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脑卒中防治重在预警

医案日记 2023-06-14 09:11:46

脑卒中防治重在预警

本报讯记者孟小捷从11月1~2日在京举行的卒中预防预警与早期治疗研讨会暨协作组年会上获悉,在全球范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在过去20年里一直呈上升趋势,而现行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溶栓)均不理想,应对卒中严峻挑战,须在预防及预警上多想办法。

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70万人患有新发或复发的卒中。卒中的世界年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死亡率接近100/10万。我国的情况大体与世界平均发病率水平一致而稍偏高,仍属于脑卒中高发地区之一。

我国医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应对卒中的预防预警措施。成立于去年9月的全国卒中预警与早期治疗协作组已有成员单位50余家医院,学科涉及神内、心内、中西医结合、检验等多学科。据介绍,作为国家“973”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中的一个内容,溶血磷脂酸血液浓度与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密切关系已得到科研证实。全国协作组对上万名患者的测定结果表明,及时捕捉溶血磷脂酸这一“危险信号”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阻断血栓形成进而避免潜在的脑卒中发生。

5招教你预防卒中

我国每年有110万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增250万以上卒中患者,年增长率达8.7%。卒中患者平均每次住院花费接近2万元,昂贵的住院费用、出院后的陪护、照料等给卒中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规范控制“三高”,能够大大降低卒中风险。

早期识别卒中的预兆症状并迅速就医,是降低卒中致死致残率的关键,FAST原则正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卒中,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卒”意思是仓促、急速,从词意上就可以看出,卒中这种疾病的发生非常迅速,突然间,病人就被疾病击倒了。

你知道吗?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罹患卒中,这其中就有500万人死亡,另外还有500万人落下残疾。虽然大多数卒中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但年轻人也是有可能发生卒中的。

那到底,什么是卒中呢?

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栓塞或脑血管突然破裂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而大脑控制整个身体,卒中后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

卒中一旦发生就很有可能落下残疾,但这并不意味着卒中无法避免,我们根据一些预兆也可以提前得知。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现有卒中的预兆,就要迅速就医。

那么,卒中的预兆是什么呢?

牢记FAST原则

F---Face,脸:是否出现一侧面部下坠,口角歪斜;能否做微笑表情

A---Arm,胳膊:是否抬起两侧手臂持续10秒时,一侧手无法抬起或抬起后下坠

S---Speech,言语:是否出现言语不清

T---Time,时间:如果你察觉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抓紧时间,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救护车一到医院,医生就会立即对你进行评估,安排头部急诊CT扫描,确定卒中发生的部位和类型。

卒中的类型

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因此应更加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栓塞(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体内形成的血栓脱落,阻塞了脑血管所致。血栓可形成于颅内,也可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当心率不规律,也就是出现心房颤动,俗称“房颤”时,就容易产生血栓。

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密切相关。其死亡率高,幸存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无论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都会导致脑细胞无法得到血液供应,脑细胞长时间缺血后将发生不可逆的缺血坏死,并继发瘫痪、失语、认知能力损害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有时,卒中的临床症状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我们称这种为“小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简称TRA。有些TRA的症状仅持续数分钟,一旦怀疑是TRA,也应像完全发作的卒中一样,必须立即送医治疗。因为TRA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高风险预警信号。

无论罹患的是TRA还是完全性卒中,都应接受药物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防止卒中的进一步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虽然可能会导致残疾,但只要好好治疗和调养,是可以大大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和达到一定程度的康复的。这就是为什么卒中后的科学健康管理如此重要,但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可能是一个艰难和持久的过程。

常常不能按时服药,盲目补服,导致身体受损;

定期奔波于医院检测、挂号费时费力;

出院后缺乏科学管理与指导,盲目进补与调养,导致二次复发;

家中出现紧急状况,往往措手不及;

这些困扰,都是康复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凝大夫倾力打造的抗凝防栓医疗服务云平台+“三师共管”(医生、药师以及健康管理师)服务体系会帮助您一起度过难关。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卒中的主要病因

2. 戒烟,降低胆固醇

3. 多运动;饮食健康

4. 适量饮酒,减少酒精摄入

5. 如果您同时患有糖尿病,应控制好血糖

在本篇文章里

我们聊了什么是卒中

怎样快速识别卒中的症状

FAST原则

牢记十三字卒中口诀

胳膊不抬,嘴角歪;言语含糊,奔医院

我们还聊了卒中的治疗、康复、预防措施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帮助

快分享给你身边的他和她吧!

预防脑中风,做到“3个早”,守好“2道关”,避开5大“拦路虎”

脑卒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 健康 。脑卒中一旦发生,就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因此,如何预防脑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警:10个先兆要识别

眩晕明显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这是由于脑干、小脑部位缺血,影响了控制平衡的器官所致。

剧烈头痛

突然出现未曾经历过的剧烈头痛。这是脑部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

舌根发硬

忽然感觉 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楚。这是因为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黏稠度增高,使舌静脉循环不畅,代谢物质淤积,进而刺激舌神经所致。

鼻子出血

当血压不断升高时,已硬化变脆的鼻血管不能承受压力,可发生破裂出血。

一侧麻木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麻木。这是颅内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的表现。

经常呛咳

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这是由于大脑缺血使吞咽神经中枢受到影响,导致咽部感觉丧失、反射失调,使得水及食物误入气管。

单眼失明

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甚至看不见东西,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正常。是脑部血管严重硬化变窄导致眼球视网膜缺血的征象。

白天嗜睡

人感到非常疲倦,觉得睡不够,就连白天也是睡意明显。研究发现无明显原因而困乏嗜睡的中老年人,其中约有3/4的人在半年之内发生了中风。

哈欠连天

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加大,脑部供血、供氧充足,令人精神振奋但有调查显示,约有70%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前1周左右,曾出现过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的现象。

握力下降

在刮剃胡须头转向一侧时,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过1~2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转头时扭曲了已经硬化了的颈动脉,导致颅内供血不足,引发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

救治:要做的“3个早”

早识别

早求救

发现患者出现脑卒中症状后,身边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求救电话并记下发病时间。

早溶栓

将患者尽快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及早进行静脉溶栓,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有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 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发病后的3~4.5小时,发生脑卒中,牢记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要守好“2道关”

注意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脑血管病的第一道关,就是通过早期改变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抵抗防御能力,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它也是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即发病前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脑血管病,我们不能改变年龄、遗传因素、种族等因素,但可以积极治疗、改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等高危因素,一经发现即应高度重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稳定斑块

如果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低回声斑块、溃疡性斑块,由于这些斑块容易脱落,阻塞远端血管而发生脑梗死,因此,稳定斑块就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 生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包括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加强户外 体育 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等,建议适当多吃鱼类、蔬菜、水果。

心理稳定

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 社会 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定期体检

即使看起来身强体健的人,定期体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45岁以上、肥胖者、有血脂异常家族史者、工作高度紧张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记得和体检的约定,万万不可“爽约”。

牢记“ABCDE”

针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消除可以逆转的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防止脑血管病复发的目的。这第二道关,就是指“二级预防”。 一般而言,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需要做好“ABCDE”。

A:抗栓治疗

B:控制血压和体重

C:降低胆固醇、戒烟

D: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

E: 健康 教育、 体育 锻炼、定期查体,通过及时干预,预防或缓解并制止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康复:避开“5大拦路虎”

只求抢救,忽略康复治疗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风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之后,家属没有认识到中风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只是觉得能捡回条命就很好了。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后期偏瘫的几率就越小。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的三个月内属于最佳康复期,半年内属于有效康复期。

迷信药物能治疗一切

中风后的康复治疗,是结合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来引导和刺激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重塑脑功能,以求激发患者的自身力量,达到患者生活自理、工作自主的目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过分迷信药物,总想找到一种特效药,把宝贵的康复时机浪费在无谓的辗转寻找过程之中,最终错过有效康复期。

心情烦躁,康复锻炼过度

有些患者或家属康复心切,自己制订过于严苛的康复训练计划,反而影响到康复的效果。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容易引起“误用综合征”。

正解的训练顺序是:先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床上桥式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站立训练之后,再逐渐过渡到行走能力的训练。

错误锻炼影响康复

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康复介入,有些患者或家属只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做康复,难免会出现错误。

比如,有的患者手开始能伸直、但不能弯曲,就多练习抓握这一动作,但最后发现手掌越抓握越紧,张开反而很困难。如果患者和家属多了解一些康复知识,就不会发生类似的事。

精神消极,贻误病情

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往往要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患者如果缺乏心理准备,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异常心理,进而消极对待,影响康复进程。为此,医生应该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必要的交待,让患者及其家人对康复知识有必要的了解,对康复需要的过程和历经的困难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4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