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3)

医案日记 2023-06-14 05:46:0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3)

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精气神、藏象、经络论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主要由精气神、藏象、经络理论构成。

(一)精气神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认识

所谓“精”,就人体而言,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形的基础物质。从阴阳属性来讲,精属阴,因此又称“阴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阴成形”。从精与五脏的关系看,五脏皆藏精,而总储于肾,“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从其形态、流行部位、作用来看,精又可以分为精(生殖之精、五脏之精)、血、津、液(汗、涕、泪、唾、涎)、髓。从精与气的关系来看,“精化为气”,即认为无形的功能是在有形物质基础上产生的,“水为三才之祖,精为元炁之根”(《类经图翼·求正录》)。阴精具有化气生神,主生长、发育、生殖、营养、调节、防病御邪、储藏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故谓“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阴精的损耗与丢失,并由此引起生化、布散的障碍,造成阴虚甚至阴竭。“五脏主藏精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本神》)古代把“积精全神”作为养生第一要旨;温病学家把阴虚精竭作为外感热病最主要的病理损伤和机转关键,提出“留得—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把养阴保精作为温病主要治则之一。

所谓“气”,就人体而言,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和生命动力。从传统认识上来讲,气属无形。从阴阳属性来讲,气属阳,因此又称“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阳化气。”气有推动、激发、温煦、布散、卫外防御、调整、化精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故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图翼·求正录》)。气与精的关系表现为“形归气”,即认为人体有形的精华物质有赖于无形之气的化生。

同阴精一样,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气的耗损和气机的运行障碍,造成气虚、阳虚、气脱,也可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造成郁结或逆乱,甚至危及生命。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的综合表现,所谓“神者,正气也”(《灵枢,小针解》)。神是在上述精气正常的基础上产生的。神的产生有赖于营卫气血和五脏的正常变化。《灵枢·天年》中有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与五脏的关系总体来说,心为神明之府,神舍于心。五脏皆藏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总之,神是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最高主宰。心主神明,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因为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察神就成为中医诊察病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基于“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使”,“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精生气,气化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中医学正是以精气神—体为纲,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也就是把物质实体、功能活动、精神意识三方面统一起来从整体层面上认识人的生命活动。由此把精、气、神作为生命之“三宝”。

(二)藏象五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归类认识

1.脏属于内,象现于外,司外揣内,以象察脏:

“脏”指人体内在的器官。“象”指现象或外在表现。所谓:“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象,形象也,藏居于内,象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卷三·藏象类》)。“五官者,五藏之阅也”(《灵枢·五阅五使》)。“肺主皮……心主脉……脾主肉……肺主爪……肾主骨……视春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综上所言,所谓“藏象”,就是从人体“见于外”的、“可阅的”各种外在表现,来认识人体“居于内”的脏腑器官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中医学对人体内在脏腑器官的认识方法主要是司外揣内、以象察脏,特别是选择与脏腑相关联的官窍、体表作为“窗口”来审识其内在的本质与变化,它来源于长期经验的积累,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主要特点。

从有关“藏象”的经文来看,笔者认为中医的“藏象”理论主要是以五脏的功能为中心,以其外在表现和经验积累为依据,结合经络的感传现象以及对脏腑器官初步的解剖知识,并与自然现象广泛联系,通过取象比类,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运用五行模式对人体生理、病理所做的归类认识与命名。

(三)经络构成的网络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经络主要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构成。经络系统把人体与自然界、脏腑器官、营卫气血、表里上下联络起来,形成分布全身的网络系统。它具有感应、传导、沟通、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在病因作用下,经络运行失常。经络不但是病邪出入传导的途径,而且还会出现多种特有的病理表现,成为提示病位、病性、传变,指导辨证的重要依据。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的针灸、按摩治疗学,而且最先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可和欢迎。

中医学精气神、藏象、经络的理论形成了对人体功能活动、形体结构、精神情志全方位的生理病理认识。它为中医的临床,特别是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③(未完待续)

人物链接:许家松,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人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教学和内科临床工作。对肾病、肝病、发热等多种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治疗效显著。代表性专著有《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温病条辨讲解》、《温病汇讲》等。

你认为我国中医理论中包括哪些哲学思想理论的应用?

现代中医有三个哲学观(相似分形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不仅盛行于天文、地理、政治、兵法、农业、历法等多个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学领域,对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病的原因、机理、诊断、防治等,成为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学对人体的形态和生命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又是古代哲学思想与方法萌发的土壤。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主要是在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体悟之积累的基础上,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推理而获得的认识相结合,再进一步抽象、纯化而形成。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古代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其较高层次;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较具体的方法,是其较低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一般都由较高层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将重点介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并从中概括出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而将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融入其中来阐述。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中医望诊,主要是对病人从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观察,诊断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望神中医认为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神兼备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望神要分清得神与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望面色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 2.红赤:主热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表现。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 3.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血虚证面白而消瘦。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的病人。 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产生和体系的形成
(一)从远古到秦统一——奠基时期
(二)从秦汉到唐末——拓展时期
(三)宋至明清之际——成熟阶段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和谐理念
(二)整体有序,偏重直觉的辩证思维
(三)内圣外王、三纲五常的政治伦理
第二节中医学概述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
(二)中医学又是一种文化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从中医学理论的渊源来看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从历史性的动态发展中追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从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来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
(二)功能观
(三)恒动观
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一、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一)精气说
(二)阴阳说
(三)五行说
(四)天人合一说
二、中医学对古代哲学的贡献
(一)气化理论和天人合一理论
(二)阴明学说的辩证法思想
(三)五行生克的系统理论
(四)身心统一的“形神”说
三、把握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推进中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第一节精气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精气认识的演进及其基本概念
(一)精认识的演进及其概念内涵
(二)气认识的演进及其概念内涵
二、精气学说的源流
(一)精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二)气学说的生成根源与发展
三、精气理论的层次结构
(一)古代哲学的宇宙之气
(二)中医学的气和自然界的气
(三)人体之内的各种气
四、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
(三)精气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四)精气为人
五、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建构的影响
(三)对中医学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
六、精气学说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古代哲学的精与人体之精
(二)古代哲学的气与人体之气
(三)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与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四)中医学的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
(五)《黄帝内经》中精气的含义
(六)古代哲学之元气与人体之元气
(七)古代哲学范畴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
(一)阴阳概念的产生
(二)阴阳概念的演变
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涵义
(二)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三)阴阳的特性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一)阴阳理论的演进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黄帝内经》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相互促进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互藏
(二)阴阳交感
(三)阴阳对立制约
(四)阴阳互根互用
(五)阴阳消长
(六)阴阳转化
(七)阴阳自和
(八)阴阳平衡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先秦阴阳概念对中医学的影响
(二)形成中医理论辩证思维的规律
(三)相对平衡协调生命模型的构建
(四)中医学体质理论的构建
(五)中医学病因发病病机理论的构建
(六)中医学养生理论的构建
(七)中医学诊治理论的构建
六、阴阳学说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阴阳与矛盾的关系
(二)关于阴阳相对待概念
(三)关于物质与功能分属阴阳
(四)关于有形与无形分属阴阳
(五)关于阴气、阳气的概念
(六)关于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的关系
(七)关于气阴两虚、气阳两虚
(八)尊阳与崇阴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第三节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五行认识的演进与五行学说的形成
(一)五行概念的认识
(二)五行关系的认识
二、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内涵
(二)五行的特性
(_二)事物的五行属性
三、五行的运动规律和形式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母子相及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构建五脏一体观及其与外在环境的联系
(二)解释人体的体质类型
(三)阐释五脏的病理变化与传变规律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五、五行学说相关问题讨论
(一)关于倒五行
(二)关于五行排序的几种模式
(三)居中(中根)思想与脾心生理功能
(四)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各自的特点
(一)精气学说的特点
(二)阴阳学说的特点
(三)五行学说的特点
二、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一)精气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
(二)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三、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综合应用
(一)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二)构建“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
(三)构建脏腑气机升降理论体系
第三章道、儒、释、兵、理学思想与中医学
第一节道家思想与中医学
一、道家思想精华
(一)道论
(二)无为论
(三)崇阴贵柔
(四)气论
(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医学养生理论建构的影响
(二)“重无轻有”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建构的影响
(三)崇阴思想与中医学的滋阴理论
(四)内外阴阳说与中医学的营卫出入理论
第二节儒家思想与中医学
一、儒家思想和《周易》思想精华
(一)中和思想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医学
…… 99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0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