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运转,现代人类虽已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但我们仍可时时感受到祖先的英明、智慧与恩泽,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之道博大精深,古往今来、芸芸生灵、茫茫宇宙,变化莫测,但皆离不开阴阳二字。如人体者,男为阳、女为阴;皮肤者,外层表皮、真皮为阳,里层皮下脂肪为阴;荷尔蒙者雄激素为阳,雌激素为阴……,一切莫不以阴阳而概括其中。
古人称美容为易容术,所谓“易”者,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此词乃内含阴阳日月变化之意,因此所谓易容,究其实质就是调节阴阳,以抹去岁月之痕迹、改变人身之容貌,从这个意义讲中国传统美容医学也是一门阴阳调节之术。它根据不同时段、时期,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采阳补阴、采阴补阳、泻阴补阳、泻阳补阴,以达到维持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驻颜美容、颐养天年之目的。
按照阴阳之理,女性为水、属坤、乃阴性之体,以血为本,因此女性美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雌激素分泌多、皮下脂肪厚、表皮薄,阴盛阳弱的生理特点,以滋阴养血为主。但阴阳学说同时又强调世上绝无纯阴纯阳之物,正所谓阴阳互根、互用、互为、互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女性美容还必须时刻明白女性机体尚具有“体阴而用阳,阴中含阳”的另一面,千万不可忽视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应在不同的时期根据阴阳的消长盛衰,加以有机、合理的调节,从而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
女性青春期,因体内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人体生长发育明显增快,阳气十分旺盛,因而中医称此时的人体为“纯阳之体”,即便是作为阴性之体的女性,体内的阳性(雄)激素水平也可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再加上受遗传、营养、精神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春期时期最容易导致阴阳之气失去平衡。
这时部分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的阳性(雄)激素水平偏高,或阴性(雌)激素水平偏低,导致皮脂腺增生,皮脂分泌旺盛,而诱发痤疮,为什么女性痤疮在青春期多发,其原因就在于此。因此那些患有痤疮,尤其是四肢体毛较盛的青春期女性,体质往往表现为阴虚阳亢、火热旺盛,对此治疗的重点应是潜阳为主、滋阴为辅,来调整体内阴阳(雌雄)激素的平衡。
体内雄激素水平偏高者的阳亢女性,可内服“二皮四物汤”(地骨皮、白癣皮、丹皮、生地、赤芍、当归、川穹、牛膝),清热凉血,服用时间一般可自月经干净后12—15天(月经周期中的阳性高温期)开始,每日二剂,连服6—9剂,连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如伴有肢体多毛者(说明体内雄激素水平偏高、阳气过盛),还可增大滋阴潜阳的力度,内服“白鱼生花汤”(生地、鱼腥草、紫草、天冬、天花粉、石斛、煅牡蛎、玄参、白花蛇舌草、陈皮、知母、炒黄柏)滋阴清热泻火。
度过青春期后,女性的机体开始日趋成熟,但中青年时期,随着性生活、结婚、生育等所引发的各种生理变化,以及成人后遭遇到来自社会、家庭中的诸多心理压力,使得女性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急剧波动,进入一个“多事之秋”时期,非常容易引发体内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表现为皮肤含水量减少,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机能减弱,出现过敏、色斑、皱纹等现象。
中医学认为,导致这种中青年女性出现这种机体衰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体内阴血的日见虚亏(雌激素水平的不断下降)。所以女性自青春期结束后,除了需要选择一些含水量较高、呈水相结构的护肤品,从外部向皮肤补充水分外。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女性中青年时期,体内阴血不足的本质,健脾胃、补阴血、益津液,只有这种由内而外的全面调理,才能储存和保持机体、皮肤内的阴液(水分)、延缓女性的衰老。此时可以“金水六君煎”(当归、熟地、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加减来调治和补充中青年女性的阴血不足。服用时间选在月经干净后至排卵日(月经周期中的阴性低温期)效果更好。
更年期后的女性,伴随着机体功能的全面衰退,体内各种激素水平、营养成分急剧下降,皮肤缺水少油、出现明显地萎缩、干燥、老化、透明感消失。因此更年期女性的皮肤衰老属于精血不足、冲任失调、阴阳两虚所致,所以在治疗上,它既不同于青春期的滋阴潜阳,又不同于中青年时期的养阴生津,更年期则偏重于调节冲任、填益精血、阴阳双补,可以“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营养皮肤、延缓衰老。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较为特殊的生理时期,因为怀孕后胎儿的生长,使得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功产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影响女性的容貌。如黑色素细胞因受到雌激素、孕激素的双重刺激而导致皮肤的色素沉着,因此妊娠期的女性,在乳晕、腋窝、腹部、会阴、肛门、大腿内侧等部位色素可明显加深,并在颧、鼻、额、口周出现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点,或相互融合形成蝴蝶样斑。这类色斑一般于分娩后,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逐步恢复正常而自然消退。在妊娠初期因孕激素的作用,皮脂分泌量增加,部分女性还可出现痤疮发作或加重。
女性妊娠期所发生的这些皮肤变化,主要为孕育胎儿所致。胎儿乃父母精血所化,凝聚着天地之气,更重要她是处在一个特殊的生长时期,细胞分裂合成极快,所以中医称胎儿为纯阳之体,因此孕妇虽为阴性之体,但腹中藏着纯阳之体,就如同抱着一团“胎中之火”,形成阴体内含阳火。女性妊娠期色素沉着、痤疮发作就是胎火上炎所为。特别是自怀孕第五月开始,由于胎儿增大,胎火更趋旺盛,皮肤会变得较为地干燥粗糙。
因为女性妊娠期胎中有火,故中国传统医学有“产前宜清不宜温,产后宜温不宜清”说法,妊娠期的护肤美容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以清凉滋阴平和之药,清胎中之火、滋孕妇之阴,处方可以“左金丸”(黄连、吴茱臾)辛开苦降、泻肝清火,“三鲜汤”(鲜芦根、鲜石斛、鲜生地)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生津补液,起到防晒保湿、退斑润肤的作用。
秋分 是夏季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北半球的人们从秋分起进入了真正的秋天。传统养生家认为,秋分原是“阴阳相半”、“昼夜均”的节气,因此人们在此期间的养生保健也应该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并有“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说法,那么就让老黄历 介绍这句秋分养生谚语的意思。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方面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 重阳节 )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饮食调养方面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 术数 ,饮食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数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 素食 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求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量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饮和食之间的合理搭配。
古代医家主张食而不偏,量不可过。对于一味追求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美酒名茶、大吃大喝及过分孤苦清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李时珍曾讲:“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想延年益寿,就应该了解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把食物的性能归纳为三大类,即寒凉类、平性类、温热类。其中以常见的三百多中食物统计数字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就其作用而言,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这类食物包括有西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苹果、梨、柿子、荸荠、菱角、桑葚、番茄、黄瓜、苦瓜、冬瓜、白萝卜、丝瓜、莲藕、茭白、竹笋、慈姑、厥菜、马齿苋、芹菜、淡豆豉、海藻、海带、螃蟹等等。
温热性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其中辣椒、花椒、芥子、鳟鱼等为热性食物,樱桃、荔枝、龙眼、杏、石榴、栗子、大枣、胡桃仁、大蒜、南瓜、生葱、姜、韭菜、小茴香、鳝鱼、鲢鱼、淡菜、虾、海参、鸡肉、羊肉、鹿肉、火腿、鹅蛋等为温性食物。
平性食物有李子、无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莲子、花生、榛子、黑芝麻、黑白木耳、黄花菜、洋葱、土豆、黑、赤、黄豆、扁豆、豇豆、圆白菜、芋头、胡萝卜、白菜、香椿、青蒿、大头菜、海蜇、黄鱼、鲤鱼、猪肉、猪蹄、牛肉、甲鱼、鹅肉、鹌鹑、鸡蛋、鹌鹑蛋、鸽蛋、蜂蜜、牛奶等等。
人们在平日的饮食搭配上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用膳,这也是避免机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之所以重视养护正气,是将其视为机体强壮的根本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1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养生:适度适量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