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弥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切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轻者仅有低热、腹痛、腹泻,大便1日3-5次,少有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重者可见血压低、四肢厥冷,脱水等症状,若在腹泻前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称为中毒性菌痢,以儿童为多见。治疗不当或抗病机能低下,腹泻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及带茵者,病菌由大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蝇和用具经口传染。
本病诊断依据在流行季节,有饮食不洁史,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粪便检查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粪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对慢性菌痢可作乙状结肠镜检和X线钡剂检查以资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补液、解痉、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
本病属于中医“痢疾”范畴。中医学认为饮食不洁,过食生冷肥甘,脾胃受损,湿热疫毒之邪乘机侵入胃肠,腑气壅阻,传导失司,气血凝滞,化为脓血,故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若热毒炽盛,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为疫毒痢;若浊气上攻,胃失和降而成噤口痢;迁延日久,正虚邪恶,时发时止则为休息痢;痢久脾肾阳虚,湿从寒化,可又转为虚寒痢。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469例,全部治愈。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熟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流行过程: 进入消化道的痢疾杆菌中只有对肠壁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病变。胃酸对进入消化道的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氧化氢以及细菌素等有杀灭或拮抗作用;肠粘膜表面有抗肠道致病菌的特异抗体(主要为分泌型IgA ),对痢疾杆菌具有排斥作用。所以当机体全身及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时,痢疾杆菌才能在肠腔内繁殖,侵入肠、粘膜上皮,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并使小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机体感染病原菌后,经过数小时至 7天(一般1~3天)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由于病人的年龄及机体状况、感染菌群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其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及直肠。病变局部的肠粘膜上皮细胞由于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溃疡。因此有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直肠受炎症反应刺激,致使病人表现有里急后重感(下坠感)。重者肠粘膜大片剥落,形成广泛坏死性假膜,病人严重腹泻,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症状。一般发病后 1周产生抗体,病变渐愈合,病原菌被消灭,临床症状消失。通常分急、慢性两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阿米巴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