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三位医学专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医案日记 2023-06-14 20:39:45

三位医学专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本报讯(记者张荔子)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在58名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3位来自医药卫生领域的专家。他们是香港中文大学肝胆胰外科刘允怡、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沈岩、四川大学肿瘤学专业魏于全。

据悉,本次新院士是从309名有效候选人中选举产生的,与2001年相比,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下降了1.56岁。本次11名生物学部中与医药卫生相关的新院士还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资源、化学和新药研究开发的孙汉董,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化生物学与保护遗传学专业的张亚平,中科院研究生院认知科学的陈霖,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郭爱克等。经过此次增选,院士总人数为688人,医学组现有中科院院士30人。

相关链接:

刘允怡肝胆胰外科学家。1947年生于香港,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他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他还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他是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肝移植的创始人之一。

沈岩医学分子遗传学家。1951年生于北京,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与北大医院儿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与北大医院皮肤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项目,担任项目执行组成员。

魏于全肿瘤免疫学家。1959年生于四川南江,现任四川大学教授、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尤其是致力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将生物进化中的异种同源分子、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用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为探讨多种生物(如人、鼠、果蝇等)的同源基因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及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内的多种生物基因组计划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新入选院士名单

2020年两院新增选院士还没有开始。

下面是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公布,该院2019年共增选产生院士64名,同时增选产生来自12个国家的外籍院士20名。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产生中科院院士64名。

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

扩展资料:

2019年增选,根据专门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特别推荐评审暂行办法》,中科院对从事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工作的涉密候选人进行特别推荐和评审,并增加了5个特别名额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选人通过特别推荐机制当选。

同时,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继续加强对新兴和交叉学科的支持,今年又有多名与新兴和交叉学科研究相关的候选人当选,其中有4名候选人通过新兴和交叉学科推荐评审机制当选。

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年共产生中科院外籍院士20名。

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12个国家,其中美国8人,法国2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

哈萨克斯坦、意大利2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杰哈·莫罗(Gérard Albert Mourou)、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arl Barry Sharpless)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人民网-中科院2019年新增选院士64名 外籍院士20名

葛均波一生经历了些什么?

葛均波的人生经历:

1962年11月8日,葛均波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中至镇葛家崖头村一个农民家庭,很小就树立了勤奋学习的信念。11岁时,他骑自行车不小心摔断了胳膊,被医院误诊,后来被一位老中医治好。葛均波被老中医的医术深深折服,从此,当医生、治病救人成了他一生的理想。

1978年于五莲县第一中学就读。

1979年,16岁的葛均波考入青岛医学院。

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医学院(现青岛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7年8月,毕业于山东省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0年1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1990年,被公派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1993年获该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跟随导师艾贝尔教授到埃森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并于1995年任该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

1994年,葛均波改变了这种状况,当时还在德国读书的他,在国内第一次用一个镶有钻石的磨头以15万转每分钟的速度为病人打开了“生命通道”

2005年10月,葛均波在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会议上,第一次通过卫星向远在美国华盛顿的主会场直播了中国上海中山医院心导管室的3个手术病例——室间隔缺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左主干“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手术,都获得圆满成功。

2010年10月,葛均波又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该项手术应用心脏导管技术而无需开胸,为那些不能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带来了希望。

20世纪90年代末,葛均波开始研制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9日揭晓,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当选为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2013年12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2018年1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

扩展资料 侨界杰出人物:葛均波

葛均波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

他对“心肌桥”的突破性发现,更是震惊了医学界,他在血管内超声研究、新型冠脉支架研发、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葛均波倡导成立了华东地区首条24小时全天候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绿色通道”,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

-葛均波

人民网-侨界杰出人物:葛均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