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灵枢·刺节真邪》校讹

医案日记 2023-04-30 01:46:50

《灵枢·刺节真邪》校讹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灵枢·刺节真邪》文中:“凡刺大邪曰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这段文字有衍文,有讹字,有小注窜入正文者,有本当押韵而失韵者。此段文字亦见《甲乙经》卷五第二及《太素》卷二十二《五邪刺》,三书皆有讹误,当汇而校之。

“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十一字,《甲乙经》同。“通”乃讹字,当作“道”。《太素》“夺”下无“其”字,其余同。这段文字乃四句七言古诗,若作十一字(《太素》十一字)则全失韵律。待详考《甲乙》、《太素》,发现此十一字中有衍文及小注窜入正文者。“泄夺其有余”之“其”《太素》无,“其”字乃衍文,当删。“乃益虚”三字系句中小字夹注,为注释“泄夺有余”句义者,后窜入正文,原文不当有此三字,此句则为“泄夺有余剽其道”,成七言句,“道”字与上句“小”押韵。“剽”,《说文》“砭刺也”。《甲乙经》作“摽”(piao),其义为落,系通假字,正字为“剽”。《太素》作“慄”(li),字误。杨上善注:“于针之道,战慄谨肃”,大误。“针其邪肌肉亲”六字,《甲乙经》作“针其邪于肌肉”,脱误严重。《太素》作“针干其邪肌肉亲”,仁和寺影印本、袁昶本“干”皆作“于”。考杨注云:“以针干邪,使邪气得去,肌肉相附也”,则作“干”是,“于”乃形讹之字。萧延平本作“干”,极是。

《灵枢》“针其邪肌肉亲”句“针”下脱“干”字,当据《太素》补。《甲乙经》“干”字亦脱,当据《太素》补,置于“针”字下;《甲乙经》“肌肉”下脱“亲”字,当据《太素》、《灵枢》补。此句之正确文字当如《太素》所载:“针干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句下,《灵枢》、《甲乙》、《太素》均有“刺诸阳分肉间”,此乃小字夹注窜入正文者。

经过上述校正,正确文字当为:“凡刺大邪曰以小,泄夺有余剽其道,针干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准此之例,《灵枢》、《甲乙》、《太素》以下文句亦可得而正之矣。下举《灵枢·刺节真邪》原文:

凡刺小邪曰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按,《灵枢》“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之“其”衍,《太素》、《甲乙》无。“刺分肉间”,《甲乙》、《太素》均有,均系夹注窜入正文者。《甲乙经》夹注窜入正文者尤多,如“凡刺热邪越而沧”,在“热邪”二字下有“用馋针”三字小注;在“凡刺寒邪曰以温”之“寒邪”二字下有“用毫针”三字夹注,后皆窜入正文,幸《灵枢》、《太素》无“用馋针”、“用毫针”两句。经以上依韵校勘,《甲乙》、《灵枢》、《太素》此段韵文如下:

凡刺大邪曰以小,泄夺有余剽其道,针干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凡刺小邪曰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道乎辟门户(《灵枢》作“为开通辟门户”六字,当依《甲乙》、《太素》作七字句),使邪得出病乃已。凡刺寒邪曰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按,“徐往徐来致其神”,《甲乙经》、《太素》均作“徐往疾去致其神”)

按,这是一段优美而典型的七言古诗,顾炎武《日知录》已言之。《日知录》卷二十—《七言之始》条云:

昔人谓《招魂》《大招》去其‘些’、‘只’,即是七言诗。余考七言之诗,自汉以前固多有之,如《灵枢·刺节真邪篇》:‘凡刺小邪曰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宋玉《神女赋》:“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此皆七言之祖。

两汉经学影响中医学发展

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其具体表现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学说。
「君臣佐使」学说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在中医学中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等级秩序的推崇,明显带有儒家对于秩序的强调。
经学的产生与分类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他几未能幸免于难。汉代之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经学的繁荣本质上是为顺应封建统治,在汉武帝时期发展尤为辉煌,因为从儒士的地位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儒学的推崇。公孙弘是个狱吏出身的儒生,汉武帝为了提倡儒学,公元前124年,让他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前,丞相皆为列侯贵族,公孙弘出身贫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学因此成为最时行的学术。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任用或升迁,儒学独尊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经学有古今之分
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其中,「文景」时期从部分老年秦博士、儒生等处收集来的经学书籍,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
古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因其是用战国及以前的古文字所书写,故称之为古文经。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经学的流变与经学大家
经学的流变是儒士对于儒家经典不断解释注疏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学也经历不断发展流变的过程。儒家经典起源于孔子编著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最早成果,也是经学研究最早的范本。西汉初年《乐》失传,儒家经典留存《诗》、《书》、《礼》、《易》、《春秋》,因此被称为「西汉五经」。到了东汉年间,除上述五经外,另外二经究竟为何一向聚讼纷纭,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应为《孝经》与《论语》。
汉唐两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富庶的时代,也为经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唐朝开始,儒家经典中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形成「唐九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儒家经典在九经上添《尔雅》、《论语》、《孝经》,刻做石经,由此形成「开成十二经」。北宋时,承继唐代九经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迁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升格为经,与开成石经合做十三经,被称为「宋十三经」。
经学发展的高峰以及奠定经学最终构架的是「四书五经」,这一构架为朱子所定,与五经上增设「四书」,随着朱子学的繁盛,这也成为了儒家经典最为著名的编订方式,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学大家对经学发展有影响
一项学问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的思考和推动,经学的发展正式得到大儒董仲舒的推动才走上正确的发展轨迹。孔子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儒学是汉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其特点是,一方面,思想上还拘泥于残余的领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还是各种学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种学派,使统一到儒学里面来。
董仲舒生于汉景帝、汉武帝时候,西汉政治上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学术上统一的条件也成熟了。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作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董仲舒根据他的哲学观点,提出许多影响甚大的建议。这些建议,极大部分被汉武帝采纳并得到实行。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有:首先是「大一统」。董仲舒认为孔子修《春秋》,把一统当作首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义。现在学士们各持异说,朝廷无法一统,法制屡变,臣民不知所从。应将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这事实上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迎合和封建统治者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追求。
其次是「更化」。汉初基本沿袭秦朝的制度,因此有「汉承秦制」之谓,郡县制优秀。但是秦行法家政治,刑罚惨刻,因此董仲舒主张更化,要求以仁德代替严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学说代替法家学说。
再次是「推阴阳灾异」。在落后社会里,占卜术常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使《公羊》学彻底的阴阳五行化。自从董仲舒开出这一条道路,《公羊》家以外各家的经师,都认为这是一条最合时的道路,把大量迷信成分加入到经学里,藉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经学阴阳五行化,成为西汉今文经学的基本特点。
此外还有「断狱」。儒家谈德治,向来与法家刑名之学对立。董仲舒据《春秋》经义附会汉朝法律,决断了许多疑难大狱,儒法两家合流了。他的判词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流传久远,至东晋时还有人引用它来辩护自己的冤狱。
两汉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经学的传承牵系著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
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典籍地位确立与经学关系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2000多年来封建主义的主导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主要通过对儒家典籍的推崇和注疏来体现的。从孔子编订六经,到西汉五经、东汉七经,一直到宋代确立的四书五经,经学不断发展变迁,虽然在数量上变化,但主体内容仍然是儒家典籍。
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蔡陆仙也讲:「医书之有经,亦犹儒家之有六经也。六经所以载道,『辨治乱与兴衰之轨辙。医经所以昌明学术,莫不由是焉……』」
经学传承模式影响中医典籍传承
经学强调注不破经、疏不破注,株守家法、烙守师法,形成了信而好古、言必称尧舜的价值取向。董仲舒《春秋繁露》虽然自成一说,但并没有突破儒家确立的价值理念;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是对儒家经典的注疏,是对儒家理念的一脉相承。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对中医进行注疏,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标志著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
《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伤寒明理论》是对《伤寒论》的注解之作;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类经》,是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提出各自理论,或者自成流派,但是核心离不开《黄帝内经》等典籍。
春秋战国,中医有用针、用药和重切脉的三大派。西汉时代已汇合为医经和经方两大派别。在金元时代有被称为「四子学派」的四大医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刘完素创立火热论;李东垣师承于张元素,主补脾,著《脾胃论》;张子和立论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则撰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而创立了滋阴学派。
经学推动中医学理论范式的作用
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宣扬的价值理念在中医学中同样能寻找到明显的印记。董仲舒对儒学的新解释一方面是为顺应封建专制统治,倡导「君权神授」,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汉武帝的推崇;另一方面,新儒学对各家思想的融合,即包括对道家思想的融合,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
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天道观的表现所在。《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

古籍中的平推法简介

平推法为推拿手法名。推法之一。分别以手指、全掌、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点,贴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上,用力向前作直线移动。有温通经络,利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等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以两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保赤推拿法》:“推者,医指按儿经穴,挤而上下之也。”《厘正 *** 要术·推法》:“推须着力,故推必沾汤,否则有伤肌肤。……推从摩法出,……按少而摩多者,均以宣通为得其法也。”

详见百科词条:平推法 [ 最后修订于2015/12/19 16:01:24 共209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