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在某些疑难病方面亦显露出更大的优势和苗头。现择其著者,以示其概:
胃病方面,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临床证候改善较西药快速而显着,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病变消退明显,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也显示出一定的缓解和逆转作用。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并能减少复发。中西药结合抗Hp的三联疗法不仅其根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具有副作用少、费用低、疗效稳定和依从性好的优点。肠病方面,中药的全身辨证用药加局部灌肠给药或中西药结合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或相似于西药,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中药对改善胃肠道各部位的动力紊乱均具有很强的调理作用,尤其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更为其他西药所莫能及,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值得深入发掘。
中西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改善临床症候和肝功能损害上,疗效较西药明显,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调节营养代谢失调方面也不逊色,尤其是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更显示出卓著的效果,非西药所能及。
此外,胆胰疾病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有良好的效果,虽炎症消退与西药相差无几,但症状好转快,疗效巩固。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仅用中药就能治愈,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实验研究证明,通里攻下法和活血化瘀法对重型胰腺炎并发的肺损伤、胰腺血循障碍,肠屏障破坏都有很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为疗效提供了细胞分子学的理论依据。在以上这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疗效为发展新的学术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有了好的疗效,并能阐明其疗效机制,其中就必然存在某种值得探索的科学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距离创建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的要求仍然相差很远。所以,我们认为今后要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首先要抓住重点,认准突破口,狠下功夫,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首先,要在“疑难病”治疗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例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虽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中西医疗效大致相似,但复发率很高。因此,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发展方向。加强对胃肠道癌前病变、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等疑难疾病的防治和研究。
目前认为慢性非感染性、尤其是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大多数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彻底阐明,但这类疾病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常给病人带来痛苦,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而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辨证论治,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常能取得突出效果,这正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是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容易发生癌变的消化系统疾患主要有以下几种:(1)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一般认为,胃黏膜的损害与抗损害因素失去平衡是导致溃疡发生的条件。胃溃疡的形成很可能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的局部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5~55岁最多。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几乎相等,男性稍多见,而十二指肠溃疡男性居多。胃溃疡多为单发,常位于胃小弯侧,溃疡轮廓鲜明,边界清楚,约80%直径在2.0厘米以内,活动期时表面覆盖黄白苔,愈合后遗留下纤维瘢痕。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长期不愈可以恶变,其潜在危险性远远超过溃疡本身的严重程度。慢性胃溃疡如何演变成胃癌?这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确切机理尚不清楚。胃镜及病理检查发现,溃疡癌变发生于溃疡的边缘,且多以早期癌的形式分布于溃疡的一侧或两侧,而在溃疡底部有一个既无平滑肌,又无癌浸润的瘢痕区,其癌变的癌细胞并不起源于溃疡的再生上皮。一般认为,溃疡的周围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在反复破坏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始发生癌变。
胃溃疡的治疗应达到四个目的:一是缓解症状;二是促进溃疡愈合;三是预防复发;四是防止并发症。20世纪70年代主张手术治疗,而手术并发症的严重后果及溃疡再次复发的事实说明,手术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80年代强效抑胃酸分泌药物应用以后,缓解抑制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已能达到很理想的程度。自从1983年开始,逐渐认识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胃溃疡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清除幽门螺杆菌不但能加速溃疡愈合,也能明显降低复发率,使胃溃疡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耐药菌株增多的社会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管怎样,溃疡复发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多数学者主张,在治愈溃疡后还需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然而维持治疗的高昂费用及药物的副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也有研究表明,维持治疗只减少症状的发生,其并发症并不减少。有人认为,应用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且副作用较少,但尚需更多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提供证据。
(2)胃息肉
胃息肉是发生于胃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在55~75岁间居多,男性比女性高出1倍。胃息肉大小从1毫米至1厘米不等,多为单个,少数为多个,有蒂或无蒂。常位于胃窦部和胃体部,均以大弯与前壁多发。中医对胃息肉的研究开展得不多,一般认为肝气不疏,气滞血瘀,痰湿蕴结可导致胃息肉的发生。
一般认为,胃息肉表面可恶性变,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有资料报道,经X线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恶性变;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见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息肉有恶变。
胃息肉恶化的演变过程目前尚不甚明确,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息肉癌变与不典型增生有关,即产生不典型增生后即可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肿瘤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亦提示,不典型增生为癌和增生的中间状态。故息肉癌变起自增大息肉的不典型增生灶,而不是直接发生在非不典型增生灶的增生性上皮上。
(3)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该病检出率约占受检人数的13.8%,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发此病。
目前认为,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单纯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轻度、中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率较小,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或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本病经10~20年随访,其癌变率达10%左右,故对此病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前期病变有关,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组织形态学、病因学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已逐渐深入。西药对该病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近几年由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注目的成就,展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广阔前景。综合国内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经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患者的肠上皮化生或萎缩性病变大都可出现逆行性变化。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胃癌专家会议上指出:非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并根据异型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者与胃黏膜炎症再生性变化易区别,常可逆转为正常;中度者虽可能属良性,但也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应定期随访,复查胃镜和活检;重度的拟似癌变,应近期密切观察,如不能排除癌变可能则建议手术。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原因不明的弥漫性大肠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黏膜为主,常有糜烂和浅溃疡形成。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多累及远端结肠。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其他全身症状。
该病病情轻重悬殊,个体差异很大,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性别差异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病程很长。国内资料分析显示,具有发病年龄大、病变程度较轻、累及结肠范围小、癌变率低等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患者,以直肠、乙状结肠或左半结肠为主要病变者预后较好。暴发型有严重的中毒性结肠扩张及急性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癌变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轻型溃疡性结肠炎在成年患者中发生癌变者不足5%。但是,长期有症状的患者,尤其在儿童或青春期发病者的癌变率很高。溃疡性结肠炎容易癌变者,有其一定的特点:
①发病年龄轻,20岁以前发病者多。
②病史持续时间长,超过10年。
③病变累及范围广,呈全结肠者。
对有这些特点者应该做全结肠检查及活检。如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可每隔1年做直肠活检一次,每隔2年重复作结肠活检。如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重复活检;如不典型增生未改善,反而有进展,推荐做全结肠切除手术,以防止癌的发生。
(5)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隆起赘生物的总称,仅表示肉眼外观,并不说明病理性质。肠道内息肉以大肠最为多见,尤以结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息肉中还有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之分。前者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则关系较小。前者以其病理性质来命名。结肠镜的问世,对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意义很大。首先结肠镜大大提高了息肉阳性诊断率,根据镜下形态、活检可做分类诊断;而且配用高频电可做摘除治疗。大肠息肉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大便中可有黏液排出,少数病例可有息肉脱垂。
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据研究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及结构等因素有关。
(6)慢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化验结果,特别是组织病理特征,一般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或称“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甲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一般不演变成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病情发展属良性,多数患者迁延多年后病情好转、稳定,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达到临床痊愈;极少数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复杂,预后亦较严重,除个别病情可改善,甚至痊愈外,多数渐进至肝硬变。(7)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结果扰乱了肝内的正常结构,使肝脏变形,质地变硬,故名“肝硬化”。常见病因有患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酒精中毒、胆汁瘀积、接触工业毒物或药物、循环障碍、代谢紊乱等。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代偿期肝硬化可以长期维持健康状态,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较差。肝癌并发率为4.5%至9.0%。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肝硬化均可继发肝癌,而以大结节型的坏死后性肝硬化和门静脉性肝硬化更易发生,肝硬化患者均有肝细胞的代偿性增生,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通过肝组织破坏—增生—间变而致癌变的过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16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西药结合使用也存在禁区
下一篇: 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