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柳宝诒温病三论

医案日记 2023-06-08 05:15:16

柳宝诒温病三论

瑰宝苑

柳宝诒温病三论

清·柳宝诒

--------------------------------------------------------------------------------

一、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历代诸家论温,均附于伤寒篇中,所论者皆伏气发温之证,名之曰类伤寒。从未有专论暴感之温邪者。自叶天士《温热论》出,首用辛凉,而暴感之温邪,始有一定之证治矣。

夫内伏者,由冬时受寒,邪伏于肾,至春则寒邪化热,乘阳气之上升而出,此伏气发温之原也。外感者,乃春时风温盛行,邪袭于肺而发,此外感温病之原也。受病既殊,则治法亦异。论治者,必须分析清楚,庶使后人可以遵循施治。乃观其篇首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二句,既实提外感温邪而言,而又未将暴感与伏气两层提清眉目。若谓温邪只有此一种者,致后来医家囿于叶氏之论,混称温邪初起,只用辛凉一法。设有以伏气发温告者,彼且茫然不知为何病,谓非叶氏此论,有以作之俑哉。

虽然,叶氏之论,正不可谓其概无足取也,夫暴感温邪,即春令风温之邪也,以伤寒温散之法治之,固不相宜,即以伏温清托之法治之,亦多不合。叶氏倡轻清之论,立辛凉之法,使后人于暴感温邪之证,有成法可循,其功正复不少。宜乎吴鞠通、章虚谷辈,为之极口称扬而不置也。

而愚更有辨者,设叶氏于温邪犯肺之后,但列外感之证,如咳嗽头痛诸候,则后人读之,犹得谓叶氏此论专指暴感而言,不至与伏气相混也,而不谓其下文有热传心包一语,竟将伏气之病,混入其中,而不自觉其过也。盖邪传心包之证,皆因伏温蕴热过重,有热壅肺胃,由肺胃熏蒸而陷入者;有热不外达,径由阴经陷入者,是仍伏温中至重之证。若暴感风温,由外入内,最重者,不过郁于营络,发为斑疹喉痧而已,未必有蒙陷心包之重候也。自叶氏此语扭合于暴感之中,于是后人愈不识有伏温之病,即见有蒙陷痉闭诸险证,亦不知其邪从内发,而概以叶氏逆传心包一语为词,病原既混,则治法焉能丝丝入扣。夫温邪为时邪中常有之病,伏温为时邪中最重之证。叶氏此论,为习医者初起必读之书,丝毫含混,性命所关,是不可以不辨。

二、“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解

伤寒之邪,随经气而内传,其证即随经气而变,此伤寒所以多有变证也。温热之病,由内而发,其热一溃,则或窜于脏,或结于腑,虽辗转缠绵,变相不一,而热邪所结聚之处,则始终不迁,此温热病所以一经不移也。伤寒自外传内,日深一日,故病情日见其迁变。温热由内达外,观各经兼见之证,病机虽有进退,而病根则著于一经而不动。学者察其外见证,而为寒为温,固已灼然不惑矣。唐笠山改作“总在一经”,似乎一经之外,毫无兼证,其意已执滞不通。章虚谷改作“而少传变”,则似乎温热病之见证,自始至终不容稍有更变者,岂理也哉。

又:赵树诚(系柳宝诒门人。此乃柳氏批阅门人课后习作):仲景《伤寒论》谓寒邪初犯太阳,见脉浮头项痛恶寒之证,传至阳明,则太阳证罢,而变胃家实,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之证。各经见证,界划昭然。所谓伤寒多有变证也。惟少阴伏温则不然,《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受于冬、藏于肾,至春夏阳气上升而始发,其郁伏有数月之久,而未发之前,初不转称于他经。不若伤寒之感而即发,发即传变也。此所谓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也。其发也,或由三阳,或由三阴,本无一定,但病虽由六经而外达,而少阴之伏邪,尚未能一律清透,则虽屡清屡泄,苔退舌淡,神清风平,乃逾一二日,而伏邪又炽,舌复干绛,苔复黄燥,痉蒙复作者,亦往往有之。盖至既发之后,其变证虽多,其原仍不离乎少阴也。此亦可谓虽久不移也。彼笠山、虚谷辈,妄为窜易,盖未能识叶氏之微意耳。

柳谷孙评:说一经不移处,分未发、已发两层作解,思路亲切,词句亦圆转不滞。

三、论暴感温邪与伏气发温初起见证如何分别,用药之法同异若何

温为阳邪,即暴感亦有两种,冬温兼挟寒邪,春温挟风邪,而均由乎外感。所见之证,不外肺胃两经。如头痛咳嗽,气逆痰多,寒热痞闷,烦渴呕恶,皆肺胃外感之证,脉象不外浮弦数大。用药以辛凉散风,或兼辛温祛寒,而必以清泄温邪为主。余则各随见证而施治焉。此暴感温邪初起之大概也。至于伏气发温,在《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此两言推之,则此病必少阴阴气先伤,而寒邪袭之,至春夏化热而发。故又有先夏至为温病,后夏至为热病之文。可知此证随时可发,不拘拘乎在三春也。热在骨髓,故骨节烦疼,昏昏欲寐,脉象愈按愈数,尺部不静,尺肤燥热,或渴或否,舌苔如平人,凡此皆热内郁之见象,与外感迥殊。其外达也,或出于三阳,则有三阳见证,或燔于肺胃,则有肺胃见证。其重者不外达于阳,而内陷于阴,在厥阴则痉厥昏蒙,太阴则黄浮腹满,少阴则热烁咽干。凡病入三阴者,无非液涸阴乾,以致危殆。更有热伤血分,营络沸腾,在上则咯血、衄血,在下则溲血、便血。又或热壅络阻,为痈脓疮毒,为咽干口腐,为斑毒痧疹。此又伏气发温之变态,各随时令体质而转移变化者也。

治之之法,总以养阴、托邪、化热为大纲。盖初化热而阴气先馁,则不能托邪外达。既化热而阴液内涸,则不能清热化解。故始则助阴以托之,如栀豉加生地及黄芩汤、黑膏之类,继则养阴以化之,如犀角地黄、黄连阿胶之类。治温之大法,不外是矣。

此外更有肾阳不充,致伏寒不能化热,而冰伏于内者,当依喻氏之论,用《伤寒》少阴篇之麻附细辛等法,参入养阴剂内,以温托寒邪。此又伏温中阳虚之变证,不甚多见者。然在医者,固不可不知伏温中固有此一候也。

由此观之,暴感之见证,邪自外来,伏气之见证,热由内发,细意辨之,固截然不混也。即有一二面目相同,而以见证核之,则疆界判然,不容牵混。辨证既清,则药随病变,其用药更自有不容混者,更何待别其名而用药始有异同哉。

暴感温病,病浅而易识,伏气发温,病变繁多,不易辨认。前路分疏处,详列伏气病原,证候亦既详且尽矣,至末篇总结,将内外合篇,辨析弥清,学者读之,应不至再有歧途之惑矣。

附:伏温论

论伏寒何以不伏别经而必伏少阴,冯可章曰:邪而曰伏,必伏于幽隐之地,其在阴分可知。厥阴疏泄,太阴运动,邪不能留。惟北方癸水,职主封藏,冬时主令,水寒冰冻,邪亦藏匿。寒犯水腑,故成感而即病之伤寒,寒犯水脏,故成伏而后发之温病也。

诒按:名言至理。

肖按:曾有医家论伏温为妄谈。曰感病不发而伏,伏且数月之久,菌在其处是何形态?且伏必少阴,有何道理?今以此论较之,其实为无知也。

附:教言(曹仁伯撰,柳宝诒辑校)

予看病三十年来,自著者两方。一方瘀热汤,用三味旋覆花汤加茅根、枇杷叶,治瘀热积胸痛最妙。一方未定名目,治痧疹后,邪恋正虚,将成劳者。倘神识脉情已脱者,无益也。方用四物汤加杏仁、苏叶、桔梗。

问痹症治法。师曰:痰在络中,一用补药便成拘挛,大法用蠲痹汤送指迷茯苓丸(茯苓、枳壳、半夏曲、凡化硝)。

阴火上乘,亦有真有假。真者不治,假者予用猪肤汤,苦酒汤亦效。猪肤须用黑毛皮外另一层,惟春夏间有。今所用者,多是肉皮。苦酒煎鸡子法,武火为佳。治肺花疮亦效,然究难痊。

予看何姓病,用瘀热汤加忍冬藤、橘络(鸭血炒)、丝瓜络、归须,此皆搜剔之药,所谓由此方而扩出一层也。若收进一层,则加生地、阿胶。凡方必有出入,八面顾到,才成一方。

予昔看书,每见一病,不看伊方,先自想一方,然后再看伊方。一日看《千金》,见产后阳虚咽痛一病,思其方不可得,及看其方,乃八味丸加用紫雪丹为衣。大妙大妙。但此种方极重,不得浪用,必有此病到手,一用即是仙丹。

有风疹块不时举发者,性天先生(曹氏业师为薛性天)殊不经意,曰:此风入肚中耳。用白蒺藜丸(《张氏医通·目门》:炒白蒺藜、菊花、蔓荆子、决明子、炙甘草、连翘等分,青葙子量减半。为粗末,每服三四钱,水煎服)加山栀、防风两味而愈。(此两味即山栀丸)

问:改春洲芎枳散。先生曰:郁咳成劳,邪郁于气血之中,用川芎以挑血中之邪,枳壳以挑气中之邪,或干或臭,或五色之痰,皆可从此化去。有阴火者,断不可用。况此病下午发热者乎?能将改方,想其所以然,则得法矣。得法者,得心之法也。

友竹云:芎枳治冷风。若热风服之,必见血。

问:芎枳不轻用者乎?曰:此升降法也。必有寒风化热,郁闭于肺,用芎之升,枳之降,挑松之。火重者不可用。阴火者更不可用。恐火升则火易动耳。至若“劳风法在肺下”(《素问·评热病论》)一条,此风郁之更深。于此方者,则柴前连梅煎,其中有胆汁、猪脊髓、童便等。一面降阴火,一面用柴、前,挑散风邪。可知立一方,其中斟酌尽善,有不可思议之妙。尤在泾《金匮翼》中论之甚详。想当时逐渐增减,不知推敲几年,而至尽善尽美,后人漫不加察,最为可惜。

黄疸兼臌胀症,古人以为必死。予看蒋姓此病,其自问必死。予用附子理中汤二十剂,腹胀大平,黄疸尽化。惟胃口不开,曰:胃中必有机窍不灵,必当有以拨之。蒋曰:奈何?曰:予所谓荜拨即药也。因取所服方,加荜拨一分,明日大愈。此一时戏言,而蒋姓至今不忘此语。想古人命名,亦必即此意思也。

复友吐血症。曰:其人即刻大吐,而舌带黄白苔,虽血症而热尚在气分,仍用石膏。若舌红,则用犀解地黄矣。

当归一味,温经之功,比附子尤应手。此余所亲历也。

思泉问真中、类中之辨。曰:真中有外感,类中多内风。必谓南人无真中者,非也。谓类中必无外感者,亦非也。倘表证而兼恶风恶寒,便当用桂枝汤,不必拘拘泥定古法。

肝虚头痛,用女贞子;实者镇之、散之。

咳嗽一门,嗌干咽燥,补肺阿胶散之注脚。阴虚咳血,四阴煎之注脚。肺燥胃湿,麦门冬之注脚。夹阴火者,假麦门冬。肝火上升而见血,参用盐降法。他可类推。

脾胃一门,目黄脘痞,越鞠丸之注脚。中虚挟湿,枳实消痞之注脚。他可类推。

竹士云:越鞠是湿热二字枳实消痞,是虚而有积。

兹燥两难,清燥汤之注脚。脾阳不升,胃湿有余,升阳益胃之注脚。

杭州徐石泉云:曾见一妇人大便后眩运数刻,屡发至数年。予用逍遥散两剂而减。后用补中十剂而愈。

六味丸加远志二两,治肾虚耳聋,甚效。

牡蛎其性最妙,收湿不伤阴,敛阴不碍湿。

曾见一外科席子童治重舌。用酒醋入五灵脂数钱,煎数沸。令病者漱口吐出即愈。想五灵脂破血中之滞,而醋又能引入血中也。

小温中丸与温胆汤,“温”字用意,乃去其火热,俾得复其和平之性耳。非因其冷而温之也。

曾见三和尚治一心悸症,挟湿火者,用归脾法数剂而愈。其方以白苦参代人参,具见灵活之妙。

喉痹有阴火者,有外感者,须辨。外感症,予用紫雪丹一钱,甚效。

七月十八日看疝气病,用肉桂、五苓、川楝等。先生曰:此的对之方,是病膀胱气也。又在二十一种疝气之外。

问:桂枝龙牡与真武分别处,有动静否?曰:然。桂枝龙牡是神昏,真武则清。一则汗从肾来,一则汗从心来。

问:桂枝龙骨牡蛎与柴胡龙骨牡蛎何如?曰:一则太阳经亡阳,一则少阳经亡阳。

问:发狂必有火,桂枝龙牡何以用?曰:此病必有太阳症未除。所谓狂者,神魂失据,非实火也。肢寒汗出,阳欲外亡,安得不用桂?曰:果尔,何不用附?曰:附回肾阳,桂回心阳。

石膏证:口渴、汗多、脉大,六字尽之。过其时口不渴,脉细,便入血分。是犀角证。

汪竹士云:调中益气,是气陷而泻者,其舌浊而腻;益胃升阳,是气陷而中脘有积者,其苔薄而红。

竹士问阳虚咳嗽。曰:子不记小青龙见证乎?

论瘀血一诀。凡臌胀者看似脾虚,服白术更甚者,其中必有瘀血。

问瘀血。曰:此病见证,产后十有八、九,其余大便漆黑者,如栗而硬者,腹痛者,腹中有块者,皆是。至于室女尼师,经闭尤为易见,大约两目暗黑,肌肤甲错,不易之论。因忆二十年前,潘畹兰家乳妇经事不行,教伊服大黄蟅虫丸,下黑粪甚多。后教伊服土鳖虫而愈。

病有虚中挟实,燥中挟湿者,法当两顾。如予治喘症,用苏子降气合贞元饮,十灵八九。喘平后当用肾气丸。丹溪治脚气,亦用此方灵。

舌苔冷白,阳气大虚,往往行动如常,转眠即脱。“冷白”二字,予所创也。

萧姓病心下坚大如盘,服附子理中、细辛、枳术等,反泻,腹痛,少腹满;继服附子理中又见气短。先生曰:是必有血瘀,热血滞于中,而气不能化也。因问其大便之色,曰:有干有薄,干者如栗而黑。因看常熟人臌胀病,曰:此真臌胀也。色苍黄,腹筋起,古人之言,断不虚说。读书时滑过,看病必不留心。大抵中虚满者,皮色不变,按之中硬而外软,此中不可不分。

治一痞胀症,湿热内壅,彼医用承气等法,脾愈虚而胀愈大。予用胃苓一剂,而痞减得睡。明日加附子五分,去猪苓、泽泻,再服数剂而愈。

《张氏医通》一书,其分别处甚好,然亦有随笔写出,精神不聚者。若欲自成一家,须各家汇聚看过,取其所长,而略其所短。

温病条辨的目录

卷首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卷二 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湿 便血、咳嗽、疝瘕附
湿温 疟、痢附
秋燥
卷四 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形体论
卷五 解产难
解产难题词
产后总论
产后三大证论一
产后三大证论二
产后三大证论三
产后瘀血论
产后宜补宜泻论
产后六气为病论
产后不可用白芍辩
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瘛论
产后当究奇经论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
催生不可拘执论
产后当补心气论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保胎论一
保胎论二
卷六 解儿难
解儿难题词
儿科总论
俗传儿科为纯阳辩
儿科用药论
儿科风药禁
痉因质疑
湿痉或问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寒痉
风温痉
温热痉
暑痉
湿痉
燥痉
内伤饮食痉
客忤痉
本脏自病痉
小儿易痉总论
痉病瘛病总论
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疳疾论
痘证总论
痘证禁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论
治痘明家论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痘证限期论
行浆务令满足论
疹论
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万物各有偏胜论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温病论的原著作者是谁

本书由赵绍琴著,内容皆为赵氏从医50年来治疗温病的心得经验。全书共分六章,包括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概述温病的起因、病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的诊断和治疗大法等,后半部分为四时温病的治疗及温病治验提要。

春温的春温 chūnwēn

(1) 春天的温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宋 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时於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清 孙枝蔚《薤露行》:“春温变秋肃,朝阳成夕曛。” 鲁迅《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2) 指春暖之时。《宋史·李若谷传》:“卒挽舟过境,寒瘠甚者,留养视之,须春温遣去。”
(3) 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4) 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病于春者,亦曰春温。” 春温是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急性外感热病。历代医家对春温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以伏邪温病而论者占多数。冬受寒邪,至春而发的温热病。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将之归于伏气温病。以初起即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治宜清泄里热为主,主用黄芩汤。兼恶寒头痛者,治宜表里两解,用葱豉桔梗汤加黄芩。热入阳明,壮热口渴,汗多,脉洪大,或潮热谵语,腹满便秘者,治宜清气泄热,或攻下泄热,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热入营血,或伤阴动风,参用风温治法。《增补详注温病条辨》卷一:谓本病属新感温病。《时病论》谓因新感外寒触动伏气而发。《类证治裁·温症》谓或引动伏邪,或乍感异气,当春而发。参见伏气温病、新感温病、风温等条。
冬令感受外邪,邪伏化热,至春季伏邪由内而发,或因新感外邪,引动伏邪而发的急性热病。初起即可出现高热心烦,口渴汗出,舌红苔黄,甚则神昏、痉厥,发斑等气分或营血分里热症状,其病势急,病情重,变化多,发展快,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凡人体正气虚弱,复感春季温热病邪,即可发为春温。在治疗上以清泄里热为基本大法。 ① 热在气分春温。证见身热心烦,口干苦,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育阴,方用黄芩汤加味。
② 热结肠腑春温。证见潮热便秘,腹满疼痛,口干舌燥,苔厚脉沉。治宜滋阴攻下,方用增液承气汤。
③ 热在营分春温。证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清营泄热,方用清营汤。
④ 热盛动血春温。证见身热烦躁,斑疹透露,或神昏谵语,吐血衄血、舌质红绛,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
⑤ 气血两燔春温。证见壮热口渴,或神昏,吐血衄血,斑疹显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气血两清,方用清瘟败毒饮。
热盛动风及热闭心包,为热邪炽盛所致,分别治以凉肝熄风和清心开窍,方用羚角钩藤汤和清宫汤。后期耗伤肝肾之阴,当用加减复脉汤以滋养肝肾。
春温的辨证论治 证见:身热,心烦,干呕,胸胁不舒,口苦而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治疗方药:
1.主方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柳宝诒《温热逢源》)加减
处方:黄芩12克,白芍12克,淡豆豉10克,玄参15克,栀子10克,竹茹9克,柴胡9克,蝉蜕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2剂。
若呕吐较甚,或呕吐如喷者,可酌加龙胆草12克、川黄连6克、法半夏9克、生姜6克。若有表证,恶寒、头痛、无汗者,可加荆芥9克,薄荷9克(后下),葛根20克。
2.中成药
(1) 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2支,每日3次口服。
(2) 夏桑菊冲剂,每次l~2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
(3) 板蓝根冲剂,每次1~2包,每日3—4次,开水冲服。
3.单方验方葱豉桔梗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鲜葱白10克,桔梗6克,淡豆豉15克,焦栀子10克,薄荷6克,连翘9克,鲜淡竹叶12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2剂。对春温初起里热已盛而兼有表证者,颇有疗效。 证见:身热,心烦懊侬,坐卧不安,或微恶寒,口苦口渴。舌尖边红,苔薄微黄,脉数或弦。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
1.主方栀子豉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栀子12克,淡豆豉10克,淡竹叶9克,连翘9克,天花粉12克,薄荷9克,蝉蜕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
2.中成药
(1) 感冒清片,每次3—4粒,每日3次,开水送服。
(2) 银黄口服液,每次1~2支,每日3~4次口服。
3.单方验方:解郁清心汤(赖天松等《I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柴胡10克,香附9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郁金15克,石菖蒲6克,生地黄20克,黄连9克,羚羊角骨10克,竹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证见: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口渴,唇焦咽燥,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泄膈热。
方药:
1.主方凉膈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处方: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栀子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夏枯草12克,竹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大便不秘结者,去芒硝,大黄不用。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咽喉肿痛者,加岗梅根30克,桔梗6克,马勃9克。
2.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4粒,每日3~4次。 证见:壮热,面赤,汗多,心烦,渴喜凉饮,口苦,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保津。
方药:
1.主方白虎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粳米6克,生甘草9克,金银花15克,芦根15克,石斛15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l剂。
若兼见咳嗽、痰黄稠者,可加杏仁12克,瓜蒌12克,鱼腥草20克,黄芩12克。若热扰神明,出现谵语、烦躁者,可加水牛角20克(刨片,先煎),连翘12克,竹叶卷心10克。若热盛波及肝经,引动肝风,出现手足抽搐者,可加羚羊角lO克,钩藤12克,菊花15克。若热盛已伤气阴,出现汗出多而背微寒、气微喘、脉芤者,可加西洋参12克(或太子参30克)。
2.中成药
(1) 双黄连粉针,每日用3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连续5。7日。
(2) 新癀片,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3.单方验方解热煎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大青叶30克,柴胡30克,连翘20克,黄芩15克,牡丹皮30克,白茅根20克,法半夏12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3碗,每4.6小时温服大半碗。具有清热解毒、辟时疫、退肌热的功效,对阳明胃热炽盛之高热,退热效果明显。 证见:身热,口干咽燥,腹胀腹痛,倦怠少气,或撮空摸床,肢体震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或焦黑,脉沉细数或沉弱。
治法:攻下腑实,补益气阴。
方药:
1.主方新加黄龙汤(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生地黄20克,麦冬15克,玄参20克,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生甘草6克,党参12克(或太子参20克),当归6克,海参2条,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2剂,以便通、热减、神清为度。
若无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而以腹满痛、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为主者,可去党参,当归,生姜,甘草,即成为增液承气汤,用于治疗单纯的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若腹胀腹痛,按之硬,或扪及粪块,腹胀痛明显者,可加厚朴9克,枳实9克,便通、胀消、痛减后止服。
2.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及西洋参口服液:牛黄解毒丸3~4粒口服,每日3次;西洋参口服液l一2支口服,每日3次。两药配合使用,既清热解毒通便,又可益气养阴。 证见:身热不退,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小便时尿道热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通大肠秘结,泄小肠热盛。
方药:
1.主方导赤承气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
处方:赤芍12克,生地黄25克,生大黄9克(后下),黄连6克,黄柏10克,芒硝6克(冲服),白茅根30克,甘草梢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以便通、热减为度。
若兼见腹胀痛、舌苔焦干、脉沉实者,可酌加枳实9克,厚朴6克。口渴甚、汗出多者,可酌加生石膏25克(先煎),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
2.单方验方通里攻下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大黄12克(后下),芒硝9克(溶化),生石膏30克(先煎),白茅根30克,丹参3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牛膝15克,草河车15克,甘草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2剂。 证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癍疹隐隐,口干咽燥反不甚饮。舌质红绛,苔薄黄干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清营和阴泄热。
方药: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竹叶心12克,丹参9克,黄连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
若兼见微恶寒、头痛、咽痛、苔黄薄者,可酌加豆豉9克,薄荷9克(后下),牛蒡子9克,以宣透肌表,透邪外出。若黄苔退尽、舌质红绛色深者,可去金银花、连翘,加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栀子12克。
2.中成药
(1)新雪丹,每次冲服1—2支,每日3—4次。
(2)清开灵针,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
3.单方验方柴青合剂(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柴胡10克,青蒿6克(后下),地骨皮12克,黄芩12克,地胆头20克,倒扣草15克,狗肝菜18克,芦根15克,野菊花15克,甘草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证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癍,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脉数。
治法:两清气营(血)。
方药:
1.主方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黄加生地黄、玄参方(吴鞠通《温病条辨》)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玄参20克,生地黄20克,麦冬20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
若癍疹显露而色深,去生地黄,麦冬,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白粳米20克,生甘草6克,即成为化癍汤,也即是白虎汤加水牛角、玄参。若病情较重,烦躁不安、癍疹显露、吐血、衄血者,去麦冬,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黄连9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赤芍15克,连翘15克,牡丹皮12克,竹叶12克,即成为清瘟败毒饮,也即是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之方。
2.中成药
(1)清开灵针,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
(2)醒脑静针剂,用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
(3)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
3.单方验方消癍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牡丹皮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当归6克,茜草根15克,槐花15克,板蓝根20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适用于高热、肌肤发癍者。 证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癍色紫黑,成片成块,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1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