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医案日记 2023-06-14 07:26:07

中医研究历程表明,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远非人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容易。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充分重视近些年来中医方法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稳步发展中求得突破,才谈得上长足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依据

由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造就了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先天特质。中医理论的学术价值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于它注重研究生命体的机能结构,强调机能的整体、动态和谐,并概括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其中蕴含着中医学特有的医学发现,如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系统法则、调控法则与节律现象、心身相互作用现象、经络现象、生命全息现象等。这就提示人们,人类个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已知的解剖生理系统及其机能调控规律之外,可能还存在中医理论所描述的,对于近现代生物学来说是全新的自我调控的机能活动系统,这在生命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上有重要价值。

二是在于它运用多学科研究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身心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完全融入自己的理论,而且作为临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到医疗活动之中,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医疗实践中,对于医学科学都有重要价值。

三是在于它独特的诊疗思想。中医的辨证论治将治疗个体化,强调综合疗法,发挥系统调控作用。这种治疗观念和思路,在治人与治病的关系上,更重视人;在整体与局部、机能与形质关系的处理上,更重视整体,重视机能;对病变共性和个性的关注上,更重视共性。因此,它所创建的临床诊疗体系,具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对于临床疾病凸现出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人类面临新的医学课题和征服世界性重大疾病的机遇和挑战中,可以大有作为。

以上所述中医理论的学术价值,是其存在的基础和依据,相信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能被淘汰的。但是,在优势的背面,中医理论的缺陷也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缺陷是整个学术体系“先天禀赋”不足造就的。如基本概念与理论,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分析、加工和整理,以致在细节方面难于准确、精密地掌握理论的各个环节,只能靠感官的 体验来判定;在直观难以觉察的范围,不免代之以思辨性假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实践向中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学必须与时俱进而发展,那种固步自封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轨迹展望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研究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从大科学、大文化的视角和高度,辨证地认识中医理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价值与缺陷,端正中医科研思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生物学基础的探索与人文科学的研究、综合方法与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稳步前进。

第一步,系统整理、探索和论证中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这一步是学术突破的孕育过程,通过长期观察、巨量积累和深入分析,认清与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其完成的标志即接踵而来的将是学术突破。

第二步,以中医理论研究的学术突破为始,系统、全面地开展中医理论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弥补,使之上升为辨证综合的科学形态。学术突破是从科学概念和技术细节两方面搞清某一个理论,如某一脏的概念或某两脏之间的关系。时间安排以十年为节段,大概需要二三个乃至五个节段,甚至更长。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理论上应当是藏象领域。因为藏象学说是基础理论中的基础,它规定了中医学基本概念、推理方式,贯通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所有领域,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最能体现中医学术的科学内涵。如果不搞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则妄谈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更说不清滋肾潜肝、理气活血的作用,也不会明白地黄补肾、人参补气在说什么。当然,入手的研究对象则可以是多种多样,既可能从生理、也可能从疾病、还可能从治疗方面入手,但必须是为探索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学科、多方法,除了种种生物学研究方法外,人文科学方法必须介入。研究对象主要从“机能关系”探讨藏象理论反映的生命活动机理,不要单纯追求什么物质基础。如果能在大量研究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中,有一定概念上理论升华,就是突破,将会带动整个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进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