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存废余音缭绕

医案日记 2023-06-09 02:20:14

中医存废余音缭绕

“中医是中国古代落第文人,利用人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而刻意做成的骗局。”一篇名为《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今年4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甫一发表,便激起千层浪,中医存废之争不仅在国内成为热门话题,海外华人也积极参与。

【小题】中医内冷 却遇外热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现任职于中南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张功耀教授,他在文章中还称中医“千年以来毫无进步”。随后,张功耀又在网上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万人签名”,期望政府彻底停止中医中药的研究。此文及此举迅速传播并在网上引发关于中医存废的热烈讨论。在张功耀征集签名后不久,反对一方发起“征集‘爱我中华,爱我中医,弘扬中医药文化’百万签名”活动,其中多为中医药医务人员。中医存废之争更加激烈。很快,各界人士参与其中,科学界两位“伪科学斗士”何祚庥与方舟子观点鲜明,何祚庥认为“中医里阴阳五行是典型的伪科学”;方舟子则论述“中医不仅在整体上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

在反对中医的学者看来,中医根本的问题在于其理论没有现代科学作为支撑。现代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已经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医却独立于这些体系之外,其理论还停留在两千年前的水平上。张功耀吁请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

而以许多中医教授为代表的拥护者认为,以中医中的部分被证明失效的东西来论证整个中医是无用的,这种思维方式有问题;同时,中医中的阴阳学说、针灸学说是很系统的,是东方式的思维结果,它在思辨性和整体性上比西医更出色;更有许多患者以亲身经历为中医“正名”。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内冷,却遇外热。有关数字表明: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留学生10年间增长3倍;英国有3000多家中医门诊,美国有100多个中医学校,中医在新加坡颇为流行;韩国更是申请将源于《本草纲目》的《东医宝鉴》列入世界记录遗产名录。

【小题】传承财富 辨证研究

这场肇始于网络流于表面的争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中医的管理者和利害关系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部分中医医院院长也不得不就此回应。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不可能取消中医,也不会让其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则称,“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则称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10月份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上,数百位全国中医院院长针对取消中医的言论群情激愤,称这种主张“注定要失败”。

在这场存废之争进入白热化之时,11月1日,国家科技部在其公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将“加强中医研究”列为重点实施项目,将加强中医传承方法、辩证体系研究,加强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中医存废之争看上去告一段落,实际上远未停止。这并不仅仅是关于中医是否为科学的争辩,也是一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延续的讨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多大程度上扬弃?我们如何在时代的进步中科学而辩证地解析传统文化?这些问题是这场争论背后影响更为深远的东西

人们常说的"中医治本"应该怎样理解?

关于“中医治本”的科学诠释从近来关于中医存废的大辩论中,看到中医的一大强项是所谓“上工治未病”、“治亚健康”、“治同根病”、“治亚病态”、“标本兼治”或者用通俗的白话就是“治疗健康到疾病的初始态”云云。从此出发,中医提出可以实现“救其萌芽”,“治病断根”的神奇功效。然而可惜美中不足的是中医的宏观思维理论无法给出 “萌芽”为何,“根”“本”是啥的准确内涵。中医所说的“根”“本”到底是啥?中医的出路在哪里?中医的“天”到底啥时候亮?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当您读完此文,读懂我们关于衰老本质的理论,就可以看到中医的黎明。到那时中医诸多治病措施的科学解释,以致中医能否 “治未病”、“治同根病”、“治亚健康”,甚至“治病断根”便不言自明了。“模糊医学理论”对于“亚健康”和“同根病”实际上有很深刻地认识和解释:“若以自然辩证法和认识论看,亚健康态的积累乃宇宙间生物物种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的必然”。这些自然物质“相克相生、运动演进,生命存在,随而有之。”该理论以“杂质炎毒自由基等在血液血管、肌体器官中的历史积累、沉积附着、瘀塞”为核心生物代谢过程,进而解释“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并以中医药作及时的“活血化瘀”为重要的治疗思路 ……。循此“高瞻远瞩”,我们接下来从分子水平来看看沉积附着瘀塞的生物垃圾到底“从哪里来?”到底为何方怪物?为什么驱除不去?从哪里来?一言以蔽之:从能量代谢中来,主要为能量代谢的副产物,即主要为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副产物。用专业生化语言就是自由基氧化过程的副产物和非酶糖基化过程的副产物(生物系统的自发生化副反应已基本全部囊括)。这些生化副反应是食物老化的罪魁祸首,同样也是诸多老年退行性疾病产生的病根。到底为何方怪物?简单的举例:老年斑,老年色素,增厚的基底膜,渐生的白内障,硬化的血管壁和纤维化的器官组织都属体内“与时俱进”的无法清除的生物垃圾。关于这些生化垃圾的生物化学形成目前已基本查清。这是本人最熟悉的研究领域,脂褐素相关的衰老生化(参见本人的总结性论文,Free Rad Biol Med. 1996;21: 871-888,该文现为国际上同领域引用率最高文献,可通过 Google Scholar检索 Lipofuscin)。为什么驱除不去?因为这一类生化副产物在生物大分子上交联,打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生物结构。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衰老学说的核心生化过程。狭义的讲叫羰基毒化衰老学说;广义的讲:衰老就是生化副反应的失修性累积 (请参见本人博客中的系列文章, 英文请参阅Exp Gerontol. 2005;40:455-465)。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亚健康”以及中医的“根”和“本”了。从表面上看,“亚健康”和“疲劳”很类似。“疲劳”生化主要包括:乳酸积累,ATP 消耗,垃圾堆积,组织损伤等。但前两个生化变化与能量代谢过程的急性消耗联系紧密,与造成衰老和退行性疾病的垃圾积累和组织损伤关系不大。“亚健康”则与后两者的积累联系更密切。垃圾积累和组织损伤在产生的早期是可以被修复清除的,我们机体的休息与睡眠成功地执行并基本完成了这个伟大的使命(中枢神经系统尤为典型),所谓常人不睡则病,睡则病轻,睡眠乃“日复一日的返老还童”。有意思的是中医的许多医疗措施恰好启动和加速了这个修复和恢复过程,加速了清除生物垃圾(主要为毒性羰基垃圾)的生化代谢过程。例如,许多人对拔火罐情有独锺:在身体略感不适,或小受风寒之时,身体往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发紧,发冷,局部疲惫,所谓“感觉到要生病,自己心里清楚”。此时若去做西医检验,大多是劳民伤财,一切指标基本正常。然而此时即使去找个非专业水平的中医人士,拔几个火罐,一看,啊呀,拔出一排红圈,甚至有些黑色的血斑,于是便赞美不绝,“瞧,内毒拔出来了”,果然似乎神清气爽,第二天又可为生存奔波拼搏了。

中医药事业发展迫切的问题 构筑中医人才"梯队"

振兴中医,关键靠人才。调查发现,人才建设,是当前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数字上看,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势头喜人”。2006年,全省共有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6868人。而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17062人,两年内整整增长148%。但在多天的采访中,专家们仍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医药人才数量有缺口、分布不合理、质量待提高,则是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才出现断层

发挥县中医院龙头作用,建设县、乡、村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并推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关于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对于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我省而言,更具重要意义。广大农民虽然认同中医药安全的疗效和便宜的价格,但就近看中医,尤其是看名医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

事实上,老、中、青人才梯队的断层,是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大难题。

“即使不提‘新安医学’辉煌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还几乎每个地区都有‘领军’名医,比如天长的杨氏、安庆的殷家。但现在放眼全省,真正用中医中药治病的少,真正的名中医更少!”省中医附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徐经世坦言。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缺乏,制约了中医药事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由于中医药学重实践、成长期长、强调经验性,具有特殊成才规律,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现象突出,平均每个乡镇还达不到一名中医执业医师。

“虽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但仍缺乏对中医人才的针对性政策。”省中医管理局负责人董明培强调,“关键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据了解,一种“永久流动编制”的解决方案正在酝酿中。方案将为全省乡镇医院配备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医药本科毕业生、职业医师单列编制。“下乡”医生“名义上”在县级医院工作,但一年轮岗期满后必须“驻点”乡镇卫生院,县医院负责对其定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调回县里,空出的指标再招募新的毕业生。

专家呼吁,要尽快构建由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基层中医从业人员培训。同时,应将目前有限的中医资源限度发挥作用,如鼓励名老中医退休后“领班”社区医疗机构、对中医专家放开第二职业地点限制等。据悉,坐堂行医试点也将在我省启动。“关键是要放开观念!提高疗效,病人受益才是落脚点!”

更新培养模式

8月29日,省中医附院隆重举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仪式。在以后的3年里,12位继承人将跟随6位指导老师,精读《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以继承老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为“必修课”。

作为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制已在我省广泛实施。目前,已确立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批43人,39名学术继承人合格出师。“师承制,对于抢救名老中医经验行之有效、意义重大,但人才培养必须规模化。”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健认为。如何提高中医院校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毕业生知识起点高、知识结构全面、理论基础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备力量,但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全面和临床实践缺乏。”采访中,专家认为,中医院校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安徽中医学院是我省中医高等教育主要基地。为突出办学特色,学院尝试开设新安医学、阅读经典类课程,中、西医学课程也由最初的7∶3调至6∶4。“学校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被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系部,我现在专业优势丢得差不多了。”毕业后改行做销售的07届毕业生张某坦言。

有关部门显然已注意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安徽中医学院今年将开始尝试开设新安医学教改试点班,融“师承教育”精髓于院校教育,由30名老中医“一对一”指导30名学生,厚文理、经医理、通经典、重实践,着力培养传统中医人才。“全国开设中医传统班的学校并不多,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这种模式能够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院长王键对试点班满怀希望。

同时,专家指出,中医继承,教师是关键,学校要适当引进优秀临床人才,并鼓励教师到临床一线进行经验积累,“中医重视临床个体差异性,过多的实验室研究是对学生的误导。”

弘扬传统文化

中医西化论、“取消中医”风波、“中医存废之争”,接二连三的事件反映了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了挑战。关于如何振兴中医,人们开出种种“处方”: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但众多专家指出,中医的困境,缘于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变得贫瘠。振兴中医,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不同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同。现代年轻人传统文化底子薄弱是一大不足。”在徐经世看来,作为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传承不衰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医和中国古典文学是相通的,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融的。“整体观的理念、人天和谐的精神、济世治病的追求等,无一不是来自传统文化。”祖辈三代皆名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堪称是其成功的“秘诀”。在徐经世的书橱中,至今仍整齐摆放着厚厚一摞祖辈三代的中医经典古书手抄本,纸页虽已发黄,但工整的字迹透出浓郁的“书卷气”。

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甚至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一些人而言无异于“天书”。“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基本功要下足,经典著作要学深吃透,融汇贯通并结合临床实践,才会提高疗效。”王键认为。

强化传统文化功底,无疑对目前严重的中医人才流失现象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以安徽中医学院为例,2007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5%。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本,这对于培养仁心仁术的中医精神、德艺双馨的医德不无裨益。学中医不仅要学具体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做人。学校、医院等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人从中医工作中体会到民族自豪感,自愿为发展中医事业服务。中医是需要奉献精神的。”王键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5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