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胃不和
表现:胃脘胀满疼痛,两胁作胀,情志不舒则加重。胸闷,易怒,喜太息(长叹气),纳食减少。舌苔薄白,脉弦。
中成药:
①健胃片,每次4片,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②舒肝调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茉莉花3~5克,粳米60克。将茉莉花用水煮开后捞出,然后入粳米煮粥,加白糖适量调味食用。酌情食5~7天。
②金桔根30克,猪肚1个,均洗净切碎,加水4碗,煲成1碗半,加食盐适量调味。饮汤食肚,每2天食1次。
2.肝胃郁热
表现:胃脘灼热疼痛,进食后疼痛不缓解或加重。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喜冷饮,吐酸嘈杂,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中成药:
①加味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
②溃疡宁胶囊,每晚临睡前服3粒(每粒重0.3克),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食疗:
①猪胆3只,生黄豆适量。将新鲜猪胆倒出胆汁一半,装入生黄豆,以满为度,将口扎紧,置阴凉通风处晾干,研末。每次6~8克,每日3次,空腹时米汤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②新鲜芦根100~150克,青皮5~1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前2味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每日分2次服食。
3.肝胃阴虚
表现:胃脘隐痛或灼痛,午后尤甚,嘈杂,五心烦热,口干,消瘦,或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细。
中成药:
①阴虚胃痛冲剂,每次10~20克,每日2~3次,开水冲服。
②参梅养胃冲剂,每次10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
食疗:
①蜂蜜100~150ml,隔水蒸熟后,于吃饭前一次服下,每日3次,长期服食。
②沙参10克,麦冬10克,饴糖30克,雪梨1~2个。前二味先煎去渣去汁,趁热调入饴糖和梨汁,每日分2次温服。
4.脾胃虚寒
表现:上腹部隐隐作痛,痛时喜按,喜热怕冷,遇凉痛甚,劳累容易诱发,面色萎黄,四肢欠温,倦怠无力,呕吐清涎,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
中成药:
①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0~2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②丁蔻理中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生姜250克,猪肚1个。将生姜洗净切碎,放入洗净的猪肚中,文火煲熟,喝汤吃肚,每2天吃1个,连吃3~4个。
干姜6克,胡椒10粒,共研细末,每天分2次,用开水冲服
5.瘀血阻络
表现:上腹部刺痛或痛如刀割,固定不移而拒按,大便色黑或潜血阳性,唇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数。
中成药:
①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3丸,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
②百宝丹,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鲜仙人掌30~60克,牛肉60~90克。均切片,共同炒熟,调味后吃牛肉片,每天1次,连食5~10天。
②鸡蛋1个,打入碗中搅拌,加藕汁30ml,田七末3克,拌均匀后,加冰糖调味,隔水炖熟服食,每天1剂,连服8~10天。
6.脾胃湿热
表现:上腹刺痛或绞痛,拒按,口苦,纳少,吐酸水,大便干结或溏薄,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数。
中成药:
①溃疡宁胶囊,每次服3丸,每晚临睡前服1次。
②赛霉胶囊,每次2~3丸,每日2次,温开送水服。
食疗:
①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佛手9克,山药30克,加水3碗,煎成1碗,每天1剂,连服7~10天。
②白扁豆60克(鲜品加倍),佛手15克,粳米60克,先将佛手加水3碗煎汤去渣,再入扁豆、粳米煮粥,每天1剂,连服10~15天。
董建华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在论治脾胃病、温热病、妇儿等专科疾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颇高的学术造诣,为医界同道所推崇。学习和继承董老论治脾胃病经验,有利于后学者感悟其在辩证和处方方面灵活精妙的大医风采、启发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学术水平等。
1通降论
董老认为东垣论脾胃成病,多由内伤所致;内伤不足而偏用补益之法,故创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阳。董老论治脾胃病,则善从胃之和降的生理特点入手。阳腑胃病以通降治法为主,久病及脾或素体脾虚,则脾胃同调而复中焦升降之职。
胃气之所以表现出“和降”的生理特点,与胃腑阳气阴液相互调和密切相关,即胃腑阳气的温煦、推动与阴液的濡润配合得当,饮食入胃才得以腐熟、润降。叶天士亦强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气润降。然而胃之和降,与脾之运化升清、肝之疏泄升发、胆汁胆火之通降、肺之宣发肃降、大小肠之传化下行等其他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通降之性,饮食水谷才能下传至小肠以分清别浊。胃喜通降而恶壅滞,病则胃失和降,出入废则气机郁滞,故治疗上董老强调以通降为要。所谓通,就是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散其郁滞,以承胃腑通降下行之性,使气机调畅。胃腑实者,宜祛邪导滞,和胃通降;胃气虚者,气机不运,虚中有滞,宜补虚行滞,和胃通降。
董老临床运用通降法治疗脾胃病时,将其概括为十法: 即理气通降、化瘀通降、通腑泄热、散寒通降、平肝降逆、导滞降胃、升清降浊、辛开苦降、辛甘通阳、滋阴通降 。由此可见董老论治脾胃病时,着重于“通”,补法亦常寓于“通”中。
2气血论
董老总结脾胃生理特点,认为中焦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与人体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焦脾胃的络脉系统较其他脏腑更为丰富,除所属同名经脉分支的络脉外,尚有“脾之大络”与“胃之大络”;脾胃络脉除了营养脾胃本身,又输注气血津液于经脉以灌四旁。因此,脾胃功能直接影响气血和其他脏腑功能的盛衰。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以气血调畅为贵。若胃腑受邪,胃气壅滞,肝胆疏泄受阻,土壅木郁而出现肝胃气滞,甚则肝胃气逆。气滞日久,血行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血瘀为患。
胃中气滞血瘀何以为辨,从疼痛性质看,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者属气滞,痛如刺如割者属瘀血;从疼痛部位而言,若痛处游走不定、攻冲作痛者为气滞,痛处固定、或扪之有包块者为血瘀;从病程分析,初病在经属气滞,久病不愈属血瘀。胃病日久,气滞血瘀互为因果。
董老治疗胃腑气分之病,常采用理气通降、泄热通腑、疏肝和胃、通降胆胃等调气之法;而治疗久病入络者,大致归纳以下六法:即 和胃理气化瘀、温经散寒化瘀、清热凉血化瘀、疏肝理脾化瘀、健脾益气化瘀、养阴益胃化瘀。
董老论治脾胃病中瘀血证的常用药对有: 金铃子、元胡;刺猬皮、九香虫;蒲黄、五灵脂;丹皮、赤芍;丹参、沙参等。
3湿热论
董老指出早在《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致病因素,历代医家对湿热病因病机学说均有发挥,论述最详的则为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湿热致病之邪多与时令气候密切相关,长夏初秋,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湿中生热,人处于气交之中,体弱者易着而成病。董老认为湿热外邪虽是重要的发病外因,但非决定因素,发病与否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强弱。若脾胃内伤,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虽未发病,却已潜藏发病之机,一旦与外界湿热之邪相感,便会“同气相求”“内外相引”而发病。薛生白明确提出湿热主伤脾胃的理论,即脾胃为湿热病变的中心。
湿热中阻主要表现为胃脘痞闷甚疼痛,恶心欲吐,嘈杂吞酸,胸闷纳呆,口黏而腻,心烦口苦,大便黏滞,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化湿热,调中和胃,方用董老连朴苓草汤加减: 黄连、厚朴、藿香、佩兰、茯苓、通草、陈皮等。
若湿重于热,用药应侧重苦温燥湿;若热重于湿,用药宜侧重清胃泄热;若湿热久羁,必耗气伤阴。故气虚者酌加扁豆、山药等健脾利湿,阴伤者可选芦根、石斛等益阴和胃。
董老指出热为阳邪,非苦寒不能清泄其热;湿为阴邪,非辛温不能宣通芳化其湿。故该方旨在苦寒与辛温并用、芳香与燥湿并施,辛开湿滞而苦泄热壅。前贤有欲清其热,应化其湿,欲化其湿,当宣通气机之说。临床应用此法,务必掌握清与化之分寸,只有清化合度,方能湿去热孤、热除湿化,病得速痊。
4标本论
董老论治脾胃病,多强调权衡标本缓急轻重的重要性,或先祛邪后补虚、或补泻兼施。胃病日久,由腑传脏,损及脾土,可有虚象表现;但不能只见其虚,忽略其实,或只重其本,不顾其标。
因此,对脾胃病虚证的论治不仅要针对病因,还要通过审察病证的标本,以定治法之先后逆从,这是辨治的重要环节。例如脾 虚气滞证,先用苏梗、香附、陈皮、香徐皮、佛手等理气通降,虚证明显加用党参、白术、炙甘草等顾本。
董老认为“久病必虚”只 是前贤总结的一 般 经验,而临床实践中“久病未必全虚”也不少见。如久病由气入络,可为瘀血实证;久病及脾,运化失司,水湿不化或复加情志、饮食所伤,往往又兼气滞、痰湿、食滞等,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我在各大学讲课,有一天,有所大学的办公室的老师向我求助,说她的母亲,胃部疼痛,四处求医无效,怎么办?
当时我正好在,于是就见面帮助她分析了一下,她母亲已经胃痛两个月了,胃部阵阵作痛,不论时间。去医院,西医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自己用的中成药也没有效,当时我见她整个人都是精神不振的。当时正好是冬天,我诊脉脉弦,我觉得是压力大了,这在中医叫肝木横逆克脾土,又正逢天冷,北方人,到南方受不了没有暖气的阴冷,所以胃会出现虚寒之症。
当时我在到底是先给她疏肝,还是先温胃这犹豫了一下,因为这里面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多少比例要拿捏。最后,选择建议她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 黄芪建中汤 ,两者兼顾。
结果她母亲几天后胃部就不痛了,反馈效果不错。
在我遇到虚寒性胃病的时候,黄芪建中汤是我的首选,这是我当年在东北和老中医学习抄方的时候,就有的经验,尤其对胃溃疡,效果非常好,所以这么多年,我帮助过一些胃溃疡的患者恢复身体,这里我把经验向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的医圣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开首第一个方子,就是 桂枝汤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这个桂枝汤,我总想给大家讲讲,但是只讲过一点,对寒性荨麻疹的效果,其实这个桂枝汤要讲起来,会讲很多很多,因为这个方子含义太深了。
张仲景用桂枝汤,调理表虚寒证,也就是当患者正气不足,外寒来侵袭,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此时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我们一直把这个桂枝汤当做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方剂,其实,我一直认为它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通道的,《黄帝内经》认为:“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这是指的营卫之气的来源和出行口径,当患者脾胃之气不足的时候,营卫之气就会出问题,所以用桂枝汤启动脾胃功能,使得营卫之气的通道畅通,可以抵御外邪。
桂枝汤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运行通道的,这个内容不是今天的重点,所以先不多聊。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去除邪气。
我在实践中,只要见到感冒的人,如果一动就出虚汗,而且怕风怕冷,手脚发凉,就要考虑是否用桂枝汤了,效果非常好。
我之前曾经讲过,中医会在一个基础方之上盖楼,我们来看看桂枝汤上的盖楼。
张仲景把桂枝汤的芍药量翻倍,加上饴糖,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补脾胃的方子,叫 小建中汤 。
小建中汤我们现在的用量,一般是:
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饴糖三十克。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治疗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的症状。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小建中汤在补脾的同时,还能平肝胆之气,因为桂枝可以疏肝之郁,白芍可以柔肝,这就等于安抚了肝胆之气,使得脾胃不受肝胆横逆之气的烦扰,所以起名叫“建中”。
我相信,这个小建中汤的起源应该是很早的,在《辅行诀》一书里面,有大建中补脾汤,就是小建中汤加上牛肉,《黄帝内经》里面曾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我们一直以为是泛指,其实,这是指导组方用药的法则,比如这个补脾汤,桂枝、白芍、炙甘草是药,其余的,饴糖为谷,大枣为果,牛肉为畜,生姜为菜。这是中医方剂最早的时候的某种规范,是药食同源的一种应用。
而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则变成了我们讲的 黄芪建中汤 。此时的方子变成了:
黄芪六克、饴糖三十克、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
方子里面的黄芪,一般用炙黄芪,但是我习惯用生黄芪,不会上火。
此方治疗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熬药的方法是把这六味药,以水五杯,熬剩两杯,去药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早晚各服用一杯。
这个黄芪建中汤立方的宗旨,就是“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清代名医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说:
“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
而《金匮要略方义》说:
“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耆而成。黄耆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对男子虚损,阳气不足,脾胃虚弱,效果甚佳。我曾经见过老中医用来调理男子正气不足,动辄自汗者,服用了很长时间,结果体质彻底改善,这是我在刚刚学中医的时候所见的一个病例,所以对建中汤类方,我一直留意于心。
后来,我的心得是,此方对于脾胃虚寒之证,效果很好,尤其是西医诊断的胃溃疡,效果甚佳。按说胃溃疡的原因很多,服用一些西药也会引起,而我们所见的胃溃疡,以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引起的多。往往是工作压力特别大的白领,吃饭又不规律,往往饥一顿饱一顿的人,会出现此类问题,特点是上腹部疼痛,而以饭后疼痛为主,西医检查会发现胃溃疡。此时如果出现虚寒之证,舌质淡白,身体怕凉,则可以考虑使用此方,因为这个方子有柔肝缓肝的作用,对于肝气不舒横逆克脾有阻止作用,同时建中补脾,将脾胃强壮以后,也会免受肝木之克。
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但是对于脾胃虚弱严重,再有肝木来克的,适合此方,立意是强壮本身,则可抗外敌。这种情况一般三五副药就可以见到明显的效果。各位如果有此类问题,可以请教附近医生,帮助大家判断。我相信,很多人会因此而摆脱此病的折磨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4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将影响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