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哲学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目录)

医案日记 2023-06-09 02:48:39

中医哲学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不但是中医哲学的原点,也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教授,1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阐述的观点。

方克立教授表达了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即中医哲学不是中国哲学的分支,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了中国哲学界的鲜明态度:不仅要明确支持中医的发展和振兴,而且要给予它历史的、文化的和哲学理论的支撑。

据介绍,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个全国性中医哲学学术团体,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展的产物;它的成立表明,中医哲学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专业委员会成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全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和跨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委员会会长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首席科学家罗希文研究员出任。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产生和体系的形成
(一)从远古到秦统一——奠基时期
(二)从秦汉到唐末——拓展时期
(三)宋至明清之际——成熟阶段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和谐理念
(二)整体有序,偏重直觉的辩证思维
(三)内圣外王、三纲五常的政治伦理
第二节中医学概述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
(二)中医学又是一种文化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从中医学理论的渊源来看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从历史性的动态发展中追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从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来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
(二)功能观
(三)恒动观
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一、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一)精气说
(二)阴阳说
(三)五行说
(四)天人合一说
二、中医学对古代哲学的贡献
(一)气化理论和天人合一理论
(二)阴明学说的辩证法思想
(三)五行生克的系统理论
(四)身心统一的“形神”说
三、把握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推进中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第一节精气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精气认识的演进及其基本概念
(一)精认识的演进及其概念内涵
(二)气认识的演进及其概念内涵
二、精气学说的源流
(一)精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二)气学说的生成根源与发展
三、精气理论的层次结构
(一)古代哲学的宇宙之气
(二)中医学的气和自然界的气
(三)人体之内的各种气
四、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
(三)精气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四)精气为人
五、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建构的影响
(三)对中医学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
六、精气学说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古代哲学的精与人体之精
(二)古代哲学的气与人体之气
(三)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与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四)中医学的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
(五)《黄帝内经》中精气的含义
(六)古代哲学之元气与人体之元气
(七)古代哲学范畴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
(一)阴阳概念的产生
(二)阴阳概念的演变
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涵义
(二)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三)阴阳的特性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一)阴阳理论的演进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黄帝内经》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相互促进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互藏
(二)阴阳交感
(三)阴阳对立制约
(四)阴阳互根互用
(五)阴阳消长
(六)阴阳转化
(七)阴阳自和
(八)阴阳平衡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先秦阴阳概念对中医学的影响
(二)形成中医理论辩证思维的规律
(三)相对平衡协调生命模型的构建
(四)中医学体质理论的构建
(五)中医学病因发病病机理论的构建
(六)中医学养生理论的构建
(七)中医学诊治理论的构建
六、阴阳学说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阴阳与矛盾的关系
(二)关于阴阳相对待概念
(三)关于物质与功能分属阴阳
(四)关于有形与无形分属阴阳
(五)关于阴气、阳气的概念
(六)关于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的关系
(七)关于气阴两虚、气阳两虚
(八)尊阳与崇阴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第三节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五行认识的演进与五行学说的形成
(一)五行概念的认识
(二)五行关系的认识
二、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内涵
(二)五行的特性
(_二)事物的五行属性
三、五行的运动规律和形式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母子相及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构建五脏一体观及其与外在环境的联系
(二)解释人体的体质类型
(三)阐释五脏的病理变化与传变规律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五、五行学说相关问题讨论
(一)关于倒五行
(二)关于五行排序的几种模式
(三)居中(中根)思想与脾心生理功能
(四)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各自的特点
(一)精气学说的特点
(二)阴阳学说的特点
(三)五行学说的特点
二、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一)精气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
(二)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三、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综合应用
(一)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二)构建“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
(三)构建脏腑气机升降理论体系
第三章道、儒、释、兵、理学思想与中医学
第一节道家思想与中医学
一、道家思想精华
(一)道论
(二)无为论
(三)崇阴贵柔
(四)气论
(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医学养生理论建构的影响
(二)“重无轻有”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建构的影响
(三)崇阴思想与中医学的滋阴理论
(四)内外阴阳说与中医学的营卫出入理论
第二节儒家思想与中医学
一、儒家思想和《周易》思想精华
(一)中和思想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医学
…… 997

中医是什么?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它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医学、药学、农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中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华文明时期,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与西方医学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阴阳指的是事物的两个相对面,如黑白、阴阳、男女等;五行则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中医认为人体也是由这些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当这些元素失衡时,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形式。中药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中草药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在中医诊断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针灸和推拿则是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和按摩来调整身体的阴阳五行平衡。气功则是通过呼吸练习和身体动作来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强调预防为主,讲究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它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传承。

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中医是由道士和巫师传承的,他们利用自然界的资源进行治疗,并将这些知识秘传于家族或师徒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并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在中国文化中,中医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中,中医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而非仅仅治疗病症。中医强调身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环境和谐息息相关。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中被称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医的发展和传承还受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影响。例如,古代医家张仲景创立了《伤寒论》,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医的病理学和治疗方法,并引用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如“仁者无敌”、“大医精诚”、“以和为贵”等。这些思想和哲学观念对中医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密不可分。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整体健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的尊重和关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5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