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中医药师承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

医案日记 2023-06-14 18:30:49

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否有一批广大的、稳定的、源源不断的矢志于中医的人才队伍,既是中医振兴与否的标志,也是衡量中医药工作发展的标准与尺度。这支队伍应该呈梯队形式,高、中、初级人才兼备。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于学校培养,并与师带徒形式以及各种培训相结合,理论修养与临床水平培养双管齐下。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

1.中医药发展现状:2002年,我国专业卫生人员为550.4万人,其中医生为210万人,中医生为27万人。而据相关统计表明全国中医生1949年为27.6万人,1953年后仍为27万余人,几十年未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分别为8.7万人和183万人,增长20倍,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7.9。目前,全国2800多家等级中医院,诊治手段和措施实际上全是中西医结合。据统计,2001年,在等级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40%,2001年,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门诊量仅占当年全国医院门诊量的8.16%。2001年有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国543所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在校生共计为117万余人,其中中医院校只有77所,在校生为11万9千余人,只占总数的1/10;目前,我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专科学校45所,全国有5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184所卫生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拥有中医药专业在校生27万人。尽管数字显示中医药的教育情况有所好转,但从总体上讲,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从业人员少,门诊量低是突出的问题。轻视中医、歧视中医在业界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生懂医不懂药,懂药不知医,理论与临床水平脱节;名医断层,青黄不接;中医学院的学生分配难……种种问题如同瓶颈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然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从尧、舜、禹时代至今,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医学一直担负着亿万中国人的医疗保健重任。从世界疾病史上看,中国虽历经天灾人祸,但在重大疫病面前却总是独挡一面,中医疗效之卓著举世共睹。即使在近代西医学涌入中国之后,中医的“简、便、验、廉”仍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西医所不能比肩。现在,中国有8亿人口分布在农村,还有近一半的城镇人口未能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要实现到2010年,“人人拥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中医药起源于广大农村,在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学体系历经千年发展,理论完备,疗效确切,因此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应该大有可为,地位无可替代。

2.中医热的兴起:随着世界医学模式从“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从传统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传统医学日益受到重视,重新焕发出勃勃青春。随着“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口号的提出,一些传统医学如中医学、印度草医学备受青睐,研究者日众。针灸、中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也正说明了一趋势。

中医的天人合一观、整体观、治未病等思想完全符合这一潮流,如“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传统中医生的现代角色。中医历经千年沧桑,其古老的价值观在医学模式转型过程中被重新认识、肯定,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大力发展中医药,大力宣传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出国门为更多的人认识、接受。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的

发展中医,振兴中医需要一大批“铁杆中医”,这样的中医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人才。

什么是人才?人才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能担任一定的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那么什么是中医药人才?其实很简单,就是热爱中医药,并能将精深的理论修养和高超的临床医术相结合,即“精诚”之良医,大医。

热爱中医是“铁杆中医”立身之根本,中医要存在,疗效是关键;中医要发展,理论须创新。中国自古提倡“大医精诚”,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广博的知识,德艺双馨,知行合一,这应该就是中医教育目标之所在。

三、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

(一)国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欧美等国家的医学教育是学院教育。如美国,要取得内外科医生专业资格需13年,必须经过医学院的专门培养,其中医预科4年,医本科4年,住院医生训练5年。日本、法国的医本科均为6年。学院教育的优点是可以大批量地“生产”人才,而且规格统一,内容统一,容易形成制度化,易于管理;缺点是机械僵化,缺乏个体化、人性化教育。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师带徒形式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教育方式。徒弟从师后,侍奉左右,白天侍诊,晚上读书,师徒同吃同住,在朝夕相处中学习师傅的诊疗经验,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方式易于原汁原味地保存和继承各家学说;缺点是易拘于门户,流于家学,不利于推广普及。

(三)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从19世纪40年代西医涌入中国开始,西方医学教育模式也传入中国,一些专门医学校开始创立,其中包括专门的中医药学校,但由于社会长期动荡以及政府的压制,这些中医学校发展并不快,直到1956年,高等中医药学校的创办,才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志着中医药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高等中医药校借鉴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如王永炎、石学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现在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形成了3年、5年、7年多种学制并存,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院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多种类型教育和本硕连续、硕博连读、非医攻博、第二学历、临床专业学位多种培养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中医药院校已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

与此同时,小范围内的师带徒形式也一直存在,但只是院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争议颇多。

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培训也应运而生,大多是中医药院校组织或各级主管部门委托各类学校而办,也有社会力量或私人办学机构开办的,其优点是灵活机动,种类齐全,方便实用快捷,缺点是办学质量良莠不齐。

四、中医药人才培养要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医疗保健水平相对较低,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合理,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医少药,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这种国情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医疗体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放在中心位置。中医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发展之先天优势得天独厚。但发展中医需要千千万万的中医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养中医药人才呢?

(一)院校教育实行梯级培养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院校教育仍将是中医药人才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各级学校的职能要分清,定位应准确。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高层次专科医生和科研人员,毕业人员主要输送到三级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本科教育的侧重点应从培养专科医生逐步转移到培养全科医生上,学习内容应进行相应改革,毕业生主要充实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以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为主的初级卫生服务;采取代培、定向等方式,依托各级中医院校,大力开展职高和专科教育,国家以各种方式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成人教育应提高教育层次,规范办学水平,负责在职中医药人员的终身教育。

以中医院校的大学教育为基础,毕业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保证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技发展同步,不同侧重点的培养可确保中医药人才上下有序,层次递进,为其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保证我国各级中医事业环环相扣,持续协调发展。

(二)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所特有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中医教育的基本形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医大家,中医两千多年的累累硕果几乎全是靠这种教育方式传承下来的,即使在院校教育普及的今天,这种方式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师承教育是中医特色得以保持的一大特征,是一种“个体化”教育。中医的许多个人经验和体会难以写入著作或教材而广为传播,有些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中医的这种直觉顿悟式思维和经验的学习与把握,不是只凭听几次课抄几回方的学院教育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师徒朝夕相处,长期地潜移默化,集思维、经验、做人、做事于一体才能学得到。这种全方位的学习既有利于保存许多卓有成就的名老中医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一辈中医家们的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中医经方、验方的神奇疗效都可以坚定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与决心,这样才能做到继承中医、发扬中医。这种继承与发扬是自动的、发自内心的,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批人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成为坚定地走中医之路的中坚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从效果看,成绩斐然,说明这种方式对培养真正的“铁杆中医”意义重大,其意义已非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所能涵括,应该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另一主流形式。

(三)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保持中医特色:中医药的起源、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历法等诸多学科综合的结晶。由于长期片面地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医药教育内容存在许多缺陷。许多中医生基本不了解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不识繁体字,不懂句读常识,无法通读四大经典,这种“断代”式的中医生认识不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也就无所谓热爱中医,不热爱中医却又勉强学习中医,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

中医教育必须从根源抓起,大力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将其作为国民教育的重点,从娃娃抓起,让人们认识中医、肯定中医,认识到中医是国粹,是中国人民为世界人类健康贡献出的一份瑰宝,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它才存在这样那样的粗糙与不足,但它不是伪科学,更不是迷信,它曾经也必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古”,也非全盘肯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吹捧、自我陶醉,清醒的态度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基本前提。认识不足才会有发展,传统文化如此,中医的发展也不例外。

(四)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卫生事业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行为科学、医学经济学、家庭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中医生标准的现代诠释。

随着医学专业分科日益细化,强调培养全科医生式的中医生尤其必要。由于中医是多学科综合的结果,整体观一直是中医的最大特色,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医学科不宜分之过细,很难想象一个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会是一名合格的中医生。

中医要主动走向世界,既精中医又通外语的人才将不可或缺。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医学在21世纪腾飞的有力翅膀。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医生,必须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通晓外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一定的社会、心理、管理、法律等知识,这种全科中医生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合型人才”。

长期以来,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的基本共识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离不开“大环境”和“小气候”的协调,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中医的特色以及政策的支持。中医要发展,特色需保留;中医要前进,教育须先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急躁冒进,操之过急。中医药人才培养还应兼顾中医本身的特点,立足传统与经典,鼓励改革与创新,全面权衡,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最佳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在世界医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中医,重铸辉煌。

目前中医药师承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

目前中医药师承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

一是通过师承教育的方式,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技能,按照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二是通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

一是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措施;

二是实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

三是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建立一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培养中医学术流派继承人;

四是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前三批共遴选了指导老师1603名,培养出继承人2285名。目前,第四批继承工作已启动,遴选了指导老师530名、继承人1052名。

在第四批继承工作中,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已有643名继承人取得了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资格。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开展,较好地继承了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

?四架马车拉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变化为中医药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对于中医药行业来说,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医药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财政支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医药的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中医药行业如何在国际社会上保住自己的话语权、主导权等问题不可回避。
「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两个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动力,必须传中有创,创植根于传,传承与创新共举,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开展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名医名家传承项目、传承博士后工作、大力推进中青年名中医遴选。通过上述「四架马车」,开展中医药传承工作,培养青年名中医,通过形式多样的师承教育,为中医药创新寻找源泉,探索了多条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继承创新之路。
师承教育:探索中医药传承的捷径
名师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因材施教,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启蒙解惑,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体验感受,增强悟性,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只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应该说,名师指导缩短了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周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实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过程中,老师细心指导、学生刻苦学习,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已成就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段段佳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原思通研究员,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时已年过七旬,虽然身体状况欠佳,却仍经常到实验室,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2007年秋,他身患重病,到实验室带教已非常困难,按照传承工作计划,此时应当进行中药炮制经验传承,而进行中药炮制经验传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面对这种情况,继承人王祝举和中药所其他的学生采用老师「点评」的方法学习。
王祝举根据老师的讲授,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药,先实验室进行炮制实际操作,将其摄制成视频资料带到老师家里请其点评,然后,王祝举再针对老师所指出的不足返回实验室再次对该药进行炮制,并摄制视频资料,再次请老师观看和点评,直到该药炮制合格为止。
就这样,王祝举等人要反复多次炮制一味药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让王祝举颇为难忘的是丹皮炭的炮制,经过3次才合格,雄黄的炮制,经过4次才合格,经过反复的学习,王祝举对常见的有代表性的20余味药材进行了炮制,克服了重重困难,制成了有原思通点评的中药炮制视频资料。
无独有偶,西苑医院高蕊医生在师承工作中跟随该院魏子孝主任医师学习期间也付出了极大努力。其关注魏子孝的临诊思路特点,学习「抓主证,辨标本,再辨证论治,确立基础方,然后进行加减的临证思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治疗优势互补的临证思路」,提高了临床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针对魏子孝的学术传承及流派、用药特色、用药习惯、工作习惯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研究,为学生学习和继承老中医的经验留下了更全面详细的资料。西苑医院刘静医生在跟师李书良主任医师学习期间,撰写了11万字的跟师典型病案,4万字的读书笔记,4万字的心得体会,3万字的月记,7万字的出师报告,先后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临床中,其中药使用率超过90%。
在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眼科医院、中药研究所、针灸研究所6家单位参加,共有指导老师21名,通过上述方法,该院39名继承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拓展创新领域
「继承是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的起点。传承的特点不仅仅是抄方,而是总结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学术思想,同时运用现代数据挖掘等技术,找到一个名医名家传承的路径,通过名医名家的传承,找到新的创新点,屠呦呦教授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获取灵感,发明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新方法,一举夺得拉斯克奖。没有继承,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表示。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做好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的整理和传承工作」,全面系统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促进青年中医的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理论升华,中国中医科学院于2012年起组织实施了第一批「名医名家传承」项目,进一步扩大师承范围。
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从建院之日起,就汇集了众多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积淀和学术积累,该院享誉海内外的专家遍布科研、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人数之多也堪称全国之最。这些专家在各自的专业和学术领域潜心钻研,多有创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成为中医药理论现代应用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进步。
如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甚至个别老专家已经离世,而其宝贵的学术精华尚未得到系统整理,其学术传承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相继启动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程」及名老中医师承等相关工作,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名老中医药专家尚未纳入传承范围。围绕继承、挖掘研究名医名家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培养造就新一代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成为总体目标。
通过充分调研、统筹规划、制定指南、网上申报等程序,该院将收集到的118位名老中医、名老专家及其传承人情况汇集成册,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通过二级审核、遴选上报、专家把关等程序,共有47项课题最终进入名医名家传承项目。
据了解,「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属于研究型继承,重点进行名老中医特殊辨证方法、特色疗法、特效方药的临床评价研究、名老中医诊疗思路研究、传承方法研究、经验传承的延续研究。是从科研视角、用科研方法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研究人员从研究视角审视既往的经验,并加以分析提炼,不仅学习名老中医一方一药、一术一法,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把握名老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院邀请知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保障项目实施进度。目前已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蓝光国教授讲授「临床试验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方积干教授讲解「观察性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开拓科研思路和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是我院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传承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有益补充。通过分批实施、规范管理的传承项目实施,将使我院名医名家的学术经验得到更大范围、更大广度地传承,使由现代中医药教育模式下的青年中医得到学术经验、临证能力、成才发展得到较好的提升。」刘保延说。
传承博士后工作:打造创新型中医人才
为探索中医药行业博士后工作的特点,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作用,创新博士后培养机制,培养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总结10余年博士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继承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为主要目的、探寻创新突破点的传承博士后工作。
与前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同的是,传承博士后工作是在传承著名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基础上,着重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凝练与创新,力争在新药研发和新技术上取得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博士后工作,一批年轻人能够学习全国的名家思想、学术经验,进而为创新找到新的切入点,」刘保延说。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发了《关于推荐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通知》,全院共有25位中医药专家为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继而选拔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进站开展中医药传承工作,截至2008年10月,该院第一批以传承研究为特点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共21名已办理进站手续。
「我们试图采取理论研究、学术访谈、实践经验的整理与再实践研究等形式开展工作,在研究内容上力求全面、系统地研究合作导师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提出本人研究的成果,完成对合作导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工作任务,实现在较高水平上传承发展、培养新一代名医的目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苏庆民表示。
「传承博士后在传承方式、传承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等方面明显优于以往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与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国医大师路志正、资深研究员余瀛鳌等评审专家对11名传承博士后出站报告给予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该院开展传承博士后工作,在工作方式、考核、基金资助、进出站工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亲自参与了博士后的考核工作,对传承博士后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认为,开展以著名中医药专家为合作导师、体现师承特点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我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新突破。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领导评价认为,将博士后制度与我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相结合,是

哪个国家中医可以不用执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诊所备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通知,《中医诊所备案》文件中提到,举办中医诊所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执业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这就是意味着,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则是专门针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

中医师承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贯彻《中医药法》,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结合。

二、聚焦高层次,打好组合拳。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善各级褒奖激励机制,成为滋养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三、构建新机制,打造新模式。制订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文件,明确中医药师承教育定位、形式、作用、保障,建立师承教育的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评审制度,形成层次清楚、类别多元、多方参与的中医药师承机制。

四、对接新需求,释放新活力。 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尽可能把国医大师的学术经验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品、健康技术、健康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1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