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我国将承办国际脊髓学会年会

医案日记 2023-06-14 15:06:55

我国将承办国际脊髓学会年会

本报讯(记者李兵) 日前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获悉,第42界国际脊髓学会学术年会将于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该学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全球性盛会,也是首次将中医等传统医学列入研讨主题的会议。届时,将有世界各地的100多位著名脊柱脊髓医学专家云集北京,共同探讨脊髓医学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国际脊髓学会是全世界最具权威的脊髓损伤学术组织,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学术组织。目前已有15个会员国。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温带多见脊髓灰质炎,终年散发,以夏秋为多,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流行,热带则四季发病率相似。世界各国都有发病,但在普种疫苗地区发病率大大减少,几乎无发病(如北欧芬兰、瑞士、荷兰等国),中国1976~1980年平均发病率也已降至0.7/10万;尤以大中城市婴幼儿服疫苗率已达80%以上地区发病率下降为快,如江苏省已从1956年的10.51/10万降至1982年的0.2/10万。未用疫苗地区则仍有流行。以往以1型为多,而近2、3型病毒相应多见。流行时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不发生瘫痪的轻症较多。在热带、人口密聚及未广泛服用疫苗地区,仍以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自婴幼儿广泛采用疫苗后,世界各地发病年龄有逐步提高趋势,以学龄儿童和少年为多,成人患者也有所增加。1岁以内发病者也增多。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后者不仅人数众多,又不易被发现和控制,因而对本病的散布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在儿童中瘫痪病例与隐性感染及无瘫痪病例之比可高达1∶1000,成人中也可达1∶75。流行时幼托机构中感染率可高达100%。早在发病前3~5日患者鼻咽分泌物及粪便内已可排出病毒。咽部主要在病初1周内排出病毒,故通过飞沫传播的时间亦短,而粪便中排出病毒不仅时间早(病前10天)、量多、且可持续2~6周,甚至长达3~4个月,因此粪便污染饮食,经口摄入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污染病毒的双手、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起爆发流行。
感染后人体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血清中最早出现特异型IgM,两周后出现IgG(中和抗体)。唾液及肠道产生分泌型IgA。中和抗体水平在起病后2~3周到达高峰,1~2年内渐下降,但一直保持一定水平,不仅可保护患者免遭同型病毒感染,对异型病毒也具低保护力。此外,此病毒具有C和D两种抗原。C抗体病后出现早而在病程1~2周后即下降,D抗体出现较迟,2个月达高峰,保持2年左右,有型特异性。特异抗体可通过胎盘(IgG)及母乳(含分泌型IgA)自母体传新生儿,此种被动免疫在出生后6个月中渐渐消失。年长儿大多经过隐性感染获得自动免疫力,抗体水平再度增长;到成人时大多数已具有一定免疫力。

简述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损伤分级。

A级在骶区节段S无感觉和运动功能;
B级在受损水平以下和骶区节段S,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级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低于3级;
D级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无感觉和运动功能;
B级在受损水平以下和骶区节段S,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级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低于3级;
D级在受损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9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