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全国中医药高校校长论坛举行(王永炎是做什么的)

医案日记 2023-06-14 18:36:18

全国中医药高校校长论坛举行

本报讯

(记者高新军)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校长论坛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25所院校的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王镭、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刘振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洪净等出席了会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守增就“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进行了阐述。他说,为了加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化进程,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深入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合作教育;重点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合作办学;开展与国外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人才培养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冯新送作了题为“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贡献力量”的报告。他说,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华南地区中医药类院校的龙头,学校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创新科技体制,加快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努力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刘红宁就怎样提高教育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高等院校不光提供教育服务,还提供社会服务和科研服务。教学质量即学校产品质量,本质是教学服务质量。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校产品的载体。教学质量包含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匡海学提出“做大学校,做强药学,做精中医”的观点。他说,创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学校的定位;二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创新;三要以质量为生命线,创立“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所谓“三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指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本科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院(部)教学管理工作评估这三评并举的教学评估体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浙江中医学院院长肖鲁伟、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院长王亚利等也结合本校情况做了深刻论述。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学校的三级实验室。

王永炎是做什么的


王永炎
王永炎,1938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2年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副院长、副教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至1997年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第一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1997年至1998年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2001年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2012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永炎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中文名:王永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38年9月2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学院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临床丛书》
人物经历
1938年9月29日,王永炎出生于天津市。
1956年09月至1962年10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10月至1983年12月,在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副院长、副教授。
1972年03月至1973年0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神经内科、临床脑电图学。
1979年0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12月至1985年10月,担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1985年10月至1997年03月,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第一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教授。
1997年03月至1998年12月,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12月至2001年03月,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2001年03月,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
2012年06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9年06月29日,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榆林市中医医院落成。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永炎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在新药研究方面还主持研发了“痰热清注射液”、“苁蓉益智胶囊”、“脑栓通胶囊”等品种。在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方面,主持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等标准化建设工作。1999年主持了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提出了以方剂组分配伍研制现代复方中药的新模式,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中国国内外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学术影响。
根据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网站显示,王永炎先后作为第一主编出版《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临床丛书》等12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截至2019年7月,王永炎先后主持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WHO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项目、863计划等。
截至2019年7月,王永炎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人才培养
王永炎提出学历教育、传承教育、师带徒培养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培养了中医药行业第一个传承博士后。
根据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网站显示,王永炎先后培养医学博士48名,出站博士后23名。
王永炎注重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支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队伍与覆盖全国的重点研究室(基地),推动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2012年,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新医药学科群”建设项目,主要用于人才培养和提高团队水平。王永炎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提出在“新”和“群”上下功夫,专注于高端人才培养与平台搭建。2018年,在王永炎的带领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承担了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
王永炎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项《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首席专家,他亲自组织9个研究单位、共计110多名中青年骨干参与研究,提出了以方剂组分配伍研制现代复方中药的新模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团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永炎为中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做着积极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人物,王永炎院士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上作出卓越贡献,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王永炎热爱中医药事业,极力倡导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卫生事件中重要作用,并亲自组织实施,投身中医药应急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

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的参赛队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广袤沃野,培育北国名校 冰雪天地,铸就豪迈情怀。 几代积累全国文明单位创先进; 十年努力教学科研谱写新辉煌。 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武术健儿独秀赛场。 赴欧巡演近百场,中华功法大放异彩。 同学少年豪气壮,喜来钟山会群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主席学校,全国中医药传统保健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学校,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在各个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校武术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上海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体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科建设、体育科研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武术队更是战绩辉煌,在上海市以及全国性的高水平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单项金牌和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广州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队在全国大学生、中医院校和广东省各类竞赛中共获得金牌70多枚,团体冠军多项 。校内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现已形成大型体育活动全校化,协会体育活动精品化,院系体育特色化的运行模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该校武术队自1985年成立以来,代表学校参加了各类国家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今年5月,该校健身气功代表队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健身气功项目获得了两块金牌。2012年,第十一届传统保建体育运动会将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
天津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坐落于渤海之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今天,天中学子怀着饱满的热情与真诚的感激之心,来到秦淮河畔,六朝古都,与各个省市的兄弟姐妹们共同谱写此次盛会的华彩乐章。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安徽中医学院代表队
安徽中医学院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理念和“北华佗·南新安”的医学传统,奋力开拓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在本届运动会上,拼搏的安中学子将不畏强手,奋力角逐。让我们共同期待并祝愿他们取得骄人的成绩!
河南中医学院代表队
河南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少林寺的故乡。来自嵩山脚下黄河岸边的河南中医学院武术代表队曾多次代表本省大学生参加全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在本届运动会上他们决心发扬团结拼搏精神,争创佳绩,为推动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促进高校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长春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长春中医药大学有着良好的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基础,在历届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于2006年成功承办第八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给各参赛单位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预祝长春中医药大学代表队在本次运动会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湖南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中医药大学代表队始终贯彻“文明求实 继承创新”的校训,同时秉承了湖南人的“霸蛮”精神,敢于拼搏勇于拼搏,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尽显潇湘风采,时值五十年校庆,祝愿他们能以优异成绩向母校献礼,为母校再添光辉!
云南中医学院代表队
云南中医学院代表队从参加第一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以来,曾获得集体五禽戏金牌、集体徒手项目金牌;个人项目女子形意拳第一名、男子武当太极剑第一名等优异成绩。今天,运动健儿们将在此次比赛中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奋力拼搏,再创辉煌!
浙江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所教育部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招生学校,现有专职教练2名,高水平运动员10名。校武术队自1984年成立以来,在历届全省、全国高水平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单项金牌和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并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代表队
河北医科大学位于石家庄市,是河北省重点医学院校,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现正以崭新的面貌,为把学校建设成人民需要的、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综合性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江西中医学院代表队
江西中医学院代表队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一支老牌劲旅,曾在历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取得过骄人的佳绩。本次运动会,他们将本着“以武会友,加强交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展现江中学子新风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再创辉煌!
广西中医学院代表队
广西中医学院代表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武术代表队,他们曾九次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三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次传运会,他们将继续保持顽强拼搏的斗志,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力争更好的成绩。
福建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福建中医学院,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在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运动会,学校派出了由19人组成的代表团,力争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山西中医学院代表队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山西中医学院秉承浓厚的三晋文化,弘扬伟大的太行精神,“艰且益坚、持重笃行” 校风独特。学院武术健儿精进勇猛,精益求精,精诚团结,他们将以龙腾虎跃的飒爽英姿,奋勇拼搏,为中华武术增光添彩!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代表队
宁夏医科大学位于美丽的塞上湖城宁夏银川市。作为学校特色学院的中医学院,秉承中医传统文化精华,彰显中医药保健养生神韵,积极参与每一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并诚邀广大中医学子到宁夏做客。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代表队
新疆医科大学座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鲤鱼山下,是全疆唯一一所具有浓郁地域特点和各民族医学人才培养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教学盛誉西域,辐射周边各国,有西医、中医、维吾尔医并举的人才培养特点。
甘肃中医学院代表队
甘肃中医学院建院32 年来,始终以打造甘肃中医药人才高地,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为己任,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社会,为中医药事业和甘肃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贵阳中医学院代表队
贵阳中医学院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已发展成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连续参加了历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力争在本届运动会上取得更好成绩。
湖北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术队建立于1985年,参加了历届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的比赛,培养了多名医武结合的专业运动员以及一批优秀的教练员。曾多次在全国和湖北省的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
辽宁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主校区位于辽宁省会城市沈阳,分校区位于经济发达、浪漫秀美的滨城大连。其办学理念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强。大学武术队是一支作风顽强、坚忍不拔、团结协作而富有朝气的队伍,他们坚信: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只要展翅,就可以飞翔!
陕西中医学院代表队
秦山苍,渭水长,岐黄圣地,药王故乡。古风新韵续远志,国医学府,教研谱华章! 学如舟,教有方,医药工文,相得益彰。杏林苑里展宏图,继往开来,桃李竞芬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山东中医药大学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省属重点高校,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预祝山东中医药大学代表队在本次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东道主----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队
自2004年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武术队共参加了全国、省级各类比赛16次,共取得全国性体育竞赛奖71次,省级体育竞赛奖10次,其中23项第一、12项第二、9项第三,成为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中一支令人瞩目的重要力量。
参加本届传运会的26支代表队已全部亮相!

王灿辉多大了


王灿辉
王灿辉,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擅长内科疑难杂病。
中文名:王灿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如东县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
主要成就: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获198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
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材奖
代表作品:编撰了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温病学》1至5版、系列教材《辨证学》等教材10余部
性别:男
职业经历
1937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中医世家出身,少承庭训,随伯父学医,后师从南通名医欧阳福保先生,修业4年,尽得其传。卒业后即悬壶桑梓,仁术济世,医技日进,声望日起。两年后,年方弱冠即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医科进修班深造,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医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温病学科带头人,温病学教研室主任。1984年、1989年被确定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14名、硕士20名。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专家第五卷54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担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中医学、中药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管理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学术成就
王灿晖教授致力于温病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探索,精确地阐明了温病的概念,明确界定了温病的内涵和外延;分析温病的病因实质,阐发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炼出分时论病、区别类型,辨湿辨热、分清属性,明确病位、分析病机,动态观察、识别传变,掌握阶段、判断预后等温病诊断辨病识证的基本思路;深刻阐发了温病治疗基本原则,即强调祛邪为首要任务,注重辨病与辨证结合,讲究治法运用的灵活变化,重视方药的特殊功能,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
同时,王氏对于临床运用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颇多独到见解和心得,强调除了要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证候特点作为辨别证候的客观依据外,还应充分注重病变的阶段、病位重心、传变趋势、兼夹证候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与辨析才能全面、深入地认清卫气营血和三焦证候本质,准确把握其变化特点和发展转归,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立法处方用药。
王氏临床工作40余年,对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善于以中医脏腑气血及寒热虚实为核心理论对疾病进行总体分析,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各种辨证体系,各取所长,不持成见,理顺局部和整体关系,分清标本、轻重、缓急;详察兼证夹证,区别新疾宿恙。把握重点,照顾全面,据证制方灵活化裁,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临床思维程式和严密的辨证推理方法。
主张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在辨治上应互相渗透贯通。认为温病蕴热化毒、伤阴动风、酿痰致瘀等与杂病病机有共通之处;温病之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阴熄风、清心开窍等治法同样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同理,内伤杂病脏腑病机学说、气血津液病机学说也可作为温病辨证的理论基础,并经实践检验证实,这样既有利于开拓温病辨证思路,又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强调辨证施治为中医治病之一的同时,主张临床诊病须明确西医诊断,弄清疾病在各个阶段的关键病理环节,正确分析其病理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辨证施治,方能使中医治疗更加准确无误,有的放矢。这样寓辨证于辨病、辨病又结合辨证,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治病用药,深解先贤制方之理,师古而不泥古,加减灵活,进退有度,得心应手。
同时善于结合实践经验,创制疗效卓著的新方和效方。如创制的具有透邪泄热,清气解毒之功的“清气解毒汤”,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颇为灵验;而有行气豁痰、活血通瘀之功的“舒心消痛汤”,则对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有殊效。对于病毒性高热、老年性痴呆、糖尿病、慢性胃炎、急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等病均有独到诊疗经验和方法,得到同行专家很高评价和后学的学习效法。
学术著作
王氏编撰了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温病学》1至5版、系列教材《辨证学》等教材10余部,主编了《温病的理论与临床》、《温病学》等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了《温病诊断辨病识证基本思路的研究》、《温病立法制方的基本思路》、《从“截断疗法”谈温病治则问题》等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作为主要编著者参编的《中药大辞典》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作为编委参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获198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主编的《辨证学》,曾参加香港书市展览,并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材奖。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5项。
第五卷55对卫气营血的病理本质和疗效机理、中药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滋肾通窍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清营凉血法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研究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养阴法治疗温病热毒血瘀证机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表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解表泄热法作用机理研究”获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讲的温病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温病学教研室建设”项目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1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