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中药现代化建设多年,但实际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至今仍没有一个产品真正打开国际市场,而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药产业,发展势头却十分逼人。
记者近期在对中药材资源问题进行调研时,一些专家表示忧虑: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加之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管理不力,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呈数量锐减、质量下滑趋势,中药现代化所依赖的药材资源危机日益凸显,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药用植物物种数量锐减
在记者采访中,中医药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人口众多,中药仍有较高的认同度,日常用药需求量庞大,药材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药用植物过度采集,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确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药材物种数量锐减有人为的因素,也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詹亚华等说,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上往往片面地强调眼前利益,过度开发破坏了许多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越来越多的物种难以正常生活,以至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2004年指出,由于人们过度的采集和消费,世界上已知的药用植物物种中有20%面临灭绝。而每当一种物种灭绝,还会造成10-30种生物物种的生存危机。这种破坏性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快了中药材植物物种的灭绝速度,使中药材资源危机日益凸显。
不少名贵中药材如今已陷入资源枯竭窘境。以野山参为例,现在已是濒临灭绝,我们早就很难在山上找到真正天然的野山参了。其实不只是野山参,野生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以及一些有药用价值的动物,都在迅速走向濒危境地,虎骨、犀角等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中药材质量呈下滑趋势
中药资源危机还体现在药材质量的下滑趋势上。采访中,一些专家分析,导致中药材质量下滑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中药材存活的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在近些年来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的专家赵仁君说,由于工业“三废”的污染日益加重,特别是人们为了追求中药材短期稳定高产,广泛使用化学肥料、危虫剂、除草剂、生长激素等,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中药的质量安全,在带来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同时,更会导致其有效成分变异和含量下降,造成了中药资源内在的不持续性和不稳定性。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滞后。在种植环节,缺乏统筹规划,药农选择完全跟风,即市场上哪种药材好卖、价格高就种哪一种,什么方法使中药材生长快、产量高就采用什么方法,对药材的内在品质反而忽略了。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规范管理,药农往往急功近利,违反规律生产药材。如10月份麻黄生物碱含量高,按道理应到时才采收,但药农9月就开始采收,导致药材太青,生物碱含量过低,形成劣品;金银花应分期采集花蕾,有人却将花蕾、刚开放的花以及开过多时颜色已变黄的花一起采收。
不恰当的“野生”变“家种”,也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药材并不同于水果、蔬菜,它的种植对生态环境、气候、土壤等有着特殊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发生量或质的改变,药用功效会大打折扣。
要推行规范种植和可续利用
保证药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我国中药业发展的紧迫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数百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以稳定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专家表示,推行GAP的过程中,情况并不乐观。有专家对记者说,GAP标准中一些规定脱离现实,很难在中药材产地,特别是西部地区推广。例如要求浇灌水达到饮用水标准,这一条就脱离实际、难以实现。因此,客观上反而造成不少产区放弃种药以及市场中伪劣药材增加等现象。
专家们还特别对当下一些业者打着GAP牌子大肆为个人和单位谋私的现象进行了痛斥:一些已认证GAP基地,把国家的钱骗到手后,就不再严格按标准种植“达标”药材了,管理部门也极少去基地进行动态监督检查;不少企业在其基地通过GAP验收后,就去收社会上的药材,冒充GAP标准药材使用、出售,通过差价牟取暴利。
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詹亚华等专家呼吁,各级政府和广大药农要深刻认识药材科学种植和有续利用的重要性,要加强GAP基地的统筹规划与建设管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布点、重复建设,既要重视药材产量,又要确保药材质量;要加强种植各环节的动态监管,水、肥、种子、病虫害防治等种植各环节要符合环保要求,积极发展绿色药材。其后的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也按标准规范进行,努力做到合理开采、有续利用。
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医药企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发生纠纷的多发地带。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总体上表现出全线扩张的上升势头,并释放出卓而不凡的巨大潜力。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外贸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将会加剧。笔者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克服的主要困难与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仍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显出触底迹象,普遍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3%之间。据IMS统计,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相对表现较好,将增长4%~6%,市场规模将超过8250亿美元;到2013年,全球医药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4%~7%的速度,届时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
尽管医药行业的预期好于其他行业,但危机带来的影响依然不可低估。各大跨国制药企业为缩减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普遍开始紧缩支出、重组内部机构、调整研发重点、暂缓上马新项目等。受国际市场需求整体萎缩和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其中,中成药贸易将会继续出现逆差。一些相关保健品及用于康复和理疗用途的按摩器具产品出口面临的阻力短时间内亦难消除,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欧美、印度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将会对中国制造的医药产品加以限制,出现了更多赞同贸易保护的观点。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重商主义导致的出口盈余损害了全世界的利益,且这种政策是掠夺性的。”国际大气候决定了贸易摩擦将在所难免。而同时,美国等国家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也会继续对我国施压,不排除发生新一轮的币值之争,我国面临的整体贸易环境将会十分复杂与严峻。
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日益紧迫
2008年,我国制药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为5949家,累计销售收入656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额仅为1.1亿元人民币。工业百强合计销售收入为2469亿元人民币,百强企业整体集中度为41%,而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销售总收入占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从1993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45%。美国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占据了全美90%的销售份额。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其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5%~20%,而我国制药企业的这一比例不足1%,优秀的企业也很少超过5%。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同时,国内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建立,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间环节出现严重断裂。目前,我国医药研发的主体仍然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部分企业无法成为医药研发的主体,使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产学研贸出现了严重割裂。尽管我国医药制造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快提高,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多、小、散的现状制约了医药创新能力的提高。
此外,在商业流通领域也同样存在集中度低的问题。2009年,我国共有1.3万家医药批发企业,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为4699亿元人民币,前三大批发企业——国药、上海医药、九州通的销售额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占市场销售总额的21%左右,而另外的约1.25万家的销售额加在一起不到700亿元人民币,只占到15%的市场份额,平均每家约为560万元人民币。美国前三大医药批发企业Cardinal,Mckesson和AmerisourceBurgen的销售额就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90%,排名前十位的医药批发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达到96%。我国医药商业领域过多的小企业导致无序竞争严重,服务能力普遍不高,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与医院利益捆绑的暗箱操作十分盛行。
能耗大、污染重和资源浪费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我国医药产业是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大部分化学原料药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三废处理、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在我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的背后,资源和能源的牺牲成为难以计算的成本。我国的青霉素工业盐年产量为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0%;维生素C年产量超过3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0%;柠檬酸年产能已达7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5%。甚至许多贫穷国家都不生产的大宗原料药在我国还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产业发展环境并没有由于产值的增加而改善,反而更趋严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中药资源保护相关法规建设滞后,中药材的种植及生产方式较落后,缺乏必要的组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种植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引导,致使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之中。一方面,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部分品种处于濒危的境地,甚至面临灭绝;另一方面,因为盲目种植,导致大量积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许多中药材通过初级产品形式,以很低的价格出口。如我们常用的500种中药材当中,必须予以保护的就达112种,其中濒危10种,稀有38种,渐危46种。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的生产。
普遍缺乏国际认证的产品和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
入世以后,国内外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中外企业之间呈现多方博弈的格局。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当中,我国医药企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化学原料药产品没有取得国际市场进入许可证,制剂产品通过美欧等发达国家cGMP认证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足20家。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产生纠纷的多发地带。我国在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版《专利法》中,就对药品化合物实施了专利保护。同时,根据1992年中美签署的《中美知识产权备忘录》,对1986年至1992末在美国、欧盟、日本等40多个国家取得专利的药品发明给予一种追溯性质的行政保护作为弥补,从而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重要的法律制度。入世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与对国外专利医药产品进行保护形成反差的是,我国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却寥若晨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公报》中,我国化学药物专利申请极少,而且多为工艺或剂型改进的专利,国外申请则占到9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新化学合成药物;中药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多,但普遍质量不高,即使给予授权,其保护范围也很小;生物药物的专利申请我国虽然占到近一半,但发明的创造性和质量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
总的来看,尽管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充满荆棘与挑战,但前景却会越加光明。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医药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抓住每个机遇,积极开拓,勇于进取,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中国国内市场经过调整与重组,也有望实现良好的运行秩序,释发出更大的商机与潜能,成为国际医药企业特别青睐的巨大市场。中国跻身世界医药强国之林为期不远。
近年来受药用需求和园艺需求强劲增长的影响,我国白芨市场需求量也明显增多;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导致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芨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白芨市场价格走势分析篇1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块茎为我国传统中药,白芨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市场对白芨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由于白芨野生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白芨的人工繁育在技术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市场上商品紧缺,价格暴涨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 、白芨生存条件及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独特性
1、生存环境要求的独特性
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所以,要求生存环境独特的白芨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野生资源的产地仅剩下云、贵、川、湘等极其有限的少数地域的偏远山野。
2、无性繁殖的独特性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未经人工选育的野生种质资源),紫花白芨高30厘米左右,四川峨眉白花大白芨高33厘米以上。白芨叶3-6片,长披针形,中部稍宽,先端尖。白芨3月萌发,花期4-5月,果期8-10月。12月倒苗。白芨虽然结果,但是,却不能依靠种子繁衍。成熟的白芨种子呈橄榄型,黄色粉沫状,非常细小,种皮为单层细胞组成,侧壁加厚,细胞器及原生质均已消失,是一层半透明的死细胞,胚椭圆型,未分化,为原胚阶段,胚柄退化,无胚乳。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萌发成苗。人工繁育的研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这是白芨野生改家种研究的一个关键课题。这种生长环节的奥秘性超越了绝大多数生产者的认识水平,由此可知,目前白芨家种只能以假鳞茎为种苗,并且只有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假鳞茎才能发展成新植株。白芨发展家种,必须要面临种子秧苗稀缺的困境。再者这种传统的分株繁殖方式,不可避免地产量低下,抗病虫害能力差,一代一代退化。由于种苗紧缺,大规模产业化种植就目前来说还遥不可及。
3、种群分布的独特
白芨在大自然界是呈现零星分布状态,至今没有发现像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芍药那样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连片生长的,野生白芨的这群落分布小而少,这是它的天性。发展家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所以造成亩产量低,率先野生改家种的贵州,江西等地亩产仅几十公斤、生产成本极高,不可能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4、生长周期的独特
白芨生长周期长,种植两年生的假鳞茎只能长2个新的假鳞茎,第三年增长4个,第四年再增长8个,是典型的1+1=2繁殖方式。即使家种成功,从种到收要至少历时四年。在自然界,超过四年的白芨假鳞茎,不但不增长,反而会因假鳞茎过于拥挤而腐烂。
5、加工过程的独特性
白芨采挖后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因为白芨富含胶性物质,采挖后抖去泥土,剪去根须在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踩去粗皮,再放到沸水锅中煮6-10分钟,不断搅动,直到无白心取出,晒干。而自然晒干须月余。在晒干或烘干过程中,要反复放入竹筐或槽笼里,来回撞击,擦去粗皮和须根,使成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在烘干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将白芨烤糊,不能作为商品。
综上所述,白芨资源越来越稀缺,在实验室中对白芨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技术刚刚解除,而大田产业化种植还没有起步,即使已经掌握了完整的生产技术,但也要面临白芨生长周期长达四-五年之久的困境。
二、产地变迁史佐证稀缺
回顾白芨野生资源的稀缺历史,白芨资源灭绝进程历历在目,从北往南一个个产地的资源灭绝了,一个个产地也就消失了。白芨资源在中药材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着:分布广泛,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都有分布,10个以上的省市都有分布,当然可以称之为资源丰富了。可是,真实状况如何?建国60多年以来,我们仅在1986年进行过一次全国大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如今又过去26年了。白芨的家底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只能依据地方资料,提供一些相关数字仅供分析和研究:
陕西省60-80年代产量30-40吨,最高年产量56吨,而后开始下滑,98年产10吨,99年5吨,2000年不足2吨,如今陕西省已经无资源可采挖。陕西应该从白芨产地中抹去了。同样,河南西部伏牛山区90年以前,也曾年收购过白芨10-20吨,如今难觅白芨的踪迹。广西天峨、大新两县,在70-80年代,每年以3-4元的收购价格,可以收购35吨左右,97年13元的价格只收到10吨,2003年收购不足1吨。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同上述等省都是最先开发的老产区,现在已无资源可供。开发较晚的云贵川三省,如云南丽江鸡足山和贵州独龙,曾在2000年-2003年年产百吨,如今,也无大货。2003年以来白芨主产区移至四川人迹罕至的阿坝州西昌县,开挖两年后资源又被扫空。到2006年上市的白芨新货寥寥无几。白芨产区呈现从北向南灭绝的大势,从空间上清晰地呈现出问题的严重性。
三、质量越来越次可鉴稀缺
80年代采挖的白芨个头大如银币(光洋),饱满,白色,半透明,坚实。到了90年代,能够筛选出10%左右质量好的,基本上都用于出口了。如今,个小如指头,干瘪,空泡,不去皮,色棕黑。并且掺假十分严重,白芨饮片掺假是公开的秘密。假货从最初的水白芨,发展到小黄精、土黄精、甜黄精、扁白芨等10多种。假货的价格从10多元也涨到100多元。这种现象折射出了白芨商品的稀缺!
四、价格走高可证明稀缺
白芨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市价一直大势趋升。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年年缓升。1985年1.10-1.20元,86-87年2-3元,88年3-4元,89年-91年4-5元,92-93年5-6元,94年6-8元,95年8-9元,96年10-11元,1997-2001年12元。这16年白芨市价上涨了11倍,但是剔除通涨因素,还是缓升。
2、大幅震荡。2001年白芨市价12-15元,2002-2003年16-18元,2004年上半年突然暴涨到50元,2005-2006年回落35元左右。
3、月月暴涨。进入2007年白芨市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4月涨到40元,5月涨到50元,6月涨到60元,7月涨到70元,因为全国各大药市,云贵川产地,大货走空。
4、百元天价。2010年白芨出现百元天价,到2012年3月一直维230元左右,且有价无货。
价格是衡量资源稀缺的尺度,物以稀为贵,贵则稀。白芨资源是稀缺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五、人为造就稀缺
1、白芨需求量增长。
白芨在中药商品中本属于小品种,在50-80年代,全国入药需求不超过200吨。1986年全国中药普查,白芨的资源状况和商品产、供、销、存等情况没有列入统计范围,因为在当时是可以忽略的小品种。 但是,今非昔比,我国目前白芨的需求量比20年前增长了5-10倍,需求达到数仟吨。
2、广泛的用途。
白芨可作为染布时作粘合剂使用,也作为高级卷烟的粘合剂,装裱中国字画粘合剂,中药材野山参断须的修复剂使用。白芨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传统中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敛疮止血、补肺、消肿生肌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白芨鳞茎中富含大量水溶液性多糖,其化学成分是葡萄甘露聚糖,是白芨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白芨多糖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增稠剂,同时是安全性较高的医药原料,性能卓越的药用辅料和有相当发展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此外,白芨多糖胶还可应用于日化产品中,替代化学增稠剂,并具有减少刺激性、保护皮肤、延缓衰老等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芨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就导致了白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3、灭绝式的采挖。
由于价格的刺激,野生白芨采挖时,大小不留,价格越高,挖得越干净。因为白芨是以假鳞茎作为繁衍的,这种采挖方式是造成白芨野生种群发现一片挖一片,随之也就灭绝一片的重要原因。白芨本应在10-12月采收,这时其假鳞茎个大饱满,含胶量高,质量好,鲜货折干率高,可是,由于市价高悬,种质资源稀少,近年来总是提前到4月花期时采挖,结果不成熟的假鳞茎瘦瘪,鲜货折干极低,根本达不到药用的质量标准。这样年年因抢青的减产减收,也人为地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4、白芨生长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
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荒地草丛越来越少,白芨的生态条件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云贵川等山区发展林果经济,大量开垦荒坡,种果种茶种药多种经营,破坏了白芨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白芨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空间条件,存土资源越来越少,白芨商品也就越来越稀缺。
5、无可替代的神奇疗效和广泛的用途。
白芨的稀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白芨神奇的疗效,其性微寒,味苦、甘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机功能。用于结核吐血,支气管扩张咳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还可以用于外伤出血等症状。白芨神奇的疗效,广泛的用途也加速了白芨资源的灭绝。
六、稀缺的未来价格
今后白芨市场价格走势如何,我们认为:资源稀缺,供不应求,价格必涨已成定局。
白芨市场价格暴涨是由于野生资源奇缺,野生改家种还没有真正起步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国家投入专项科研资金,加大研究白芨野生变家种的科研力度,然后规范化的扩大生产面积是可以缓解白芨商品供应紧缺的局面的。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商品化大批量生产,这个过程最少还需要5-8年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去完成。
白芨市场价格走势分析篇2
白芨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中药, 其药用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 由于人为的过度采挖和天然生境的破坏, 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 濒临灭绝, 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
1、随着白芨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白芨种植市场不断扩大,供求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目前白芨生产主要依靠野生。在我国,野生白芨主要分布于北起江苏、河南,南至台湾,东起浙江,西至陕西甘肃。虽然白芨在我国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但是目前我国白及资源十分短缺。
2、白芨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白芨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在自然状态下白及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从少量符合要求的优质白及种苗开始自然扩繁和栽培,形成规模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目前白芨的产量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虽然有的地区开始了白芨的人工栽培,但由于技术、种源、等原因,截止到目前也没有形成大的规模。
3、我国白及栽培种植才开始起步、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导致白芨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我国白芨的栽种规模并不大,而且所有栽培企业或农户的实际栽培年数都较短,市场上很多白芨球茎都为春夏季采挖晒干而得,品相差,药效成分较低。
4、我国白芨目前大多还是依赖野生,野生白芨资源是有限的,越挖越少。连年的狂采滥挖,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野生白芨产量急剧下降,供需矛盾日益扩大,资源日益短缺。1992-2004年白芨价格上升缓慢,而06年后价格出现快速增长,16年上半年至今则出现暴涨,致使目前市场价到达每公斤900元左右鲜品250元/公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处方歼阿兹海默症绝症
下一篇: 致力提升专业技能中药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