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清末民初中医名家丁甘仁传记

医案日记 2023-06-14 04:41:07

清末民初中医名家丁甘仁传记

(1865—1926)

丁甘仁,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早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成绩卓著。最早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于临床,打破常规,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

丁甘仁,字泽周,1865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幼年聪颖,下笔成章。先从业于圩塘之马仲清及其兄丁松溪,后又从业于一代宗匠马培之先生。丁甘仁刻苦学习,勤学深研不问寒暑,积累甚丰,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收并蓄,尽得其真传。学成之后,初行医于孟河及苏州,后至沪上,道乃大行,名震大江南北,当时在沪的外侨来丁甘仁处求诊者颇不乏人。

上海乃名医荟萃之地,而丁甘仁的业务于当时首屈一指。他对活人之术不愿自秘,志在发扬中医,培养青年一代,于是立志兴学。乃会同沪上同道夏应堂、谢利恒等集资办学。1917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两年后又创办女子中医专门学校,闻风来求学者遍及全国,造就了大批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其后丁甘仁又进一步在沪南、沪北设立两所广益中医院,南北两院均设有门诊及住院部,以备学生见习与实习之用,因之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他门下的学生,佼佼者颇不乏人。程门雪、黄文东、王一仁、张伯叟、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等中医名家,均为早期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高材生。1920年,丁甘仁又发起成立“国医学会”,首次把中医师组织起来,相互切磋,开团结协作之风。为了加强中医学术研究,又发行《国医杂志》,成立“江苏省中医联合会”,丁甘仁为首任会长,从而使医林同道得以互通声气,加强了全国中医界的联系。他坚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尝谓“学无止境,见闻宜广”。与当时的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常相交往,不断吸取各家之长。

丁甘仁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其是劳苦大众前来求诊,常免收诊金,甚至赠送药物。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自己所得诊金尽助学校、医院及慈善机关,如免费就医给药,以及施粥饭,施棉衣,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等。在乡里间,亦乐于为群众谋福利,如举办武(进)丹(阳)荫沙义渡局、孟河接婴堂、孟河敬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平日捐款修桥铺路,从无吝色。丁甘仁医术好,品德高,他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为群众所敬仰,邻里亲友传诵至今不辍。

丁甘仁学识渊博,除重视钻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中医经典外,还攻读《脉经》、《医门法律》、《张氏医通》、《温热经纬》、《世补斋医书》等著作,并指定为门生的必修书籍,经常向学生提问和考查成绩,以资鼓励勤学,因而学业优异,人才辈出。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十分严格,他每于诊余之暇,阅读《内经》之学,深有心得,兼读《医宗金鉴》各科心法要诀,因该书方药普及实用,有助于临证选方。据门生传说,丁甘仁每于夜晚勤读,书房窗口灯火通明至夜阑而熄火。他学以致用,往往引用背诵《内经》重点词语而书诸方案,使之理论联系实际,既可引起学生重视理论,又增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丁氏医案有理有法,详书舌苔、脉象,诊断正确,然后因病辨证,因证处方,对后学颇有启发。

丁甘仁中年已驰名海内,晚年精神矍铄,诊务十分繁忙,但他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平时教导认真,授徒严格,深获学生与病人的尊敬和爱戴。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上海旧白克路人和里诊所大厅,以示表扬。

丁甘仁卒于1926年夏,享年62岁。身后参加殡礼者除各界知名人士外,尚有华侨及六个国家公使的代表,盛况空前。丁甘仁葬于故乡孟河高桥之凤山。其坟墓和墓碑至今仍完好如初,近当地政府修缮一新。

在学术上,丁甘仁推崇张仲景《伤寒论》,临证处方以六经辨证为纲。他认为把握六经分治准则是分析病情、辨证用药的关键。曾谓,临证有两大法门:一为《伤寒论》之六经病,一为《金匮要略》之杂病,此二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二者不可缺一。丁甘仁于临床内、外、妇、幼、喉科及疑难杂症无一不精,而在医治外感热病方面更卓有成效。

丁甘仁对外感热病的研究,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尝谓“读古人书,自己要有见识,从前人的批判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加以辨别。并须通过临床实习,接触实际病例,方能心领神会,达到运用自如”。在数十年中,丁甘仁结合临床实践,对《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的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应用方法潜心研究,大有心得。认为伤寒与温病学说在实际应用时,必须互相联系,不能对立起来。在治疗外感病的过程中,要把两种学说融会贯通,因人制宜,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试观《丁氏医案》中对伤寒、温病的治疗总是伤寒方与温病方同时采用,并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临证灵活掌握运用,疗效甚佳。

比如,在治疗伤寒类疾病方面,他总是根据伤寒邪从外来,循六经传变规律,辨别其夹杂情况,随机应变,施以适当治法。对于温病的治疗,丁甘仁则于临证中详加辨析证属风温或是湿温。他认为风温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急剧的变化。“本病利在速战,因风从阳,温化热,两阳相劫,病变最速;尤其是伏温化火伤阴,来势更急,这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点”。在治疗上,除常见的风温侵袭肺胃,熏灼气分的病例应用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法外,丁甘仁尤其注重根据临证表现,随时变通。例如,风温证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因迭进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其邪不从外达而反陷入少阴,见神识模糊、汗多肢冷、脉象沉细等症,则急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回阳救逆之法,以救阴阳脱离之危。迨阳回之后,见阴虚燥热之象时,继用救阴润燥之剂而收全功。丁甘仁云:“温病用参、附、龙、牡等,是治其变证,非常法也。盖人之禀赋各异,病之虚实寒热不一,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化寒,皆随邪势的传变而转化。此证初在肺胃,继传少阴,阳素亏,故阳热变为阴寒,迨阳既回而真阴又伤,故前后方法各殊。若犹拘执温邪不能投温剂,势必不起矣。”关于湿温类病证,丁甘仁认为,湿温之邪常表里兼受,其势弥漫,蕴蒸气分的时间最长,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变寒,与伤寒六经之传变多相符合,治以宣气化湿、表里双解法为主。概括言之,其治法为:邪在卫分、气分,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从以上这些治例中可以看到,在辨证施治上,丁甘仁是采用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合的办法,在方药上则经方与时方综合运用,打破成规,独出心裁。可以说,丁甘仁开创了伤寒、温病两学说统一的先河。

丁甘仁对内科杂病的治疗,则以伤寒、金匮方论结合马绍成、汪莲石的经验进行辨证施治。辨证正确,处方有准则,如治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薤白瓜蒌半夏汤;肿胀(水肿)用五苓散、越婢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吐血色鲜红用金匮柏叶汤、千金犀角地黄汤;色黑如墨用附子理中汤;寒湿下利用桃花散,湿热下利的用白头翁汤;黄疸用栀子柏皮汤;阴黄用茵陈术附汤;湿热并重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丁甘仁尤其擅治中风证,如真中风,属阳虚夹痰者用小续命汤、参附汤、半硫丸、人参再造丸等温阳通络法;属阴虚夹痰热者用自制验方天麻半夏羚角汤、温胆汤、至宝丹、指迷获苓丸等柔肝熄风、豁痰疏络法,无不得心应手。

丁甘仁认为,医生临诊时,第一,要估计患者体质的强弱;第二,要酌量病势的轻重缓急;第三,对患者的居处习惯、饮食嗜好等也要作适当的考虑。在投药无效时,必须细究其原因,是药不对症,还是药不胜病,然后加以变动。对病后调理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都要注意脾胃。他着重指出,治脾与治胃迥然有别,并推崇《叶氏医案》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之论。

丁甘仁于外科证治亦见独到。他自拟的外科药品,集诸外科验方,选药道地,加工精细,药有外用敷贴膏药、油膏敷药、药线、散药等,疗效显著,其大红膏尤为著名。他常采用古法“火针”穿刺脓疡,排出脓血,用以代替外科手术刀。其特点是穿刺创口小而深,排脓通畅,消毒止痛,收口较快,肌肤表层无疤痕。他认为,这一手术方法用于乳痈化脓,可避免乳房内层组织过分损伤的流弊。其法特殊,今人罕用。

(作者:席德治)

简历

1865年 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

1878年 开始学医。

1885年 开始行医。

1917年 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

1919年 创办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

1920年 创办上海国医学会,任首任会长。

1926年 逝世。

主要论著

1 丁甘仁.药性辑要.上海:思补、山房,1917.

2 丁甘仁.脉学辑要.上海:思补山房,1917.

3 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上海:崇礼堂,1927.

4 丁元彦,丁济万汇编.孟河丁甘仁医案.上海:崇礼堂,1927.

5 侯敬舆校.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丁氏套方).上海:上海医药指南,1941.

6 吴中泰整理.丁甘仁医案续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丁甘仁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上海中医校友会(筹),1985.

〔2〕沈仲理.名医丁甘仁传略.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985(9).

曹颖甫与张锡纯谁厉害

印象深刻的有曹颖甫,丁甘仁,张锡纯。

前二位不但临床好,理论也很牛。张锡纯偏重于临床。

尤其曹颖甫,真正的经方大家。别人眼中的不治之症多数手到病除。

著有《伤寒论发微》和《金匮发微》。比以前的经解都有看头。

秦伯未,章次公,姜佐景等中医名家都是他的学生。

更牛的是他拒绝和日本人合作。坚决不当维持会长。后被日人杀害。一代大家就此陨落,令人扼腕。

医韵幽香

? ?

? ? ?历史上的中医大家,从东汉张仲景以降,至金元刘李朱张,再到明清以温病学派叶薛吴王为著名,这其中尚有扁鹊、孙思邈、华佗、张景岳、徐灵胎、傅青主、喻嘉言、郑钦安、丁甘仁、唐宗海、张锡纯等,以及近现代的海派名医、京城名医、金陵名医们等,能够称得上中医名家、大家的应不止于千位。尽管后世的人们对各位中医名家、大家水平的评价见仁见智,但无疑,正是历代中医大家们凭借自己独到的视角、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引领着、标志着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医理论和临床的最高水平。

? ? ?从学术流派而言,有医经派与经方派、经方派与时方派之别,河间之寒凉派为后世温病学派奠定基础,东垣脾胃派则为温补派提供渊源、火神派则是后者极端的发展。地域性的学派以吴门医派、孟河医派、新安医派、钱塘医派、岭南医派等为名。可谓是代有高人,枚不胜举。但影响最大、且为古今老百姓所熟知的还是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和叶天士6位,这其中,扁鹊、华佗虽然很“神”但留给后人的东西不多,更多的只是传说!孙思邈著有《千金要方》则更多的属于方书而非医书,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意义仅在于集本草之大成。因而,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中医大家当是张仲景和叶天士了。

? ? ?古今中外都没有人怀疑张仲景的中医水平,尽管《伤寒杂病论》区区几万字,,但确是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堪称中医临床之“鼻祖”。但事实上,直至明代1589年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才把仲景称为“医圣”,之前,人们对仲景的评价皆以:“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可见,前人对仲景的评价也是随着年代而变化的。

? ? ?仲景毕竟对《黄帝内经》理论发挥于临床应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仅治已病更重视治未病,一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令中医人无人不晓。六经辨证理论天下皆知——曾经讲到“卫气同治”时,一位美国人居然能提出这是否会引邪深入是否符合张仲景六经辨证旨意。仲景不仅以整体观更有恒动观思维面对中医临床,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外感病的准绳,更有对内伤杂病的指南,不仅仅脾胃派之祖更是祛邪派之宗;不仅是寒凉派之源更是火神派之源;不仅创六经辨证更有八纲、脏腑、三焦辨证之用等等。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在于开拓了中医临床这么一个新天地——新思维、新方法、新经验、新理论——后世各科、各种理论创新似乎都可从中找到示范,其方法却很简单——不过是真实的记录下其临床诊疗疾病过程而已。

? ? ?叶天士是清代中医大家,人们知道的叶天士首先是《温热论》而被称为温病大家,并以此与张仲景伤寒大家相对应,并进而有“寒温之争”,其实这是对叶天士极大的误解!

? ? ?后人要读懂叶天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与叶天士并称为清代医学“双壁”的另一位中医大家徐灵胎,精读千卷、泛读万余卷医书,学富何止五车,在他徐氏早年评注《临证指南医案》时还对叶天士“骂骂咧咧”的,但随着其临证实践阅历的增加、对中医领悟的深入,晚年的徐氏对叶天士则是赞赏有加!在我所看,后人能看懂叶天士的大概也只有丁甘仁、王旭高、周学海、蒲辅周、程门雪等有限的几位了——这些人自己的新创虽然不多但对张仲景、叶天士二两家理论与经验都能融会贯通、极致发挥和应用。

? ? ?及至今日,叶天士对中医学的贡献仍然未被全面、系统的总结、挖掘,与对仲景经方理论的研究相比要薄弱的多。苏州的吴门医派研究会的工作差强人意,远不如其他学派传人的研究更来的扎实、丰满。要知道:叶天士既善治疫病、已病,更善“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治未病;不仅善于因地因时制宜,更善于因体质不同而治之有异;何止只善于治疗有别于仲景未曾遇到的急性外感热病——为吴鞠通《温病条辨》提供了蓝本,更善于治疗内伤杂病;何止只善于卫气营血辨证,更善于三焦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尤其是奇经八脉辨证;何止只善于络病理论,更善于从气论治内伤杂症;何止只善于应用虫类药物,更善于应用平常本草;何止只只善于治肝——为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提供蓝本,更善于治脾疗肺益肾宁心。

? ? ?徐大椿在评《临证指南医案》说:“先生之服善如此,犹见古风……,至理名言,此老必有传授其学,不尔,未能如此深造也”,徐氏尤对《幼科要略》佩服有加:“对此卷议论,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不仅名家,可称大家矣。敬服敬服!”这话出于徐大椿口中,真是不容易!徐灵胎是个中医历史上比较搞怪的人,此人完全自学成才,对中医基本全是自己看书看会的,水平甚高,其性格秉正不羁,为人好学,且学习能力超强,一学就会。最为可气的是,他除了搞中医之外,还是一位水利大家、武术家,甚至在中国音乐史上还记载有中国著名声乐学家—徐大椿,简直样样精通,这种人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活不过三秒,这让屌丝们怎么活。

? ? ? 徐大椿老也是伤寒大家,他是最喜欢批评别人的了,为批温补派专门撰写《医贯砭》,针对当时中医界的不良风气敢于抨击,是中国医学史上少有的中医批评家、评论家。其对叶天士如此评价,便可知叶天士的水平究竟如何了!

? ? ?叶天士对中医的贡献在于对《黄帝内经》理论的发挥和应用到了极致,把之前历代几十家名医之长发挥到极致,对前人常常被忽略、不为人所关注的经验之处却能够独有发挥,更补充、完善了之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辨治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新理论——前世各科、各种理论创新似乎都可以从中找到示范,其方法却也同样很简单——不过是真实的记录下其临床诊疗疾病过程而已!

? ? ? 对于叶天士,在中医界流传了一个他和薛生白故事。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祖籍安徽歙县,其父、祖父都是闻名当时的名医,后迁居至江苏吴县(今苏州)阊门外上津桥附近的下塘,与当时齐名且同为温病四大家之一的薛生白在一条街行医。薛生白,别名雪,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江苏吴县人。后世多叶薛并提,视为吴门学派的中坚,两人本是好友,但因为一次诊病而结怨。

? ? ? 相传有一个村民到薛雪处看病,薛雪察看了一番病情,告诉村民他的病很重,已经没法冶了。这个村民刚出大门往回走,就碰上叶天士。叶天士为他诊脉后,给他下了方子,并告诉他说:“您的病吃几服药就会好的,不是很严重,不用害怕”。这一切恰恰被在一旁的薛雪看到了,薛雪认为叶天士有意显示自己的本事,故意让他难堪,一气之下,回家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叶天士听说后也针锋相对地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

? ? ? 后来叶薛二人又言归于好。据说叶天士的母亲得了伤寒,叶天士仔细地为母亲开了处方,可不见好转。这事传到薛雪那里,薛雪私下里说:“这种病要是放在别的病人身上,叶天士早就用白虎汤了,而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就不敢用了。她这病有里热,正是白虎汤症,药性虽重,非用不可”。?这些话传到叶天士耳朵里以后,叶天士认为薛雪的话很有见解,就给母亲用了白虎汤,果然病很快好了。此后,叶天士觉得名医更应胸怀大度,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就主动地去薛雪家登门拜访,两人重归于好。可见叶薛二人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心胸坦荡,实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 ? ? ? ? ? ? ? ? ? ? ? ? ? ? ? ? ? ? 庚子年? 二月二十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刘沟大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