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紫珠的功效长叶紫珠(《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紫珠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黄毛紫珠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柔毛。叶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宽4~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钝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脉上常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茸毛,侧脉10~14对;叶树粗,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柄长1~2厘米,密被长茸毛;花无柄,密集于花序之顶;萼锥状,被柔毛,有4尖齿;花冠筒状,4裂,紫红色,被茸毛;雄蕊4,突出,花药纵裂;子房4室。核果球形,径约1.5毫米,淡紫色,藏于宿萼内。花期秋季至翌年春季。生于平地或山麓。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长叶紫珠的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治风湿痛,风寒咳嗽,吐血。①《福建民间草药》:解毒杀虫,驱风除湿,清痰镇咳。②《闽南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上肢风湿痛:长叶紫珠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或调酒服。②治风寒头痛:长叶紫珠鲜叶一两。水酒煎服。③治风寒咳嗽:长叶紫珠鲜叶一两,糖适量。水煎服。④治吐血:长叶紫珠捣烂取汁半杯调蜜服。⑤治水肿:长叶紫珠鲜根或鲜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目录1拼音2出处3拼音名4刺三甲的别名5来源6原形态7生境分布8化学成份9性味10归经11功能主治12刺三甲的用法用量13注意14附方15摘录附:1用到中药刺三甲的方剂2古籍中的刺三甲 1拼音 cì sān jiǎ
2出处《天宝本草》
3拼音名Cì Sān Jiǎ
4刺三甲的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5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6原形态白竻(《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风党竻、苦竻葱(《岭南采药录》),鹅掌竻、白竻花、苦刺、倒钩刺、三叶刺、臭刺、三爪风、三叶五加、白刺藤、刺藤乌、山花莲、五虎刺、三股风、红芦刺、三花眉。
多年生攀援状灌木,高1~7米。树皮灰白色,枝条具皮孔,有刺。复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常有刺;小叶通常3片,少有5片,纸质,有短柄;小叶片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生,常3~10个聚合成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单生者少;花萼具5小齿,无毛,长约1.5毫米;花瓣5片,白色带淡黄色,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蕊5;雌蕊单一,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球形,稍倾向压扁,长3~4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7生境分布生于溪边,山脚、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地。
8化学成份叶含蒲公英赛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卅一烷、卅醇及卅二醇等。
9性味苦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辛,性微寒。"
③《草木便方》:"甘辛,微寒。"
10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肺、肾。"
②《闽东本草》:"入肝、肾、胃三经。"
11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
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
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
③《本草求原》:"止热咳。"
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散跌损瘀血。"
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风湿麻木。"
⑥《天宝本草》:"治偏正头风。"
⑦《四川中药志》:"涂刀伤,生肌。"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咳嗽,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
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止咳。"
⑩《广西中草药》:"散瘀止痛。治跌打,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12刺三甲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13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忌用。"
14附方①治男女手足麻木,腰膝痿软,筋骨疼痛,四肢无力,痰火湿气:炒黑豆(童便浸露九次,蒸透用更佳)、秦归、陈皮、五加皮各等分。谷子烧酒泡服。(《滇南本草》)
②治劳伤风湿:刺三加根皮五至八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关节湿热肿痛:干三加皮根一至三两,或加墨鱼干二只,酒水炖服。手关节痛加长叶紫珠鲜根二两;足关节痛加土牛膝鲜根一两;腰痛加南蛇藤鲜根一两。(《福建中草药》)
④治风湿跌打:三叶五加根一至二两。水煎或浸酒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跌打损伤:三加根皮、甜酒各适量,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骨折:刺三加根皮,捣碎,酒调匀,微炒热,包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阳黄:鲜三加皮根四两,鲜白萝卜块根二两,冰糖五钱。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劳伤吐血及心气痛:刺三加根、牛膝、朱砂莲、小血藤各三钱。泡酒半斤。每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贵州草药》)
⑨治腰痛:白竻根三两,乌贼干两只。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咳嗽及哮喘:刺三加根五钱,倒生根五钱,葵花杆心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⑾治咳嗽痰中带血:刺三加根、九重根、果上叶、阉鸡尾、白芨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⑿治疗疮:白竻根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叶一握调冬蜜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⒀治背花疮:三加、紫花地丁、金樱子叶,匍匐堇,共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乳吹、乳痈:白竻根一至二两,酌加红薯烧酒烤服。(《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白带、月经困难:三加三钱,红牛膝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5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刺三甲的方剂 大定风珠 解痉作用。歌诀: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摘录:《温病条辨》卷...
更多用到中药刺三甲的方剂
古籍中的刺三甲 《顾松园医镜》:[卷十四·数集胁痛]举例 三钱。〕活血破瘀;皂刺〔一钱五分。〕宣壅通滞;穿三甲〔三钱。〕破血逐痰;二味均能直达疮所,排毒散肿。...
《吴鞠通医案》:[卷五]螈(少阳所至) 已化,但神识尚未十厘清楚,用三加复脉加犀角,即于三甲复脉汤内,加∶犀角(四钱)初八日神识仍未清楚,汤...
《王氏医案绎注》:卷七 谱香素属阴亏。情志抑郁。因远行持重而患咳逆。左胁刺痛。寸步难移。杳不知饥。卧难著枕。孟英诊之。脉象...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胸状,谵语者,显无表证,全露热入血室之候,自当急刺期门,使人知针力比药力尤捷。第四条阳明病下血谵语...
《回春录》:[一、内科]惊悸怔忡
九芝堂 裸花紫珠片会员价:¥26.00 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基部钝或稍呈圆形,边缘具疏齿,微波状或近全缘。上表面深绿色,干后呈黑色;下表面有灰褐色绒毛;主脉被褐色星状毛,背面密生黄褐色茸毛、分枝毛及亮黄色腺点;侧脉12~17对;叶柄长0.5~3cm,被星状毛。聚伞花序腋生开展,6~9次分歧,宽8~13 cm;总花梗长3~8cm,有线形或披针形苞片。那么, 方中裸花紫珠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急性传染性肝炎,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裸花紫珠片为非常规抗生素,副作用小,是一种非处方药,病患朋友可以自主购买,放心使用。 药物治疗中要知道的是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药物对机体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药物对身体当中的毒副作用。药物在人体内长期作用,能产生药毒性,这是众所周知的。毒性可作用于肝脏、肾脏等器官。肝脏为人体解毒,肾脏为人体排毒,当药物产生毒素过多时,肝、肾工作压力增大,超过正常范围,导致肝、肾细胞功能衰竭,就出现了肝肾疾病。 康爱多提醒你:在饮食疗法中,很多方法以及食物可以在人体内帮助人体排毒和解毒,通过饮食,促进毒素的分解代谢。这样就减轻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肝、肾功能恢复,机体可以正常的解毒和排毒,药物对人体的毒性自然也就消失了,人体自然健康。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大辞典》·大叶紫珠 3.1大叶紫珠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大叶紫珠的用法用量3.6化学成分3.7大叶紫珠的药理作用 4《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 4.1拼音名4.2大叶紫珠的别名4.3来源4.4原形态4.5性味4.6功能主治4.7大叶紫珠的用法用量4.8摘录 5《中华本草》·大叶紫珠 5.1出处5.2拼音名5.3英文名5.4大叶紫珠的别名5.5来源5.6原形态5.7生境分布5.8栽培5.9性状5.10化学成份5.11性味5.12归经5.13功能主治5.14大叶紫珠的用法用量5.15各家论述5.16摘录 6大叶紫珠药典标准 6.1品名6.2来源6.3性状6.4鉴别6.5检查 6.5.1水分6.5.2总灰分 6.6浸出物6.7含量测定 6.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6.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6.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6.7.4测定法 6.8大叶紫珠饮片 6.8.1炮制6.8.2性味与归经6.8.3功能与主治6.8.4用法与用量6.8.5贮藏 6.9出处 7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大叶紫珠的方剂2用到中药大叶紫珠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大叶紫珠 1拼音 dà yè zǐ zhū
2英文参考 bigleafbeautyberry root or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大辞典》·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1]。
4《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
5《中华本草》·大叶紫珠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6大叶紫珠药典标准
Dayezizhu
CALLICARPAE MACROPHMLLAE FOLIUM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5.2总灰分 不得过11.0%(附录ⅨK)。
6.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6.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6.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苷(C29H36015)不得少于0.15%。
6.8.2性味与归经 辛、苦,平。归肝、肺、胃经。
6.8.3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6.8.4用法与用量 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6.8.5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4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龙摆尾的功效
下一篇: 牛嗓管树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