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重症病房增至60间改造工程加大
原计划于今天开始接收“非典”病人的中日友好医院,因为临时要增加40间“非典”重症监护病房,有大量的改造工程,所以医院计划将接收“非典”病人的时间推迟至8日。
据该院副院长刘晓勤介绍,医院根据计划准备了一层共20间重症病房,前天晚上接到通知,要增加重症病房。于是医院赶紧着手改造部分普通病房,“重症病房将有60间”。据介绍,重症病房每人一间,床边监护仪专人专用。而为了保证如此大量的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医院临时增加线路,并将启用临时发电机。也正是因为增加了大量的改造工程,所以医院计划在7日验收,8日接收“非典”病人。
据了解,因为“中日”一直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建筑特点就是宽敞、通风,病人可以到达的地方都有四通八达的走廊相连,这恰恰与设置传染病房的要求是相矛盾的。但医院在被紧急征用后,立刻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最高标准,开始全面改造。其中包括将各走廊口封闭,只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分别留两条通道,为避免传染,这两条通道在空间上是完全不交叉的。医院还将设为病区的A栋3层到14层卫生间、浴室进行改造,购置安装感应式水龙头、洗脸池,并增加了30多个洗澡间。为适应“非典”病人的治疗需要,医院停掉中央空调,在每间病房都装了换气扇和分体空调,还将原来呼叫对讲机的位置重新移位。
另外,医院还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岗前培训。
贤,汉族,1949年12月9日出生,台山市人,中共党员,生
前任中山三院党委委员,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传染病教研室副主任,传染
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2003年4月21日光荣
殉职。
邓练贤是广东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身后被广东省政府
追认为革命烈士,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除夕夜又食言
“我清楚地记得,大年除夕我们吃完年夜饭,他笑着对我说:‘我10
多年来都没陪你好好过过春节,今年我决定陪你出去走走!’”不过,这个
让邓练贤妻子朱秀娟特别期待的羊年春节,并没有如愿。邓练贤话刚说完不
到20分钟,医院的电话就来了,等他回来时已是凌晨3时。邓练贤又对妻
子食言了。
两名非典病人都是由外院转来的,病情十分危重。
那时,非典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语。
第一位病人是个11岁的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的小孩,邓练贤和其他专
家一起进行了紧急会诊。在抢救过程中,他和其他4位专家轮流上阵进行徒
手胸外心脏按压长达4小时,曾使病人停跳的心脏3次恢复跳动。
23时50分左右,又一位女病人被送来。传染病科的医护人员度过了
一个几乎不眠的除夕之夜。
向邓练贤学习
大年初一是传染病科的医护人员难以忘怀的一天。这天,先后传染了一
个又一个医护人员的“毒王”被送到了中山三院。当时病人处于高热状态,
呼吸困难,命悬一线。邓练贤马上和同事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
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
着血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
邓练贤常说:“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
是我们的需要。”
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妻子朱秀娟提供了
一个时间表:1月31日晚9时接到电话便立即赶到医院抢救病人,直到2
月1日凌晨3时才回到家;早上7时又接到电话赶到医院,直到下午3时才
回家吃中午饭;晚上8时电话又来了,他又工作到深夜12时才回到家。2
月2日早上8时,他又赶往病房,2月3日晚上7时,他感觉到全身酸痛,
发烧至38℃,但他仍坚持工作,2月5日下午,他高热不退,肺部出现炎
症阴影,这才住进了医院。
邓练贤倒下了
“对他我相对比较放心,因为他在传染科工作了30多年,有防护知识
!”出乎妻子朱秀娟意料的是,邓练贤病倒了。
4月21日中午,邓练贤病情突然恶化。“我每天去看他,他不能说话
,我们就写纸条,可能他已经感到自己不行了,那天他什么也没写,我看见
他流泪了……”邓夫人悲痛不已。
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白发苍苍的姚集鲁教授对爱徒的离去痛哭
不已,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是个老实人。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
人。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
到了。”
初一抢救“毒王”
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
4月2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在全省开展学习战斗在
防治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通知指出,邓练贤等人的
先进事迹是“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4月25日,卫生部追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牺牲的邓练贤等同志
“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
4月28日,广东省政府举行仪式,追认邓练贤、叶欣同志为革命烈士
。
4月29日,邓练贤追悼会举行那天,原计划不超过200人的追悼会
,最后竟来了700多人。他的台山乡亲自发租用了4辆大客车,载着20
0多名村民赶到广州。村民邓先生说:“他是个好大夫!”
4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决定,追授邓练贤等为模范共产党员。
4月31日,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邓练贤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5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隆重举行仪式,追授邓练贤等为模范共产党员
。
日前,人事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决定授予邓练贤等“白求
恩奖章”。
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决定赶制出邓练贤泥塑,并将在7月1日向中山
三院捐出一尊汉白玉雕像。
王晶,女,汉族,1971年2月2日出生。生前系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王晶同志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最后不幸染病,于2003年5月27日15时30分光荣殉职,终年32岁。
王晶同志于1990年6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主动报名到工作繁重的急诊科工作。在工作中一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因表现突出曾先后获得1991年度和1993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护师奖、199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佳护士小姐称号。
1996年9月王晶同志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以极为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夜大学护理专业深造,毕业后承担了急诊科护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负责,不断地探索、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的新模式,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扬。2001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她临危授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急诊室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为SARS病人输液,她为SARS病人调整呼吸机,她为SARS病人清理分泌物,哪里有危险,她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当时急诊科没有卫生员,没有护理工,护士又减员,王晶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全组护士出色的完成了护理任务。
由于疲劳和紧张的工作,王晶同志于2003年4月17日不幸染病。王晶同志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尽自己所能协助护士的工作,坚持做身边病友的思想工作,鼓励她们树立信心。她用无比坚强的毅力同病魔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托医护人员帮她转交了她一生中最后一笔党费。
鉴于王晶同志在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的英勇事迹,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于5月22日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衣天使”称号,并号召全体党员、共青团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向王晶同志学习,学习她不为名利,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优秀品格;学习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
在王晶同志生病期间,为了救治王晶同志,医院专门成立了特别医护小组,为抢救王晶同志提供了技术、物质和器械的全力支持。她的病也牵动了北京市、北京大学和医学部领导的心,他们多次组织本市及外地专家会诊,地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也全力投入抢救工作。
王晶同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经常说: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她就是这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娴熟的专业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塑造了医务人员的形象,是医务人员学习的楷模。
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生前,她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头上少有耀眼的光环,甚至没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线付出的种种辛劳。她只是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
可当她离去后,人们却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并对她寄予无尽的思念。人们发现,倒下去的是一位好同事、好医生、好党员,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发生在丁秀兰身前身后的故事说明: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她是一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医生。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奔向被病魔击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众多人执意挽留的患者。在她病重期间,家人和同事为她日夜祈祷,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10多位专家先后多次为她会诊,一位康复出院的女大学生主动为她献出血清。
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5月13日凌晨,噩耗从北京地坛医院传来: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近一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49岁。
她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丁秀兰。
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丁秀兰病逝的噩耗传来,北大人民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院长吕厚山询问救治丁秀兰的医护人员:“丁大夫有没有留下遗言,有什么未竟的心愿?”医护人员摇头无语。听说朝思暮想的妈妈离她而去,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申洁悲痛欲绝。她打电话问爸爸:“妈妈走时,可有什么嘱咐的话?”父亲申业桐无言以对。
丁秀兰病危时,病魔已经将她折磨得精疲力竭。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有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采访北大人民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王吉善时,他开口就说:“说实话,我不想提丁秀兰的名字,提起来我就掉眼泪……”
听说丁秀兰去世了,刚刚从一线撤下来的医生、护士们牺牲宝贵的轮休时间,自发聚在北大人民医院门口悼念丁秀兰。望着丁秀兰办公室的窗口,他们个个哭成泪人:“丁大姐,你太累了,在天堂好好歇歇吧……”
这些天来,从早到晚,总有人来到北大人民医院的门口。人们或无语伫立,默默哀悼,或将一束束白的菊花、红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有的还附上一段留言寄托哀思。一位丁秀兰救治过的患者在留言中说:“丁大夫,我的救命恩人,您一路走好。”一位曾在丁秀兰指导下在医院实习过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在留言中深情写道:“雨丝中,曾朝夕相处的您含笑走来,还是那份慈爱的目光;花丛里,又飘来您白色的身影,步履仍然是那样匆忙。不忍看您的微笑,不忍看您的身影,泪水,只能用泪水向您挥别!泪水,多想用泪水把您挽留!”
为纪念丁秀兰,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北大人民医院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丁秀兰纪念馆”于5月14日开通。短短3天时间,超过5000人次登录纪念馆留言。
在众多的留言中,老作家舒芜先生的一段留言特别引人注目。舒老说:“我于3月25日晚,因老年性肺炎到人民医院看急诊,留住医院,4月11日病愈出院回家。看急诊时,曾接触过丁秀兰大夫。现在对于她的殉职,怀着特别的敬意。这里,借用老友黄苗子先生近作一首表示我的敬意。”这首题为《白衣颂》的诗中写道:
壮哉医药师,生死置度外,挺身第一线,白衣多仙子;
矢溺唾涎污,扶持近尺咫,二十四小时,无休亦无寐;
问女何所思?天地有正气,问女何所忆?病床与轮椅;
非典渐得控,医护皆勇义,事迹太感人,观之频掩涕。
“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在家人、同事眼里,丁秀兰非常热爱生活。每逢节假日,只要不值班,她常约上家人、朋友到郊外度假。看到医院院子里鲜花盛开,她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细品生命的芬芳,那细致的动作充满欣喜和怜爱。住院期间,当病情一度好转,她便打电话让丈夫送件毛衣过来:“记住,拿件颜色鲜艳一点的。”弥留之际,她下意识地伸出已经浮肿的手,使出全部力气抓住身旁的医护人员,那样子流露出对生的强烈渴望、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女人味儿、人情味儿十足的丁秀兰,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呢?她有没有怕过?
丁秀兰的爱人说:“离家去医院时,她像每次加班一样,平静地告诉我:‘医院有病人,我得赶过去。’”
陪伴丁秀兰走完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说:“她有过担心,但她绝不害怕,更不会退缩。对她来说,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这是丁秀兰常说的两句话,也是她33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在平时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尽职尽责。面对病人,丁秀兰总是那样和蔼可亲。无论多忙,她都要坚持亲自为科室收治的每一位病人查体、安排就诊。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有时甚至掏出自己的钱。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科无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而作为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的丁秀兰更是站在第一道防线的最前沿。她明明知道,多接触一次病人,就多一次被感染的危险,但她还是像平时一样,毫不犹豫地来到病人面前,奔波于患者的床前,为他们问诊、查体,匆忙的脚步声似乎告诉人们,她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安危。她就这样日夜不停地忙碌着,用她已过中年的身躯抵御着疲倦。
终于有一天,当丁秀兰开完院里的一个防治非典的会议回来时,对护士长说了句:“我感觉有些冷”,接着就病倒了。不惑的年纪,加上长时间的劳累,使她的病情发展很快,持续的高热和浑身酸痛乏力折磨得她寝食难安。
躺在病床上的丁秀兰仍然没有忘记医生的职责。看到诊疗专家前来查房,她强忍病痛和他们探讨病历,并详细地将自己的患病感受、病情发展情况记录下来。她说:“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料,出院以后我还要好好研究。”
丁秀兰的爱人说:“我敢断定,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
在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采访,一提起丁秀兰,所有人的眼圈都红红的。科主任朱继红说,在急诊科,丁秀兰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大姐。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为减轻其他人的负担,每天晨曦初露,她就赶到医院;夜幕降临,她的身影仍留在医院。许多个节假日,她主动要求连续值三班。大家劝她休息,她只说一句:“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每当遇到难处,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向丁秀兰倾诉,而她又偏偏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总是牺牲休息时间,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沟通。急诊科的进修医生多,一些医生的家在外地,丁秀兰更是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今年大年三十,她把不能回家的医生请到了自己的家中,为他们包饺子,做年夜饭,使大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
作为党支部书记,丁秀兰关心科里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她常对科里的年轻党员说:“你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好工作。”为普及急救常识,丁秀兰组织支部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海淀区为社区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搞培训。她常说:“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身教重于言教,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躺在病床上,丁秀兰心里想着的还是别人。看到年轻病友心情烦躁,她举着输液瓶挨到他们的床前,用长者特有的关怀安慰他们,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有一次,她打电话让爱人给她包些饺子送过来,当饺子送来后,她却不吃,而是让护士用一次性消毒碗把饺子分成几份,送给同病区的几个病重的年轻人吃。她总是批评护士们进她房间巡视的次数太多,每次护士进来时,她总是不停地撵她们:“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竟夜间不睡觉,自己盯着输液,任凭护士们怎么劝她,她总是固执地说:“你们不能太劳累,不然抵抗力会下降,我反正晚上也睡不着,无所谓的。”
4月22日,因病情加重,丁秀兰被转到地坛医院,她对送行的同事们一再说:“离我远点,不要传染你们。”在地坛医院的日日夜夜,丁秀兰心里想的还是患病的战友和坚守在一线的同事。在说话已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她让医护人员转告其他有病的同事:“用呼吸机时,要多抹石蜡油……”
丁秀兰虽然走了,可她的英名和事迹却在广为传扬。在网上纪念馆,一位网友用这样的诗句赞美丁秀兰:
群芳谱中一秀兰,
忠骨柔情藏青山。
化作春泥无憾意,
清香长留天地间。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她入伍以来,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享年28岁。
2003年5月1日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抗非事迹
4月16日这天,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倒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她今年只有28岁。
近日,中央组织部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一)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二)
李晓红染上非典后,科室领导、同事以及家人无不为她的安危焦急、担忧,可李晓红却显得异常的镇定和安详。她不想因自己染病在同事和病人之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对病人的救治。她说:“我是医生,懂得怎样照顾自己!”
4月6日这天,李晓红病情加重,连说话都十分困难,每说一句话都要喘好一阵儿。院里决定将她转院至条件较好的解放军302医院。李晓红得知后,艰难地说:“我年轻,免疫力好,还是先转比我更重的病人吧!”
后来,医院领导还是把李晓红送进302医院。然而,李晓红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院里决定让她丈夫留院陪护,她却执意不肯。她对丈夫说:“医院里眼下人手正紧,我已经躺下了,不能再拖累你,你应该回到你的岗位上去!”
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医师,李晓红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她曾为救治一名生命垂危的新战士,在病房守护7天7夜,直到病人脱离危险;她还凭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医术,使一位心脏停跳7次的地方患者转危为安。在她短暂的从医生涯中,那5面锦旗、20多封感谢信就是对她良好医德、医术的最好见证。就在她最需要亲情慰藉之时,她心中想的依然是病人。
(三)
在李晓红最后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的她,考虑更多的依然是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战胜非典。她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在与非典病魔做着最后的抗争。
每当医生查房,她都尽可能把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等体验讲给临床医生听,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并多次提醒医生:“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我是医生,我不怕。”她一直想着,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直到被报病危,无法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用笔艰难地在纸上写下对自己病情的体验和分析,哪怕是只能写下几个字。
4月16日黎明时分,非典病魔终于夺走了李晓红28岁的年轻生命。
李晓红倒下了,倒在了人类抗击非典的征途上!强忍失去妻子的悲痛,李晓红的丈夫流着泪水告诉记者:“我妻在九泉之下是无悔的,她是为追寻人类的进步倒下的;她是为了救治他人而去的……”
“抗击非典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们的医护人员,我们的白衣战士,我感觉他们是非典时期最可爱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度紧张的医患关系能够得到缓解和修复,因为在这场斗争中,民众对医护人员的崇敬和感激将深入心底。”抗击非典时期,“白衣天使”几乎成为了互联网上出现频率仅次于“非典”的热门词汇,讴歌“白衣天使”的激扬文字更是随处可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前赴后继,面对疫病,医护人员用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荣誉!人们毫不吝啬地用最美好的词汇赞美他们,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所有的感动传达着同一种声音: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牺牲的是自己,带来的是抗击疫病的勇气;奉献的是自己,带来的是最终战胜疫病的希冀! 非典汹汹袭来,又渐渐远去。当人们回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必将会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有着特殊的感悟,正是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使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和目睹了医护人员的无私无畏,使社会重新认识了白衣天使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而许多医务人员在感染非典后的角色转换中,也体会到了患者的艰辛和不易。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次疫情既是一次道德与尊严的考验,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事实证明,他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面对危险,他们无所畏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精湛医术和精心护理,不仅实践着白衣天使守护生命的诺言,更体现了一个社会最博大的人文精神,体现出人类至真至纯的大义大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在这个不平静的春天,医患矛盾的坚冰正在慢慢解冻。为什么医护人员能够挺身而出?抗击非典被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然有其道理。非典病毒严重威胁着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无疑就像一个穷凶极恶的敌人;而正因为战争的残酷,医护人员表现出的积极请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战时精神才令人感动。 病魔面前,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是特殊战场上的“非常战士”,战争,让他们进一步认清了自己肩上的特殊使命,进而产生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勇挑重担的精神。一位医生妻子对丈夫积极参与抗击非典如是评价:“疾病对医生来说,就像战士遇到了战争,好的士兵必须冲在最前面。”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前赴后继地勇往直前,他们无愧于“白衣战士”的称号。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在回答记者关于非典爆发初期医护人员感染比例偏高的问题时说:“这份特殊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必须每天与非典患者近距离接触,但明知危险却毫不畏惧,则正是白衣战士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精神的写照。” 为什么医护人员转变了观念?“半年前,我根本不敢想象,今天我们的生活竟是这样:鲜花、祝福、嘉奖……很多年未曾听到的‘白衣天使’,突然间成了社会的流行语。”这是一位从非典一线回来的医生发出的感慨。许多医护人员都有这样惊喜和感慨,继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自己肩上的责任究竟有多重…… 中日友好医院的年轻大夫任在方,在医院接到救治非典病人的任务时,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批报名上了一线,就在他专心致志开展工作时,却不幸感染非典住进了隔离病区。从救治病人到被别人救治,他目睹和体验了医护人员坚强不屈、无私无畏的敬业精神。他的另一份收获,就是通过自己成为患者后,更加了解了患者自身的痛苦。他深深地感悟到,“医生不但应该提高专业水平,尽快解除病人身上的痛苦,而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更应该多一句关心的话语。毕竟我们面对的不只是需要治疗的肌体,更是一个处于惊恐、不安和担忧之中的人。” 北京第六医院的护士小洁是在救治非典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的,现正在康复之中。有了当病人的经历,小洁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医生和护士病倒住院,当自己完成了从护士到病人的角色转变之后,才真正明白了饱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是那么无助。”小洁说,等重返工作岗位之后,她会对患者多一份理解,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吴清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要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竭尽所能做好工作,才能无愧于医生这一高尚的职业。实际上,绝大多数医生一直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在和强大的病魔抗争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为了成功地救治病人,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宝贵的生命。抗击非典从一个侧面让人们了解到医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作为医生,看到社会这样理解我们,是很欣慰的。” 为什么广大患者被深深感动?有什么能比共历生死更能凝聚人心?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医护人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重塑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公众提高了对医务工作的认知,同时也相互加深了理解。潘女士在非典前后两次因病入院,由于医患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一次住院时,她常常听到患者暗地里对医护人员的抱怨与指责。而第二次住院,虽是同一家医院,但她仿佛感到去了另一个地方,指责声没有了,抱怨声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与感激。她说,一场非典,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医护人员的伟大。 最近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当看到医护人员临危不惧、踊跃报名上非典一线的行为时,78.2%的被访者为“他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68.9%的被访者“十分佩服他们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66.0%的被访者“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61.2%的被访者对“他们高尚的个人品质怀有深深的崇敬”。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公众对当前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情的话,“无私奉献”是选择频率最高的词汇;其次是“勇敢”、“崇敬”和“感激”。 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防治非典的过程中,医生的职业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个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让老百姓认识到,医生一直在忠于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确实付出了很多,真正是在“用生命挽救生命”;同时,医生也认识到,患者其实也并不吝惜感激与尊重,媒体也不是只会揭黑与曝光。非典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医患关系,但也应该看到,医患矛盾并不因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彻底解决。医患矛盾的实质是医患双方理想化期待与非理想化现实之间的差距。许多问题是体制滞后的具体产物,不解决根源问题,医患矛盾就不可能真正缓解。 “非典之后,医护人员还是天使吗?”这是非典带给我们的一个现实问题,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应该有社会大众。周生来认为,非典带给人们的无疑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也为重塑社会信任机制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行业观念的转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7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专家表示:非典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