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 辨 证 〗 药热入营血,蕴而成毒。
〖 治 法 〗 凉血凉营,清热解毒。
〖 方 名 〗 皮炎汤。
〖 组 成 〗 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 出 处 〗 朱仁康方。
神经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1、治疗原发病:针对贫血和胃肠道吸收障碍进行对症治疗;2、由于湿热所致者应给予清热、利湿、祛风的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僵蚕等中药治疗;3、由于情志因素所致者应给予疏肝理气、清泻肝火的龙胆草、柴胡、白芍等中药治疗;4、由于气血亏虚所致者,应给予养血、祛风、润肤的当归、川芎、生地、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药治疗;5、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用热水烫洗及过多使用肥皂刺激皮肤;6、注意休息,适当减压,避免过度劳累。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方剂采用疏风清热饮。
由荆芥、浮萍、蒲公英、防风、金银花、白皮、羌活、沙元子、独活、牛蒡、蝉蜕、地黄、川芎、当归、苦参、生甘草具有散风、除湿、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风湿性皮肤热的人群。皮肤瘙痒严重者,可加用枣椰素。或用九味止痒汤,由白芍、蝉蜕、黑枣蛇、柴胡、羌活、沙元子、茯苓、当归、合欢皮等组成。具有调节肝脾、理气、祛风止痒的功效。如果有便秘,可以加大黄。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减轻思想负担,力求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限制饮酒、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避免热物理和机械刺激,如日晒、抓挠和摩擦,并防止局部多汗症。
对于神经和失眠患者,给予地西泮地西泮、氯氮平利眠宁和其他镇静催眠药。对于严重瘙痒的患者,给予抗组胺药和三环抗抑郁药,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对于全身性神经性皮炎和严重瘙痒的患者,可使用普鲁卡因100到300ml/d,并可向静脉中加入500ml 百分之五葡萄糖溶液以减少瘙痒。10天为一个疗程,或口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还可以通过理疗和放射治疗,对于局限性皮肤病变,可根据需要选择蜡疗、浅X线照射、32P或90Sr局部应用、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冻等疗法。
因此,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时,有必要先缓解患者的瘙痒疼痛,然后限制患者的饮食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病情严重且经常焦虑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可以适当地给予镇静神经药物。此外,对于严重皮损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治疗。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4.1药物进入人体途径4.2引起药疹常见的药物 4.2.1砷剂4.2.2解热止痛药类4.2.3安眠镇静药类4.2.4抗生素类4.2.5类固醇皮质激素类4.2.6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4.2.7中药5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5.1非过敏反应性机制5.2过敏反应性机制 6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变 6.1固定型药疹6.2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6.3扁平苔藓样药疹 7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7.1发疹性药疹7.2皮炎类药疹7.3固定型红斑7.4荨麻疹样药疹7.5多形性红斑7.6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7.7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8剥脱性皮炎 7.8.1狼疮样综合征7.8.2增殖性药疹7.8.3其他药疹8药物性皮炎的诊断9需要与药物性皮炎鉴别的疾病10药物性皮炎的治疗方案 10.1治疗原则10.2抗过敏药或解毒药的应用原理10.3加强护理10.4局部治疗10.5中药治疗 11药物性皮炎的预防附:1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2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3药物性皮炎相关药物 1拼音 yào wù xìng pí yán
2英文参考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rug erup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rug ras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也称药疹。它是各种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粘膜的各种不同的炎症反应。
凡对患者有益而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
4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4.2.2解热止痛药类 解热止痛药类常引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损害。
4.2.3安眠镇静药类 麻疹样红斑、血管性水肿、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炎、固定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
4.2.4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尤其是青霉素的注射可引起过敏休克反应,迟缓反应表现瘙痒症,麻疹样红斑,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甚至剥脱性皮炎。
4.2.5类固醇皮质激素类 类固醇皮质激素类可引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药斑狼疮样皮疹、固定性红斑,严重的是剥脱性皮炎、恶性大疱性红斑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的表现。有的粒细胞减少症或固有障碍性贫血而死亡。
4.2.6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常引起脱发,剥脱性皮炎、黄疸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性细胞减少。
4.2.7中药 中药引起过敏反应逐渐增多。最常见,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药疹及口腔粘膜糜烂。
5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常见者为抗生素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杨酸果等解热止痛类,催眠、抗癫痫类,抗毒素等血清类药物。根据药物结构分析,凡带有苯环及嘧啶环的药物,具有较强的致敏力。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药物性皮炎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可以是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机理,但大部分药疹是变态反应,由于变态反应的药疹只限于少数服药的人,服用各种药品的人很多。而发生药疹的毕竟是少数,又由于变应性药疹不是药理作用或毒性反应,药疹和用药的剂量无关,极微量的药物能使高度敏感的人发生严重的药疹。
少数药疹和变态反应无关。由于光中毒作用而发生的皮疹也和变态反应无关。但和药物浓度、特定波长和暴光量有关。有些人的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盐脱氢酶的活性有先天性缺陷、系由于隐性遗传,在服用肼苯哒嗪、砜类药物、磺胺药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有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而表现荨麻疹、血管笥水肿,也有的药物改变花生的烯酸的代谢途径,即抑制了环氧化酶,使花生的烯酸产生前列腺素减少。如服用非激素抗炎药物可发生药疹。总之药疹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有许多学说尚未得到足够的证明,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当机体被药物性抗原致敏后,再接触同类抗原时,机体可通过抗体介导的第Ⅰ、Ⅱ、Ⅲ型等变态反应,或致敏淋巴细胞Ⅳ型反应,或两类兼有的反应,导致皮肤或(及)粘膜出现急性炎症性反应而发生药疹。由于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性、代谢物的复杂性,从而药物抗原决定簇就多而复杂,此外,个体之间对药物的反应形式又存在着差别,因之,同一种药物可在不同患者中引起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反之,同一类型的皮肤损害也可由不同的药物所引起。
过敏反应性机制引发的药疹常有下述特点:
①皮疹的发生与药量间无直线关系,并只在少数人中间出现;
②第一次接触药物后有4~20天潜伏期,一般为7~10天,以后再接触该药时好不再有潜伏期,而在几分钟至24h内发病;
③临床表现与药物的药理特性无关,有时可伴有哮喘、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啫酸粒细胞增多,甚至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为特点的表现;
④与结构相似药物间可出现交叉反应。
四型变态反应:
血清、疫苗等药物是蛋白质构成的完全抗原,而若干非蛋白质性化学药品是半抗原和身体组织的蛋白质相结合,才成为完全抗原。机体接触抗原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免疫细胞致敏或产生足量抗体,再遇抗原性药物,则发生各种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某些湿疹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Ⅱ型包括因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Ⅲ型包括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等。Ⅳ型可有红斑及湿疹样皮疹、剥脱性皮炎、固定性药疹、结节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某几型的药疹可以同时存在。有些药物经光线作用可起变态反应而发生药疹,表现为红斑块、风团、扁平苔藓,可发生于经常暴光的部位,也可出现于非暴露的皮肤上。磺胺药、氯丙嗪、避孕药、四环素等药物常引起光变态反应。对某一些药物过敏者可对化学结构相似的另一种药物发生药疹。
6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变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湿疹、红皮症、毛囊炎、血管炎与其他特发性的疾病组织象是一样的,在这就不一一述明。下面将叙述一下有特点的药疹。
7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面临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常见药物归纳如下:
7.8.1狼疮样综合征 狼疮样综合征可因药物影响而发生该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组织变化与真正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病人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胸膜炎、心包炎、粒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等各种红斑狼疮症状,因此,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被认为药物诱发的全身性红斑狼疮。病情轻的停药后数月内恢复,病情发展的可因狼疮性肾炎或其他红斑狼疮损害而死亡。病程在2~3周至3个月内自愈,肼苯哒嗪、灰黄霉素等药物易引起该综合征。
7.8.2增殖性药疹 在用药两周至数月后,病人发烧,周身不适,关节疼痛,全身浅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是弥漫性红斑、水肿性、大疱性或蕈样肉芽肿状损害。触之相当坚实,主要见于躯干疏散分布,不规则,边缘清楚约3~4cm直径大小,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全病程约3周。
7.8.3其他药疹 某些药物或血清等异性蛋白质所引起超敏性血管炎药疹,由于砷剂长期少量服用,可产生掌蹠点状角化症,或皮肤毛孔角化症。汞剂中毒性肢端红痛症、皮疹、口炎等,长期服用碘及类固醇激素可产生痤疮样皮疹。服用抗疟药物产生扁平苔藓样皮疹。有些药物还产生紫瘢、湿疹样皮疹。
8药物性皮炎的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熟悉各种药疹类型,观察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作出药疹的诊断,但仍不能确诊。因为,直到今天对药疹仍然缺乏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皮肤试验阳性的人在用药后不发生药疹,而阴性的人则可有药疹。而且,皮内试验可使敏感性很强的人发生严重药疹或其他药物反应,甚至引起过敏的休克而死亡。再有服药试验也不安全可靠,只能慎用到固定型药疹或不致发生严重反应的病人。在临床上用药后发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
现代的免疫试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嗜堿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织胺试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无实用的诊断价值。总之药疹是常见病,诊断药疹时要客观分析、排除其疾病的可能性。
9需要与药物性皮炎鉴别的疾病 药物性皮炎应与麻疹、猩红热、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氏病、扁平苔藓、日光性皮炎荨麻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相鉴别。
10药物性皮炎的治疗方案
(2)促进体内药物的排泄。
(3)应用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4)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5)支持疗法等。
(2)介质的阻滞剂 稳定肥大细胞膜的药物,哌哔嗪类,海群生能阻断SPS的释放,但不能阻断组胺的释放(和其他药物合用)。
色甘酸二钠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但对SPS释放无影响,哃替酚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3)钙剂的应用 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
1)阻断嗜中性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的粘附性,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溶酶的释放。
2)抑制单核细胞杀菌力、降低单核细胞对T细胞释放MIF反应,减少介质释放(淋巴因子)而减少细胞向炎症移动。
3)使循环中的T细胞重新分布而使T细胞减少。
4)对嗜中性白细胞和肥大细胞有稳定作用。
药物的选择要结合病情而决定,尤其对于严重的药疹要争分夺秒的适量而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的水疱及糜烂渐干燥可渐减量。在抢救中要注意水和电介质的紊乱情况,控制感染、注意心、肝、肾、造血系统的功能,注意血糖,防止脑溢血的出现。如发现异常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对于较轻型的药疹,给予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药物、维生素C、钙剂时要给予足量防止Ⅱ级介质的再次释放,尤其对于在门诊观察室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待病情十分稳定方可让患者回家。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1药物性皮炎的预防 (1)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追问药物过敏史,或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不要滥用。
(2)引起过敏的药物要明显的写在病历上,以引起复依医生的注意。并劝告病人避用该药或含有该药的一些成药和化学结构式相关而可可易引起交叉反应的药物。
(3)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应用前必须做皮试,而且准备好一切急救所必备的药品及措施。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 阴阳 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在治疗上,不论穴位、药物,均有阴阳属性,可以用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肾上腺 血压等生理功能。许多种肾上腺激素及其类似物已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耳穴名·肾上腺:肾上腺(shènsh...
穴位 的变化,也可接受各种 *** (如针、灸、 *** 、电针、药物注射等)以调整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穴位分经...
听呵 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
听河 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
更多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 凉血祛风糖浆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病见血热风盛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
三九胃泰 的治疗。三九胃泰中毒:不良反应表现:可出现麻疹样药疹、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药疹、大疱型表皮松解性药疹等...
感冒通 尿、蛋白尿、排尿困难、水肿,严重者肾衰,还可发生药疹、过敏性休克、哮喘等。治疗:感冒通中毒的治疗要点...
荨麻疹丸 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而发生的荨麻疹,此为药物过敏(药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5.服药期间,如突然伴发胸...
复方丹参注射液 。因此,临床医师熟悉复方丹参注射注射注射液与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联合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极...
更多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
药物性皮炎相关药物 盐酸苯海拉明片 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药疹,对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晕动病的防治,有较强的镇吐作...
硝酸甘油溶液 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⑷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禁忌症】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
硝酸甘油片 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⑷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禁忌症】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
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
磺胺间甲氧嘧啶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3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全身性皮肤角化症中药方剂
下一篇: 神经性皮炎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