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是什么

医案日记 2023-06-13 23:49:25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是什么

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并不少见'这是许多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家长不仅因孩子反复患病影响工作'更担心的是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弱'日后的健康没有保障。那么'到底孩子患呼吸道感染到什么程度才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泥?也就是说这种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泥?

所谓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以气管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之中,与抗御病原微生物侵入密切相关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一年中得几次急性呼吸道感染完全是正常现象,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每年平均患急性呼吸道感染4-8次。但有些孩子患病的次数过于频繁,每月患1次甚至几次呼吸道感染,这就属于病态了。

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必须遵照特定的标准,反复呼吸道也有相应的诊断标准。这一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年龄小儿所患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决定的。1987年4月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作出如下规定: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

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

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

《说明》

1、两次呼吸道感染之间的间隔至少应在7天以上,方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2、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未达到诊断标准,可加上下呼吸感染的次数。

而在大夫问起孩子患病的时间及次数时,大部分家长往往不能确切回答,只是说"大概吧","差不多吧",实际上这种回答对孩子的诊断及治疗都很不利。因此,每当孩子患病时,家长应认真作好病情记录,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资料,使孩子的病得到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张纯真的笑脸。

呼吸道感染反复怎么改善?

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情况,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肉蛋奶,此外还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摄入小分子肽,来激活肺部细胞活性,改善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情况。

疫情风险之下,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究其原因有哪些?又能怎么防?

自从冬季来临,似乎疫情起伏不定,各地都在为严防严控、紧锣密鼓地做着预防;可是,我们的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减少,对于家长来说,这并非选择题,谁也没法优先选择。只要是孩子生病整个家庭似乎都会乱成一团麻,算了吧,专业的问题就交给专业的人去解决,上医院找医生。

孩子发烧生病是家长最大的软肋,为什么总是我家宝宝反复感冒发热?按医生说的方法去做了,却总是不怎么奏效,而且,这病还总和我们展开车轱辘战;烧退了,又咳嗽,咳嗽没好,又发烧,就这样反反复复,哎,几近崩溃和无奈,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今天,我就分篇幅给家长清清楚楚介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为的是家长少走弯路。

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就是多次感冒吗?何必“绕口令”呢?其实并非如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早在2007年《慢性咳嗽和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专家共识并提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一类临床现象。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以反复性的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痛、喘息、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呼吸道症候群。 而将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又称为“复感儿”。

《儿科学》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按不同年龄段发生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标准为:

1、 2岁的婴幼儿: 每年上呼吸道( 喉软骨以上鼻、咽、喉 )感染 7次;或下呼吸道( 喉软骨以下 气管、支气管、肺)感染 3次。

2、2 5岁学龄前儿童: 每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 2次。

3、6 14岁学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 5次;下呼吸道感染 2次, 就可以确定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而确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通过明确的病史,相应的症状、体征、胸片、病毒及细菌学检验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每次发病最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周, 否则就不能确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现在家长的质疑又来了,这是你们专业上讨论的问题,干我们什么事?既然诊断一个病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何必说给外行听来着? 其意义何在呢?让我们回到开题,为什么孩子总是反复感冒? 因为 此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反复迁延及顽固性,可造成非良性循环,从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及经济负担。

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 据调查统计,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就诊率的60% 8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影响了许许多多儿童家庭的正常生活。

2、病因复杂: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非常复杂,容我先在此买一会关子,下面详细介绍。

3、反复迁延及顽固性: 由于人们普遍重视“反复”二字,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反复感染的成因,因此轻诊断、重治疗 ,这样就容易混淆基础疾病,如将过敏性疾病(慢性鼻炎)当反复感冒来对待,就会反复用控制感染的药物,而出现耐药性,疗效不好、病情反复、顽固和迁延不愈。

4、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孩,容易引起呼吸道顺应性减低、甚至肺纤维化,孩子的免疫功能下降,体弱多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

这才是我们今天想给家长兜售的主要内容,收藏好哟,越是低年龄组的孩子,越容易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

1、小儿呼吸道特殊性: 年龄小的孩子呼吸系统的发育是极不成熟,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小孩子的呼吸道短而狭窄,右主支气管垂直,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呼吸道纤毛运动及屏障功能差;因此,容易直接受病毒、细菌的侵袭,往往到达下呼吸道引起婴幼儿肺炎,尤其是腺病毒肺炎。

2、孩子免疫系统经验不足: 虽然孩子的免疫组织及器官出生后就基本建立,但是由于接触抗原物质少,机体缺乏对抗原的免疫识别及应答,没有免疫经验,未产生相应抗体, 因此一般6个月 3岁的孩子经常会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

3、家长过度保护或穿衣不当: 孩子表皮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肤对寒冷刺激缺乏寒战反应,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而家长对孩子往往有一种“感觉冷”的习惯,让孩子长期像温室的花一样,好好地保护在室内恒温环境中, 甚至习惯室内“捂热”,盖厚被子、穿厚衣服,结果,经不起风吹雨打,出门就生病。

而有些孩子从小家长未给孩子早期生活教育学会遇冷穿衣、出汗脱衣的习惯 , 只要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在家呆着不生病。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活动量大,出汗后衣服潮湿,就如同雨淋的感觉,那是最容易受寒感冒的。

4、诊断不明确、治疗不恰当: 许多家长习惯给孩子备“小药箱”,看吧,退热剂、感冒药、止咳药、腹泻用药、湿疹用药一应俱全,只要孩子发热、咳嗽,“套餐式”的用药就上去了,好些家长曾经问:孩子发热不用药真的可以吗?万一烧成肺炎怎么办?

其实,看病看病,先看病后治疗,家长毕竟不是医生,应先搞清楚诊断,弄明白是什么致病菌或病毒侵袭,才可以针对性地用药。

因为,让孩子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真的非常多而复杂, 有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结核菌等;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些病原体,盲目用药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以至无药可用,吃苦头的当然是孩子。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了解,疾病诊断不明确,把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后滴漏、咳嗽变异性哮喘或支气管哮喘、肺发育不良等当成普通感冒来治 ,那就大错特错了;以致原发疾病得不到及时准确治疗而被延误,反而形成顽固性疾病就比较棘手了。

5、个别孩子真有免疫缺陷: 真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少的,比如一些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这样的孩子是容易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平时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生活环境的维护,要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远离吸烟,室内空气清新和流通。家长要给孩子规律性地进行“三浴”, 即空气浴、水浴即日光浴。对呼吸系统要有意识地进行适当的寒冷训练,目的是适应环境变化,不要一味地将孩子“圈养”起来,一旦环境变化,孩子不适应则会生病。同时,家长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有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冷热感觉和穿衣脱衣。

2、加强营养、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要加强孩子的膳食营养,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均衡营养,尤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要做到合理、均衡搭配。千万不可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免疫力。

3、提高身体素质、加强 体育 锻炼: 孩子不可娇生惯养,要多见世面,到自然环境中接接地气,吸收新鲜空气,适当开展 体育 锻炼,从而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生病机会,即使偶尔感冒,也可自然病程,产生抗体,反而对孩子是一种锻炼。

4、树立科学正确的 育儿 观: 孩子如果经常感冒发热,家长要树立科学的 育儿 观,不要矫枉过正,即孩子哪怕偶然咳嗽一两声,就成了惊弓之鸟,赶紧的、必须吃药,前面我们也介绍了,要先看病、后诊疗。如果病情没有摸排清楚,盲目用药的后果可想而知了。

同理,孩子如果反复感冒发热,家长脑子里就要多一条弦,是不是医生给大家说过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呢,这时候还是要及时去医院看专科医生。千万不要自己随意在药店买点药,对症一下这么简单。以免贻误病情,造成孩子不良预后。

5、按时预防接种: 这里,我们还真要敲敲黑板,重点来了,孩子一定要按期进行计划免疫,无论一类、二类疫苗,都应该及时性的按时令、年龄接种疫苗,毫无疑问,疫苗的的确确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除非孩子有严重的免疫缺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