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民,防治SARS中药筛选课题组成员。
中药抗SARS筛选工作是在4月中旬开始准备的,筛选方案几经修改,于4月底得到了国家"863"计划的立项支持。入选进入国家"863"计划《治疗SARS中药筛选研究》的中药品种是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选择的。首先,鉴于当时许多病理过程尚未知,筛选依照"三个做起"的指导原则进行--"服务临床,从SARS治疗中已经开始使用的药物做起;解决急需,从已经上市的中成药物做起;结合实际,从临床反映出的关键病理环节做起"。根据当时临床上反映出的关键病理环节--高热、渗出、肺实变、急性呼吸窘迫症、多脏器损伤等,选择缓解症状、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为突破口,进行筛选方案的设计。我们从近万种中成药中进行广泛的遴选,利用中药、化学、药理、中医临床等的知识背景初步筛选出了针对不同发病时期症状和病理环节的100个中成药,进而对这100种中成药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后,选择出了65个,再结合广东治疗SARS的临床用药经验,最后确定了首期进入筛选计划的30个中成药的名单。筛选技术方案是经过各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采用与临床病理环节相近的动物模型进行筛选的,并在"七个统一"的条件下开展筛选工作("七个统一"即:统一顶层设计,统一目标,统一标准操作规程,统一阳性药,统一结果评定方法,统一供试药物、剂量、配发与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的方法),为中医药参与SARS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数据。进入筛选计划的中药品种有: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板蓝根颗粒、灯盏细辛注射液、新雪颗粒、香丹注射液、金莲清热颗粒、血塞通注射液、暑热感冒冲剂、灯盏花素注射液、藿香正气水、安宫牛黄丸、感冒清热冲剂、生脉注射液、苦甘冲剂、川芎嗪注射液、诺迪康胶囊、羚翘解毒片、抗病毒口服液、醒脑静注射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参麦注射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抗感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丹参注射液、清瘟解毒片、外感风痧颗粒、安脑丸。
全部筛选研究的结果将在科技期刊上陆续报道,其中名单的前19个药物对不同的病理环节显示出确切的疗效。"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于5月22日发布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新闻发布时选择了疗效更好的前8个中药品种进行了发布。现将这8个发布品种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与中医药同行分享,并给出相关的科技文献,供大家参阅。
一、清开灵注射液
处方:板蓝根、金银花、栀子、水牛角、珍珠母、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
清开灵作为解热抗菌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也已应用多年,其疗效是确实的。以《中国期刊网》为主要文献检索来源,对1994~2003年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清开灵注射液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330篇,其中有关临床应用的报道分析综述如下。
1.文献分布
2.疗效分析
清开灵具有确切的解热和抗病毒效果。在所报道的应用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中总有效率在80%~95%之间。此外,该药还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如昏迷。这也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个新的趋势--此对于SARS中高热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例更为适用。如文献中报导治疗肺部感染所致昏迷的肺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用药后1~2天热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报道多数设有对照组,所使用的药物为青霉素合病毒唑。
3.使用剂量及疗程
规格:10ml/支,2ml/支。成人用量1~2ml/kg/d。小儿用量为10~50ml/次,3~7天/疗程。一般建议剂量为成人每天不超过30ml。
4.体内过程
以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为指标显示,清开灵注射液单次给药后家兔体内t1/2α6.87±1.49分钟,t1/2β308.1±87.4分钟。MRT(平均注留时间)为96.4±27.3分钟。
5.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炎,喉头水肿,胃肠道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左心衰。清开灵注射液剂量过大(30~40ml/次)易致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一般在药后2~3天出现。如用药量在20~30ml/次之间,则无白细胞下降,同时疗效不减。
6.配伍禁忌:
(1)配伍以300ml体积为宜,临时配制,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
(2)与头孢唑啉钠配伍有影响,与头孢拉定、头孢呋新、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配伍无明显影响。
(3)与硫酸卡那霉素和维生素B6合用,产生混浊。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合用可使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下降。
(4)禁止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
(5)与下列5种喹诺酮类药物配伍出现混浊: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江西东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011121)
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西东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010822)
洛美沙星注射液(安徽蚌埠新一制药厂,000122.102)
氟罗沙星注射液(保定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990801)
培氟沙星注射液(白求恩医科大学制药厂,990439)
(6)小诺新霉素配伍禁忌。
(7)清开灵注射液2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微粒明显增加,建议使用带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
7.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地坛牌清开灵注射液,10ml/支。
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神威牌清开灵注射液,2ml/支。
山西太行制药厂,太行牌清开灵注射液,10ml/支。
8.研究用样品的生产厂家的确定
考虑到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副反应,因此,我们选择时制定了(1)必须具有较好的GMP条件,能够满足临床大量应用的生产能力;(2)必须是大型企业;(3)有可供研究用的样品这三条为选药原则。因此我们选择了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作为研究用样品。
9.筛选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分别在流感病毒性肺炎、内毒素吸入性肺炎、全氟异丁烯(PFIB)性肺损伤、2个肺细胞炎性损伤、内毒素致热、多脏器衰竭(DOM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纤维化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清开灵注射液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二、鱼腥草注射液
1.处方:鱼腥草,为鲜鱼腥草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2.研究用样品的生产企业:福建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入选依据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能,主治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作为退热、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也已应用多年,其疗效是确实的。该药物在广东治疗SARS的临床已经应用,我们也以《中国期刊网》为主要文献检索来源,对1998~2002年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鱼腥草注射液论文进行检索,有关临床应用的报道见参考文献。
主要有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和平喘等作用。
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最低抑菌浓度为62.5~80μg/ml)、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25μg/ml)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等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菌、鲨癣菌等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mg/ml。鱼腥草的乙醚提取物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普拜二氏培养基中,其最低抑菌浓度为1:32000,在血清中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000,对于尾静脉感染结核杆菌H37RV株之动物,能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但肺部病变仅有轻度减轻。鱼腥草素在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V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6μg/ml。鱼腥草素及挥发油与甲氧苄氨嘧啶(TMP)配伍作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素与TMP配伍有协同作用,抑菌作用显著增强,鱼腥草挥发油与TMP有拮抗作用,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二者配伍能增强抗副伤寒及宋内氏痢疾杆菌的作用。也有报道,鱼腥草注射液在体外试验中,对大肠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等均无抗菌作用,在体内试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无保护作用。
4.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肌注时,少数病人有局部疼痛;阴道内给药时,个别病例出现阴道充血。上述反应在停药后均消失。临床应用个别也有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皮炎或药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5.筛选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分别在流感病毒性肺炎、内毒素吸入性肺炎、2个肺细胞炎性损伤、内毒素致热和多脏器衰竭(DOMS)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其对肺部各种炎性模型的效果较为满意,但对多脏器衰竭模型未显示出效果。
三、复方苦参注射液
1.处方:苦参、白土苓。
2.研究用样品的生产企业:山西金晶药业有限公司
3.入选依据
该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苦参黄酮、土茯苓皂苷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的功能。针对复方苦参注射液共发表论文21篇。
岩舒注射液临床报道胸膜腔内注入岩舒注射液80ml治疗10例癌性胸水,4周后复查胸片、B超观察胸水情况,总有效率80%;还报道42例恶性腹水,在化学药物无效的情况下,用岩舒注射液60ml腹腔注射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在75%以上。用本品(含苦参等、山西金晶药业生产)20ml、PDD40mg、IL-270万单位,每周1次;对照组用PDD40mg、IL-220万单位,每周1次。疗效标准:完全缓解:胸水消灭至少维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胸水减少50%以上,维持1个月。稳定:胸水减少不足50%。无效:胸水未减少或增加。结果:两组分别完全缓解10、8例,部分缓解7、6例,稳定1、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5%、70%。结论:本品清热利湿,杀虫利尿,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注射液中所含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的有关报道从1984~2003年共457篇。临床报道具有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肺纤维化、肝炎、癌症的作用。
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等的抗炎作用与氢化考的松相似,能对抗巴豆油、角叉菜胶(大鼠)和冰醋酸(小鼠)诱发的渗出性炎症。对大鼠由棉球诱发的慢性炎症无效,其抗急性炎症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管内实验证明是直接抑制炎症反应。实验观察到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延长小鼠异体游离心肌存活期的作用,并具有量效关系。
对移植和非移植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和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移植术后10d小鼠体外脾脏细胞自发增殖增强,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转化反应则明显减弱。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脾细胞的自发增殖及对刀豆蛋白A或脂多糖刺激的转化反应,而对手术已使之显著降低的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转化反应无影响。这种选择性抑制作用可能利于避免用其他常规非特异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危害。
以1%二硝基氯苯乙醇致敏豚鼠建立了实验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3天后,实验组肌注苦参素1/7LD50致死量,一周后观察,实验组8只豚鼠中仅有一只皮肤有红斑、充血及脱屑,空白对照组8只豚鼠7只皮肤有红斑、充血及脱屑。两组红斑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切片两组动物表层细胞内水肿的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注射液(40ml/次/日)具有非常明显的消除癌症腹水的作用,较强的镇痛,特别是阈前镇痛的确切作用,抗炎、退热作用,对于SARS治疗中的肺实变,肺纤维化可能会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急性毒性:小鼠静脉注射LD50:12.14g/kg,腹腔注射LD50:27.8g/kg,肌肉注射最大耐受量为80g/kg,是临床用量的300倍。大鼠的2个月长期毒性研究表明:注射给药大(21.2g/kg)、中(5.2g/kg)、小(2.6g/kg)三个剂量组的各个脏器(心,肝,脾、肺、肾、胃、十二指肠、肾上腺、睾丸、卵巢、输卵管)均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未见明显的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1个半月的犬长毒,大(12g/kg),中(4.8g/kg)、小(0.6g/kg)静脉给药,结果:大、中剂量均出现了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表现流涎症状,但此症状为一时性的,大剂量的流涎在30分钟消失,中剂量在15分钟消失,症状较轻;除了大剂量2只犬肾组织中出现轻度蛋白外,其它各组犬的病理检查未见异常情况。
4.不良反应:本品无明显全身毒副反应,局部使用有轻度刺激,但吸收良好。
5.筛选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内毒素吸入性肺炎、全氟异丁烯性肺损伤、2个肺细胞炎性损伤、多脏器衰竭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其对多脏器衰竭的效果较为突出,并显示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对全氟异丁烯性肺损伤未显示出效果。
第八条 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
【释义】本条是关于在传染病防治中依靠科学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基本政策的规定。
在传染病防治中依靠科学,科学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疾病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生、发展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疾病面前只有依靠科学,才能取得胜利。从人类战胜天花、鼠疫、霍乱,直到今天的SARS无一不是运用科学的力量。历史的经验证明,医学也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发展的。中国抗击SARS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依靠科学,发挥科学技术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在没有充分认识、了解的时候,只有尊重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方法,依靠科学手段,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好治疗、预防和控制的各项工作。例如:根据SARS的传播特点和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有效措施,防止了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同时集中力量进行科学攻关,积极探索防治规律,加强检测手段、防治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因此,本法强调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发展中医药等传统医学。中医药等传统医药主要是指中医药和藏医、蒙医、维医等中国的传统医药(以下简称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历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从未像欧洲那样出现大规模死亡,就是因为中医药在重大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治SARS的过程中,中医药已成为救治患者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科学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吴仪副总理曾指出,中医药专家研究探索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和诊疗规律,积极运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病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经验非常宝贵,需要进一步总结、研究和推广。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也表示,传统医学作为在全球医疗体系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领域,一直为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中国将传统医学整合融入到中国医疗体系的做法,可以作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版。为此,本法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本条规定的另一个内容是开展国际合作。疾病是没有国界的。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疾病传播的机会和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十分重要。国际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传染病信息的通报和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理有关技术的交流。国际合作既包括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包括与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预防、治疗和信息通报网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按照共同商定的规范和途径,及时通报,使有关国家能够正确地作出判断和应对。去年,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以及与国际社会携手抗击非典型肺炎,得到了道义的理解和资金、物质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同时,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合作,在应对全球疾病灾害方面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规定,鼠疫、霍乱和黄热病三种烈性传染病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一经发现,必须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将有关情况发送各国政府有关部门,使有关国家在港口、机场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货物等实施卫生检疫等措施,控制并防止疫病传入。
5、公众可采取何种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二、出入境人员须知
1、以下人员不应出外旅游:
(1)有任何不适,尤其是发热;
(2)在过去十天内,曾经与疑似或确诊猪流感病例有紧密接触,即曾照顾患者、与患者同住、或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人员。
2、出境人员需做到:
(1)旅游前,需预备以下几项物品:
一般应急用品如:纸巾、口罩等,以备不时之需。
含65~95%酒精的消毒剂,以便在没有洗手设备的情况下,清洁及消毒双手。
当地中国领事馆联络电话。
(2)旅程中
A.检疫
与检疫及卫生人员合作,完成必须的出入境程序及检疫措施。切勿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
垃圾应放在废屑箱内。如需吐痰,应用纸巾包好,然后弃置于废屑箱内。
B.勤洗手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如厕后、进食前、处理食物前及触摸过公共对象后都应用洗手液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如没有洗手设备,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洗手。
C.备用纸巾/手帕
带用纸巾/手帕。打喷嚏及咳嗽时应用纸巾/手帕掩着口鼻。
D.备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传播疾病。
E.备用口罩
可带备口罩,以便自己/同团人员有呼吸系统病症时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饭时应使用公筷及公匙,不应与人共享饭盒及饮品。
G.健康生活
旅游期间继续实践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体清洁,不要吸烟。
H.如有不适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热,应通知酒店及领队/导游或相关人员;
病者及其照顾者应立刻戴上口罩;
尽快安排医生诊治;
留在酒店房间/房间休息及暂时终止行程,直至痊愈。
旅客若被当地医生怀疑或证实染上猪流感,需留在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同行人员如无必要,应减少与病者接触,并遵照当地医生指示,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同行人员需配合当地卫生及检疫部门的指示,安排余下行程和所须的检疫措施。
(3)旅程后
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3、入境人员需做到:
(1)从疫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疫区归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三、参与公众活动者注意事项:
参与公众活动时,要预防猪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建议公众注意:
1、参与活动前: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烧及/或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不应前往活动,应尽早找医生诊治。
双手应经常保持清洁,接触公用对象或设施后应洗手。
应随身带备手帕或纸巾。
2、参与活动期间: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其后并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飞沫传播细菌。
在触摸眼睛、口或鼻前、进食前及如厕后都应该洗手。
用洗手液洗手,其后用纸巾或烘干设备弄干双手。
如没有洗手设施,则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双手。
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抛垃圾。痰涎应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内。垃圾亦应弃置进垃圾桶内。
不应吸烟。
3、参与活动后:
保持双手清洁。
回家后,应洗澡及洗头,清除身体上的污垢及细菌。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1、在未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船舱清洁
不要在车厢/船舱内饮食。
不要吸烟。
不要随地吐痰。
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设于车站/月台/大堂的垃圾箱。
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
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
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
2、在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后:
除上述措施外,还需:
(1) 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应戴上口罩,尤其:在繁忙时段人流稠密的时候;在密封式的车厢/船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及曾与猪流感患者有紧密接触[1]的人员,应从最后接触日起连续十天戴上口罩。
与猪流感患者有社交接触[2]的人员亦可戴上口罩。
(2)保持车厢/船舱空气流通
如车窗/船窗属开关式,应适量打开车窗/船窗,确保车厢/船舱内空气流通。
(3)要求协助
若怀疑自己患上猪流感;
请使用救护车前往医院;
若身在车站或码头,或已乘坐在车厢/船舱内,可要求司机或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协助召唤救护车或水警,前往医院就诊。
注[1]:紧密接触指曾经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经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注[2]:社交接触是指普通的会面,即是未曾照顾患者,并非与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
五、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
(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如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六、正确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1、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3、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5、外科口罩应最少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猪流感常见问题解答
1、食用猪肉能否感染?
现在监测到的病毒是禽流感、人流感和猪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混合体,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和生猪的接触史,而且在生猪当中也没有分离出这种新型的变异病毒。A(H1N1)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染?
目前已证实有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3、此次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情有何特点?
一是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二是出现了人传人病例。三是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四是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4、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有哪些症状?
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另有报道说,此次美国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5、我国为何称“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6、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与美国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是否相同?
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与美国都是A/H1N1型,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
7、有无抗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苗?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抗猪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对人类抵抗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8、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旦发现染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9、治疗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有无特效药?
根据目前专家掌握的情况,这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是敏感的,临床治疗有效
目前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如保温、避免贼风侵袭: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注意营养平衡,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索等,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必要时可用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
中国大陆共有7个省级单位没有报告非典病例,分别是: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
SARS事件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扩展资料:
SARS高峰时期,中国各级党政机关显示了惊人的动员力量,深入到农村基层社区。这时以村为单位的传统社会力量发挥了作用:所有外村人员不得进村,本村在外打工返乡人员也被挡在村外,直到观察期满才能回村。
SARS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四川农村视察防疫执行情况,因为中央政府最担心在广东一带打工的四川等内地省份农民工返乡传播疫情。因为防范措施得力,四川的疫情没有广东和北方的北京、山西、内蒙古严重。
-SARS事件
“当某一不明病因的流行病侵袭人类时,人们对它的反应显示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
惧”(The terror of the unknown is seldom better displayed than by the response of an epidemic,particularly when the epidemic strikes without apparent cause)[1]。1977 年爱德华?凯斯曾用这句话来描述当时公众对新出现的军团病的恐慌心理,现在我们同样面临着一场不明病原体的新型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这句话似乎同样适用于对当前人们心理的描述。不可否认,一部分公众对这场新的流行疾病存在恐慌心理,这种恐慌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新疾病的不完全了解,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原体、传播方式、致病机理、发病经过、诊断治疗预防等仍然缺乏进一步的认识。不过,幸运的是人类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WHO组织国际实验室网络联合展开对SARS 的研究,相关研究机构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即找到了病原体并破译了其基因组序列,初步揭开了SARS 的神秘面纱。目前,专家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SARS 疾病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而这种新病毒以前没有在人体或动物体内发现过,这一发现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将继续揭开这种疾病的更多的未知之处。研究人员通过全球性的协作,借助于互联网络和多种研究手段,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鉴定出病原体。而在20 多年前,研究人员寻找HIV 病毒时用了两年多时间,随后又花费几年时间才获得其核苷酸序列。与之相比,对寻找SARS 病原体的快速反应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大致回顾发现病原体的过程,或许可以得到新的经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为未来可能爆发的另一场流行病提供经验。
研究进展
1.1 SARS 病原体的确认
2003 年3 月15 日,WHO 组织国际研究网络,相继有11 个国家的实验室参加,我国于
4 月初加入。研究网络的进展过程大致如下。
3 月18 日,德国通过电镜从咽拭子标本中观察到副粘病毒,同时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副粘病毒的基因扩增产物,并在网络上公布电镜图片和基因序列。
3 月19 日,新加坡从病人呼吸道标本中发现副粘病毒颗粒并获得较微弱的病毒基因扩增产物(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引物)。国际上首先发现副粘病毒的荷兰鹿特丹实验室获得有关病人的标本。
3 月20 日,国际上有4 个实验室开始进行副粘病毒检测。荷兰鹿特丹实验室检测到副粘病毒,但是副粘病毒基因扩增为阴性,该实验室将检测试剂送到新加坡和香港,加拿大实验室将双份血清送到鹿特丹。
3 月21 日,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家用猴肾细胞培养方法获得病毒分离物,随即研制了相应血清学诊断试剂。许多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此次病原体与下列病原体无关: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 型,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人间质肺炎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同时电镜观察到病毒颗粒为50-60nm,血清实验证明加入病人血清可以抑制细胞病变而对照血清无效。
3 月21 日,鹿特丹实验室发现在德国的3 个新加坡病人呼吸道标本的HMPV 病毒PCR
检测为阴性。并且,两个可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接种Vero 细胞和猴肾细胞均发现病变。也是在这一天,英国科学家检测该两病人标本中的H3N2 流感病毒;中国病毒专家洪涛宣布衣原体是引起SARS 的主要病原体,但不排除衣原体和冠状病毒同时作用。
3 月21 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祝庆余、秦鄂德研究员等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成功从SARS 患者尸解标本中分离出冠状病毒样病毒,推断可能是SARS 的病原体,并将这一重要结果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和国家卫生部进行了书面汇报。
3 月22 日,香港病毒实验室电镜发现冠状病毒样颗粒(70nm),美国从泰国病人标本得到的细胞病变产物中发现冠状病毒样颗粒(70-100nm),但同一份标本获得HMPV 病毒PCR阳性结果。与此同时,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地开始使用PCR 和电镜方法检测副粘病毒和HMPV 病毒。加拿大发现20nm 的病毒颗粒并且发布HMPV 病毒的基因进化树。
3 月23 日,香港病毒实验室在8 份标本中发现2 份冠状病毒RNA 阳性。美国报道在香
港标本中发现冠状病毒,同时建立免疫荧光检测病人血清的方法,并将冠状病毒的基因扩增引物在网络上公布。在新加坡和香港开始用鼻咽拭子样本感染支气管的方式进行灵长类动物实验。加拿大和法国分别以电镜观察和PCR 技术检测到冠状病毒。德国、日本、新加坡从Vero 细胞中分离到病毒。英国实验室在可疑病例呼吸道和尿标本中检测到鸡肺炎病毒序列。
3 月24-26 日,德国、香港的实验室分别以电镜观察和PCR 技术检测到冠状病毒,德国
实验室获得病毒序列,证实新病毒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多聚酶氨基酸序列相符,德国、荷兰、香港等地实验室获得更多的基因扩增序列,并在网络上公布新病毒的基因进化树。
3 月27-31 日,继续进行以猴子为实验对象的动物实验。香港和美国实验室分别证实正
常人血清与新分离病毒为阴性反应。与此同时,有更多的实验室检测到冠状病毒:日本从新加坡标本中获得阳性结果;香港检测了50 份病人血清,其中27 份冠状病毒抗体升高,同时人们还从10 份病人粪便样本中发现5 份为病毒检测阳性,并且发现发病后6-16 天病人粪便中可以检测到病毒基因;加拿大在病人标本中发现人类副粘病毒。
4 月1-8 日,在动物实验中用副粘病毒和间质肺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猴子出现临床症状。
美国研究人员用ELISA 方法从发病20 天的病人血中检测到抗体。香港研究人员用免疫荧光方法从发病10 天的病人血清中检测到IgM 抗体。小白鼠实验开始启动。更多实验室在Vero培养细胞中分离到冠状病毒,又有一些血清学实验证实,SARS 疾病为副粘病毒和冠状病毒复合感染。荷兰、德国、香港和美国相继发现冠状病毒的新序列,德国科学家在标本中发现衣原体。
4 月9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在军事医学科
学院举行了有关SARS 病原体研究座谈会,双方有关专家分别介绍了衣原体和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4 月10 日下午,著名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在举行的“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介绍会”上向中外数十家媒体宣布:“对非典型肺炎病原体的研究目前初见成效,已找到两种主要病原体--衣原体和冠状病毒样病毒”。
4 月10 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李德新教授、毕胜利教授、段淑敏主任和许文波教授等科技人员,在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分离到数株冠状病毒,克隆了所分离到的冠状病毒部分基因。他们在三例死于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肺标本和其中一例的脾标本进行了冠状病毒检测,并从这些标本中提纯并扩增出冠状病毒基因,经过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所扩增基因为冠状病毒的RNA 聚合酶基因,从而在世界上首次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证实了病人器官内存在冠状病毒。他们把新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存在于非典型肺炎病人体内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冠状病毒。用这些标本进行多种细胞培养,成功分离到新冠状病毒,病毒在培养细胞中数次传代,均稳定出现细胞病变,对该病毒的基因检测持续阳性。从国内非典型肺炎病人咽拭子中分离到三株冠状病毒,这些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从病人脏器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核苷酸序列相同。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冠状病毒可能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4 月11 日,新华社公布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祝庆余、秦鄂德两位研究员的发现。2 月底,该研究所从一例SARS 患者尸解标本中分离并辨认出冠状病毒。截止到3 月21 日,通过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关于冠状病毒的进一步证明。4 月9 日,对分离出的4 株冠状病毒进行了序列测定。4 月16 日公布了这些结果。
4 月12 日,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Holt 博士及其研究组公布了SARS
嫌疑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
4 月14 日,美国亚特兰大CDC 的Anderson 博士研究小组也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并在网上
公布,两个研究小组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4 月16 日,WHO 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通力合作,正式确认一种变异冠状病毒引起SARS。
4 月17 日,WHO 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病原体确定的最后一步工作,
即“科赫推定”中的第四步。由荷兰Erasmus 大学Albert Osterhaus 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用新冠状病毒使实验用猴子染病,进而该研究小组从被感染猴子体内分离出该病毒并进行了实验室培养。表明全球科学家在一个月的通力合作后,初步确定了SARS 的病原体[2-9]。
4 月22 日,中国公布“非典”元凶冠状病毒图[3][7][10] 。
1.2 SARS 病毒基因组解码进展
1.2.1 加拿大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
4 月12 日,加拿大科学家破解SARS 疑似病原体的基因,朝开发SARS 诊断方法以及研
发SARS 疫苗、药物迈出第一步。
位于温哥华的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投入全球对抗SARS 的行列。中心主任马拉说,基因
编码是科学家研发诊断检验方法所需的基本资料。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破解此基因编码之后,立即在国际网络上公布(http://www.bcgsc.bc.ca)以提供给世界各地其它科学家使用。
1.2.2 香港大学
港大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表示,港大医学院完成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测定,确定是一种全新病毒,怀疑是由动物传播到人,至于是什么动物,则有待研究。袁国勇认为,这项发现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快速测试方法。此前,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已于13 日晚将他们破解的新型冠状病毒部分基因序列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SARS”工作小组。
1.2.3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 月14 日宣称,已经完成了对被认为是引起SARS 全球流行的
新冠状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其基因测序结果与加拿大一个实验室的测序结果基本一样。对两家机构的测序结果比较后,发现其中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测序结果有15 个额外的核苷酸,而这将是继续开展测序工作的重大开端。测序结果是在10 名科学家及许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了12 天后得出的。研究人员将其中一例SARS 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传代细胞培养,对引起该疾病的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提纯后扩增测序。新的基因序列共有29,727 个核苷,在典型的冠状病毒家族核糖核酸界值之内,冠状病毒家族成员一般有29,000 至31,000 个核苷。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Julie Gerberding 博士谈到,确定一种新型病毒的基因序列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有关基因序列的信息,可以开始进行有关抗病毒药物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可以作为研制疫苗的基础,也可以发展诊断性测试以便早期发现病例。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结果几乎相同,这一点十分重要,表明病毒可能有共同的来源,因为这些样品是从在不同国家受到感染的不同的个体中采集的。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员强调,对于病毒的分析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冠状病毒能够
快速变异,研究人员需要将由细胞培养分离到的病毒与从SARS 患者的患病组织中所获得的病毒加以比较,所开展的基因测序工作将会加快比较工作的进行。
1.2.4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通力合作,于2003年4 月16 日完成了对分离自不同SARS 病例的四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解码工作。结果显示,这一病毒的长度约为3 万个碱基对,与加拿大、美国报告的序列基本一致,属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一成果仅比加拿大科学家宣布破译冠状病毒基因的时间晚两天。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成功测定,为追踪冠状病毒的来源,研制非典型性肺炎的诊断制剂、疫苗和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向前迈出重要一步[2][3][4][5][8][10]。
2 研究人员分离并鉴定病原体
在这场全球相关实验室联合寻找病原体的行动中,香港研究人员率先取得了突破,他们以传统的病毒培养、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现代分子遗传学方法,鉴定了50 例SARS 患者体内的病原体—一种新冠状病毒。另外,对对照组样本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他们关于病原体的论点:在40 例来自患有其它呼吸疾病患者的呼吸道样本中,没有检测到一份样本含有新冠状病毒的RNA;对来自血液捐献者的200 份血清样本中,没有一份含有这种病毒的抗体。
这些发现同时支持了另两家研究机构所提出的观点,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相关研究机构同样在SARS 患者体内分离到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认为该病毒与SARS 爆发有联系。德国研究人员在最初的三例患者体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并且进一步收集了来自越南河内的患者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结果也支持该结论。
2.1 国际实验室网络的研究结果
2.1.1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Peiris 领导的研究小组对香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以寻找病原
体。
该小组选择了香港三家急救医院收治的50 例符合WHO 修改定义的SARS 患者,收集
了所有患者的咽拭样本和血清样本,选择了部分患者分别收集严重期和康复期的血清和排泄
物样本。另外,他们取得一例患者肺组织样本,进行了病毒培养分离、反转录PCR(RT-PCR)
、常规的组织放射自显影和电镜观察。用其他病人的咽拭样本、排泄物和血清样本的微生物
检测结果作为对照。
研究人员最初进行了常规的血液检查、生化检查以及微生物检查,对血液样本、咽拭样
本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对咽拭样本进行快速荧光抗原检测,以确定病原体是
否为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并且用多种细胞进行培养以分离病原体;用临床样本直接进行
RT-PCR,以检测是否为A 型流感病毒和人副粘病毒感染。另外,对培养细胞采用了ELISA
方法以检测是否存在衣原体。
研究的突破在于从两名患者的样本中分别观察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样本之一来源于一
名53 岁男性患者,在他的咽拭样本、肺活组织切片等样本中检测到冠状病毒RNA,患者本
身冠状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升高(1/200~1/1600)。另一样本取自一名42 岁女性患者,PCR 检
测对冠状病毒呈阳性,她本身的血清抗体有变化(1/150~1/1600)。
研究人员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培养细胞接种,2-4 天后出现圆形折光的病变细胞,表明
有病原体分离,分离到的病原体不和识别常见病毒的试剂板反应。对细胞培养的提出物进行
42
高速离心,随即进行了电镜负染色观察,发现形态不规则的包膜病毒,直径约80-90nm,表
面特征与冠状病毒相似。对被感染细胞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和细胞膜表面均
存在类似病毒颗粒,并且从两名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大小和形态特征很相似。
为获得新分离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研究人员进行了随机RT-PCR,克隆测序了病毒感
染细胞的特征染色体带,在GenBank 中进行了同源序列比较,在被检测的30 个克隆中发现
了一个未知序列。对这段DNA 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与冠状病毒存在低同源性,但由其推出
的氨基酸序列与冠状病毒科的牛冠状病毒和鼠肺炎病毒RNA 聚合酶存在高同源性(57%),
蛋白序列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新病毒与冠状病毒Group2 高度相关。对病毒血清学反应采
用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32 例患者严重期和康复期的血清对比中,均出现血清
转化,存在冠状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长的现象。
研究小组还对人副粘病毒进行了RT-PCR 和血清抗体滴度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也未
检测到其它病原体。因此,研究小组认为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就是SARS 的病原体或一个必需
的因子,不过,是否有其它的微生物或非微生物辅助因子起作用,则有待观察[11][12]。
2.1.2 德国
最初SARS 爆发于亚洲,由于洲际旅行该疾病从亚洲传播到其它大洲。鉴于SARS 疾病
是一种新出现的病症,人类对其病原体一无所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对病原体的鉴定。
WHO 组织了国际实验室网络,集中各有关国家的研究力量以找出SARS 的病原体。德国研
究机构作为该网络的一份子,也对病原体的鉴定展开了研究。
该研究小组最初选择的样本来自于同一家庭中的三个人:一名32 岁的男性患者、他的
妻子以及他的岳母。该男性为新加坡一名内科医生,曾治疗过一名SARS 患者而被感染,继
而他感染了他的妻子和岳母。三人因故由新加坡到美国,该医生在美国期间出现症状,他告
知了他的新加坡同事,该同事向WHO 作了汇报,WHO 在三人返回新加坡的航班中转站—
法兰克福对他们进行隔离。德国相关研究人员取得了他们的呼吸道样本和血液样本,随后该
小组还获得了来自亚洲的其他18 名可疑或可能SARS 病例的样本,以及21 名接触过SARS
患者但未被感染人员的样本。
研究人员首先对上述3 例患者的样本进行了PCR 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肺炎双球菌、
肺炎衣原体、人巨细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人副粘病毒、鼻病毒及人冠状病毒
OC43 和229E 型等已知呼吸道病原体;对呼吸道样本进行抗原ELISA,以检测是否存在肺
炎球菌、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时对血液样本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另外,研究人员
对呼吸道样本和血液样本负染以进行电镜观察,并将样本进行培养细胞接种。
研究人员用痰液样本进行了RNA 抽提,以随机RT-PCR 技术分析,所设计的一些PCR
引物含有简并性位点,并且多数引物3’端为T 碱基,以便DNA 多聚酶在引物末端碱基不
完全匹配的情况下能够生效。使用了BLAST 工具对克隆扩增的产物进行了同源性比较。
研究小组通过对三例患者的样本进行的多次检测,针对已知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多为阴性,电镜观察呼吸道样本时发现了稀少的副粘病毒样颗粒,但随后的数次针对副粘病
毒家族的PCR 检测均显示阴性。痰液样本接种培养细胞6 天后,研究人员发现培养基中存
在病变细胞,随即进行了RNA 抽提,对提取的RNA 进行RT-PCR,扩增克隆出约20 个不
同的DNA 片段,对这些片段测序后以BLAST 进行检索,发现三个新的片段,新片段不与
数据库中的序列匹配,但由新片段推出的氨基酸序列显示了与冠状病毒家族的同源性,表明
分离了一种新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将新片段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所测得的新
病毒核酸序列进行了对比,发现存在同源性。在对这三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以及被感染的培养
细胞进行了免疫荧光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抗体。在两名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IgG 抗体升高,
表明存在新冠状病毒的血清反应。
43
为检验新病毒是否同SARS 相联系,研究人员进一步收集了来自可能或可疑SARS 患者
及同SARS 患者有过接触但未被感染人员的样本(进一步收集的样本均来自越南河内),对
这一批样本进行了巢式PCR 分析,结果在可能SARS 病例中发现病毒的比例是100%,在可
疑病例中是23%,但在健康接触者中未发现病毒,这些数据或许可进一步证明新冠状病毒和
SARS 的联系。
该研究小组还曾检测到副粘病毒及肺炎球菌,但随后的针对性PCR 实验结果为阴性。在
几例患者体内发现了衣原体感染,但并没有在其他SARS 患者体内发现。因此研究人员还不
清楚这些病原体在SARS 疾病中是作为致病因子还是联合致病因子[13]。
2.1.3 美国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是WHO 所组织的国际实验室网络的研究机构之一,他
们也展开了对SARS 病原体的鉴定工作。CDC 的样本来自于越南、新加坡、泰国、加拿大
、中国香港、台湾和美国等的SARS 患者,试图从一系列已知的病原体中鉴定出引起此次
SARS 爆发的病源。
由于SARS 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最初的研究侧重于对已知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排
查,综合使用了多种检测方法。研究人员收集了包括血液、血清、鼻咽拭子、含嗽液和器官
组织在内的多种样本,在多种细胞中进行了培养,并对乳鼠进行了注射接种,以分离病原体;
观察培养细胞和乳鼠,对出现病变的细胞或个体制备切片以进行电镜观察;对血清样本进行
了血清学实验以检测抗体;进行了一般的和特殊的细菌培养,还利用了分子生物技术如PCR
、RT-PCR;对多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了筛选,如耶尔森氏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军团杆菌、流感病毒A、B 型,副流感病毒家族等。
研究的突破在于通过电镜观察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以患者呼吸道样本接种的培养细
胞出现了细胞病变,对出现病变的细胞制作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在病变细胞内及细胞
膜发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直径约80-140nm,病毒表面有20-40nm 结构复杂的突出物。利
用电镜观察患者支气管冲洗液样本,同样发现了许多被感染细胞均存在冠状病毒。
研究人员对病变细胞进行了RNA抽提和RT-PCR 以扩增新病毒序列,引物根据GenBank
中的已知冠状病毒的序列信息而设计。对扩增后的纯化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与已公布的冠
状病毒序列进行了比对,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得出该病毒的进化树。新病毒与其他
冠状病毒的序列以及由序列推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新病毒与冠状病毒家族group2
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分析进化树显示,这种病毒在遗传学上与其它冠状病毒均有不同,表明
分离的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对样本进行的血清学检测发现,以感染细胞切片与处于恢复期
的SARS 疑似患者血清进行反应,来自香港、曼谷和美国的SARS 疑似患者血清呈特异性反
应,呈现从阴性到阳性转变或在间接荧光抗体实验中反应性增高;对同一批血清样本进行
ELISA 抗原检验,恢复期样本的的反应呈高特异性,抗体滴度也逐渐升高。
经过样本接种培养细胞扩增病原体,电镜观察发现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属,分子生物学研
究进一步确定新病毒的本质特征,血清学实验确定了与疾病的联系,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分离
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是SARS 的病原体。不过该研究小组同时指出:患者病灶组织细胞
中新冠状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还未在病理过程中被直接检测到。同时,还不能证实新病毒
存在于所有SARS 患者体内,一些SARS 患者未检出冠状病毒,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14][15]。
2.1.4 加拿大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组织了SARS 研究小组,展开了对SARS
疾病的研究。
研究人员经过追踪调查,证实该国最初的SARS 患者曾经去过香港并在那里被感染,
44
该患者返回加拿大并且将SARS 疾病传播到该国。研究人员所取得的样本即来自该患者(已
死亡)直接或间接传染的9 名患者。研究人员对1 例尸检组织样本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全部9 例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测。对尸检组织样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验,以
检测是否存在流感病毒A、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汉坦病毒、麻疹病毒、肠病毒、
黄病毒等已知常见病毒,以及立克次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耶尔森氏菌等,所有检
测结果均为阴性。对9 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呼吸道样本以及尿液样本进行了常规的细菌和真
菌检测,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培养,结果显示阴性,另外针对军团菌的专门检测亦显示阴性。
研究人员对呼吸道样本进行了常见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抽提了DNA,进行了针对常见
肺炎菌,耶尔森氏菌及衣原体等微生物的RT-PCR,结果同样显示阴性。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常见病毒的检测,对9 例患者的所有呼吸道样本和粪便样本进行了常
规的直接病毒检测,包括电镜观察和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没有在样本中发现流感病毒A、B,
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同样,针对常见呼吸道病毒,研究人员
也进行了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大多数的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但对支气管冲洗液样本以及
咽拭样本进行的巢式RT-PCR 发现了人副粘液病毒,并且排除了实验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另外,从以呼吸道样本接种的培养细胞中分离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9 例SARS 患者中5
例患者的样本分离出了这种病毒,在4 例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到了副粘液病毒。至此,该研究
机构、香港研究小组和美国CDC 研究人员均报道了在SARS 患者体内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
毒。研究人员随后对新病毒进行RT-PCR,扩增克隆了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
序,以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新病毒的序列和已知冠状病毒的序列均不同,
但是由该序列推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几种冠状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78%),
新病毒的生物进化树分析显示新病毒同已知的冠状病毒家族(group1、group2 和group3)均
不十分接近。
基于已有的发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所分离的人副粘病毒和新冠状病毒可能都与
SARS 疾病相联系,但还不清楚是两者联合作用,还是两病毒分别单独作用,甚或还有其它
未被检测出的病毒在起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证实[16]。
2.2 中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洪涛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就SARS 的病原体展
开了研究,经电镜观察到SARS 患者尸检标本中发现了衣原体和冠状病毒颗粒,并在《中华
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文献。
该研究小组选择的样本来自7 例因患SARS 死亡的患者,研究人员采集了死者的脏器
组织标本,制作了电镜标本和病理标本。7 名死者中4 例来自广东,1 例来自山西,1 例来
自北京,1 例为死于成都的香港患者,具有一定代表性。为分离病原,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
接种于293 细胞(人胚肾转化细胞系),并且对病人组织及其分离的病原进行免疫学鉴定,采
取了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5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防治SARS中药筛选过程全记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