌青和瘀斑,甚至发生皮下血肿。齿龈出血、鼻出血、口腔黏膜渗血,严重者可出现眼底视网膜出血,导致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临床表现为便血、呕血和尿血。颅内出血时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伤血管而引起出血。T-ALL偶可发生DIC,可能由于原始T-ALL细胞释放凝血酶、激酶等物质所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

3、发热

半数以上患儿有发热、热型不定。多数患儿起病时有不同程度发热,可为低热、不规则发热、持续高热或弛张热,暂时性热退时常大汗淋漓。较高发热常提示继发感染,主要与成熟粒细胞明显减少相关。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系统、败血症、齿龈、口腔溃疡、皮肤疖肿、肠道炎症,肛周炎也颇为常见。上述各种感染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感染,临床常表现为不规则或弛张性发热。

三、小儿白血病的患病原因

1、早期症状被忽略

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家长们所忽略,因为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十分不典型,所以往往被家长们所忽略。例如孩子变懒、不爱活动,不活泼,食欲逐渐减退等症状。

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家长们所忽略

此后会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骨和关节疼痛、不规则发热、皮肤和牙龈出血等。

最后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身衰竭、消瘦等。如果发现以上任何一个可疑症状,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装修污染

装修污染是罪魁祸首,因为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还是没有办法明确,因此根本无法做到完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当下也只能针对一些相关的病因和症状进行预防的工作。

统计数据表明,装修污染是儿童白血病罪魁祸首。刘海燕强调,一定要避免让孩子过多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酚等,这种物质多在装饰材料中存在,如油漆、新家具等,所以不要过早地让儿童在新装修家中居住。

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受大剂量的射线接触,如不要反复给孩子拍胸片或CT。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儿童与手机、电脑、电视等有微波的电器的接触时间,避免因儿童免疫力低下造成其基因突变,从而诱发血液类疾病。

3、用药感染

儿童用药须谨慎,日常生活中,把好“口”关,谨防病从口入,也是预防儿童白血病的关键。

因为宝宝们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能力比较弱,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而且相关的专家也声明,宝宝在生病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使用药物。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的给孩子配药,家长要严格把好自己宝宝们的用药问题,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白血病的早期信号

1、发热

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2、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

3、贫血

患上白血病早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因此,贫血也是白血病的前兆之一。

4、肝脾肿大

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5、淋巴结

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是起着止血和凝血的功效的,只有保持正常量才行,血小板值如果低,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都会让皮肤出血不止的,还可能会因不能好好凝血有生命危险。那么,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血小板低怎么治疗?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

1.血小板值低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是会不同的,像血小板生成减少还有血小板无效死亡都可能会让血小板低的。这种症状也包括遗传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后天性的血小板生成减少可能会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像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恶性肿瘤,身体感染都会引起的后天性损伤性的血小板减少。这时候大多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的症状。

2.血小板破坏过多也是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之一,因治疗一些疾病而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这样就会破坏过多的血小板,还有血小板在脾脏内滞留过多也是一个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诱因。这种情况一般会在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发现,这时候可能就得把脾切除才可以缓解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3.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也包括很多严重的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会引起的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因素会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这一些原因都是血小板低的诱因。

4.还有一种暂时性的血小板低的原因就是一次性的出血过多引起的,不管是外伤严重引起的出血过多,还是因为大型的手术引起的出血太多,这时候都会有血小板低的情况,不过进行一些药物处理之后或者是出血停止之后短时间内也会恢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太担心。

血小板低西医治疗方法

1。重视支持治疗 如有明显贫血症状,HGB?60g/L应予以输血;中性粒细胞?0。5X109/L者应保护性隔离并作好皮肤口腔护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需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进无菌饮食。血小板<20X109/L时,出血较重,易发生危机生命的颅内出血,需输注血小板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保持在20X109/L以上。

2。分型诊疗 慢性再障一般用支持治疗、中医药及雄激素等治疗,总体疗效较好。经适宜治疗超过2/3患者可获长期缓解或基本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迁延难愈。严重型再障进展迅速,预后凶险,自然病程6个月左右。其治则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才能凑效。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量资料表明,慢性再障治疗前病程短者疗效较好。治疗前病程超过两年者有效率为57%,不足两年者为74%,小于半年者高达90%,三者间有显著差异,说明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4。坚持治疗 有两层含义,首先,治疗方案确定后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切忌疗程不足而频繁换药。其次,血研所郑以州研究员及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研组分别观察到一组(20例/14例)久难治愈的慢性再障,经刺激造血药物(包括中药治疗)序贯治疗5-10年,均取得较好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蔼祥教授根据55例治疗统计,指出有效病例血红蛋白上升3g,平均需167天,达到10克,平均需254天。不论医生和患者都应当有耐心。另指出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红、白两系达到正常,但血小板难恢复,这类病例容易复发是治疗中的难点,须长期治疗。

5。维持治疗 文献报道雄性激素治疗有效病例,停药后近期复发率高达20%以上,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科研组观察到24例慢性在障用康力龙治疗缓解后又维持中医治疗2年余,仅1例复发,可见维持治疗对降低再障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6。联合用药治疗 无论慢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联合治疗均比单一用药好,如雄性激素加中药或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障疗效显著,高于单用雄性雄性激素;此外,最近我们还观察到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精确中医辨证治疗,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者。

7。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 本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体质衰减等因素易发生多种感染,严重时可合并肺炎和败血症(由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和骨髓衰竭,甚至危急生命,因此积极有效清楚感染灶、防止外伤出血及月经过多等方面,中医药的培本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由显必要,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应注意预防以及治疗继发性血色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7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