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目前,我国有近3000所中医医疗机构、数十万中医药人员,承担着全国每年近1/3的门诊量,中医药服务遍及城乡,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部分“全国示范中医院”,从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专科专病、开展中西医结合、着力人才培养以及打造国际型中医院、现代化中医院等方面,展示亮点和成绩,让群众更加了解中医药,也使其他医院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在美丽的杭州西湖东畔,有一座现代化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有着近80年历史的浙江省中医医院,其“现代”,不仅仅是门诊大楼、病房楼里设施和装修的现代,更体现在古老中医药和现代技术随处可见的结合和应用。
用现代管理方法传承中医
电梯缓缓从环境幽雅的门诊大厅升到7层。一下电梯,进入右手边的门,一块古色古香的屏风首先映入眼帘,屏风上写着“大医精诚”四个绿色的大字。
这里是浙江省在省中医院挂牌的名中医研究院。浙江省中医院是“名中医研究院”工作的实际管理者和实践者。这一层十几间办公室分别挂着不同的门牌:体质辨识工作室,养生保健工作室、名医示范工作室,名医工作室……
在一间名医示范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一套先进的声像采集系统。王坤根,老中医专家,也是浙江省中医院前院长。他介绍说,老中医传统“带徒”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一边看,然后抄抄处方,而这一套声像采集系统把老中医“望闻问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记录下来。这些声像资料既可以供研究、交流使用,也可供教学使用,而利用现代技术传承中医药是浙江省中医院人的思路之一。
谈及中医药的师承,王坤根感触颇多。1982年,浙江省评出了42位高级中医师,至今只有7位在世,平均年龄达到87.6岁;1994年,浙江省又评出了102位名中医,至今健在的还有95位,平均年龄达到66.2岁。他说,名中医年龄老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如何把老中医的经验留下来,让年轻人接上去,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利用现代的管理方法传承中医药是浙江省中医院人的另一个思路。
王坤根说,传统的师承方法是“一师一徒”或者“一师多徒”,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中医各门派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而“群师代群徒”是浙江省中医院的一个特色。通过“群师带群徒”与“一师多徒”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拓宽了各个流派或者门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群师带群徒”就是解决师承中“个体化”知识“群体化”的问题。王坤根说,一个名中医的造就需要3个步骤:1.通过学习和个人实践,在临床中得到个案经验的积累;2.在临床上不断拓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用药方式方法,形成独有的规律;3.把这些规律、方法传授给下一代。
但许多人走到第二步就停了下来,这样传承就有了问题,创新也就谈不上了。而名中医研究院的建立,通过这个平台,把许多名中医的经验,由个体的转变为群体的,把它传承下来,并不断进行创新。
用“优势病种”规范诊疗行为
名中医研究院是浙江省中医院发展中医药整盘棋中的一枚关键棋子,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师承,还应该起到“中枢”的作用。
王坤根说,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疗效,没有疗效就无从谈起,而疗效是用数据说话的。浙江省中医院便在研究和筛选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单病种项目方面做起了文章。
浙江省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心内科教授毛威说,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和推广,就是要强化中医的临床研究,希望通过研究筛选出中医有优势的病种,这种优势可能是全程的,也可能是某一个环节的优势,但这个过程中要采用公认的科学方法与标准来筛选。
目前,浙江省推广应用的中医优势单病种项目有58个,而浙江省中医院目前在研究应用的中医优势单病种达到92种,并且都制定了相应诊疗规范。在浙江省中医院的32个科室当中,中医药的优势都有着自己的“切入点”。
消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内压力变化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肿瘤科,有恶性肿瘤中医症候研究和晚期肿瘤恶液质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治疗技术;神经内科,开创了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先河;乳腺病中心,建立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的网络平台;血液科,开展了骨髓移植、再障贫血等疑难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技术研究;骨伤科,对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提出了特色致病学说……
浙江省中医院还拥有中医药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呼吸科、急诊科,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学科妇科专科,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内分泌科等。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宋康说,中医药要主动寻求与现代科学的接轨,将现代医学技术融入传统中医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有生命力。现代中医人要清楚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然后找准切入点,把中医药“放进去”,这就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这就是“以中融西”。
中医妇幼保健与“治未病”
在浙江省中医院人眼里,该院的中医妇幼保健是引以为荣的一个特色。
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孕妇郑燕已是多次到这里进行围产期的检查。她是今年4月在这里建的孕产妇体检档案。与别处不同的是,她除了拿到孕产妇体检表外,还拿到了一份“特别”的“体质辨识表”。在回答了“中医体质测评问卷”中的72个问题后,一位中医专家又为她免费进行了“中医面诊”。
她第二次来这里检查时,拿到了一份由中医专家出具的“辨识报告”,内容有她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健康状态”以及“辨证施养建议”等。
主管下沙院区的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王晓鸣介绍说,郑燕所接受的就是该院推广的“体质辨识在孕产妇保健中的应用”服务。
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中医院开始涉足孕产妇和儿童“治未病”的健康系统的管理。孕妇在这里建立常规孕期检查档案后,医院都会免费为她再建立一份“体质辨识”档案,在围产期的前—中—晚期3次接受中医的体质辨识,中医专家提前给予干预方案。
王晓鸣举例说,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发病,主要由孕妇胎内湿热造成。通过孕妇的体质辨识,如果是轻的(辨识积分较低的),医师就从饮食上进行指导,如适当多吃一点扁豆等祛湿的蔬菜;如果是重一点的,就推荐食用药膳。通过对孕产妇的提前干预,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用非药物的传统中医治疗来进行干预。
自今年初,该院推出这项服务以来,已有40余位孕产妇建立了常规孕期检查和“1+1”的健康管理档案。一个“1”是,常规临床检查项目,另一个“1”是中医干预项目。
王晓鸣介绍说,在儿童治未病方面,该院也形成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模式。在新生儿保健中,开展新生儿推拿预防治疗黄疸、新生儿穴位按摩促进健康等项目。
王晓鸣说,这些技术都需要依托名中医研究院的强大资源优势,借助于名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实践为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孕产妇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术、理、道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是传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总结归纳,并使之系统化的精髓,是当前中医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中医教育我有三句话要说,一是教学中绝对维护中医的主体思想;二是中医是实践医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三是学中医必须在思想上扫除民族虚无主义,要让年青中医师培养起信中医、爱中医的热情。
中医历来认为「术不轻传」,「得其人方传」,对传承弟子尤其有严格的要求。作为弟子,首先要信念坚定,热爱中医。其次要人品端正,心术纯正。第三要天资聪明,颖悟过人。第四要精勤不息,好学求进。第五要通文达理,明经晓史。
中医能不能很好地得到传承,老师的品质同样重要,首先要思想开明,不惜秘术。其次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第三要厚积薄发,取精用弘。第四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当今中医药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中医药事业乏人乏术的现象是普遍关注的热点,作为中医界的代表人物、中医传承研究的探路者,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对于中医学的传承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切的实践感悟。近日,笔者就中医传承的相关问题向他讨教,并整理记录,以飨读者。
笔者: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焦点,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颜老作为当代中国中医传承的领军者和实践者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颜德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当今,也对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学要发展,中医药事业要进步,重点在后继人才的培养,在中医的传承。可以说,中医的传承是关乎中医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中医能否延续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是中医药事业的生命线。
当前,国家对中医事业传承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中医药界的同道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至今已开展了5个批次,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20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总结和传承列入科技支撑计划进行重点研究;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研究名医的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在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并于2010年启动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也在进行中;全国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我作为中医药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也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一点工作。在1992年的时候,我发起创办了在香港注册的中医药研究中心,为沪、台、港建立了第一个中医药学术联盟,收台湾中医师邱雅昌为学生,成为海峡两岸第一对中医师徒;1999年我捐出稿费成立了「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2005年又追加资金,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支持青年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培养;2008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我在同济大学主办了中医大师传承班,探索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传承培养的新路子,目前已完成了二期培训,效果非常好。我希望,中医的传承工作能够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符合当今时代规律和特征的新路子,为中医药事业的代代相传、薪火不熄提供坚强的支撑。
笔者:这么多年,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中医药业界的同道,都在不断探索中医传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那么,以您的实践经验看,中医的传承应涵盖哪些内容呢?
颜德馨: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术、理、道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阴阳」、「五行」这些指导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的哲学观既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道」,中医就无所谓继承,更谈不上弘扬。
「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中医的「道」通过「理」实现自己的存在及能动主宰作用。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是传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总结归纳,并使之系统化的精髓,是当前中医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望闻问切、提拉捻拨、针灸推拿,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具象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法皆为「术」的范畴。学术思想、治则治法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术」来实现疗效的。把中医的「术」推广好、传承好对提升中医临床疗效有十分现实的临床意义。
术、理、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这三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强大支撑体系,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浩瀚的中华医道无不浸透闪烁著传统中华文化优秀哲学思想的光辉,中华文化是中医术、理、道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三者发展的文化源泉。所以,在中医大师班上我反复强调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是不可能传承好中医的精华和本源的。
笔者:刚才您提到了中医传承的丰富内涵,那么如何将这些精髓传承好?又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呢?
颜德馨:这其实是一个传承模式的问题。从古至今,中医传承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王官之学、师徒授受、院校教育。在西周及以前,文字和诸多的专门知识都由王朝专门的官吏掌握,巫医也是如此,如汉书《艺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巫医的职位都是世袭的,贵族以外的人难以接触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下替,「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王官不再能够独占思想与知识的资源,而为更多的人所拥有,并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出现了早期的师徒授受,也就是门派教育,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就分属不同的门派。秦汉以后,随着知识的普及,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师徒授受。院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唐代的太医署、宋代的太医局、明清的太医院,均承担了医学教育任务,经过民国时期的蓬勃发展,现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要把院校教育、跟师学习和自我研习三者相结合,方有可能成大器。具体来讲就是先接受院校教育,奠定扎实基础,再跟名师学习,并不断研读经典,总结临床体悟,融入自身体会,不断加以创新。我们这一代中医有很多是通过院校教育这个通道而步入中医殿堂的,先学中医经典,背诵药味汤歌,而后通过跟师抄方、临床研习,并通过科研总结,不断提高,才逐渐成才的。「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这一方式是当前被大家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此外我觉得「搞科研」可以作为上述的补充。
笔者:在多年以前,您就联合邓铁涛、任继学诸老联名上书 *** ,就中医教育问题列陈己见,能和我们谈一谈当今中医药的院校教育急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吗?
颜德馨:我一直在讲要抢救中医,抢救中医就要改变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医的院校教育就是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有些东西迫切需要解决。对中医教育我有三句话要说,一是教学中绝对要维护中医的主体思想。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但现在的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内容不断压缩,总课时一再减少,甚至有的学校把中医经典列为选修内容,而外语和西医比重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学生中医基础薄弱,对中医药理论理解不深,中医技能掌握不牢固,在临床时又如何能应用中医思维,实施中医操作呢?通过教学改革,加大中医的教学比重,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气血阴阳等中医基础理论,牢记药性方剂等基础知识,掌握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推手法等基本技能,就为后续的中医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中医是实践医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望闻问切是要在实践中去揣摩和掌握的,中医的理法方药是在一个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得到验证的,离开了临证实践中医就没有生命力,现在有些中医博士在实验室里呆了3年,出来考职称时竟然不懂四诊八纲,不懂辨证论治,这样的博士还能叫中医博士吗?所以在我的中医大师班里,我强调在病人身边上课,用病人的具体案例来提高学员的临证能力。
三是学中医必须在思想上扫除民族虚无主义,要坚信中医具有光明灿烂的前途,要让年青中医师切实认识到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看到中医核心竞争力所在,自然就能培养起他们信中医、爱中医的热情。此外,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中医植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没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就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也无法真正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功夫在诗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儒道学术和文、史、哲的研习,对中医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笔者:您刚才对中医本科生的院校教育提出了真知灼见,那么作为中医传承很重要的毕业后师承教育这一环节,您觉得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颜德馨:毕业后的师承教育作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中医人才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到师承教育的培养方法上,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全方位培养。对于高层次中医人才而言,在培养的内容上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经典和临床实践、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和临诊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科学前沿这四大板块的知识系统而有步骤地贯穿在培养实践全过程。
二是分层次培养。本科毕业后和博士毕业后的师承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可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需求,
现代的中医水平,远远要比古代时的中医水平高。
中西医结合,让现代的中医水平走得更远。拿个很简单的天花来打比方,清朝是对抗天花快300年,光得过天花的就有顺治、康熙、咸丰、同治这四位皇帝。天花是当时的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通过接触传染,后期靠严格的隔离和回避政策,才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那是古代的中医经过了长久的摸索,才无意中发现了种痘法让人提高免疫力。也不能说以前中医技术差,起码是经过了那么多次的瘟疫和中药的使用,才给现代中医积累了宝贵经验。
而这次疫情发生后,中医并不需要多年来寻找救治方案,而是直接运用古代的中医经验,先尝试性治疗。而且和西医一起去探索起源和救治方式,结果也是明显的提高了治愈率,有效地缩减时间。现代中医还及时提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入散步、慢跑、太极等,在特殊时期更是需要增强体质。
中医体系的改变,接触的病人更多,让现代中医水平有机会发展。中医学习当中是少不了拜师学艺、炮制药物、摸脉诊疗,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现代中医体系也是这个过程,只是有部分更系统化,可以吸收更多的人才。但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治愈率。大部人对现代中医里收费的印象大于技术是否高超之类,再加上重要效果大部分并不快速,因此总有种现代中医水平不如古代中医的错觉。
并且现在交通发达,患者想找医生一趟动车就过去了,那挂不挂的到号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医的客源丰富,有很多机会可以观摩学习,知识的传承也要比之前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2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把更年期推迟7年
下一篇: 中恒集团拉升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