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
初冬时节,北京迎来了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的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医药界人士在此次大会上畅所欲言,不仅相互交流了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经验成果,也对传统医药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中医要发展,要得到世界的承认和认可,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中医自己,中医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从中医的自省中得到启示。
在此次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曾就此提出了中医药学术界目前所面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系统阐述了在此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的问题,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会后,记者采访了王琦教授。
王琦教授提出,目前中医学术界所面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理论从传统的原生态走向现代的问题。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中医药如何在保持原有理论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征。二是中医学自身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医学是应该张扬自身的个性,保持其主体性,还是在碰撞中不断地削减自己、消融自己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三是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中医学如何能够跨出自己的一步,跻身世界主流医学也是中医学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将中医学置于一个三维、动荡和撞击的过程中。
王琦教授提出,中医的发展不能失落人文精神、不能失落文化根系、不能失落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精髓、不能失落传统医学的自身主体。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从历史来看,她综合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这门科学从诞生开始至今,始终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于中医学众多的概念中,如中医藏象学说将脏腑理解为“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中医赋予五脏人性化和文学的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一种比喻或象征,而是体现出中医藏象理论体系中人文观念与结构的整合关系,并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脏腑的生命活动。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支架,是中医解释说理的工具,如果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剔除,中医的理论大厦将不复存在。古印度文化、古玛亚文化、古爱琴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它们终于消亡在历史长河中,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文化根基失落了。
一、中医学理论的特质
这是众多中医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琦教授认为,中医理论所具有的关系与调控思维、象数思维、一元论哲学思维和复杂思维是中医理论的四个基本特质,而以这些特质形成的学术思想和体系,构成了中医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对应的优势。
1.中医学是关系与调控思维
普遍意义上的实体思维认为一切现象、一切表现都是某个实体存在。关系与调控思维则注重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解释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中医认为生命现象是整体现象,生命是在与“他”相联系的整体中存在的,如藏象学说(包括表里的认识,五体、五官、五液、五志的认识,五神脏论认识等),五行学说等。
如果将中医的藏象学说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脏腑,剔除其中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那么体现五脏之间关系的五行理论(生、克、制、化)就不复存在。中医学体察的现象是用以说明事物之间关系的,如果这种关系失衡就会产生疾病的状态。中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在整体上调节、纠正这些失衡就形成了中医的治疗思想。所以在中医理论中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于生理、病理的描述都是一种关系论的存在。
2.中医学是象思维
中医离不开象,简而言之谈脏腑并不是中医,藏象才是中医。那么象究竟是什么呢?中医是通过“象”来由外揣内、由表知里,是观察分析人体活状态下生理、病理变化的认知思维方法。中医里谈到的舌象、脉象、证候……所有的“象”实际上都是信息,是一种流动的信息、变化的信息,是一种在活体生命状态下表达的信息。只有以象、信息的概念来理解中医,获取大量知识,以自己的认知体系去认识疾病、驾驭疾病的特征,我们才能知道中医学为什么是一种象的概念。象的概念是从《易经》的概念中羽化而来的。虽然中医也有“器”的概念,《内经》中对“器”也有所论述,但总体而言,中医学还是以象为其主要认知体系的。在象的范畴里还有一个数的问题,如时空之数(五运六气)、度量之数(脉之长短)以及一些不可度量之数等都应归于中医学象数理论中。中医学的理论中如果少了象数的内容就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关乎本质的内容。
3.中医学是一元论的哲学思维
中医学是以“气”为代表的一元论思维。中医学是一种气的一元论的思维而非所谓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维。“气”是中国哲学与医学最本质的结合。气是中医学从理论上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核心概念。在气的基础上,中医提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认为升降出入是一个重要的生命现象,而此现象是以气为基础的。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中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关系与整个世界的同一性有机地整合起来。
4.中医学是复杂思维
线性思维的特点是把一切因果关系简单地归纳为一个由此点到彼点的线性关系,常常撇开了事物总体的广泛联系。而复杂思维的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事物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越了本系统的空间,产生了广泛的与多个系统的连接。中医认识事物时含有混沌、非线性的复杂科学思想。中医学将世界看成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存在,认为人体并不是一个个系统的功能存在,中医学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论理论对中医学的指导具有广泛意义,因此中医学也吸取了复杂思维的方式。如果以单纯的、线性的、某一点的认识来理解中医的问题,或者用某一个数据来说明中医的问题是不可能讲清楚中医学复杂科学思想本身的。
二、中医学路向的问题
1.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
王琦教授认为,中医理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是直接为临床服务,因此中医理论研究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二是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应用价值,即以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具体而言,我们目前必须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自身的学术储存量。回顾中医学今日取得的成绩,中医药工作者们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不停地反省自身,中医学发展至今,我们所做的工作为中医学宝库提升了哪些方面的储存量,这些储存量是否能在临床上找到理论价值的再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具体的问题。无论是张元素的脏腑用药说、药物的归经理论,还是李东垣的脾胃论,赵献可的肾间动气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仍然在临床上鲜活地指导我们的临床应用。而我们在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中也应该不时地回头去看一看,这些伟大的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是否也应该回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产生的源头上去对这些理论进行再认识、再发展。
2.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把握中医学的主体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发展模式、目标和任务,学科如果离开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它的目标就会发生偏移。因此,中医学主体性的确立,即牢固学术核心以及对学术精华的准确把握是中医学赖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保持中医理论思维特质,弘扬中医学术个性,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发展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这才有普遍意义。
3.不要忘了老祖宗——要下大力气继承
在继承的问题上,应从读原著做起,使中医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中医学术含量的储存上得到提升,形成一种传承的内在气象。提倡读原著、做临床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4.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瓶颈。中医学理论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弘扬学术个性,促进学术流派,因此必须突破大一统的格局,使中医在学术领域内群峰突起。
中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她应该能够形成一个既以原生形态向前发展,又兼具多元格局的体系,使其在大的理论环境下不断整合人类先进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铸造成一个符合现代特征的理论体系。
5.让奇峰突起——再现流派纷呈
学术流派的形成和涌现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是时代的需求。学术流派的作用:一是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学术大师的涌现,二是形成师承的学术链带效应,
三是推动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
理论是指导学科发展的中心环节,中医理论的发展更要与临床的发展相协调,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建设将保证其在中医药发展中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69-01 【提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提出预防为主的观点。最古老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的就是预防疾病,提出了中医预防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一是防止体外致病因素的侵袭,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是保养正气,以增强对致病因素的防御和抵抗能力,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正气在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中的主导地位及决定作用,体现了内因为主的中医学防病治病的特色。
【关键词】中医学;预防疾病;几点方法;体会
1 注重精神修养
中医学的“神形一体”观强调精神活动与形体组织器官之间存在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形体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是形体对于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给予的刺激在大脑中的反应。形体健壮则精神饱满,心情开朗,思维敏捷;形体虚衰就会精神萎靡,情绪消沉,思维迟钝。反过来,精神活动也会对其他生理活动产生影响。乐观大度有益于健康长寿;而突然的、强烈的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则会引起疾病。现代心身医学已证实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可通过中枢神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勤恳工作,清白做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二,适当参加社交活动, 学习别人的文雅风度和处世方法,提高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第三, 丰富业余生活,从事一些高雅有趣而利于健康的活动,以陶冶情操,改变不良性格。和情安神对于不良刺激,要善于调和与节制感情,保持情绪相对稳定,防止激变。调和方法一是搁置法,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暂时摆下作冷处理。二是宣泄法,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进行宣泄疏散。三是转移法, 把内心虑恋的焦点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四是调换法,与对立面调换位置, 设身处地考虑问题。适时调神根据时间节律的变动调节生理和心理活动, 以适应自然之气消长盛衰、生长收藏、升降浮沉的变化,达到保养精神, 健康长寿的目的。
2 讲究饮食调节
(l) 供给足够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形体及其功能活动所必需的气血精津液等由水谷精微形成,并依赖其不断供给。因其必须以“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
(2) 定时定量,饮食要卫生而易于消化。
(3) 调和五味,饮食结构
要科学合理。药物和食物的五味对五脏各有亲和作用,必须调和应用。如果对某味久嗜或偏食,就会引起某一脏气的偏盛偏虚,导致五脏之间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疾病甚至造成夭亡。
(4 ) 调整饮食,以适应并逐渐改变体质。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
如《医理辑要》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 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虚;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体质健全则机体自稳调节能力强而保持健康。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长期坚持, 可逐渐改变体质偏性而健全体质。
3 适应四时气候中医学的“天人一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 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起居必须顺应时令气候的变迁,以符合人体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气候,不利于一切生物的生长,从精神情志到饮食起居都要十分重视调节,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4 注重起居卫生
起居有常,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根据四时气候和一天之中阴阳变化,结合个人的工作性质、生活条件、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严格遵循, 长期坚持。
(2) 注重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但要对其加以适应,还要加以改造。理想的居住地点的自然环境应是空气新鲜、整洁安静、生活方便;社会环境应是邻里和睦、团结互助、敬业爱国、勤劳守法。
(3)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老人还要保正睡眠时间和合理的营养供给, 防止情绪刺激和跌扑损伤。小孩寒暖适宜,防止受凉,防止饮食不定时定量及偏食。妇女要注意月经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卫生与保健。
5 提倡劳逸适度《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过劳过逸都有损健康。
(1) 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不能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体力劳动或运动过度,则腰背疼痛,四肢酸软,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甚至发生外伤闪腰、骨折筋伤。日久得不到恢复,会由伤气伤血发展到损伤脏腑, 导致精亏神衰而赢弱多病。脑力劳动过度,日久会耗伤心血心神,损伤肾精脾气,终至正气虚衰而多病早衰。
(2) 夫妻性生活不可过早开始及过于须繁《内经》指出, 男子24一32岁, 女子21一28岁,肾气最为充盛,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最适合结婚和生育。肾藏精,主生殖,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强壮和衰老。如果尚未成年就开始性生活,或性生活过于频繁,便会损伤肾精,导致多病早衰。
(3 ) 起居作息不可过于懒散安逸过逸使精神和机体长期处于放松状态,则气血运行迟缓,易产生水湿、痰浊、疲血等有形之邪,进一步阻滞气机;脏腑机能减退,致使整体气化功能衰退,生机减弱;肌肉筋骨由于缺乏运动而软弱无力,以致正气虚衰,抗邪无力而多病早衰。
6 防避疫病传染
(1) 避其毒气注重病人与健康人群的隔离。由于疫邪从口鼻而人,必须注意饮食卫生,进行空气和病人用具消毒,防止接触传染。
(2) 增强和维护正气通过精神修养、饮食调理、注意起居、劳逸适度、防止伤害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避免或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采用人工免疫法增强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应加以重视,注意推广应用。
7 防止意外伤害注意预防跌扑损伤、机械损伤、烧灼伤、烫伤、虫蛇咬伤,以及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和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对维护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 加强体格锻炼体格锻炼的主要方法是开展体育运动如球类、体操、田径、游泳、滑冰、武术、气功锻炼等,可根据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选择, 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9 应用药物预防
(1) 空气消毒法:通过药物自然挥发或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净化空气, 以及通过呼吸吸人药物分子和纯净空气, 从而健身防病的方法称空气消毒法。如清代《串雅内编》辟瘟丹“焚之可辟时气”。醋熏法可预防流行性感冒等上呼吸道传染病。
(2) 饮水消毒法:指以药物放置在饮水中以灭菌防病的方法。如《简易方》说“疫气流行,用管仲(即贯众)置水缸内,食水不染。”
(3) 药物洗浴法:用药物煎水洗浴或以含有治疗作用化学物质的温泉洗浴, 有防病治病作用。
(4) 药物配带法:将药物填充进饰物或日常用具随身配带,通过空气吸人或皮肤吸收药物分子,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古代把白芷、苍术、丁香、营蒲等药物研粗末,做成香囊、香包挂在胸前驱毒气、辟秽浊,或用药枕、兜肚防病治病。现已开发出种类繁多的兜肚、背心、衬裤、胸罩等外治保健用品。
(5) 口服防疫法: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和周围自然环境,服用某些药物,可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如预防流行性感冒,以贯众15g桑叶7.5 g煎服;或进餐时吃生大蒜5g,小孩酌减,均每周连用2天,连服3周。预防麻疹以紫草巧15g、甘草5g煎服,或贯众、金银花各20g煎服。鉴于疾病谱的变化,心身疾病增多,社会日趋老龄化,重视并充分发挥中医预防疾病的作用显得十分必要,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结合中医学理论, 介绍了注重精神修养、讲究饮食调节、适应四时气候、注重起居卫生、提倡劳逸适度、防避疫病传染、防止意外伤害、加强体格锻炼、应用药物预防等9个方面的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中医基本理论-防治原则 预防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变 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治则 治则是指疾病的治疗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治病求本 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在临床运用这一治则时,必须正确掌握“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等情况。 2.扶正与祛邪 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3.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4.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因此,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调理气血关系 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调理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 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舌头的道理舌诊中医看病,无论是谁,都要看看舌头,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脏腑病变的寒热虚实,可以测知病情的深浅轻重,所以中医特别重视望舌,称为舌诊。 正常人的舌体柔软灵活,颜色淡红,富有生气,称为淡红舌。如果舌体变得转动不灵,表示病情严重;舌体的红色变浅,反映气血不足;舌体的红色加深,是热证的表现;舌体出现瘀点,瘀斑、又是瘀血证的常见征象;舌体淡白而肿胀,并出现齿印,反映病证属于虚寒性质;舌体瘦小、深红而开裂,则是阴虚有热的表现。 正常人的舌体表面铺有一层薄薄的苔垢,呈白色,干湿适度,中医称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疾病初起阶段的表证,舌苔较薄,涉及脏腑病变的里证,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证的舌苔多呈白色,热性病证的舌苔多呈黄色,也有出现黑色的。舌苔干燥表示津液亏损,舌苔滑润表示湿浊不化。 现代医学的临床观察也表明,在许多疾病中,舌头确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脑溢血引起的偏瘫以及舌下神经麻痹的病人,舌头伸出来总是歪在一边。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某些神经官能症的病人,伸舌时常常出现颤抖。猩红热的病人,红肿的舌刺突出于光洁的舌面,状如草莓。恶性贫血的病人,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缺乏维生素B1的病人,肿胀的舌头被牙齿挤压而出现齿印。缺乏维生素B2的病人,舌乳头消失,舌尖和舌边往往会出现溃汤或开裂。淡白舌多见于各种贫血、慢性肾炎及慢性腹泻等;红绛舌多见于各种炎症感染;青紫舌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和各种癌症。 近年来,国外也很重视研究舌头与疾病的关系。例如德国有位学者发现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见到舌头充血肿胀,呈蓝红色,称为“肝舌”。还有白血病常见舌溃疡,甲状腺机能减退者多见舌胖大,先天性心脏病人舌呈紫绀色,严重的阻塞性黄疸病人舌边有时可见黄色素沉着,尿毒症晚期病人的舌上有时可见白霜样的尿素结晶,等等。 由此可知,无论古今中外,都发现舌头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体内许多疾病都可通过舌头反映出来,舌头是人体的一面镜子。 中医诊脉中医看病,总要摸脉,因为通过脉象的变化,既可以搜集病情资料,又可以了解正气的强弱,还有助于预测病情是趋于好转或是趋向恶化。 感冒了,将手轻轻按在桡动脉上,常能明显地觉察到脉搏的跳动,称为浮脉,中医形容它好象是木头漂在水面上一样,所谓浮脉如“水中漂木”。浮脉在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也常见到,表示病变部位较浅。如果必须用力按压,才能触知脉搏的跳动,称为沉脉,常见于不少慢性病,表示病变部位较深,已经涉及脏腑。脉搏跳动增快,称为数脉,大多是热性病证的反映。脉搏跳动减慢,称为迟脉,含有姗姗来迟的意思,是寒性病症的表现。脉搏跳动无力,称为虚脉,说明正气不足。如果病人气阴两虚,常常出现一种细弱的脉象,中医形容它是“细如丝线”。脉搏跳动有力,称为实脉,表示正气尚强。如果病人正气旺盛,而邪热也盛,往往出现一种洪大的脉象,好象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有些脉象,对于某些疾病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脉象不柔和,绷得较紧,好象按在弓弦上一样,称为弦脉,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患有动脉硬化症或高血压病。脉搏跳动不规则,常有停顿,或时强时弱,称为结代脉,大多见于心脏病人。脉搏往来流利,称为滑脉,中医形容它是“如珠走盘”,一般多见于痰饮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弦脉也常见于一般痛症或外感病证,偶尔的结代脉有时心脏并无疾病,至于滑脉在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更是常见。 脉象还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情虽然沉重,但脉象和缓和力,仍有转机;如果脉象细微欲绝,简直摸不清楚,则是预后不良的象征。 总而言之,摸脉是一种重要的诊病手段,也是中医诊病的一种独特方法,是四诊中的重要环节。中医经过长期体验,对脉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不少脉学专著,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等。现代对脉象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有人用脉象仪初步描出了各种不同的脉象;有人用心电图研究脉象产生的原理。 中医治疗中的辨证观 标本缓急:所谓疾病的标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原生与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中医学在“标本缓急”理论中,已经触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本”,类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标,类似被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着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标”,却有的产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发展了。但是,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有名医学古话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区分了疾病的标本,确定了治疗的主次先后之后,就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使阴阳的相对平衡得以恢复。总的治疗原则就是一个,即针锋相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状况,我们就利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状况的治疗方法。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塞因塞用等,借以帮助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中医学关于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原则,正是自发地利用了矛盾对立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的辩证法原理。正治反治不仅运用了矛盾的斗争性,也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异法方宜: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由于地域、气候、季节、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不同。治疗疾病既要考虑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医门法律.早明内经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异法方宜”的治疗原则,确实蕴含着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病治异同:所谓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这是中医治疗上的灵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不同的病证,在其发展过种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时,也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谓之“异病同治 " 学医要善体物性 祖国医学最讲援物比类,从物象中寻求医药的道理。因为中医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应。用物理来解释医理,在祖国医学中时常见到。 例如,一般用于药物和诊断治疗的五行归类。肾主水,色黑,凡药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参、补骨脂等,认为属肾家药,可以治肾。如病人面青,可以诊断为肝病等等。但是,从物理体会医理,更是学医者应当时时、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时候有名的医家,讲究此道,对医术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关于桑叶理肺的论述,从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体察出它能够走肺而宣肺气,用以创制桑菊饮,治疗风温轻证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颇效,即是善从物性学医者。这些地方值行我们认真加以总结。 余晚年治病主张认病在治疗之行,医贵中正,药法自然,这点认识,正得之于对物性的体认。 譬如弈道,可以适于医道。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围棋的国手,施定庵拜在他门下,跟他学棋,只争(差)一先。有一天,他与定庵共游岘山,见山下出泉潆漾纡徐,非常高兴,就对施说:“子之艺工矣!动究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未脱一先耳。”从此定庵乃悟化机之流行无迹象,百工造极,咸出自然,则棋之止于中正,犹琴之止于淡雅。于是益穷向背之由于未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而技大进,终成国手。 这些故事说明弈棋的道理可以从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医之道亦如此。布局在弈棋之先,苟穷理辨证之不足,虽有奇方妙药,亦无所措手。病不能识,何以言治。另外弈随棋转,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泉水之出一样,必顺其势而利导之。用药也是如此,药随证转,过与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这个道理,医术自可精进。这些地方正是物性给人的启示,是一般书本中没有的。可见善学医者,还应善体物性。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 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热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古书《内经》说“安谷者昌,约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烦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不仅使我们对脾胃认识有所启发,同时对我们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鉴。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历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我们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1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专业会诊:中医人才是否西化严重
下一篇: 中医与未来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