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今年8月号《香港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少许改进,其手术时间即可与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近,同时也不会增加胆结石患者的手术风险。
为研究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直径3毫米以下的器械)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香港Pedder医学合作组的Lai EC博士及其同事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他们于1997年9月至2002年9月间共从香港私人医院选取1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采用标准的4开口技术进行手术,研究期间选用了不同尺寸的微型腹腔镜,包括直径2毫米(33例)的光纤腹腔镜、2.5毫米(61例)和2毫米(56例)的霍普金斯透镜系统。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采用体外结扎或通过脐部的10毫米钛夹结扎,同时记录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解剖和分离时间。
结果发现,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为85%(127例),其中包括急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较大直径的器械能够减少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剥离胆囊、完成手术的时间。患者的死亡率为0,仅一名患者由于烧灼胆囊床过度导致轻度胆道损伤。
Lai博士认为,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经过少许改进,其手术时间即可与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近。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6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的方法。结果 6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创伤小,痛苦少,作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及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被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所接受。[1]它是在全麻下,在病人的上腹部作3个0.5—1.0cm的小切口,建立CO2人工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器械在电视监视下行胆囊切除术[2],是一种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现就我科2004年7月-2005年2月开展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病人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8-45岁,胆结石43例,胆囊息肉17例,平均住院天数5天,治愈率达100%。本组病人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20-130分钟,平均41分钟,全部痊愈出院恢复良好。 2 护理 2.1术后护理 2.1.1 *** :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采用全麻,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减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避免尿潴留等。2.1.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神志和面色的变化。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慢时,注意有无肝损害、低血糖、脑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2.1.3持续低流量吸氧 ***2-3L/min***,4-6小时后改为间断吸氧。 2.1.4恶心、呕吐的护理:引起呕吐的原因较复杂,一般是由于 *** 或腹腔内灌注大量CO2及手术本身对胃肠道 *** 所致。术后病人应随时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量,分析呕吐物发生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2.1.5妥善固定引流袋,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在改变 *** 或运动时注意引流袋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引流液返流。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一般引流液量小于50ml/d,色淡红,多为腹腔冲洗液。如果引流液量增多,颜色鲜红或有胆汁样物质等,须立即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定期挤压引流管,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变化,如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胆汁引流量一般每天约300-700ml),应注意是否有胆红素沉淀、阻塞或蛔虫阻塞,是否管道扭曲、压迫。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袋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切勿用力推注。2.1.6引流袋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外接的连线管和引流袋。 2.1.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小切口不需缝合,一般是用创可贴包扎切口,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及渗液情况。如有渗血及渗液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2.1.8合并内科疾病的护理:术后加强心电监护,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速度,以减轻心脏负担,保持安静,对高血压患者含服或口服降压药,以防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并发切口感染,术后密切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理饮食及胰岛素的用量。对慢支、肺气肿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6-8小时,排痰不畅者予以雾化吸入2次/天,定时翻身拍背。 2.1.9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疼痛:由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病人痛苦轻,一般病人可耐受,如有对疼痛较敏感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50mg肌肉注射。肩背酸痛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CO2 *** 膈神经所引起的,一般在3-5天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如疼痛较重,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 双肩,热敷,红外线理疗,可有较好的缓解作用。(2)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出血的原因常为钛夹位置不妥或移位、脱落,胆囊床剥离面的渗血等。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末梢回圈情况,有无四肢发冷出冷汗等休克症状。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引流液量、色、性质的变化,如引流液的量在短时间内超过100ml,且颜色鲜红应考虑出血,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感染: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常规每天测量4次,在1℃内属于正常吸收热,一般不需处理,3天内逐渐恢复正常。若体温过高,提示伤口有感染的可能,若体温>38.5℃,4次/天,若体温>39℃,6次/天,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检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4)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注意观察胆汁引流动态变化,患者的面板、巩膜是否黄染,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减退,观察病情变化。(5)观察有无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注意有无腹膜炎体征。[3] 通过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护理工作在微创技术中的重要性,既要有系统的护理措施,又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手术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参 考 文 献 [1]张能维,陆少美.普外腹腔镜手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27. [2]陆振军,耿骁,王善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8***. [3]吕树森.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99-302.
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应注意胆囊形态,有无肿块、结节、局限性增厚,胆囊床有无浸润,肝十二指肠韧带有无肿大淋巴结等情况。切除的胆囊标本应常规剖开检查,观察胆囊内结石、息肉和黏膜情况,对于胆囊壁有肿块、局限性增厚或结节、胆囊壁呈灰白质硬、胆囊内有坏死组织或陈旧性血性液体者,应高度怀疑胆囊癌。重视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可疑为胆囊癌的病例,应将切除的胆囊立即送快速冰冻检查,以明确诊断。对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者无论淋巴结有无肿大均应作相关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清除,将胆管、肝动脉及门静脉“骨骼化”。对术前怀疑胆囊癌的病例不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最好行开腹胆囊切除,证实为胆囊癌后,立即延长切口以清除淋巴结,避免穿刺套管针道癌细胞种植的可能。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应当注意无瘤操作。病理诊断明确后,迅速转为开腹手术,并且切除造口处腹膜。目前认为,胆囊癌行腹腔镜切除术者预后较差,主要原因与腹腔镜下切除范围受限、腹腔气腹等有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9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德利用自体干细胞治疗心梗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