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及处理原则(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医案日记 2023-06-11 18:44:52

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及处理原则

1.一般反应处理

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红肿直径0.5~2.5cm为弱反应,2.6~5.0cm为中反应,大于5.0cm或虽不超过5.1cm,但伴有淋巴腺或淋巴管炎者为强反应。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体温37.l~37.5℃为弱反应,37.6~38.5oC为中反应,38.5oC以上为强反应。一般反应不需特殊处理。中反应以上局部可给以热敷,口服解热镇静药或卧床休息。

2.加直反应

性质虽同一般反应,但程度较重。如反应发生的人数比例高,其原因多由于制品质量差、接种剂量过大、部位不当、疫苗注射前未摇匀或机体敏感性高等,应采取对症治疗,防止发生合并症。

(1)晕厥:平卧、注意保暖、喝些热水或糖水,重者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2)过敏性休克:平卧、安静、保温、注射肾上腺素后送医院观察,及时抢救治疗。

(3)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过敏性紫癫可用抗组织胺药物。紫癫发生较重者,必要时给激素及止血药物。

(4)局部化脓:应区别是感染还是无菌化脓,前者以抗感染为主,必要时切开引流。若是无菌化脓则不可切开,以免造成伤口长期不愈,但轻者可做热敷,使其自行吸收,重者用无菌注射器抽脓。

在预防接种中遇到异常反应,要及时处理并填好“异常反应调查表”。对严重的异常反应除积极处理外,还要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重大的或原因不明的反应或事故应上报市卫生防疫站。

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接种乙脑疫苗发生的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即可。使用的灭活或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但较之鼠脑提纯疫苗的发生率要低很多,应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治疗,一般都有较好的效果。
处理原则是立即停用可疑疫苗及其结构类似的疫苗;输液促进排泄,应用抗过敏药或类固醇;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支持疗法(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和注意护理;抗组胺类药物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H1受体拮抗剂,也可用甲氰咪哌、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选用1~2种即可;对有过敏性休克可能者及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和过敏性紫癜者,应尽早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一般应用氢化考的松300~500mg/d或地塞米松10~30mg静滴,待体温正常、皮疹渐退减量或口服强的松;症状严重、皮疹广泛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中等量短期服用或遵医嘱早期应用大剂量均有很好疗效;有过敏性休克症状成人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儿童按每次0.01 ml/kg。如体重不详,2岁以下用0.0625ml(1/16),2~5岁0.125 m1(1/8),6~11岁0.25ml(1/4),11岁以上0.33 ml。此外可用维生素类药物,如VitC、VitK、路丁和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能增加血管致密度,有助症状消退。

国务院权威解答疫苗不良反应

法律分析: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极少发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第五十二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绝大多数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常见的轻微反应,是由疫苗特有性质引起的反应,不会造成生理或功能障碍。这种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局部反应可表现为红肿、疼痛和硬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大多数儿童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个别严重的红肿、疼痛反应可酌给小剂量镇痛退热药。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因其性质特殊,一般严禁热敷或冷敷,以防细菌带入而发生感染。要加强护理,勤换衣衫,防止注射部位破溃化脓。如局部破溃可涂甲紫,严重时也可外用消炎药,预防感染。
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及其他反应,如烦躁不安、身体不适、精神不佳和食欲减退等。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只要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出现其他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防止继发感染。全身反应严重的,要做对症治疗。退热剂除可退热外,对头痛、头昏、全身倦怠和烦躁不安也有效果。恶心、呕吐应用止吐剂,或给予维生素B;胃痛、腹痛者可服颠茄合剂;腹泻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可服用吸附与收敛药。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时,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以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或恢复期若接种疫苗,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1周内严重腹泻的病人要暂缓服用脊灰疫苗。
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会引起过敏反应。吃蛋白质后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低血压和休克、腹痛、腹泻等过敏反应的人不应接种某些用鸡胚组织制成的疫苗,如黄热病疫苗、流感疫苗等。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不应接种含有该抗生素成分的疫苗。
一般来说,以下疾病的患者不能接种活病毒疫苗:免疫缺陷症,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因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等。结核病低发地区不推荐接种卡介苗,有症状的阳性者也不要接种卡介苗。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不能接种乙脑、流脑和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重症慢性病病人应暂缓接种或慎用疫苗。
孕妇应慎重接种疫苗。禁用水溶性抗原、异种动物血清、活疫苗。限制白喉疫苗的接种。不建议接种卡介苗。

宝宝打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很多宝宝都需要去接种预防,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区域性反应和轻度的全身症状。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区域性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物件,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接种乙脑疫苗发生的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即可。使用的灭活或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但较之鼠脑提纯疫苗的发生率要低很多,应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治疗,一般都有较好的效果。

  处理原则是立即停用可疑疫苗及其结构类似的疫苗;输液促进排泄,应用抗过敏药或类固醇;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支援疗法***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和注意护理;抗组胺类药物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H1受体拮抗剂,也可用甲氰咪哌、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选用1~2种即可;对有过敏性休克可能者及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和过敏性紫癜者,应尽早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一般应用氢化考的松300~500mg/d或地塞米松10~30mg静滴,待体温正常、皮疹渐退减量或口服强的松;症状严重、皮疹广泛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中等量短期服用或遵医嘱早期应用大剂量均有很好疗效;有过敏性休克症状成人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儿童按每次0.01 ml/kg。如体重不详,2岁以下用0.0625ml***1/16***,2~5岁0.125 m1***1/8***,6~11岁0.25ml***1/4***,11岁以上0.33 ml。此外可用维生素类药物,如VitC、VitK、路丁和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能增加血管致密度,有助症状消退。

  宝宝打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的接种一般是采取皮下注射,就是将0.5ml疫苗注射液注射到胳膊的皮下,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孩子是没有任何不适反应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注射疫苗以后面板区域性会出现红肿,疼痛,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会出现发烧,但是温度不会超过38度。因此,有如下情况的儿童不适宜注射乙脑疫苗,需待病情完全好转以后才能注射。

  1、正在发烧的儿童。无论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只要孩子正在发烧,千万不能注射乙脑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的儿童。正在患急性传染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乙脑疫苗,会加重传染病,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的如肠道传染病痢疾、疟疾、伤寒,还有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等。

  3、患有严重的心、肾、肝脏等疾病的儿童。比如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是不适合接种疫苗的,还有在肝炎的急性发作期都不能接种乙脑疫苗。

  4、有惊厥的儿童。惊厥也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神经传汇出现问题,对于惊厥的孩子,也千万不可注射乙脑疫苗。

  5、先天免疫缺陷的孩子。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千万不能注射乙脑疫苗,因为他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低下,注射疫苗不但起不到预防的作用,相反还可能使他们患上乙脑。

  只要注意以上几点,注射乙脑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让孩子们更加健康。
  乙脑疫苗的种类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区域性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物件,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2. 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区域性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5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