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看来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多数是由于心脏疾患造成的,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也称心脏性猝死。
43岁的刘女士坐在ICU病床上和亲人交谈,一点也看不出6天前猝死过的痕迹。原来刘女士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几年来间断服药,近一年来,在运动过程中多次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半个小时以后可以自行缓解。那天下午5点多钟,她在体育运动中突然感觉劳累和不适想歇歇,但随即晕倒在地,面色青紫,呼吸停止,10分钟后由家人送至附近的北京
中医医院
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给予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和心外按压等复苏抢救治疗。5分钟后,她恢复心跳,随后恢复自主呼吸。
■猝死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
该院急诊科姚卫海主任说,呼吸心跳停止4至6分钟,可以引发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害。长时间呼吸心跳停止还可能造成全身脏器的损伤。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症措施,给予输入活血化瘀、醒神开窍的中药静脉制剂,鼻饲安宫牛黄丸,患者于24小时后逐渐苏醒,能够清楚地回答问题。
近一个月来,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已经陆续接诊4例猝死病人。该院急诊科姚卫海主任说: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部分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并不引起注意的先兆症状,如晕厥、全身不舒服、头痛、胸闷紧缩感。多数在死亡前无任何诱因或可引起注意的症状。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将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因此,猝死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大量吸烟、高血压、心脏肥大、过度肥胖、过度紧张的生活方式等。
■九个注意有利预防心脏性猝死
姚卫海主任提示: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
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中年人。
2.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平衡膳食: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5.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6.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
7.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8.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
9.随季节和天气增减衣服,谨防感冒,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
姚卫海主任还指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发现得越早,心肺复苏术开始的时间越早,存活率越高。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叫周围人帮忙,也可速请就近医院医务人员前来救治。并将病人仰卧平放在床上或地上,仰头举颏,开放气道;进行心外按压(100次/分)等现场救护措施,待急救车或医务人员到场后再以妥善的方法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
越来越多的疾病找上了中年人,身体免疫力差,中年猝死现象非常多,在晨练时候我们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早晨注意加一件衣服,不能贪凉,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能在运动之后立即喝凉水,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动作,要量力而行。
晨练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强朋友圈里流行走步运动,说什么不走上1万步誓不罢休,有些医生就建议我们要量力而行,因为在他接诊案例中,就曾经有过运动猝死现象发生。能走1000步就是1000步,千万不要逞强,非要走1万步,逞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骨关节疾病,甚至是猝死,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一定要量力而行。
晨练时要视天气情况而定,如果天气很凉,要注意加一件衣服很多人去参加晨练的时候,就是一件小背心,一个短裤,即使是夏天,也有可能发生天气突变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根据当天的温度变化来增加衣物。可以在身上套一件衣服,如果热了就给它脱下来,绑在腰上,这样避免了自己感冒感冒不是一件小事,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猝死发生。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量要掌握好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练出健康的身体,应该由自我把控。
晨练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动作很多人是突然决定去晨练的,有运动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在每次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运动,准备压压腿,扭扭腰,伸伸胳膊,踢踢腿,踢踢脚。一旦抻着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就会很长时间都没法参加晨练,所以一定要自己掌握健康运动的节奏,你做好晨练之前的准备了吗?如果你没有千万不要贸然去跑步,不然就会导致肌肉拉伤。
在运动中有很多细节容易被人忽略不计,比如运动完了以后会大汗淋漓,有的人立即就去冲凉水澡,立即就喝凉水,这些对我们的身体都是有很大的弊端。一定要喝温水,冲温水澡,爱护你自己的身体,我们跑步去北京。
01定期体检
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是感觉自己身体不错,就觉得自己很健康 ,很少去做系统的坚持,建议每年定期做体检,如果有问题,就可以及早发现,没问题也可以安心
02放缓节奏
中年人是一家人的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挑在肩上,又有年轻一代在后面追赶,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面对工作生活,中年人的生活非常大的,可以适当的放松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都和家人一起轻松一下,调试下生活工作的快节奏
03坚持锻炼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年人尤其觉得迫切,争分夺秒的向前奔跑,大多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应酬,很少去锻炼
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不见可以改善身体状态,锻炼身体的同时,精神也能得到放松
04生活规律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有时间了就吃两口,没时间吃饭就凑合,忙起来就留通宵,没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不能按时的吃饭,这也导致身体出现极大的隐患
减少熬夜的时间,让生活规律起来,身体能够得到休息,发生猝死的几率也会相应减少
特别提示健康的身体能让一个人走的更远
说是冤亲债主来索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这种情况在法医学上称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猝死是指貌似健康实有隐患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SMD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概述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这一名称自日本渡边富雄1977年提出以来,在法医检验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SMDS在国外文献中报道较多,但国内报告的相对较少。具有下述特点:①死者生前身体健康,发育营养良好;②男女比例约为11:1;③多为青壮年(20~40岁);④死于夜间睡眠中,以凌晨2~4时为多见,偶见于午睡中猝死;⑤多为即时死,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呻吟、打鼾、惊叫、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症状,被同室者发现后经喊叫、甚至手推不能醒而迅即死亡;也有在次日清晨被发现已死于床上者;⑥经全面系统法医病理学检查及毒物化验等未见足以说明死因的病理变化。本病值得注意的诱因为睡前过于饱食、睡眠不足、过度吸烟、性交、精神紧张及身体过度疲劳等;但多数无明显诱因而发生猝死。
病理变化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没有明确的致死性病变。尸检见呈一般猝死尸体征象,颈静脉怒张,瞳孔散大,指甲及口唇发绀,尸斑出现早而浓,尸僵出现迟而强。心脏略大,可见右心室扩张,肉柱扁平,腔内有多量暗红色呈流动性不凝固血液。心外膜及心内膜无异常变化。镜检见多数病例可见心肌纤维断裂及心肌纤维空泡变性,心肌间质水肿。肺淤血、水肿,可有小灶性出血,但无炎症细胞反应。气管及支气管腔内有泡沫液体。肝、脾、肾等实质脏器淤血。胰被膜下及间质可有出血。有的可见胸腺淋巴组织增生,肾上腺皮质变薄,以束状带为著。脑充血、水肿,神经细胞缺血性变。脏器粘膜及浆膜面可见出血点。
猝死机制
关于死因及死亡机制,国内外众说纷纭。下面介绍几个学说:
急性心脏性死亡
认为其直接死亡机制是突发的心功能不全。如Baron等发现部分SMDS病例有心脏传导系统异常;高津光洋、陈新山等在部分SMDS病例可见心肌纤维的肌红蛋白有灶性缺失,胡丙杰等发现部分SMDS案例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阳性,认为是心肌急性缺血的表现。
原发性脑死亡
睡眠中做恶梦。大脑皮质活动包括情绪冲动通过皮质下部和植物神经,对心脏及呼吸功能都有影响,脑供血不足,甚至脑缺血缺氧,而导致脑抑制加深,由昏睡到昏迷不可逆转而发生睡眠中脑死亡。
内分泌因素
睡眠中猝死的病例男性占绝大多数,渡边称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女性几乎不发生,故不能不考虑内分泌因素在猝死中的作用。性激素对伴有病理改变的急性心脏病死者,其血液中胆固醇和亚油酸浓度的影响已得到证实。当注入女性激素时,血清胆固醇增加,亚油酸降低,相反,注入男性激素时,则胆固醇和亚油酸都增高。笹野伸昭(1978)认为,睡眠中猝死好发于男性,是因为雄性激素能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发育不全、皮质醇分泌不足之故。夜间皮质醇的分泌最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60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一过性视力障碍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