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小孩个个是家里的宝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平时总是担心孩子缺这缺那。于是,“早上喝一杯高乐高,吃一粒鱼肝油,两片钙片。中午饭后要吃一片小施尔康(复合维生素),一片牛初乳。”便成了许多小朋友每天必备功课。家长们总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
但是,生病总是难免的。真正碰到小孩生病,又急于求成,盲目滥用抗生素,导致肾脏损害、耳聋等副作用。记者在近日的调查中发现,没病乱补维生素,生病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家长“爱子”的误区。
1、维生素当饭吃
婷婷和平平是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经常碰面,两个小朋友的妈妈经常交流孩子的营养心得。记者发现她们非常统一,每天都会给小孩吃“成长快乐”或是“小施尔康”等多种维生素。幼儿园也有不少其他孩子的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吃多种维生素。家长们普遍认为吃维生素有益无害不怕多吃。
专家提醒
其实维生素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过量可引起毛发枯干、皮疹、瘙痒、厌食、骨痛、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低热、呕吐、腹泻、厌食、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蛋白尿、肾脏损害等症;维生素C服用过量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
2、发烧动辄就用抗生素、解热止痛药
涛涛从小就爱发烧,他妈妈之前用小儿安效果很好。以后涛涛一发烧他妈妈就给他用小儿安。可是最近一次发烧,都用了好几天了,还是高烧不退,整夜哭闹。现在不少家长像涛涛妈妈一样,小孩一生病就紧张,动不动就用抗生素,希望能把病立即压下去。
专家提醒
小儿安的主要成分是磺胺,而磺胺只对细菌感染疾病(如支气管、肺炎)有效,而对病毒无能为力。长期服用磺胺等消炎药,会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出现鼻出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色综合征。
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等意外情况出现。
3、中药无害论
不少家长排斥一切西药,认为西药“太毒”(指副作用太大),认为中药才是无害的。如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就喜欢给孩子服用六神丸。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以前遇到这种毛病的时候吃六神丸,效果好,价格便宜,还是中药,给小孩子吃肯定也不错。此外,牛黄镇惊丸、包龙丸、回春丹等儿科中成药轮番上阵,有病中药治,没病中药补。
专家提醒
中药既然是药,必然也有副作用。如六神丸的成分包括牛黄、冰片、蟾蜍、珍珠、雄黄等。其中蟾蜍含有与强心甙结构相似的蟾蜍毒素,应用不当易致心律失常;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盐成分。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长期服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
4、盲目服用驱虫药
在儿童中,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专家提醒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
5、滥用丙种球蛋白
有不少家长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小孩抵抗力稍差一些就要到医院打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增强抵抗力,少生病。
专家提醒
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6、把喉片当糖果
现在很多家长视糖果为洪水猛兽,尽量不让孩子吃。为了对付小孩子哭闹,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喉片吃,由于很多喉片吃起来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小孩子自然喜欢吃,而家长也认为喉片非糖果,消炎又好吃,何乐而不为?结果时间一长,发现孩子口腔炎症不断!
专家提醒
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不是糖。对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等具有良好的作用,由于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蔗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一些家长便将其作为糖果给小儿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如:薄荷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碘喉片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与腐蚀性相当大;草珊瑚含片则可使口腔发干。特别是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这些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机作乱而引起炎症。
7、迷信新药、贵药
刘女士带儿子看病,要求医生开最好的药。医生说,某某药退烧不错。她却说,才这点钱,肯定不是好药。医生无奈,只好给他换了一种较贵的进口退烧药和中药可比奇,她这才放心地带孩子回家。医生说,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专家提醒
其实,治疗效果与价格不一定总成正比。便宜而对症才是好药。新药等于好药的看法是误区。从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药是经过了长期验证确有疗效的,对于不良反应,人们也知道得更多些。
问题一: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要注意下面“四忌”: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问题二:小孩子在服用药物以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首先要看是什么药物,像青霉素就不能随便吃的,容易过敏的,一般都要看宝宝会不会过敏,有没有呕吐,拉肚子,眩晕。 查看原帖>>
问题三:来比林的儿童用药一般12岁以下小儿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问题四: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需要注意什么1、用药种类与年龄相符,不用儿童禁忌药品;
2、用药剂量与体重相符,不可超剂量用药;
3、注意药物有效期,不吃过期药品;
4、注意药物禁忌症,不吃禁忌食物或者饮品等。
问题五:家庭安全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50字误区一:药量过大
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然而有的人随意加大剂量,这样十分危险。
误区二:药量偏小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误区三: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误区四:时间错位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有的药每日服2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每隔8小时1次,可是患者往往在三餐时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疗效。
误区五:随意换药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如随意换药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误区六: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成为慢性感染。
误区七:当停不停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
误区八: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须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九:小儿用成人药小儿肝肾功能差,解毒功能弱。如诺氟沙星(氟哌酸)可引起小儿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的发育,应禁用。误区十:以病试药有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使用。这样不少人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时机,甚至病情恶化,难以救治。
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应当走出家庭用药的误区,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这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推荐关注“大白药箱”,最好用的家庭用药管理平台。
问题六:小儿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2.注意用量。小孩与大人的区别,并不是简单地认为只是身高、体重、外形上的不同;而且内在各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在用药上, 也不能只认为就是用量大小不同而己;当然小儿的用量要比成人 少,但有些药如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也许较成人要大些。因此, 必须注意用量,要分清每次和每天的用量,按医嘱服药。3.成人药不能随便给小孩用,这里不只是用药时的大小问题, 主要是有些成人的药,其作用对小儿不利。如:成人的止咳药中 有些含可待因成分,对小儿不适合。孩子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特别是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肝肾,用药不当可影响肝肾功能,有些 药物对听觉有影响,但小儿又不易反映,易造成耳聋。4.有用药方法上:原则上可用口服解决的问题不用肌肉注射; 能用肌肉注射解决问题的,不要用静脉给药;注射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重,产生意外的可能性大。5.注意服药方法。为了减轻对胃的 *** ,有些药物要在饭后服用;但对婴幼儿来讲,常因不愿服药,强喂引起呕吐,饭后服 药有时不合适。有些药物在酸性强的情况下吸收好,而有些则吸 收差。如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但如与牛奶一起服,易结成 凝块,粘在奶瓶上,影响吸收。小儿药用量小,最好用水冲稀后 直接喂,不要放在奶瓶中,易被奶瓶粘去,难以保证全部喂入。 有些药物经牛奶可起化学变化。
冬季寒冷干燥,致病菌肆虐,正是感冒多发时节。近一段时间不少宝宝纷纷中招,让爸爸妈妈们心疼又着急。今天芝麻酱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和常识,与此同时要提醒大家,着急别焦虑,更不要擅自给宝宝胡乱用药哦!
病毒感染别乱用药
宝宝感冒大多属于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病毒性感冒有其自限性,即使不吃药,通常也能在一周左右自愈。感冒药不能缩短病程,只能缓解伴随感冒的症状,比如发烧、流鼻涕、痰多等。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护理工作,并密切关注病情进展,不要给宝宝乱用药。
宝宝感冒别乱用抗生素
宝宝感冒千万不要擅自乱用抗生素类药物!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类药物只对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效。乱用抗生素不但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还会使细菌耐药。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该由医生检查判断,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别给宝宝乱用复方感冒药
绝对不能给宝宝乱用成人复方感冒药。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每种药物过量都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一般来说,两岁以下宝宝不应该使用复方感冒药,四岁以下宝宝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四至六岁儿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正确使用。宝宝感冒应该首先考虑用物理方法缓解症状,在有必要时选择单一成分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抗生素和消炎药别混淆!
很多人容易把抗生素和消炎药搞混淆,下面芝麻酱就来细说一下抗生素、消炎药,以及抗菌药的区别:
消炎药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炎症:炎症是指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生理反应。是致炎因子对机体损害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炎症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很多因素会引起炎症,如外伤、高温、射线、强酸、强碱等。
消炎药是抑制致炎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致炎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减轻、消退,同时缓解由炎症引起的症状。
抗生素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抗生:抗生是生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即一种生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抑制、排斥另一种生物的现象,主要发生于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之间。
利用抗生现象,人类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比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细菌或真菌。
抗菌药
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为抗菌药。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胺类药、喹诺酮类等)以及抗生素。也就是说,抗菌药是比抗生素更大的概念,抗生素包含在抗菌药的范围内。
给宝宝正确使用抗生素
如果医生建议宝宝使用抗生素,那么一定要根据医生指导,按照正确药量和频次服药,要足量用药,用够疗程。千万不要擅自更改药量,也不能更改用药的持续时间。更不能看宝宝没好转,就擅自给他更换药物。
大部分抗生素在饭后服用为宜,但具体如何服用要根据医生指导。
宝宝在服药期间出现任何过敏症状都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情况更换药物。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
身为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
是有必要的,
但也不能一味地盲目自信。
在宝宝感冒患病期间,
一定要密切观察病程进展。
在病情有变或感觉不放心时,
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请医生进行检查,
根据医嘱护理和治疗。
我们是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
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打开宝宝的嘴,捏住鼻子,灌药。
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同时有食道和气管,气管上面还有会厌软骨。吞咽食物时,它会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但当宝宝哭闹时,会厌软骨来不及覆盖气管入口,使药液流入气管,导致宝宝剧烈咳嗽。如果吸入肺部,甚至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用果汁服药。
很多家长给孩子用果汁喂药,或者吃完药马上喝果汁吃水果。其实这样不好,因为大部分果汁都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酸性物质会使部分药物提前分解或溶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此外,在酸性环境下,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增强。国外临床药理学家证实,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比如柚子汁、橙汁、苹果汁会抑制一些抗过敏、抗感染药物的药效。所以建议用温开水服药,最好从喝果汁、水果开始间隔1小时服药。
喂药时加糖。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或者为了掩盖药物的苦味,往往在服药时加一些糖。其实这种吃药加糖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红糖含有较多的元素和铁、钙等杂质。一旦与药液中的蛋白质、单宁结合,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危害健康。此外,糖还会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烧药的药效,使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降解。所以家长要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表扬,尽量让孩子主动吃药。
吃胶囊时剥去溶衣。
胶囊的外壳有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形状”。胶囊中的药物一般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粉末或颗粒,或者是味道不好、易挥发、在口中容易被唾液分解、容易被吸入气管的药物。这些药物被装入胶囊,以保护药物的药性不被破坏,以及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因此,服用胶囊时,建议吞下整粒胶囊,不要剥开。尤其是肠溶胶囊。
很多家长会在家里准备一些常用药,比如儿童感冒药等,于是有些家人只要发现孩子感冒就会立马找药给孩子吃,但是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才能避开几个用药误区呢?
1、给孩子吃儿童专用药
有些家长给孩子吃药很随意,吃哪种药吃多少都稀里糊涂的,甚至还有家长为了省劲给孩子吃成人药,虽然在药量上酌情减量了,但是仍然可能会导致用药事故发生。
因为很多外在因素存在导致很多医院的儿科医生会给儿童用成人药品,这也会给孩子带来健康隐患,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尽量选择儿童用药,如果不能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剂量,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2、尽量少用药
有些家人只要孩子生病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吃药,虽然药品可治病却忽略了是药三分毒的副作用。尤其是很小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肝脏功能不健,对于很多药物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儿童药物,用药剂量应该更有针对性,这样才会更精确更安全。
3、符合国家标准安全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是贵的就是好的,其实对于药物的好坏不是用价格来衡量的。
首先要看药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看药品是否安全、都有哪些副作用;
最后要看选择的药品是否对症有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8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宝宝健康妈妈的药箱要准备什么
下一篇: 儿童用药应选何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