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有着神秘的纳西古族医药简史

医案日记 2023-06-11 06:39:24

有着神秘的纳西古族医药简史

唐代,纳西族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创造了象形文字,受到南诏与吐蕃的文化医药的影响,形成了纳西族巫教-东巴教。尔后出现了大量的东巴经典,记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医药文化知识。如《崇仁播迪找药》记载了药物,《点龙王药经》记载了乳为补益用,《神将药品经》记载了洒药。又如《布扎》(祭中风瘫痪鬼经)《几扎普米》(驱瘟疫鬼经)《送毒鬼经》等,则完全是对病魔、恶神、自然灾害的咒语。

纳西族先民很早就以草药防病治病并延续至今,民间医多为巫医,应用自己实用之医术治病的同时,也应用其他民族的医药手段治病。

巫医:原始宗教的巫与医紧密地结合一起,巫医跳神治病,首先是占卜、打卦,通过卦的显示,决定治疗方式。一般驱鬼念经,卦不显示,跳神给药或施术,巫医一般掌握20种药品,以及行施扎针、拔火罐、草药熏鼻、火草点穴,草药外用等方法。

清代道光二十年,丽江鸣音乡冷水沟,大东巴阿普肯命,有一册东巴医药专书《称恩说律》,书中记载有草药、动物药、矿物药200余种,他据此行医,医术精深,当地人民甚为赞誉,此书在东巴之间相互传抄,为行医延寿之道。

纳西族医药形成多元性发展,明朝以来藏族医药学术发展迅速,北移的纳西族与藏族混居一起,吸收藏医知识。清代随着中医药的进入,纳西族医药增添了中医知识。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带进西方医药,开设医院。传授西医药知识。

民国时期,和纯厚搜集玉龙本草标本328种。压制整理成册,阐述了纳西族用药,是民族药与中药的结合。

羌族的起源

羌族名字来由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5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中的冉、(马+龙)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1955年和1956年,茂汶县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节日、礼祭食俗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

羌族和氐族起源《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 、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南北朝以后,氐族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

羌族真正的由来那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 提心。正在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淫欲之计,并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们两个结合吧!起初,那猕猴答道 :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行!那女魔便娇滴滴地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 好自尽了。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作为恩爱的人。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 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残害许多生灵。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那猕猴因为是菩 萨降世,听了解这番话,心中自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想到这里,猴子一个跟头, 便到普陀山找那观世音菩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那观世音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 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这样,猕猴便与魔女结成伴侣,后来,这对夫妻生下六只 小猴,这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 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生殖到五百只了。这个时候,树林的果子也愈来愈少,即将枯竭。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我们将来吃什么 呢!他位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那猕猴见此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世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伤 透了脑盘,我不如再去请示观世音去,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请示圣者。菩萨道:你的后代,我有够抚养他们。于是,猕猴便遵命 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盆地,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洞里去。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 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 注: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间广为传播,并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之中,还搬上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壁画之 上。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民间传说就是泽当附近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麻烦采纳,谢谢!

历史上的羌和现在的羌族有什么关系吗?解读古“羌” 羌,中国最古老的部落,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华夏族是以夏、商、姬、姜四大族氏为主,融合其他一些民族部落而形成,其中,夏、姬、姜皆属古羌系列,商为东夷族。远古时代,西羌、东夷主政中华,西羌占了绝大多数。我们习惯上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汉族的始族是黄帝,羌人的始族是炎帝。羌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始祖之一。 作为对一个人类共同体的称谓,“羌”字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即已经频繁出现。现在它仍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族称。这种三千多年一以贯之的“历史文化奇观”,世界民族史上独一无二。而“羌”族群的出现更早,当追溯到传说时代的炎黄部落时代之前,其影响之广泛,研究中国乃至东北亚、东南亚、西北亚世界民族史,都必须探讨与羌族的关系。 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古代 *** 对居住在中国西部众多土著游牧部落的泛称。有专家指出,纳西族和三星堆的古族等很多民族都与羌有着直接的关系。 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往来的走廊,秦汉时期这一走廊上经常能看到河湟一代羌人迁移的身影。经过一次次迁徒和不断的民族融合、变迁,这个古老的民族现在还剩下不到30万人口,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藩、黑水县等地羌族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前年的古羌人。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我说楼上的 你自己是复制的 还说人家。

*** 的祖先是羌族吗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家,基于文化优越感,曾蔑称少数民族同胞。故有“北狄(胡)、西羌(戎)、东夷、南蛮”之说。从这些称呼来看,非鸟即兽。狄也好,胡(狐的谐音)也好,都是犬科;羌则含有羊的意思;蛮则是说南方多有虎豹;夷的本义就是弯弓射箭,与鸟有关,这些统统反映了古代中原农耕地区的先人看待周边地区的生活方式。其实,现代汉族的大部分确是由这些族群融合而成,只不过融合这些族群的部落首领是黄帝,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汉藏缅甸诸民族起源于古羌人,这是无疑问的。并且古代游牧在中亚及中国西部的羌人中最早的一支进入渭水,因为善于人工生火并掌握了农业技术,而最早进入了农耕时代,这就是炎帝部落,“炎”帝就是发明火的人,能够使用人工火,所以能刀耕火种(焚烧荒草、森林而耕地),所以炎帝又是神农氏。炎帝是古羌人的杰出代表,这个没有问题。那是不是就可以说,炎帝是羌族,因而汉族也是羌族的分支呢?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错就错在它没有分清民族与族群的区别。要分清这个问题,就要挑战传统关于民族起源的认识,即历史上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还是先有国家而后才有民族。一些现代西方学者认为,是先有国家后有民族。我认为这是非常符合历史事实的。第一,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者美也,夏者盛大也。华反应的是华夏族文明的先进(人民因为穿衣服、吃熟食而看上去体貌美丽、优雅美观),夏反映的是该民族疆域的广大。可见,没有疆域,就没有民族,但疆域的维持却必须需要建立国家,至少是要有城邦国家,更何况是广大的疆域呢。而且华夏族这一说法,也是夏朝建立以后才出现的,夏本身就是自认为是夏后氏之后,夏人、夏朝之后。正如,我们说自己是 *** ,是基于我们对汉朝强大的自豪和怀念。因此,先有国家政权,后有民族的说法在中国是适用的。同样,今天犹太人和 *** 人的共同祖先是古代西亚北非的闪米人,但从没有犹太人说自己是闪人,也没有 *** 人说自己是闪人,更没有人说 *** 与犹太是一个民族了。要是这么说,那巴勒斯坦人也不就会给犹太人扔炸弹了。那为什么起源于同一个族群,却不承认是同一个民族呢?因为,他们建立了不同的国家,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 *** 比犹太人晚很多才建立自己的 *** 国家。犹太国以色列出现后,犹太人就是单独一个民族了。其实,原先的以色列有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一个是犹太族、一个是以色列族,国家统一并融合后,变成了一个民族――犹太族。再有,过去苏格兰人是苏格兰人,英格兰人是英格兰人。二者从没认为是一个民族,但是统一的不列颠王国建立后,英国的史学家就开始叫盎格鲁-萨克森人了。同理,日本蛮荒时代没有大和民族的说法(约两晋以前,那时中国已经有了民族的说法,而日本没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倒是有100多个小邦国,其中有一个叫和国。这个大和国统一日本并汉化以后,效仿隋唐,建立了统一国家,采取了“和'字为其民族的名称。一是因为大和国主命灭掉了方国第一次统一了日本,而是因为日本由多国、多种族(朝鲜人、东汉时期的约300万北方 *** 、南岛马来人、中国闽粤人)和合而成。从以上史实不难看出,的确是现有国家后有民族。过去,我们称哥特人为一个民族是不对的,那应该是从一个部落分化出来的族群,换句话说,部落出现后,出现了族群,部落变为国家后,族群分化出了不同民族。假设你今天问德国人你是哪里的,他一般会说,我是德国人,假设你问他:你是哥特人吗?他肯定会一脸惊呆。因为,哥特人是历史学家才熟悉的一个名称。这就好比你问中国人,你是羌人吗,汉族肯定说我是 *** ,藏族肯定说,我是 *** ,古羌人同样也是历史学家才研究的问题。由此可见,华夏族的说法到夏代以后......>>

羌族高碉的来历及意义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
现在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自唐朝来,羌族人民因各种原因向西北迁移,到了 *** 和青海,所以现在,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今天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自称尔玛。“羌”是他称,因其以羊为图,腾,“西戎牧羊人”(《史记.西羌传》)。
“羌人”分为“先古羌”,又叫“东羌”(春秋战国之前的炎黄族团)和“后古羌”,又叫西羌(春秋战国之后的西羌“胡夷”族团)。
共同特点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
先古羌为秦统一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翦伯赞《先秦史》)。
后古羌自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缅,语,族。(《羌族简史》) 解,放,后的所称的“羌,族”,仅仅是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 今天的羌族以及古西羌诸后裔民,族都经历了多次战,争、迁徙,历经沧桑,最后在今天所在的地方落足。 今天的这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进入今天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带之前,自称“子,拉,族”(庄学本《十年西行记》)。通过“羌戈大战”后,得以在今四川阿坝州一带定居,此后自称“尔玛人”。
传统的天然垒石房、高碉(修建高碉是羌,族的特有的传统技艺。也通常是天然石垒砌而成,却十分坚固)、城墙。
佩刀、陶罐与酒文化:制作特色的陶罐,特别是有波纹的双耳罐,是羌,族特别是“笮”羌的特长。解,放,前,羌,族男人几乎人人有佩,刀。这和他们多战事有关,也和生活上方便使用有关,比如割肉、砍柴等。“咂酒”是用青稞或麦子做的粮食酒,集体饮用;“醉酒”是羌族的一大特色。羌,族不论男女,以“醉”为豪气,常常在聚会时候酩酊大醉。
民,族舞蹈:全民同乐之圈舞萨朗舞,与藏族锅庄同。不论男女老幼,羌,族都喜欢在一起跳圈圈舞蹈。这种舞蹈围......>>

问一下羌族在远古时从西方何处而来?最早的羌族属于什么人种?根据近代的考证,大都认为羌族的源头应该是来自青藏高原的一支古代文明:藏缅族。这支文明向南演变成藏族,北为羌族,东为巴氐,西南为苗,(这样看蚩尤和羌族有着共同的祖宗)等很大多数少数民族,包括吴越和山越人。(就是说,现在操上海-苏州话的同志,和甘南羌族自治州的同志是一个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羌族和周部落都是约在公元前2000年还要前的居住在伊拉克境内苏美尔人的后裔(?!)依照《后汉书》的记载,羌族上古时期居住在西域的鄯善、车师一带,(似乎能作为羌族起源于苏美尔的证据)夏桀时候迁移到陕西州、岐山一带。商周时期成长起来,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西戎,屡为边患。当然那个时候 *** 连戎到底在哪里发财也不清楚,大概地把羌、匈奴等西边来的都统叫做“戎”,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以根据位置和他们说话的口气有太原戎、条戎、奔戎、北戎、申戎、六济戎等等。后来周室中落,戎也就越来越多,“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最东面的戎甚至和鲁国大打出手。最后还是这些戎戎们把西周赶到洛阳去了。

问一下羌族在远古时从西方何处而来?最早的羌族属于什么人种?根据近代的考证,大都认为羌族的源头应该是来自青藏高原的一支古代文明:藏缅
族。这支文明向南演变成藏族,北为羌族,东为巴氐,西南为苗,(这样看蚩尤和羌族
有着共同的祖宗)等很大多数少数民族,包括吴越和山越人。(就是说,现在操上海-
苏州话的同志,和甘南羌族自治州的同志是一个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羌族和周部落都
是约在公元前2000年还要前的居住在伊拉克境内苏美尔人的后裔(?!)
依照《后汉书》的记载,羌族上古时期居住在西域的鄯善、车师一带,(似乎能作
为羌族起源于苏美尔的证据)夏桀时候迁移到陕西州、岐山一带。商周时期成长起
来,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西戎,屡为边患。当然那个时候 *** 连戎到底在哪里发财也不
清楚,大概伐把羌、匈奴等西边来的都统叫做“戎”,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
以根据位置和他们说话的口气有太原戎、条戎、奔戎、北戎、申戎、六济戎等等。后来
周室中落,戎也就越来越多,“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最东面的戎甚
至和鲁国大打出手。最后还是这些戎戎们把西周赶到洛阳去了。

问一下羌族在远古时从西方何处而来?最早的羌族属于什么人种?根据近代的考证,大都认为羌族的源头应该是来自青藏高原的一支古代文明:藏缅
族。这支文明向南演变成藏族,北为羌族,东为巴氐,西南为苗,(这样看蚩尤和羌族有着共同的祖宗)等很大多数少数民族,包括吴越和山越人。(就是说,现在操上海-
苏州话的同志,和甘南羌族自治州的同志是一个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羌族和周部落都
是约在公元前2000年还要前的居住在伊拉克境内苏美尔人的后裔(?!)
依照《后汉书》的记载,羌族上古时期居住在西域的鄯善、车师一带,(似乎能作
为羌族起源于苏美尔的证据)夏桀时候迁移到陕西州、岐山一带。商周时期成长起
来,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西戎,屡为边患。当然那个时候 *** 连戎到底在哪里发财也不清楚,大概地把羌、匈奴等西边来的都统叫做“戎”,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
以根据位置和他们说话的口气有太原戎、条戎、奔戎、北戎、申戎、六济戎等等。后来
周室中落,戎也就越来越多,“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最东面的戎甚
至和鲁国大打出手。最后还是这些戎戎们把西周赶到洛阳去了。

羌族跟藏族有什么关系?现代的藏族和羌族都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羌族,他们的语言同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古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6000年以前就已经生活在甘肃、青海、川西北一代。大约在5000年前,古羌族人口繁衍,开始向四周迁徙。陆续向东方迁移的羌人先后进入中原成为汉族先祖的一部分,许多学者相信炎黄部落出于古羌人。
向西方迁徙的几支羌人部落进入 *** 境内,,他们的后裔在 *** 建立了吐蕃王国,是藏族的祖先。吐蕃建国后又反过来向川西、青海、甘南扩张,将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羌族大部分征服,最终同化在藏族里。现代生活在川西北的羌族仅是古羌族一支“白狼部”的后裔,因紧邻汉族居住而幸免于被藏族征服同化。

如何看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学的关系及其地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多种源头、深厚蕴涵。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珠江两岸、滇池之滨、长白丛林、西部莽原……都曾经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栖息于这些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各自具有独特规律的发展中,又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共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古典文学。其中,产生于南方这片神奇的沃土上的各种作品,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学景观中别具特色的一个部分。本文拟就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学的关系作一点宏观的探讨。

  
  翻开当代中国民族分布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圆形板块外套C形环带的大结构。圆形板块多居汉族,C形环带多居少数民族。在这个环带的南半部分即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居住着畲、瑶、苗、高山、黎、壮、侗、仫佬、毛南、京、布依、水、仡佬、土家、彝、纳西、普米、白、哈尼、傣、基诺、拉祜、佤、布朗、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怒、独龙、羌等三十多个民族。或于此发源或迁徙而来的各民族的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同大自然协调、抗争,留下了鲜明的历史足迹。
  

  上下数千年,悠悠岁月稠。世世代代生息、劳作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凝结了各种传统的文化特质。其中,由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进而延伸到各地、以华夏/汉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或称中原文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以夏、商两朝作为胚胎发育期,以周王朝作为完形阶段,并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式延续到清中叶。
  古代中国的主体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家庭农业经济形态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中的细胞,“男耕女织”模式稳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工商阶层也迟迟未能形成。与之相适应,贵族官僚的统治构成中国社会的政治支柱。权力机制一元化,等级制度森严,经济、政治的功能渗入到社会生活中,宗法制度和宗法关系成为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杠杆。夏商周三代,直接由氏族贵族转化而来的奴隶主贵族沿袭氏族制度按血缘关系组织社会的传统,发展出一整套宗法制度来统治国家。西周时期,周天子是整个周族的族长,也是天下的主宰;他的兄弟、庶子、姻亲等受封为各国诸侯,又成为各个旁枝家族的宗子……王权与族权合为一体。秦汉以后的封建官僚政治、宗法制度不再实行,宗法关系却长期保留下来。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实施一整套“亲亲”、“尊尊”的礼教规范。家族和国家之间,还发展出微妙的对应关系。如国家引进家族伦理规范以协调政治,将父子、夫妇的伦常与君嚚并比,宣扬“孝亲为忠君之本”,衍化出“三纲五常”的礼教制度,进而构成“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形成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结构模式。
  植根于贵族宗法式农业社会的基础上,中国主体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双重起源。早期的精神产品大多与原始祭仪、巫术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对善神的信仰、祈求和对恶神的诅咒、征服,这可以称为巫官文化。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折入以人伦为本位的史官文化,原始的神被赋予道德的色彩,被编排到帝王世系,成为宗法社会贵族统治者本质的外化。原始神话遭到扭曲和肢解,史诗也没有发展起来。宗教观念强调“天命”与“人德”交相感应,文学的功用被归结为教化人心,“事父事君”。春秋战国之交各派学说争鸣,出现过文化选择的大好时机。但经过一个阶段的斗争、淘汰、吸收、演变,至汉代奠定了儒家思想一尊的局面。汉宋等时期,儒学几经变化,而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也长期流传下来,与儒家学说形成儒为主、道为从的儒道互补关系。再后,输入的佛教也被改造成礼事君主、孝养双亲、行善积德、脱略形迹、“直指心源”的中国式佛教——禅宗,儒道互补文化发展成儒为主、佛道为从的“三教合一”。(注:参见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第15—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此两段吸收了此书的一些观点。)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化(或称中原文化)相比有很多共性,也有不少自己突出的特质。例如:
  南方少数民族也以经营农业为主,但与中原地区大河平原农业相比,他们大都经营山地农业,他们的文化带有鲜明的山地农耕文化特质。
  古代南方民族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以南、雅砻江以东、云贵高原和濒临南海的南部大陆,这一带高山峻岭密布,江河湖泊众多,植被覆盖广,年均雨量大。因而,他们的文化显示出鲜明的南方山地的地域特征。具体分析起来,各个民族又有不同的特点。藏缅语族多居高原山地,以旱地作物为主,他们的文学多带高原特色,与荒原野林、刀耕火种常联系在一起。壮侗语族多居水滨山地,以水田作物为主,他们的文学多带水乡风韵,与江河湖海、蛙鱼龙蛇,以至风雨雷电、禽鸟螺卵等结下不解之缘。前者添几分雄浑深沉,后者多一点委婉细腻。
  南方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天时(温热多雨)而无地利(山高谷低),有潜力而无便宜,给人们带来希望,也给人们带来困难。人们在希望中奋斗,在艰难中磨炼,经过漫长的顺应、征服自然的实践,培养成一种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特征。这,构成了中国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他们那种强烈的带某种原始野性的追求精神和悲剧意识。
  最早作为南方民族首领见于汉文典籍的蚩尤形象,或许就是这种原始野性和追求精神的象征。传说中的蚩尤和他的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鱼河图》)俗云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述异记》)这样的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谓其“暴”,《大戴礼?用兵篇》谓食“贪”……这里包含着人们道德眼光的挑剔,但也隐约显现出南方民族对于原始欲望的强烈追求。伴随着这种精神而来的是南方民族在追求中在抗争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毅力,那种韧性,那种为理想而甘愿忍受苦难、甚至献出生命的悲剧意识。如原始性史诗中治山巨人“用手打石山”,“拳头肿似球”,“用脚踢土岭”,“脚甲全踢落”;迁徙史诗中人们长途跋涉,餐风宿露,千折百回,矢志不渝;英雄史诗中英雄奋斗,牺牲……
  南方少数民族在由血缘向地缘过渡的重要时期,氏族血缘关系也大多保留下来,并取得对自己的肯定形式。但大多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严格的礼教规范,而带有或浓或淡的群体文化特质。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种种因素,当中原大地早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南方不少民族还长期处于氏族社会或保留带氏族社会性质的某些制度。汉文典籍对此多有记载。如春秋时,百濮还处于分散性的社会状态。《左传》“文公十六年”载楚人贾说:“百濮离居。”西晋杜预注:“百濮,夷也;濮夷无屯聚,见难则散归。”唐孔颖达疏:“濮夷无君长总统。”汉代,西南地区包括濮夷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他们的社会状况时说,其中嶲、昆明等部“随畜迁徙,毋常处,无君长。”生活在岭南等地的闽越、瓯越、骆越等部也长期处于氏族社会。《历朝宪章类志》说,越人“王民同耕作,父子同浴于川,不分界限,不分辈次……同欢共乐,平安无事。”直至隋代,一些族部仍处于类似的社会状态。《隋书?南蛮传》说:“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也。”
  隋唐以后,一些民族原始氏族社会形态没有改变,其残余形式甚至延续到近现代。一些民族进入奴隶制,但时间大多不长;大部分较快转入独具特点的封建领主制。社会制度的更替没有带来太大的冲击,民族内部大都保持较多的原始公社遗存形态。大部分民族直到清代,地主经济才开始发展。
  与此相联系,南方民族内部社会生活大多具有群体文化特质。在不少民族中,地缘性的村寨里氏族、家族组织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延续到近现代,如傈僳族的“初俄”、“体俄”,哈尼族的“谷”等。民族内部社会生活大都统一和谐,有颇具民主性的带原始农村公社残余形式性质的社会组织,也有颇具权威性的各种无形的规范和有形的规约。侗族聚族而居,许多地方一个寨子里每个族姓都有一定的居住范围及代表这一族姓的称号、组织和自然领袖“宁老”、“样老”,都有既是族或寨的象征、又是集会议事场所的鼓楼或公房,还有共同约定的“习惯法”。它们或形成条文,刻上石碑;或编成“念词”,流传于群众之中。另外,还有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的联盟组织——“款”。(注:参见《侗族简史》第19—2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10月。)苗族也保留一种称为“议榔”的制度。在议榔内部,人人平等,主持人“理老”也不例外。《议榔词》写道:“议榔给所有的人遵循,议榔给所有的人知道:个个去开山,人人去挖地;个个就得吃,人人就得穿。个个都是榔约的人家,吃肉吃一口,喝酒喝一气,不许吃肉吃两口,不许喝酒喝两气。”(注:载《民间文学资料》第14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编印。)西双版纳傣族曾先后建立勐泐国、景陇金殿国等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的地方政权,但在村寨内部也仍遗留较多的农村公社组织形式。在许多民族群体内部,重视个体之间的协同关系,重视长幼辈份的“序列”,形成了在生产生活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这无疑带有远古血缘道德的遗存。它构成了群体文化重要的生活基础,使这个群体易于凝聚、团结,又易于形成中心,形成秩序。这些世代相传的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培养了南方民族内部的集体主义精神。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图腾,共同的始祖,共同的祖先发源地,共同的传统节日活动,共同的生活习俗。这形成了他们维护共同联系的纽带,也构成他们进行群体性文化活动的大环境和滋生、传播群体性文艺作品的土壤。许多民族都有定期或不定期、多场合的祭祀民族始祖的仪式,这些仪式孕育出民族原始性史诗以及表现图腾动态、祖先生活的舞蹈游戏。各民族原始性史诗是他们心目中的圣物,具有一种“族歌”的性质。黔东南苗族崇拜枫木,常常在各种场合通过唱《枫木歌》来认同。瑶族、畲族崇拜龙犬盘瓠,畲族在歌场上有请远方生客先唱《盘瓠歌》以让主方识别是不是畲族人的歌规。他们还借各种生产环节、人生礼仪进行缅怀始祖的活动。如在婚礼上请歌手演唱《洪水歌》,歌颂始祖繁衍人类的功绩;在葬礼上请巫师吟诵《指路经》,倒叙祖先迁徙的路线,指引死者亡灵回远方故地与“老祖宗”团聚。这些,又使各民族原始性史诗、迁徙史诗等得以不断加工、完善。人们还以集体形式开展各种民族性的传统节日活动,共同祭祖、对歌、斗牛、跳舞。他们平时服饰、工艺品等也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标志,如瑶族摹拟图腾龙犬的首、尾、耳缝制衣帽,在衣饰上摹拟图腾形象。这些习俗维系和发展了民族的认同心理,也催化了民族的文学艺术。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的特质,还决定了南方民族更大范围的群体性文学作品例如英雄史诗、叙事诗的产生。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对故人的留恋,对英雄业绩的赞美,对民族历史的自豪,是民族英雄史诗、叙事诗得以创编的动力,而民族群体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带神秘色彩或娱乐性质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群体意识,是群体性文学作品得以萌发、存活、流传的文化土壤。
  许多民族都经历过军事民主的时期和部落之间的战争。汉文典籍记载了中原及周围地区传说时代部落集团之间的战争,例如,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冀州涿鹿之战,颛顼与共工的战争,舜禹与三苗的战争等。然而,或许是中原社会较快较早进入崇德的史官文化的缘故,关于这些崇力的战事并没有在文学上留下什么宏篇巨制。而当中原地区早已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南方的土地上还在不断上演着部落林立、征战频繁的场面。据一些彝文和汉文史籍记载,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先后出现了滇王国、东川部、芒布部、乌蒙部、哀牢部、阿武部、古侯(恒部)与曲涅(糯部)两部、扯勒部、阿哲部(后为水西部)、播勒部、乌撒部、液那部(夜郎国)等等;又据有关傣文史籍记载,“桑木底”时代(民主时代)瓦解以后,整个东南亚半岛遍布着皮乌国、扶南国、掸国、八百媳妇国、景陇、兰那等大大小小的国家或部落。在这些国家或部落之间,纷争不断,烽烟常起。与这些史料相对应,彝族、傣族等都流传着英雄史诗,其规模宏大,场面壮阔,堪称全方位展现民族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封建礼教伦理观念的淡薄。“礼”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源于宗教祭祀,原指祭祀仪式中的仪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用来表明身份的等级,逐渐转化成维护等级制度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南方民族社会发展历程不同,文化传统有异,决定了封建礼教影响有限。周代,礼乐就是区别华夏与蛮夷的重要标志。周平王东迁时,有人在伊川看见人们在野外披发而祭,就大发感慨:“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在周代主要指氐羌各部落,当时多披发而祭,被中原人视为违礼,故有人看见伊川人披发而祭便说其因违礼而不久会变戎。另外,男女之别、婚姻问题被中原人认为是“礼”的重要内容。《管子》说:“男女无别,则民无廉耻。”而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男女之间交往的限制远没有中原地区严格。人们并不认为“土女杂坐,乱而不分”、“比肩齐膝,恣意调戏”有什么不光彩,也不认为男女“三五成群,唱而赴之”有什么不方便,即使到后期封建礼教已经较多地影响到南方少数民族之时,在“婚姻不自由”外也还有个“恋爱自由”的余地。基于此,南方少数民族前期表达爱恋的抒情歌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特别少,而后期表现爱情的叙事诗反封建礼教的色彩又特别浓。
  与中原民族一样,上古时代南方民族的精神产品也大多与原始的祭仪、巫术等联系在一起,而且当西周以后中原地区理性意识觉醒、文化折入以人伦为本位的史官文化以后,南方民族还长期保留着某些人类童年的天真,神话思维仍然存在,巫风照样盛行。《吕氏春秋?异宝》说:“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列子?说符》说:“楚人鬼,越人。”《汉书?地理志》也说:“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粤巫立粤祀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颜师古注:“俗鬼,言其土俗尚鬼神之事。”这些习俗延续下来,形成了南方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神巫文化。
  神巫文化是原始神话文化与巫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南方地区山高林密,云遮雾障,电光常闪,雷声常鸣,易造成神秘感,易启发人的想象;原始先民幼稚的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又使他们把实际生活不能实现的欲求寄托在某种幻想的神秘力量上;群体性的生活方式,又给他们进行带神秘色彩的群体活动带来方便……这一切,给神话文化和后来的巫教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笼罩着比较浓烈的神巫气氛。原始信仰如灵魂观念、动植物图腾和祖先崇拜等在许多民族人民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民族都相信“精灵”或“鬼魂”。在他们心目中,灵魂活动没有空间界限,灵魂生存没有时间局限,天地之间,古今上下,任我翱翔,任我驰骋。他们认为不仅人有灵魂,而且自然界的万物如日月、山川、鸟兽、巨石、怪树等也都有灵魂。他们认为鬼也有善恶大小之分,为了祈禳恶鬼和报酬善鬼,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杀牲献鬼。祭司、巫师也在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中有乐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耆老”即是当时的祭司兼部落酋长,亦即当时的“毕摩”。哈尼族原始性史诗《十二奴局》说:“没有头人寨子不稳,没有贝玛(巫师)天地不宁,没有工匠百业不兴。”祭司、巫师还是不少民族村寨里主要的知识分子。带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巫术仪式也比较普遍。以后佛教、道教传入,除傣族的小乘佛教等尚能基本保持原貌外,大多受到民族原始巫教的强烈影响和改造,或者跟民族原始巫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融性的两教或三教一体的形式。
  神巫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学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神话、神歌、原始性史诗以至叙事诗萌发于或就是各种祭祀、巫术仪式上的祭词和咒语,又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祭司、巫师、歌手的不断加工才得以成型,依附于种种带原始宗教意味的仪式才得以传播。祭词和咒语还是不少民族主要的运用本民族文字或借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文学”(或称“经籍文学”),它们构成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一翼。神巫文化还为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流传提供了精神氛围。尤其重要的是,神巫文化以一种在原始先民“时空混沌”、“灵魂无羁”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神秘的形式来叙事,使一些叙事结构充满了宏伟的场面,磅礴的气势,空间无限,时间永恒,“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形成了神奇诡谲的风格和斑驳陆离的色彩,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或不自觉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南方少数民族最后一个突出的文化特质是口传文化。古代除了彝族、傣族等几个民族有历史比较悠久、运用比较广泛的民族文字以外,其他民族大都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他们传达信息、接受经验、交流感情、继承文化等大多依靠声音、形体特别是歌谣来进行。与此相联系的是各地歌手辈出,歌诗代传,歌风盛行,歌场常开。人们在婚姻、丧葬、节日、走亲等各种场合举行唱歌、对歌活动,歌手在各个场地进行唱歌、赛歌竞争,以显示才能,炫耀知识,提高名声,争取荣誉。许多民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歌海中度过:出生后,听妈妈唱摇篮催眠曲;满月了,听亲友唱满月祝酒歌;找对象,以歌传情;喜庆时,以歌助兴;去世了,还要在送葬歌中登上归程。口传文化给民族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带来许多特点。口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总是面对听众,并常常伴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进行。听众的反应、现场的气氛常使其情绪高昂、思维快捷,将作品讲述或演唱得异常精彩,甚至加进很多生动的细节。在这种水**融的氛围中,口头文学常可以发挥很好的效应,歌手常能够激起继续演唱以至创作的热情。部分民族也有一些书面文学,一部分用汉字,一部分用民族文字,它们大都用于记录口头流传的作品以供歌手演唱。
  南方民族口传文化的特质形成了许多民族神话、史诗、叙事诗、歌谣等口头传承的形式,形成了它们各种丰富的口头流传的形态,更决定了它们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体。它们在口头传递中不断地被人们体味,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实现从实用到审美的超越,不断地实现从“工具”到艺术形态的发展。
  南方民族这些文化的特质,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现于文学艺术形态里,也形成为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时的固有底色。

    三

  远古时代,南方民族原始初民在异常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奋斗,与炎炎的烈日、滔滔的洪水、熊熊的野火、凶猛的野兽等顽强抗争。由于生产工具的粗糙、技术水平的低下,原始人艰苦的劳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却往往是微薄的回报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这种情况导致了原始人强烈的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在生产技术水平极端低下的远古时代,面对着作为异己力量的大自然,人们必须以一种“群”的状态才能生存。他们必须团结协作,齐心合力,以集体的方式采集、狩猎,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又充满了“求同”的欲望。再有,原始人初级的心理功能与他们所栖息的环境和所进行的实践结合起来,还形成了他们一种整合的混沌的意识:各种空间和时间领域的界限是流动不定、模糊不清的,一种整合的混沌的存在形式或生命形式贯穿了整个世界万物。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征服自然与依傍灵物、追求繁衍与追溯来源等等愿望结合在一起,导致了氏族图腾的产生。
  南方民族先民的图腾,多样而多彩。它们流传到中原及周围地区,被记载于《山海经》等汉文典籍中,变成了奇国异民的神话传说。羽民国、卵民国、有神人面蛇身、有人有翼……都是南方民族图腾形象及图腾神话的另一种形式。这一类图腾形象及图腾神话如此丰富,一直到汉魏六朝还不断地显现于各种典籍。“魂魄化为虎”的廪君、“其毛五色”的盘瓠、父为龙的九隆、生于竹的竹王……各个具有独特的风采。它们为中国神话增添了独特的系列。
  原始人对自然物的求同和尊奉始于对自身存在的觉醒,当人类开始把自然力抽象为某种形式的“神”的时候,也开始从积淀的集体意识中感受到祖先和前辈首领的威望,开始把祖先和前辈首领神化,创造了一批以自己氏族祖先面目出现的英雄形象。人们把自己融汇到这些形象上,把他们放在与自然力抗衡的一面,创造了这些英雄开天辟地或与自然神斗争、征服自然神的神话。与中原地区女性开辟神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不一样,南方各民族中流传着多种女性神创世的神话,如瑶族密洛陀、壮族姆洛甲等。尤其是在荒蛮的越地出现的开辟大神盘古被纳入中国古史系统并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从而最后完成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中国古史的定型。中国神话史上历时最长的伏羲女娲神话流传到南方地区,也与南方各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更丰富的叙事结构。在诗歌领域,古越人的《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歌》等先后被翻译成汉文,成为中国文学遗产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带双语形态的珍贵作品。
  先秦时期的南方民族地区,人神杂糅久存,祭仪巫风不衰。楚地或越地的《弹歌》与葬俗有关,射日神话与巫术相联,文学艺术形态处处表现出狂热的情绪、浓厚的巫术气氛、神奇怪诞的形象和情节。屈原彷徨楚地山泽,深受诸族文化的影响,他的《九歌》、《招魂》、《天问》、《离骚》等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在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吸收了楚地诸族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至仪式、风俗的养料。《九歌》里的神祇形象、结构形式、演唱风俗,大都可以在楚地诸族的神话、神歌及流传形态里找到原型或文化土壤。《离骚》的浪漫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为楚地各族生活中的巫术在艺术上的表现,或其浪漫主义的生活基础与思想基础是楚地各族的巫术:“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是陈辞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神游术;“索琼茅以筳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是占卜术……庄子生于黄淮之间,那里正是苗族先民三苗活动之地。《庄子》所论所述的观念,所引所用的神话,渗进不少三苗等古族的文化,吸收不少三苗等古族的作品:“通天下一气”可能受启于三苗、百越原始信仰的气态本原说,“化蝶”可能源于苗族先民的图腾崇拜,后者还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原型”延续在后世不少作品里……《楚辞》突破时空、自由驰骋、神奇瑰丽、斑斓陆离的艺术风格,《庄子》浏览天地、汪洋恣肆的笔法,都或多或少地受南方各族先民在“时空混沌”、“灵魂无羁”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神秘的叙事形式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掺和着南方各族的原始文化。
  明清时,汉文化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达到高潮,汉文诗的作者明代扩展到各民族土司作家群等,清代扩展到广大的平民阶层;汉语山歌更在民族地区推广开来,成为民族歌手表情达意的重要形式。汉族的许多文学作品逐渐传入,被各民族人民结合自己民族的生活特点改编成叙事歌、唱词或戏剧,形成了以少数民族语言形式出现的这些作品的异文本。其中著名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www.zhao-kao.com、《鲁班》等民间传说,《刘文龙菱花镜》、《金云翘传》等戏曲小说,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包公》里的一些故事。汉族文学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艺术形式等也对少数民族的各种创作产生影响。儒家观念浸染了南方民族诗人的诗作,《梁祝》等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启迪了南方民族一些爱情叙事诗和爱情传说……同时,佛教、道教等相继传入,佛教、道教的故事以及印度、东南亚的文学作品也随之传播;对一些民族的文学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傣族《兰嘎西贺》等几部史诗、叙事诗,明显地取材于印度史诗、佛教故事。一些信奉佛教的民族在宣讲佛经时,也将本民族故事编入以弘扬教义,从而促进了这些故事在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少数民族的不少作品也传播到汉族地区,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4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