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提出反对中医的观点,基本是处于无知状态,反对中医就意味着反对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反对中医是毫无道理的”。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哲学界著名学者再度把目光聚焦在“中医存废之争”这个热点话题上。
关于中医存废之争,我只针对方舟子的言论写过《苛责古人算哪门子英雄?》,对中医并无维护之意,只是认为中医是一种文化产物,是不必苛责古人的。
现在,当我看到一些学者说,“反对中医就意味着反对五千年文化的历史”,“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民族兴亡的问题,这是一个民族能不能继续前进的问题。”把中医上纲上线到事关文化命运、民族前途,我就知道中医存废之争已不是简单的医学之争,技术之争,而是文化之争,民族之争。
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试问那些支持中医的人,在生病时有多少人首选中医看病?又有多少人首选西医看病?如果心里笃信中医,且看病时非中医不看(至少首选中医),这种人就是真正的中医信仰者,或者说真正的民族文化信仰者,他认定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身体力行,当然也不容别人指摘。如果嘴巴上说中医如何的好,而且不容别人指摘,实际看病时又往西医那里跑,则不仅虚假,而且人格分裂得严重。这种人格分裂,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文化惰性的结果。
任何一种文化,特别是那种沉淀日久的文化(中国文化久到五千年),都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不容易打破,这种自护的能力就是文化的惰性。当一种外来文化冲击它时,这种惰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个生活在一种文化当中的人都是一个惰性的因子,揭力保护这种文化,就是这种惰性使然。套用到中医的支持者身上,就是把中医视为文化,虽然它缺点多多,但我也要誓死保卫他,因为他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母亲”。如此,一种具体的技术之争,就被一些概念、名词所代替,成为抽象的名词之争,不算偷换概念,也算作是转移目标。
中国医学遭到近一个世纪的长期争论,其实是中西文化一个世纪冲突与融合的真实写照。基本上可以这样说,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文化是被动的,“先兵后礼”式的,是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方文化随之奔涌而入。对于国人来说,两种文化的接触一开始就伴随着血与泪,伤与痛,屈与辱、爱与恨。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心态,要较文化和平融合要复杂得多!有怀疑、有欢迎、有逆反、有崇拜……但基本上不出三种态度:坚决拒绝;折衷调和;全盘西化。其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折衷调和最为有市场,虽然这种折衷调和仍然被胡适认为是一种保守主义,但因它兼顾了保守与激进,而被时时拿出来作“劝架”之用。
现在的中医存废之争中,那些认为中医是假科学、伪科学,力主废除的人,是一帮主张全盘西化的人,或者说是主张“充分世界化”的人。那些大讲中医好处,至死爱中医的人,则是一帮拒绝派,不过叫抵抗派或许更准确些,因为,在西风东渐如许多年的现代,拒绝西医显然不合时宜了,中医其实是在进行一场边打边退的抵抗战。而那些哲学界的著名学者们,不过是一帮折衷调和的家伙,他们把中医与“五千年文化”、“中华民族自信心”捆绑在一起,成为文化之本体,就是变相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医就站到了“为体”的精神文化高地,西医最终不过成了“为用”的细枝末节的技术尔尔。
但是,中医可以成为文化,西医如何就不可以成为文化呢?一种技术不可能只是孤立的技术问题,既凝聚人类的心智,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精神层面。工业革命是技术革命,却带来了社会、思想、文化诸多方面的革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要忘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传教,播撒西方文化,之所以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传教士用西医给他们治病,十分见效,从而博得了他们的信任。
中医存废之争不是西方人与中国人在争论,而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骂仗,其实是国人对待自己文化矛盾复杂的心理表现。我的主张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少一些文化惰性,很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
世上每天都有星辰陨落,于生死而言,一切都是浮云!
李咏因肺癌走了,哈文永失我爱,幸运52舞台上最耀眼的巨星永远定格在50岁。与许许多多名人一样,在医学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在所谓最顶尖级医院最优秀医生的手下,花费巨资治疗了17个月后,带着对人世间无限眷恋遗憾地走了,留下了孤单的哈文和17岁的女儿。斯人已去,作为中医人来说,我所关注的是,尽管李咏所患的是肺癌,西医已经证明即使是最好的条件他们已经无能为力,那么中医治疗能否有回天之力呢?如果中医有回天之术,那么这些名人们为什么宁可选择西医而不选择中医治疗呢?甚或那些患癌的普罗大众们呢?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中医治疗癌症是否有效?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知乎上一个关于“中医治疗癌症靠谱吗?”回答如下:
2016年陈竺团队获得美国血液学会(ASH)欧尼斯特?博特勒奖。此项研究在我国始于较早的70年代,哈医大一院的张亭栋在黑龙江林甸县的当地癌症患者口中知道一位老中医的一个秘方,就是用中药砒霜、轻粉、蟾蜍等毒物配制验方,治疗淋巴结核,后来还治好了皮肤癌。
“以砒霜作为中医以毒攻毒的代表性药物,竟可治愈90%最危险的白血病。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披露了这一情况,获得满场掌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又被称作最为恶性的急性白血病类型。陈竺对探索白血病治疗途径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特别是受到砒霜作为中医“以毒攻毒”的代表性药物启发,陈竺与同事在2000年提出“上海方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显著增高,和化疗的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取得完全缓解的时间更短,能够明显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联合治疗如此之好,原来最危险的白血病,现在90%的患者可以治愈,5年的无病生存率达到了89.2%,总生存率超过90%。”
知乎回答似乎是个个例。现在拿我亲身经历的来说吧,去年跟随江西徐师学习平脉辨证期间,亲眼见到他用经方治疗好一例肺癌病人。据徐师讲,只要正确地辨证施治,肺癌是可以治好的。至于我所了解能够治愈各种癌症的中医师们更不是少数。
一位朋友说,全国的世界的不用说,就说身边的、周围的、熟悉的,只要确定为癌,只要去化疗、放射,去用最最先进的东西,结果都走了。活着的很多,被医院判只有十几天几个月生命,过了几年也还活着的也很多,那就是祖国的中医药。也就是说,中医治疗肺癌是可行的。只要找到好的中医师,精确辨证,准确用药,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至少可以带癌生存多年的。
既然中医能够给人们以生的机会,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癌症病人宁可被西医治死而不选择中医治疗呢?
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也颇费周章。
癌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据有个微信网友讲,现在每年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全国已超过了400万,因癌去世的人超过28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每分钟会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会有5个人因为癌症去世,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无不惧而闻色大变。家中若有一人患癌,倾家荡产者有之,家破人之亦有之,即使有幸得以存活,也会苟延残活,惨不忍睹。
有位中医同行,针对李咏肺癌病逝在微信群里抱怨说,“他们不缺钱,不缺人脉,缺什么?缺的是对自己民族传统中医药的信任。”
作为中国人,癌症病人们在生死关头把五千年来代代依赖的传统中医剔除出去,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悲哀。但如果单单归结为病人们对民族传统中医药的不信任,虽有些道理,却有些不免偏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的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但无论什么样的结局,对病人来讲,最看重的还是活着,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在那生死关头,即使是最低层的患癌病人,无不夜不能寐、泪湿满襟,举家上下、老幼妇孺揪心权衡,生怕漏掉那即使比头发丝还细的机会。
中医能够让这些病人们视而不见吗?绝对不会!但最应该让国人选择的中医药,往往最后选择的结果却是西医。
这既有中医人的不争气,也有中草药的不管用,还有对西医体系缺陷的视而不见。
先说说中医人的不争气。自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给中国百年带来的,不仅是国破和财富尽失,更根本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连根拔起,中医作为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抓手受到西方的鞑伐更是不在话下。民国的中医存废之争,当代的中西医结合、西医领导中医,让中医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能治病的凤毛麟角,打着养生赚钞票的却如雨后春笋。医学院毕业的博士硕士看不了病,民间的中医无证行医如过街老鼠,有证的单打独斗缺少资源。中医院里的大厅里晃荡的大多是香蕉中医,而病人最多的往往是那少数的几个人。无怪乎有人说,好中医在国外,纯中医在民间,而国内三甲以上医院好中医师却鲜见了。这种状况,如何让人们去选择中医。
再说说中草药的不管用。近两年,中医亡于中药之说引起广泛争论。当日本生产的中药占领世界市场时,中国人还在中药到底管不管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让人诟病的中药西药化监管。中药的灵魂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而现在的监管呢,则要和西药一样看成分组成。既然唯成分呢?自然偏离了中药治疗的根本,即使诊治技术再高超,却难保最终的疗效。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盲目用药,难以下咽的药汤。这让越来越多之人对中药敬而远之。
有了对中医人和中药的认识,西医就是大多数国人唯一的选择。其实,西医体系上的缺陷让有心人很方便识别,但面对生死关头,许多人都选择了盲目不见。怀着赌徒的心理,将亲人或自已的生命交给了亦爱亦恨的西医。
生命既然已经选择,便无回头。延参法师说:“生命可以无常,精神却似阳光,传递力量与希望,一路走好!”
还是用李咏的遗言作为本文的结语:
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愿天下中医人共勉。
振兴中医,关键靠人才。调查发现,人才建设,是当前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数字上看,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势头喜人”。2006年,全省共有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6868人。而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17062人,两年内整整增长148%。但在多天的采访中,专家们仍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医药人才数量有缺口、分布不合理、质量待提高,则是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才出现断层
发挥县中医院龙头作用,建设县、乡、村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并推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关于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对于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我省而言,更具重要意义。广大农民虽然认同中医药安全的疗效和便宜的价格,但就近看中医,尤其是看名医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
事实上,老、中、青人才梯队的断层,是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大难题。
“即使不提‘新安医学’辉煌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还几乎每个地区都有‘领军’名医,比如天长的杨氏、安庆的殷家。但现在放眼全省,真正用中医中药治病的少,真正的名中医更少!”省中医附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徐经世坦言。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缺乏,制约了中医药事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由于中医药学重实践、成长期长、强调经验性,具有特殊成才规律,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现象突出,平均每个乡镇还达不到一名中医执业医师。
“虽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但仍缺乏对中医人才的针对性政策。”省中医管理局负责人董明培强调,“关键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据了解,一种“永久流动编制”的解决方案正在酝酿中。方案将为全省乡镇医院配备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医药本科毕业生、职业医师单列编制。“下乡”医生“名义上”在县级医院工作,但一年轮岗期满后必须“驻点”乡镇卫生院,县医院负责对其定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调回县里,空出的指标再招募新的毕业生。
专家呼吁,要尽快构建由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基层中医从业人员培训。同时,应将目前有限的中医资源限度发挥作用,如鼓励名老中医退休后“领班”社区医疗机构、对中医专家放开第二职业地点限制等。据悉,坐堂行医试点也将在我省启动。“关键是要放开观念!提高疗效,病人受益才是落脚点!”
更新培养模式
8月29日,省中医附院隆重举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仪式。在以后的3年里,12位继承人将跟随6位指导老师,精读《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以继承老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为“必修课”。
作为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制已在我省广泛实施。目前,已确立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批43人,39名学术继承人合格出师。“师承制,对于抢救名老中医经验行之有效、意义重大,但人才培养必须规模化。”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健认为。如何提高中医院校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毕业生知识起点高、知识结构全面、理论基础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备力量,但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全面和临床实践缺乏。”采访中,专家认为,中医院校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安徽中医学院是我省中医高等教育主要基地。为突出办学特色,学院尝试开设新安医学、阅读经典类课程,中、西医学课程也由最初的7∶3调至6∶4。“学校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被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系部,我现在专业优势丢得差不多了。”毕业后改行做销售的07届毕业生张某坦言。
有关部门显然已注意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安徽中医学院今年将开始尝试开设新安医学教改试点班,融“师承教育”精髓于院校教育,由30名老中医“一对一”指导30名学生,厚文理、经医理、通经典、重实践,着力培养传统中医人才。“全国开设中医传统班的学校并不多,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这种模式能够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院长王键对试点班满怀希望。
同时,专家指出,中医继承,教师是关键,学校要适当引进优秀临床人才,并鼓励教师到临床一线进行经验积累,“中医重视临床个体差异性,过多的实验室研究是对学生的误导。”
弘扬传统文化
中医西化论、“取消中医”风波、“中医存废之争”,接二连三的事件反映了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了挑战。关于如何振兴中医,人们开出种种“处方”: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但众多专家指出,中医的困境,缘于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变得贫瘠。振兴中医,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不同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同。现代年轻人传统文化底子薄弱是一大不足。”在徐经世看来,作为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传承不衰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医和中国古典文学是相通的,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融的。“整体观的理念、人天和谐的精神、济世治病的追求等,无一不是来自传统文化。”祖辈三代皆名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堪称是其成功的“秘诀”。在徐经世的书橱中,至今仍整齐摆放着厚厚一摞祖辈三代的中医经典古书手抄本,纸页虽已发黄,但工整的字迹透出浓郁的“书卷气”。
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甚至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一些人而言无异于“天书”。“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基本功要下足,经典著作要学深吃透,融汇贯通并结合临床实践,才会提高疗效。”王键认为。
强化传统文化功底,无疑对目前严重的中医人才流失现象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以安徽中医学院为例,2007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5%。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本,这对于培养仁心仁术的中医精神、德艺双馨的医德不无裨益。学中医不仅要学具体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做人。学校、医院等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人从中医工作中体会到民族自豪感,自愿为发展中医事业服务。中医是需要奉献精神的。”王键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是科学吗
下一篇: 中医管理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