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养生,就要弄明白养生的真谛。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和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古人看问题的眼光十分远大。他们是把人放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的,要求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与大自然统一起来,融合起来,颐应起来。如《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老子》中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同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人们养生,就是使自己融人大自然之中。正如《吕氏春秋》所分析的:使生命不能顺应天性的是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度。圣人这样做,并非喜好节俭,讨厌浪费,而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生命的天性。人的一切名欲、物欲,以至于色欲,同。天人合一“的要求都是水火不相容的。树立了。“天人合一”的恩想,才会真正理解养生。
《养生大世界》2003年第10期鸟龙文
(一)中医养生之道的特征
中医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特点如下: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二)中医养生之道的内容
中医养生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民俗、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的主题,哲学又是哲学史的总结,冯契的智慧说理论自然离不开天人关系。综合西方认识论中的主客关系,可以把冯契的智慧说定义为超越主客二分式的新层面的“天人合一”观,并以此来探讨未来哲学的走向和发展道路。
[关键词]冯契;天人合一;智慧说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37-04
李伏清(1981-),女,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湘学、中国哲学。(湖南湘潭 41110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契的‘智慧’说研究”(项目编号:06BZX039)的阶段性成果。
人作为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In-der-Welt-sein)。这一“存在”体现了人和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两种:一是主客关系,为外在的“之中”的关系,即主、客式认识关系;二是“此在和世界”的关系,即“在之中”,人“融身”、“依寓”于世界之中,世界是由于人的“在此”而对人揭示、展现自己。我们借鉴海氏的这一理论,把天人关系分述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流的“原始的天人合一”(有着强烈的道德意义)、主客二分式的天人分离(在中国表现为科玄之争)、当代超越主客二分式的“天人合一”观三个阶段,把“在之中”的意义阐发为第三阶段的“天人合一”观,而冯契的智慧说正是这一“天人合一”观的典范。
冯契曾经指出:“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智慧,也是其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作为建立在对哲学史的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慧说,自然也以之为主题,对传统天人关系说进行重新审视。冯契既区分了天人合一观中的两个不同原则:天道原则和人道原则,也具体分析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观“为学”和“为道”两条不同的路线及其态度。但在中国哲学史上,无论是何种天人合一说,我们总称为“原始的天人合一”说,其理由在于缺乏主客二分的观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老庄提倡“夷”、“希”、“微”之“道”,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通过“坐忘”、“心斋”、“玄览”而达到“若愚”、“若昏”之婴儿般的“玄德”境界。其“天人合一”观非“主客二分”式思想,这点毋庸置疑。但也许有人质疑,难道张载《正蒙·大心篇》中“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区分也没有涉及主客二分吗?的确,张载认为“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见闻梏其心”,叫“心为有外”,“有外之心”,即在心或主体之外尚有客体的存在。而“有外之心”却不足以“合天心”,不能“体天下之物”,也就不能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只有破除“闻见”所“梏”,“大其心”才能达到“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合天心”的境界,即为“德性所知”(因此,德性之知并非知识)。张载明确指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高于“见闻之知”。以此推理,“天人合一”也就凌驾于主客二分之上了,道德高于知识。而道德原则正是自先秦儒家以来天人合一说的主流,孔子“仁”学中有“为学”和“为道”两条线。荀子对墨家思想的发挥,继承了“为学”路线,其思想有较多的认识论和逻辑理论,对先秦哲学作了总结。但其天人合一观终究没有脱离道德伦理的窠臼。而从孟子“四端”说到董仲舒等人将孔孟“天人合一”观发挥为神学目的论的天人感应式天命论,发展到宋明时期的心性天人合一观,无不彰显儒家“为道”中的道德原则。程朱“理在气先”,“天命之谓性”,性即理,纲常道德之理神化为天,源于天命,奠定了纲常之理的形而上的地位,也表达了持敬致知之涵养功夫,实现“与理为一”的境界,即形而下之人体现形而上之理、人遵循理、理体现于人的天人合一境界,其知行观无疑统摄在存天理灭人欲、以天理压人欲的道德原则中。尽管形而上之理与形而下之气之区分暗含主客二分的思想,但尚未达到西方近代哲学中主客二分的水平,不仅在认知领域存在主体性原则的缺乏,即使于道德领域也是反人道的。
王夫之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反对以天理灭人欲、片面注重人伦道德,主张重视个性、人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能(主体的认识作用)所(被认识的客体)”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主客二分的主张。他还建构了一套较详细的认识论体系,如“即事穷理”,反对“立理以限事”,从知行观的角度批评了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阳明道德性知行合一说中“以知为行”、“销行归知”的思想。这些主张都有利于主客二分、主体性的建立和科学精神的推广。
尽管王夫之、戴震等人的天人关系思想中存在着某种主客二分的萌芽,为近现代哲学向主体性和科学精神的召唤提供了理论根基,但萌芽并不等于呈现,主客二分在西方哲学几百年的历史还需以浓缩的形式活跃于中国哲学的舞台,这也是中国哲学发展认识论的逻辑的必然。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等是这一时代潮流的代表。而冯契站在前贤的肩膀上,在“实践”观的引进下,把天人关系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平台。
冯契的“智慧说”把天人关系引申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主客二分式的对立最直接地表现为知识和智慧、科学和哲学的对立,表现为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峙。
冯契的智慧说是超越主客二分式的主客一体,表现为建立在科学的认识辩证法基础之上的知识对主体精神世界的渗透,亦即知识向智慧的转换,即“转识成智”。这种要求自然呈现为对科玄之争的解答和超越。冯契对科玄之争中天道和人道、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张力问题亦有慧见,并力求寻找新的视角来加以解答。他在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中,综观广义认识论过程,肯定地回答了“由于中西哲学的交流和会通,是否可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立的问题”。他在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关系和借鉴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科玄之争作了明确的回应和答复。
冯契主张用西方的Epistemology来代替Theory of Knowledge,认为认识论不应仅限于知识的领域,也应该研究智慧,即探讨“元学如何可能”和“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建立了广义认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二是理论思维能否把握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三是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四是理想人格或自由人格如何培养。前两个问题涉及的是经验领域的知识,是名言之域,表现的是从无知到知的飞跃;后两个问题主要是关涉性与天道的智慧学说,是超名言之域,表现为从知识到智慧的质的飞跃。因此,认识过程不应仅限于知识的理论,更应该研究智慧的学说,综合起来也即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和转化,即:在对象上表现为自在之物不断化为为我之物。进入人的所知之域;在主体上,表现为精神由自在而自为,获得自由。通过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和德性的自证的有机结合,实现从知识向智慧的飞跃,即“转识成智”,达到经过主客二分式知识论的渗透而最终超越主客二分,实现高层次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冯契主张走实践论——实在论的路线,把王夫之和庄子联系起来解说其理性的知觉,来弥合近代哲学以来知识和智慧的对峙,实现“转识成智”理论的建构。冯契将其对知识和智慧关系问题的探索表述为《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是其主干,而《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与《人的自由和真善美》是其两翼。《智慧说》三篇的旨意终归于统合西方近代认识论和现代本体论与中国传统辩证式天人合一观。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我整理的成语天人合一的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德
天人合德是人们追求的崇高理想,指人应该效法天德,与天合德,自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传统文化的做人理念主张从完善个人做起,认为人们通过修身可达到直接与大道相感通,与神相感应。儒家讲的是入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儒家有三省吾身、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佛道讲的是出世,通过修炼可达到佛道神的境界,道家讲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佛家讲的“佛光普照,礼义圆明”,无不济世利人,教人向善。
天以仁爱生长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天意至仁,而人之仁德取法于天。“仁爱”精神是传统道德规范的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与义、德、忠恕、礼、乐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泛爱众”,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人如何成为仁,也就是人如何成为人,孟子还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君子的崇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了古圣王帝喾高辛的.“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盛景;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佳境;帝禹“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政德;周初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的仁政。被司马迁称誉的“盛景”、“佳境”、“政德”,其实都是“仁政”的代称,“仁爱”是他们共同的美德。墨子也说到“圣王法天”,认为因为天地之道的根本精神在于“无私”,所以圣王效法天德,博施济众。
古语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人的德性也禀赋天地这种好生之德。宋代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以天地为父母,要“体天地而仁民爱物”。周敦颐说:“天地生万物,而又唯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他的窗前草不除去,有人问其原因,他说:“欲常见造物生意。”朱熹认为仁体现了宇宙的“生生之理”,说:“仁有生的意思,如四时之有春,彼其长于夏,逐于秋,成于冬,虽各具气候,然春生之气皆通贯于其中。” 程颢说:“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他认为万物生意最可观,如鱼跃鸢飞,活泼的表现着宇宙生命的和谐,而当皇帝折断柳枝时,则予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就是仁,是善,天地圣人都要顺天地顺阳之道而施仁,“明道救时”,“止于至善”,并揭示出“人心不仁,天心不佑”的道理。
所谓“天人一也”,也可以统一于理,统一于道,统一于高尚的道德,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当一个人真正做到透彻的了解人与宇宙大道之间的关系后,就自然明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意味着人们主动自觉的去完成上天所赋予的使命。传统理念规范明确了人们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一、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吗?还是吃饱吃好养形态?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是要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二、如何养生?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当下的的社会紧张忙碌,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这就需要让人们认识一下我们最古老的传统文化––道。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天人合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
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天人合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大众养生,还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础上:认为吃的健康一点,运动合理一点,就能够健康一点。生活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一点。但还没有人提出活的长久一点,活的自在一点的观念。而道家的很多东西,都揭示了长寿的秘密。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多少岁数呢?
《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上所述,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的。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秋季是忙碌储存食物的时候。动物比人更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它们是天生的养生家。所以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要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古人其实也是一直在和动物学习养生的。比如《五禽戏》《八锦缎》以及一些武术,都是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其实顺应自然的养生很简单。你每日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你每天看到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就休息。不要在出去工作、喝酒。应酬少一点儿,健康也就多一点儿,生命也会长久一点儿。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道家的修炼,不也是要做到纯阳吗?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就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顺则昌,逆则亡。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你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请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少一点兴奋,多一点安静。这样,慢慢的,心神就会安宁,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药王孙思邈曾说“人过四十讲养生”40岁,是人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了。就好象一部汽车跑了40万公里了,就要大修,否则再跑下去就难以正常。是不是人只有到了40才要养生呢?不是的。我们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最致命的一条就是“当时去了之后才会觉得宝贵”。40岁,恰恰是健康已经失去了的时候,所以这时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才开始养生,才开始惜命。其实“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人在最年轻,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老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养生了。就应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并积极的配合实施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整日吃喝玩乐,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衰老而已。
我们应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道家养生的观念。做到防微杜渐。做到“壮则知养,老则久长。”?
上边我们说了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首先,我们说说四季如何养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69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洞穴养生
下一篇: 活出人生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