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的登革热病例仍有零星增长,昨日获悉,除白云区太和镇柏塘村患者相对集中以外,其他区市也有个别病例。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熊远大表示,12月不太可能再出现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反复,但是灭蚊工作不得松懈,将再进行一轮灭蚊工作。
昨日(20日),白云区太和镇柏塘村的一位登革热病人治愈出院。“现在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少数几例病人入院,同时也有痊愈的患者返家,基本住院的登革热患者在20例以内。”广州市八医院传染科的负责医生称,住院的柏塘村登革热患者病情进一步稳定,此前曾因体质较弱而出现内出血的69岁女患者,现在已经过了隔离期,病情稳定,需要接受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一家四口全部中招的那个家庭,两位瘫痪老人的情况也有进一步好转。除了10多例来自柏塘村的病人外,其他城区也有个别患者入院后确诊为登革热,其中有一位30多岁的青年男性,家住天河区,在佛山南海上班,上周末因为发热、皮疹等典型症状被送入院,目前情况属于平稳。这位医生称:“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判断12月份广州的登革热会不会绝迹,估计到12月底才能彻底灭绝。”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熊远大表示,冬季灭蚊工作将再一次部署。他认为12月不太可能再出现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反复,但是灭蚊工作不得松懈。
登革热是一种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其特点如下:
1、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呈现反复状态,一些人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起起伏伏。
不过,如果儿童感染此病,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而与感冒发热不同的是,发热期脉搏不快,相反可出现相对缓脉。
2、不仅发热,还可出现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不过,如果体温退了,斑也会退去。
3、发病后的5~8日会开始表现出血的症状,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此病还会表现为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如果是重型登革热,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而重型登革热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扩展资料
登革热的预防
1、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药剂消灭成蚊。
2、做好个人防护。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衣裤,或在皮肤上凃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2、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3、轻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人民网-广东今年已确诊登革热34例 警惕登革热病的5个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60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名称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