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人类生活中,传染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一个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社会稳定乃至人类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
传染病不受国界限制,其传播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也远远超过了战争。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小时有1500人死于传染性疾病,而且主要死于艾滋病、疟疾、麻疹、肺炎、结核病、痢疾和其他胃肠道疾病等六种传染病。由于传染病的流行,政府的作用及其在公众中的威信受到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心理也受到严重的伤害。
据估计,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有5000多种,细菌3万种。它们中有许多可以复制、变异十几亿次,人类研究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它们的变化。如果考虑人为的因素,这种威胁会扩大成百上千倍。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众多因素中,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全球化。国际社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赖。统计数字表明,每年乘飞机进行跨国旅行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亿人次。在过去的20年里,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活动,特别是农产品贸易使动物的疾病有可能国际化,这些疾病随后又跨越物种而感染人类。
二、现代医学的进步。医学的进步曾使人们对战胜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在1978年达到了顶点。一些传染病也确实在某些国家绝迹。但医学的进步在消除某些传染病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抗生素在治疗中的滥用形成了一个对病原体进行“自然淘汰”的过程。其结果是产生了一批难以对付的耐药菌株。这些具有“超级基因”的菌株,具有更强的毒性和传染性。另外,侵入性的医疗操作使人类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现代医学使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生命延长,这些人也是最易感染的。
三、城市化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栖息地的扩展使许多生命形式的正常生存遭到了破坏,也使人类接触到一些本身不能够耐受的病原和物质。城市化已经使海洋成了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地。流行病学家警告,被污水、化肥和其他工业污染物污染的有毒海藻中有不计其数的病毒和细菌,它们的结合、变异会滋生毒性更强、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新菌株。这些菌株会随着海上交通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环境因素。全球变暖会使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疟疾、昏睡病、登革热、黄热病和其他的虫媒传染病。气候变化与疾病暴发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表明,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件。气候影响疾病发生的另外一个途径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破坏卫生设施,中断通讯,使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影响卫生机构发挥作用。人群聚集的临时住所就像一颗“流行病定时炸弹”随时会引发疾病的传播。灾害过后疫病流行的例子在全世界屡见不鲜。
五、社会与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与行为方式的变化对疾病的流行有巨大的影响。艾滋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人类创造的小环境,如供暖系统、使用冷却水装置的通风系统也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军团病的传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传染病就一直与我们为伴。当我们重视它时,就能够对它加以控制;当我们忽视它时,就会受到它的惩罚。对于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忘记!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1.1 9/5~3.3%,患病率为1.7%~4.7%,人群中约有10%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20~50岁之间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不会引起死亡,但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溃疡病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2.5%~8.0%的病死率,其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给社会、家庭也带来沉重的经济、心身负担。
[症状](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上腹部疼痛可表现为钝痛、烧灼样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为饥饿样不适感,随病变的轻重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而有所差异。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胃溃疡上腹部疼痛多于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约在餐后2~4小时发作,进餐后缓解。疼痛的持续时间大多为1~2小时,少数病人可持续3~4小时。
(2)泛酸泛酸是消化性溃疡的一般症状,可有可无,泛酸是因胃酸分泌增加所引起的,故往往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症状。如胃食管返流病常有泛酸症状,主要是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减退,再加上胃内张力增加时,胃酸就通过贲门返流至食管,明显时可直达口腔,患者就有泛酸感。又如食管裂孔疝患者,由于横膈膜的食管裂孔增大,部分胃组织(往往是胃底)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纵隔,此时会影响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发生胃食管返流,也可发生泛酸。此外,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由于胃轻瘫,胃排空缓慢,有时也会出现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发生泛酸。故泛酸不一定是消化性溃疡,应进一步分析是否由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病人,也不一定有泛酸,特别是胃溃疡病人,往往无泛酸症状。
(3)其他症状部分消化性溃疡病人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或伴上腹部胀满、厌食、嗳气、呕吐、恶心、身体困倦等症状,一般多见于胃溃疡。但是,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原因可能与伴随的慢性胃炎有关。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因影响进食和消化而出现体重减轻,个别病人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导致贫血。
[病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较复杂,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有以下因素。
(1)消化学说消化学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把胃液量的增多、胃酸度的增高和胃蛋白酶量的增多放在第一位。认为这种胃液消化能力的增加,是溃疡病发生的基本因素。所以以前把本病称为“消化性溃疡”。此即传统观念认为的“无酸无疡”学说。
但是溃疡病患者并非都是胃酸增多,有的患者胃酸正常甚至还缺乏。而一些胃酸很高的人,并不一定发生溃疡。所以消化学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亦不能阐明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2)皮层内脏学说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精神情绪因素使溃疡病发生或加重的病例。皮层内脏学说的创始人贝柯夫认为,大脑皮层机能状态的紊乱是溃疡病发生过程的主导因素。大脑皮层活动障碍,使皮层与皮层下部的正常关系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而形成溃疡。
(3)创伤学说有人认为胃和十二指肠原发性损伤是溃疡形成的原因。这些损伤的因素有机械性、温热性、化学性的刺激,如食物过硬、过干,或过烫、过热、过辣,或化学药物如一些西药对胃的刺激等,这些刺激使胃黏膜损伤,成为“自体消化”的起点,继而发展为溃疡。
这一学说阐述了引起溃疡病的外因,不足之处是没有重视内因在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应该说,那些创伤因素,仅仅是外因,只有通过一定的内因才能引起溃疡病。
(4)炎症学说研究发现,100%的溃疡同时见到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炎性病变,而且这种病变发生在溃疡形成之前。因此有学者认为,胃炎是形成溃疡的第一阶段,继之才会发生典型的溃疡。
(5)感染学说自从1983年人们重新认识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起了一个根本性变化。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可见消化性溃疡应被认为是一种传染病,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消化性溃疡可能得到根治。
(6)植物神经不平衡学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溃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学说根本的缺点是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估计不足,仅孤立地强调从植物神经系统对本病的作用,脱离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显然是片面的。
总而言之,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并非一种,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溃疡是否形成,则取决于促成溃疡的因素和抵抗溃疡的因素相互斗争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病人具体的致病因素均有个体差异,有的胃酸分泌过高,有的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有的则与胆汁返流或神经因素有关,也有的因服用药物所致。
[检查]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该项检查是诊断溃疡病的重要方法,绝大多数的溃疡病通过这项检查都可以得到确诊。钡剂造影时,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的凹陷,被咽下的钡剂填充,这个填充部位叫龛影,只要发现了龛影,就说明有溃疡存在。检查中,不仅可以确定溃疡病的存在,还可以显示溃疡的部位、大小、有无合并症等。
但是当溃疡病合并出血时,医生就不会采用钡剂造影检查了。
(2)胃镜检查胃镜不仅可以观察到某些钡剂造影不能显现的表浅的或扁平的溃疡,还能了解当时的溃疡是处于活动期(用字母“A”表示),还是愈合期(用字母“H”表示)或瘢痕期(用字母“S”表示),并能在直视下采取标本做病理检查。这对于溃疡病的诊断,特别是良性或恶性溃疡的鉴别有很大意义。
(3)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多增高;胃溃疡病人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如果胃溃疡病人高峰排酸明显降低,则胃溃疡有癌变的可能。所以,胃液分析对于了解胃溃疡癌变有一定意义。
(4)幽门螺杆菌检测每一位消化性溃疡患者都应该做此项检查。
[治疗](1)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发病诱因及规律,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发病与复发诱因。大多数轻症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发作或活动期及症状较重或有并发症需休息或住院治疗。
(2)饮食有规律。进食忌太快,避免过饱过饥,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食物如香料、浓茶、咖啡等。急性活动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流质或软食,进食次数不必过多,一般患者及症状缓解后可从软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戒烟、戒酒。饮酒能促进胃酸分泌和破坏胃黏膜屏障,对溃疡不利。吸烟能延迟溃疡的愈合。烟叶中所含尼古丁能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促进胆汁返流的作用,长期吸烟还能加强迷走神经张力,促进胃酸分泌。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分为中成药治法和中医外治法。中成药治法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包括足浴疗法、热熨疗法、穴敷疗法、按摩疗法、敷足疗法等。
(5)歼灭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持续存在是胃溃疡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病人首先应查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有,必须加以根除。由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方案有多种,适用于不同的病人,所以不宜自行服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6)必须维持治疗。现在“无酸无溃疡”的观点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指导思想。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进行正规抗溃疡病治疗4~8星期后,宜转入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适当提高胃内pH值,这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方法。维护治疗的用药剂量是正规治疗剂量的一半,例如,对处于溃疡活动期的患者,可先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短则6~12个月,长则5~6年,甚至更长。目前,多数医生采取短期维持治疗。也有人认为,更为经济、方便的形式是间歇维持治疗,即在正规抗溃疡病治疗4~8星期后,溃疡愈合后停药,出现复发时再自行服药治疗4~8星期。根据笔者的经验,消化性溃疡刚刚愈合后即采用间歇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较高。由于消化性溃疡经常复发,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且有小部分病人可能因溃疡多次复发而导致溃疡恶变,得不偿失。因此,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溃疡愈合后宜采用短期维持治疗,而在此后则建议采用间歇维持治疗,即出现症状时自行服药4~8星期,症状消失后停药。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因而治愈消化性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
(7)在护理方面,如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便血者,应及时住院治疗,以防不测。治疗虚寒性胃疼的内服汤药宜温服,并应在疼痛发作前服药,郁热或虚热性胃痛,内服汤药则宜稍凉服用,如伴呕吐者,可将汤药改作多次分服。
[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着重要关联,要预防它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纠正和改变自己不良的嗜好如酗酒、嗜烟、滥用药物等。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科学合理安排饮食,避免精神紧张,那么自己的健康就有了相当的保障。
(2)生活有规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气候的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3)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
(4)饮食有规律保证营养的供给,避免刺激性食物,供给适量的脂肪及膳食纤维。在溃疡病急性活动期饮食温度要适宜,勿过烫过冷,以防刺激溃疡面。
根据《纲要》要求,我们需要重点探索幼儿园保育与教学的关系,以确保保教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努力实现保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这成为我们幼儿园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幼儿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做到“保教合一”,首先要目标合一。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和保育员共同承担并完成。教师、保育员应主动配合,既重视教育中的保育工作,又抓住保育中的教育契机,为同一目标而努力。 其次,要观念合一。首先要确立教师和保育员同是保教工作者,虽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应具有相同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保育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侧重“卫生消毒”变为侧重“配班参教”;对幼儿由表面安抚到关注内在需求;由侧重“保”到注重“育”。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保育员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及角色。保育员也要熟悉并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相关理论,了解当前的各种幼儿教育思想。此外,还要具有较好的组织和管理才能,能管理和组织好班级活动,有效进行集体教育。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理论,懂得营养学和常见病,传染病和外伤的简易处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研究保育工作规律,探索科学的保育手段、方法,确保保育工作的优质高效。教师和保育员都应牢记在任何活动中都要贯彻“保教合一”的意识,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彼此之间密切协作,保持沟通,促使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 再次,幼儿园应加快保育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保育工作水平。第一,调整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我们认为,保育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保育员队伍年轻、专业化是提高保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但在传统的保育观念中,保育员给人家的印象就是打扫卫生、整理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呼唤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曾经有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越是负责任的保育员,包办代替越多,保育员观念不转变甚至会制肘教师实施正确的教育行为,一位园长的话说得很形象:“要想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保育员的素质跟不上就等于瘸了一条腿。”幼儿园应重视保育工作,积极向社会进行招聘,欢迎年轻力壮、有文化的同志充实到保育员队伍中。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考核未尾淘汰制、协调互补等手段,优化保育队伍,使之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形成了一股不断要求上进的良好的竞争风气。第二,要建设一支好的保育队伍,必须加强对保育人员的培训。构建培训辅导网络,以上岗、晋级、继续教育等分层培训方式帮助保育员练就基本功,提高保育技能,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幼儿园要以园本自培、外出学习、结对带教、保育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保育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的机构,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必须做到保教结合,寓教于保,以保促教。实行“三教轮保”模式已成为各个幼儿园未来发展的趋势。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 6 H 4 ) 2 CH(CCl 3 ),是有机氯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4,4'-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滴滴涕)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中文名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英文名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别称 :滴滴涕 化学式 :(ClC6H4)2CH(CCl3) 分子量 :354.49 CAS登录号 :50-29-3? 水溶性 :1.2 ?g·l?1 (20?℃) 密度 :1.55 外观 :白色晶体 套用 :杀虫剂 安全性描述 :有毒,危害环境 研究历史,理化常数,侵入途径,中毒症状,毒性,慢性毒性,致病,致癌,致畸,致突变,代谢降解,残留蓄积,迁移转化,应急处理,DDT 引发的争论,DDT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禁用还是使用 DDT,如何评价 DDT,研究历史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学家米勒(Paul Hermann Müller)发掘出来的。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DDT,鸟类体内含DDT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级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生物放大)。 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DDT的有毒人造有机物是一种易溶于人体脂肪,并能在其中长期积累的污染物。DDT已被证实会扰乱生物的荷尔蒙分泌,2001年的《流行病学》杂志提到,科学家通过抽查24名16到28岁墨西哥男子的血样,首次证实了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 *** 数目减少。除此以外,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种联系,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 由于具有较低的急毒性和较长的持久性,也降低了有机氯杀虫剂的使用次数。然而,却也因此使此类的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持久性,长期累积下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 针对产生的毒性而言,ddt杀虫剂具有肝毒性,会引起肝肿大的肝中心小叶坏死,同时活化微粒体单氧脢(酶)(microsomal monooxygenases),亦会改变免疫功能,降低抗体的产生,和抑制脾、胸腺、淋巴结中胚胎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的速率。 ddt产生其他毒性对小鼠或其他动物均无致癌性,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短期致突变性试验中,亦呈阴性反应,此点特性,获得许多国际组织的肯定。然而却由于ddt的累积性和持久性形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遭到禁用。 这个DDT是杀虫剂(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用途很广泛。 DDT最先是在1874年被分离出来,但是直到1939年才由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Paul Muller重新认识到其对昆虫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性毒剂。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同时,对家畜和谷物喷DDT,也使其产量得到双倍增长。DDT在全球抗疟疾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氯奎治疗传染源,以伯胺奎宁等药作预防,再加上喷洒DDT灭蚊,一度使全球疟疾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1962年,全球疟疾的发病己降到很低,为此,世界各国回响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都在当年的世界卫生日发行了世界联合抗疟疾邮票。这是最多国家以同一主题,同时发行的邮票。在该种邮票中,许多国家都采用DDT喷洒灭蚊的设计。 也就是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在其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中高度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最终会在动物体内富集,例如在游隼、秃头鹰和鱼鹰这些鸟类中富集。由于氯化烃会干扰鸟类钙的代谢,致使其生殖功能紊乱,使蛋壳变薄,结果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接近灭绝。一些昆虫也会对DDT逐渐产生抗药性、 滴滴涕以对抗人类由于人口无节制增长而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基于此,许多国家立令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 由于在全世界禁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以及在1962年以后又放松了对疟疾的警惕,所以,疟疾很快就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卷土重来。今天,在开发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每年大约有一亿多的疟疾新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儿童。疟疾目前还是开发中国家最主要的病因与死因,这除了与疟原虫对氯奎宁等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外,也与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对环境危害又小能代替DDT的杀虫剂有关。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反应式理化常数国标编号:61876 CAS号:50-29-3 中文名称:滴滴涕(DDT) 英文名称:2,2-bis(4-Chlorophenyl)-1,1,1-trichloroethane 别名: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即p,p'-DDT); 主要异构体及同系物:o,p'-DDT;p,p'-DDE;p,p'-DDD 分子式:C14 H9 Cl5外观与性状:DDT化合物所有异构体都是白色结晶状固体或淡黄色粉末,无味,几乎无臭 分子量:354.5 蒸汽压:2.53×10-8 kPa/20℃ 闪点:72~77℃ 熔点:108~109℃ 沸点:260℃ 溶解性:DDT在水中极不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如下(g/100mL):苯为106,环已酮为100,氯仿为96,石油溶剂为4-10,乙醇为1.5 密度:1.55(25℃ ) 稳定性:DDT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分解。对酸稳定,强碱及含铁溶液易促进其分解。当温度高于熔点时,特别是有催化剂或光的情况下,p,p'-DDT经脱氯化氢可形成DDE。 危险标记:14(有毒品) 主要用途:用作农用杀虫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中毒症状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出汗、失眠、恶心、呕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动震颤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发高烧、多汗、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兴奋,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并有癫痫样抽搐、惊厥发作;出现呼吸障碍、呼吸困难、紫绀、有时有肺水肿,甚至呼吸衰竭;对肝肾脏器损害,使肝肿大,肝功能改变;少尿、无尿、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等;对皮肤 *** 可发生红肿、灼烧感、瘙痒,还可有皮炎发生,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DDT一般毒性与六六六相同,属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对人和大多数其它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它能经皮肤吸收,是接触中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在常压时即使在12℃以下,也有一定的蒸发,所以吸入DDT蒸气亦能引起中毒。毒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美开发出速效埃博拉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