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综合模式的精神病康复探讨(患上精神疾病,该注意什么?)

医案日记 2023-06-08 20:48:16

综合模式的精神病康复探讨

我院属农村县极精神病专业机构,从1973年以来,对精神病患者采取了“综合模式”的康复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及时诊断与治疗

目前由于:①农村绝大多数农民中的精神病患者住院和就医难的问题还未解决,三至四级精神病防治网的工作落后于城市,由于人们对医学知识的匮乏,不认识精神疾病的前驱症状或早期症状。直到病人的生活工作、神会功能明显异常,已给家庭、社会带来干扰或困难时才来就诊,②社会上对精神病人有不可根治的偏见,.一但出现精神病,惟恐影响病人的声誉,使升学、就业晋升、婚姻等受到影响,家庭出现一个精神病人比出现一个流氓罪犯还要难堪,直到掩盖不住时才送精神病院。③基于农村文化水平低下,出现精神病后求助于迷信、占卜、宗教祈祷等活动。直到无法控制时才送住医院。因此精神病就诊时已不是疾病的早期和前驱期,而是疾病的中期或更晚些,因此对精神病的诊断必须力求准确有效。采用中西药针刺等综合模式的精神病疗法。尽快取代疗效,争取良好的予后。

二、心理治疗:

通过应用药物和管理使精神症缓解后,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病人的情绪障碍和矫正异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唤起病人的积极情绪,改善与社会环境不协调的状态,开展心理治疗。采用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相结合。必须在充分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和症状表现的前提下以不脱离实、以现实性通俗易懂的同情,支持、劝告、解释、评论等说理方式,以达到逐步消除患者异常情绪和顾虑,引导患者正确处理自己的情况和予盾。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生活的信心。

开展心理治疗,根据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其心理状态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入院初,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经用强制手段使原有症状抑制而出现一系列的紧张心理反应,此期应以介绍医院情况和生活注意事项以同情支持的语言,清除紧张情绪,诱导病人疏泄内心痛苦,掌握病人心理活动规律。在期阶段。当药物发生作用。有的已出现付作用,这时要以个别心理坐谈,帮助病人认识和理解病态表现及共产生机制,讲解药物的作用性能和治疗中的反应,以减少因药物反而出现的紧张心理状态,并根据病人疏泄的内心痛苦以劝告解释的语言,引导患者正确对待和解决自己和社会不协调的予盾。后期,病已痊愈准备出院。采用个别和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让恢复期病人以现身说法进行坚持服药,予防复发和改变个人不良个性。提高病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以评论激励的语言引导其消除悲观情绪,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以此对抗社会上的歧视和不平待遇的不良处境,达到永不复发和减少复发的目的。

如:患者,王××,男,54岁,农民,一九领先五年六月入院患者因和邻居产生地基纠纷,经法院判决未达到个人目的,月余后价值千余元的牛又因病死,后来十六岁的儿子又患伤风死于××医院,接二连三的刺激使其患精神分裂症。患者咂烂××医院窗上的所有玻璃,大骂医生。日夜不眠,四处流浪,浪本院后,不时讲自己的不幸,不承认自己的病,怀疑自己有很多仇人,时而在谋害他和盼他倒下,患者意志增强,行动增多,目空一切,反对别人劝说,拒针、拒药常持物以示报复,经肌注氯丙嗪,口服氟辰啶醇症状缓解后,采用心理治疗:①初期,以同情、支持、附和的语言引导其诉说全部病因。②中期、以解释、劝告、上下左右作比较,引导其消除悲观情绪。正确对等自己的处境和予盾。树立从新走向生活的信心。㈢后期,以评论,激励的语言,决不让反对自己的人看了好看,激励其泰山压顶腰不弯,东山再起胜过别人的男子汉大丈夫气魄,十九天后患者主动要求出院。急于按排今后农活,决不让反对他的人看了好看,患者住院三周出院近四年再未复发。

三、生活环境与工娱治疗:

多年来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一直是象劳教犯一样的关闭式。病人生活在高深墙院,铁栏护窗的狭小环境之中,生活多在护理人员的监护下进行,病人有一种患精神病就判无期徒刑,。与社会隔绝感。住院时间越长,与社会隔绝的时间也就越长,就越容易造成衰退懒散的残疾状态。

为了消除精神病人住院如住监时而想逃跑不良心理状态,我们实行完全开放管理,由自己家庭成员看护,医院配备灶具,自带被褥及食用品,恢复期病人可以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指导睛,自己洗脸刷牙、打扫卫生,自己生火做饭,护理人员主动引导患者洗衣,洗脸、打扫卫生引导其参加工娱治疗、患者和医务人员谈笑风生,关系密切,患者院如在家,安心治疗,精神愉快,由于医院环境家庭化,使患者不至于一出院就复发。

患者家属从一开始就和医护人员配合参于护理病人。基本上掌握了简单的精神病管理,用药、监护知识,为家庭康复防止复发创造了条件。

工娱治疗是通过工作劳动、文娱。体育活动,以转移患者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从而减少和消除精神症状。改善情绪。增强体质。建立生活信心,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促使知病痊愈。防止衰退性残疾,我院地处农村,土地宽广。山坡有部分药材,我们利用这一优势,对生活懒散,卧检床少动,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衰退性病人及兴奋亢进的躁狂发作者分别患者人格和心境的需要,按排他们担水、担粪、种田、种医、采药加工、集体游戏、收听乐曲、下棋、玩扑克,看电视等工娱活动。

工娱疗法的具体实施

1、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医嘱参加工娱治疗

2、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分别带领参加工疗和娱乐。

3、对于那些活动亢进。精力旺盛的患者带领担水、担粪、挖地等的较费力的体力劳动,跑步作体操,有破坏倾向的患者带领其挖药、劈柴,收听悔恨的泪广东音乐、作集体体操等。对于罪恶感明显的病例带领他挖地,锄地来弥补他们罪恶感的欲望,并带领他们打扑克,下棋、看电视,对于那些老怀疑不干净的强迫症患者带领他们打扫卫生、拆洗被褥,来弥补他们扫洗干净的欲望。

4、根据患者原来职业尽量按排与其今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内容,尽可能使患者体验责任感,激发其主动参于自己所爱好的工娱项目。护理人员引导病人掌握劳动姿势和要领及注意事项。

5、组织劳动、体操、唱歌等集体活动,防止出现放任松散的局面,帮助患者在集体活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的人际关系。

6、工娱疗法每天根据各方面情况坚持2-4小时。

7、根据工娱疗法的进展、努力促使有益的角色转移,并尽早交家属副食工娱,增强回归社会的能力。

8、参加工娱治疗的患者病情稳定减少了复发,月终根据病人技术表现及贡献大小发给适当的奖励品,促进了患者参加社会生活学会了原来不会的或忘了的劳动技术,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表现活跃,情绪愉快,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如患者邹高、霍县矿务局工作。息精神分裂症十年,多处住院时而复发,住本院后表现孤僻离群,臣床少动,动作怪异,参加工作娱疗法,学会了原来根本不会的农村劳动技术,残留症状全部消失出院二年再未复发。

四、行为矫正:狭义的行为疗法,是在消除神经症病人的病态情感行为,如强迫症、恐怖症等,这里所谈的行为疗法都是激励病人改变不良习惯啬正常行为和适应社会和能力。

1、先从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入手,训练病人穿衣、系扣、叠被、洗脸、刷牙、打扫卫生、生火、切菜、做饭,并参加做操跑步、唱歌、看电视、收听广播、下棋、打扑克等文体活动。

2、学习行为技能的训练入物,每周4-6小时的集体学习,内容以文化知识、时事讲座、精神病的发病及予防、正常的行为模式,引导病人自我表现,自我对照,自我控制,看书、读报、讲故事并布置准备怎样摘掉精神病的帽子?你的理想是什么?准备怎样实现等作业。

3、就业行为训练入手,通过参加劳动,学会一定的劳动技术为重新回归社会作好准备。

4、从予防复发,使患者能够应付家庭、生活各种境遇的适应力入手,给予患者适当量的刺激磨炼。如训骂、恐吓,强制工疗,强制遵守作息时间,强制戎烟等。

5、各项活动采用记分奖酬、劳动文体、学习、卫生四项,四百分评分总结,两周四项满百分者方可出院。

如患者李XX,男,24岁,表现不语,不动不食,情感淡漠呆滞木僵,时而冲动,打人毁物,善于扒车,但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睡觉时说臂和腿不会打弯,人会自己脱衣、穿、吃饭也要其母喂,时而张口不合,说颌关节不会动,非要其母用筷子在上腭部点一下才会继续吃,上厕所不解腰带,常常往裤内小便,常视父母为仇人,打骂父母在外地住院四年,两次逃跑未好转,住入本院五天后,除药物控制外,并下行为矫正医嘱:①、强制穿衣、脱衣、喂饭,并暗示恐吓。②、引导上厕所正常小便,检查当日遵守时间表和生活自理情况。③、指导改变自己目前现状的责任感。两周后交其父母护理,住院24天出院七年再未复发。

五、回归社会:

患者通过及时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环境与工娱治疗行为矫正等治疗程序,心理功能已明显恢复,社会适应训练和就业行为技能训练,工作习惯、人际关系都已见成效,即可作回归家庭的准备:

①、让患者回家或到亲戚家住两天,再回医院住几天,住院回家往返两次如患者情况良好,家庭满意,即可出院回归。②、出院前给家庭上短期课,患者也参加在内,主要内容是精神病的发病前兆和药物预防、心理治疗及饮食睡眠,维持治疗的护理,让家庭成员在患者回归家庭后负起社会康复防止复发解决问题的责任。③、对于患者无法排除的致病因素(社会歧视、工作、学习、婚姻)医院主动和当地政府联系督促帮助解决。④、将患者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护理及康复意见交待给当地乡镇医生进行,这要既普及了精神卫生知识也加强了精神卫生防治网的联系。对已下次上工作岗位的患者,医院组织医生和护士、乡镇医生一起进行访视和复查,作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复发。⑤、外地外县患者出院后要求定期复查以防复发。通过上述的综合模式的防治,基本上使痊愈的精神病患者处于稳定缓解状态,使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大为降低,使患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康复后的才能,基本上达到了预防复发,减少国家负担的目的。

患上精神疾病,该注意什么?

精神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 情感 、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下面总结几项注意事项提供给大家。

 一、端正治疗观念,应激励减少患者以及家属的不良就医行为和错误认识。很多患者因急于治疗就盲目就医、滥用药物及不治疗等方式,均可加重病势。纠正某些不正确的就医行为,提高认知水平,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听从有利病体康复的忠告及正确的预后指导等,有利病情控制和避免病情严重。

 二、正确对待遗传因素,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虽然同一家族成员不一定都发病,但由于有了易患倾向,增大了发病的可能性。所以,精神病患者应选择精神 健康 的患者或没有家族遗传史的作为伴侣,如果一方或双方同时患有精神疾病,尽量避免生育,及时治疗精神病,然后再做考虑。

 三、保持良好心态,对于精神病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消除精神紧张,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增强 健康 观念,加强 体育 锻炼,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心理 社会 应激能力,这些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有益。

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防止精神病的复发不良嗜好及饮食因素影响实践证明,吸烟、酗酒等与精神病密切相关,患者应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于此同时,应应该避免辛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此类食品多性热,属阳,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所以应该少食。

六、坚持用药,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想必大家心里有一定的了解。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精神病症状,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复发是因为自行停药而引起的。因此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如果精神病症状消失,且一段时间没有复发的话可以向医生咨询,切勿盲目停药。

患上精神疾病首先一定要重视服药的依从性。这点非常的重要!很多的病人都没有遵医嘱好好服药,经常有少服、漏服或者过早中断药物治疗。过早的中段服药,服药依从性差都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功能恢复。也要注意疾病知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技能训练、家庭干预等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症状复发,达到疾病全面康复。

家人也要理解并给予支持,病人的康复阶段如能得到更多的 社会 支持和亲属的悉心照料,对恢复 社会 功能是非常有利的。

若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是需要多注意病人各方面情况的,下面总结几项注意事项提供给大家。

1、 要注意控制好病情,根据医生的吩咐,监督患者要按时吃药,出现病情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2、要注意病人作息安排。让患者形成规律作息习惯,适当进行运动。

3、给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做到尊重他们,不可迁就和责备他们,给予他们多鼓励、赞美,让患者尽量像 健康 的人那样进行生活。

4、增加患者信心,不要让他们产生顾虑、自卑想发。要形成正确观观念,提高自我调节力。

5、要和医生保持联系,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联系医生或去医院检查,不可私自进行处理,避免耽误病情。

6、作为患者家人,平时需多进行精神疾病方面常识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对病人的看护。

7、要禁止病人饮酒、吸烟。避免对他们产生刺激。

8、帮助病人,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让病人适应、融入到家庭、 社会 中去。

9、尽量不要让病人一个人外出,尤其是远途出行,会存在危险性,要家属陪伴。

10、不可让病人有精神刺激 。如:不能让病人观看惊险、恐怖、悲惨等电视、电影、所有涉及这方面的画面,防止使病人受刺激,导致病情加重。

11、不能让病人接触危险物品,如:刀剑、棍棒等避免发生意外。

精神疾病和一般病不太一样,所以得了精神疾病需要注意以下几项:

1 坚持服药 这点最重要,得了精神疾病都需要长期吃药,因为精神疾病反复率比较强,需要长期服药来巩固病情,而大部分病人都会觉得自己病好了不需要再服药了而自行停药或者自行减药,结果病情反复。所以服药是精神疾病里面最重要的一项。

2 不喝酒,不熬夜 精神疾病复发率比较强,所以病情控制住以后,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病情复发的因素,而喝酒和熬夜是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这两点能避免的一定要避免。

3 定期复查 还是因为精神疾病的高复发率所以要定期复查,如果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的话要及时联系医生,了解病情是不是有复发的迹象,提前控制。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所以得了这种病,就应该多了解这种的一些知识,只有多了解这种病才能很好的控制这种病,才能让自己远离这种疾病,保持身体的 健康 。

患上精神疾病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再让精神病人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一般精神病人的性格都比较内向,遇事爱钻牛角尖,有什么心思都不愿向别人吐露,许多事情都在心里憋着,就是用土话来说心比较小。有很多小事也往往纠结不完,所以钻在抑郁的某个角落里自己走不岀来。谁见过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人会得精神病?所以对待精神病人要有十二分的耐心,给他们以关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细心的去开导他们,注意他们们饮食起居,尽量使他们每天吃好睡好。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尽量顺着他们来。在用药上面用一些健脾化痰,养心安神的药物。注意关键是化痰,安神药用的多了人会发呆发痴,所以用安神药要适可而止。语言开导最重要,好的心里医生有时候抓住关键一两句话就能让精神病人打开心结,得到痊愈。对精神病人我主张以思想开导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来治疗。

真善正德,寂灭寂静空净

用手治疗治愈脏腑/患病部位

康复心理学论文

康复心理学论文

  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康复心理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临床科学思维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体伤、残、疾病后的康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后遗功能障碍,其内在要求与新医学模式是一致,因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这就使得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目前的康复心理学课程,基本满足了专业培训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对现代康复和健康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巧,拓展了临床思维,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临床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为了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根据康复心理学特点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安排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并逐渐适应残疾现实,挖掘他们的潜力,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1]。我院现在康复心理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也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康复心理方面的本科教材,这本教材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学的集大成者,由于是包含多个学科,所以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领域范围广,难点重点分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较多造成教师无法就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讲授和探讨。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课程内容上有一定交叉和重复,比如同时安排有精神病学和康复心理学,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也存在类似状况。从教材内容的重叠到教学安排的重复,导致不同教研室之间经常需要调整、协调,不能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太少,内容太多、太杂,存在重复教学,造成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理论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周期和时间,解决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教材,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或者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同时可以在教学安排上多做工作,由于康复心理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是基础,以往相当多的学时被心理学占用的,而疾病、伤残后以及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治疗特点,这些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所剩学时少而无法深入讲授,有些内容只能进行压缩和删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特点,除了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适当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见习、实习课次数,必要时可调整教学内容,将康复心理学中涉及的医学心理学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并剔除康复心理学中有关精神病学的内容,从而释放教学时间给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学史教学,培养学科历史观,增强学科认同感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将康复治疗学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以来,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对非心理专业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理性思维培训容易造成重实证轻推理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心理学是逐渐脱胎于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的心理过程又较为复杂,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是尚未验证的假设,加之心理学专业概念、术语相对比较抽象,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对许多学生而言,缺少实证的心理学还很难同“科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轻视本课程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少部分同学对心理学热情很大,但又难于把握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有时片面夸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医学的严谨与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以及历史的`角度介绍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学科历史观,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使得“康复”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与心理等方面,教师讲授的多是心理理论、治疗技巧、实践操作等较微观较具体的问题,教学大纲也没有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要求。这种教学不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心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无法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心理学有个总体和宏观的把握,没有了历史性思维,学生对学科就缺乏认同,也就容易造成偏见和排斥。具体到临床应用中就会形成同学只会教条的理解理论,只知道心理学的各个流派,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心理学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历史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加强临床实验以及实习、见习学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培养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治疗师的基本素质。思维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能动反映、主体构建和自主反思的心理性操作过程[2],思维或思维方式的品质,决定着我们认识实践对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医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追寻客观真理,掌握规律,解决疾病和健康之间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调动和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也成为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复杂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介绍心理学目前面临的困境,注意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既认识到心理对人的作用,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到目前神经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测试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理康复的疗效变化进行有效的量化,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课以及实习、见习课学习。在实验课中,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徒手心理测量技巧以及测量结果评估;分组练习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模仿残障患者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对伤残患者心理状况的理解。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敢于接触患者,敢于实践,走出教材,最后再对各个病案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每一个病案的经验得失,以疾病为中心,分析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病”到“患者”,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同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学、人本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渗透,推动着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而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兼顾好教材和相关内容的安排,重视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康复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华夏出版社,2005,10.

  [2] 黄富峰.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8.

  [3] 刘典恩,刘晓芹.医学科学思维与医学道德思维比较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45-48.

  【拓展】 体育康复在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导读::体育康复的基本内涵和作用。体育康复对灾后人的心理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小学生。在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上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体育康复,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

  一 体育康复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体育康复是指利用体育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来进行康复,以让病、伤、残者以及已经丧失的功能的得到尽快的恢复,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可以提高人的中枢神经以及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人的新陈代谢能力,有效的改善身体个项器官的功能,从而让人身体的各项指标达到正常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体育康复对灾后人的心理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由于尚未成年,因此在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心理往往的表现非常脆弱,容易出现一些重大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康复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精神振作,降低他们的情绪失落感,从而有效的调节他们的心理。

  由此可见,体育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上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利用体育康复来帮助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

  二 灾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表现

  灾后中小学生一般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经历灾难的程度与受到伤害的程度,以及自身心理的免疫能力等。灾后中小学生的心理恢复是一个对中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人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在灾后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亲人瞬间离去、或者伤残的情况,比如四川的汶川地震,青海的玉树地震。这些带有血腥的场景会给中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心理烙印,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从而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及时的进行干预和治疗,使中小学生心理尽快恢复,那么灾后的幸运活下来的中小学生,就有可能成为长期的灾后受害者,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得以恢复。

  灾后中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心理焦虑症:中小学生的心理焦虑症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心理紧张或焦虑,他们会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情况。心理焦虑症是灾后中小学生经常遇到一个心理问题,这个心理问题,经常让中小学生坐立不安,从而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心理焦虑还让中小学生对基本的生活认知产生变化,从而让他们产生持续性的紧张,不但影响学习和生活,对以后的人生的发展也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2)恐惧症:所谓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它常常是指人对特定的事物或者场景产生一种持续的,特殊的一种恐惧。在经历灾难的过程中,中小学生可能会经历一些生死离别,痛心疾首,乃至比较血腥的场面,这些场面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挫折感和重大的精神创伤,从而让他们可产生颤抖、头晕脑子里一片空白,乃至人格上的解体。恐惧症会给中小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措施,使他们恢复到灾前的正常水平,将会给中小学生的心理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3)抑郁症,抑郁症在中小学生身上的表现是,他们内心有着非常痛苦的心理体验,灾后他们可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或者成为了孤儿,没有父母的陪伴。或者失去了最要好的朋友,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家园,这些都让会让他们陷入极度的痛苦中,常常让他们情绪十分低落,失去了往日的童真和笑脸,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自卑,既不愿意接近别人,别人也不容易接近。抑郁症多与遗传与性格有关,但是环境对抑郁症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原本就具有抑郁特征的中小学生,在经历过受灾中的恐惧、惊慌之后他们的思想会变的更加的沉重,由此导致抑郁症更加严重。抑郁症会让中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激情,会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不知所措,消极绝望的心理表现始终是他们的生活主轴。

  三 利用体育康复帮助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恢复的对策分析

  (一)体育康复可以促使中小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

  体育康复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使中小学生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那么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通过体育康复,可以让中小学生释放自己的体能、展示自我,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他们产生主动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欲望,这些都会有效的缓解和消除,灾后中小学生由于经历灾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在音乐欢快的、热烈的音乐中,让中小学生进行健美体操等体育锻炼,就会有效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调整他们达到心理的情绪,从而使他们心理的压力得到释放、情绪不会一直紧张、焦虑。总之,体育康复是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疗体操是体育康复的重要手段

  医疗体操作用的部位可随意选择,运动量容易掌握,方法多样有利于提高情绪,因此是体育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按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不同可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按运动时方法不同可分为徒手体操和带器械操练,比如老师或同学可以带领做广播体操,跳绳等活动。牵伸挛缩肌群、防治腰背痛的牵伸体操和悬挂方法,这就是相当于单杠、双杠的体操运动;放松痉挛肌的放松训练;加速神经麻痹恢复功能的本体促进法和水中运动,在学校及当地的游泳池中可以进行等。

  (三)交际类体育康复手段

  中小学生尚未成年,因此教育类体育康复手段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在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增强中小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通过喝彩,助威、加油声等叫喊,可以有效的缓解中小学生心中的苦闷,让他们的情绪得到更好的释放。比如在球类运动中,通过个人技术的展现以及与同学之间的配合,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如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和羡慕,得到了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就会让他们心理充满自信,从而更想去表现自己,忘记灾难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创伤。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交际类体育活动中,注意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还可以穿插趣味性的动作练习,促进大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交际类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转移人们回忆大灾情景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灾后人们的紧张心情得到放松,情绪得到稳定。交易类体育活动特别有助于抑郁、自闭、孤独等心理障碍的恢复。

  四 体育康复帮助灾后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恢复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根据灾难发生时,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反映阶段将灾难卫生服务进行分阶段治疗和恢复。比如将其分之为:急性期、灾后冲击早期和恢复期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期间,应并有着不同的服务内容和重点。而体育康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其主要是一种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在恢复期发挥作用。其次,灾后中小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的类型以及程度都有着差异,如果仅仅通过体育康复手段来进行恢复,可能效果有限,因此有必要通过其他手段,来提高体育康复帮助灾后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恢复的效果。最后应根据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特征,以及他们运动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只有他们参与到适合自己的,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时,他们才会专心投入,那么体育康复帮助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恢复的作用和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丁坚.浅谈体育活动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103-105.

  [2]刘伟,陈伟.汶川地震灾后民族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5(2): 79-80, 94.

;

精神病能治好吗?你觉得呢?

如果笼统的回答是能够治好的,但是精神病概念本身也比较复杂,包括不同的类型,其中也会有部分的病例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病情会慢性持久。有少数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过程中不顺利,也有可能会导致最后发生精神残疾的结局。也就是精神病是有治好的可能性,完全有治好的可能性,而且也有不小的比例能够达到。关键的是进展救治就诊,尽早接受规范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要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评估,对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要根据变化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是保证精神病治疗达到最佳效果的最正确的方式。

精神病的治疗,首先要遵从按时、按量、足疗程,这是治疗精神类疾病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足剂量、足疗程、按时、按量的服药,疾病的控制才能达到最大效果,起到最好的作用。其次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药物副反应、身体的不适,像精神类的药物会有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的副作用;像抗精神病的药物会有锥体外系反应,如肢体的僵硬、舌头的僵硬、间断性静坐不能、坐不住等副反应。最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避免烟、酒精、饮料、刺激性药物、茶叶等,它会和酒精或者茶碱类发生代谢上问题。所以在药物服用过程中避免刺激性的饮品,这是精神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

精神病康复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对疾病的一切错误的看法、注意培养健全的性格、纠正不良的行为、注意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生活要注意保持规律;同时家属还要注意理解、同情患者,树立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当患者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时候,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还可以服用一些抗精神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饮食营养,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多关注疾病的发展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2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