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暑伏老人如何养生

医案日记 2023-06-07 17:04:47

暑伏老人如何养生

暑伏时节,闷热潮湿,老年人在生活中须注意:起居宜夜卧早起,以适应天地的生机,生活中要经常沐浴,宣通腠理,顺畅排汗,避免强烈阳光照射;情绪上宜舒畅少怒;衣着要勤洗勤换,宽松透气,勿长时间着湿衣、汗衣、雨淋。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适当进鱼、肉、奶、蛋;不宜过食生冷;多食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饮用清暑、益气、生津、养阴的饮料,如酸梅汤、山渣汁、杨梅汁、绿豆汤;渴热不解者,宜饮用热茶。暑伏天湿多雨多,酷暑湿重,宜食绿豆、薏仁米、芡实、莲子、扁豆及荷

叶、连藕之类;不宜贪凉过饮,不宜久处湿热之地,不宜过食肥甘,以免湿热蕴脾,变生百

病。要注意预防上火、中暑,留心暑热疫病。

中医消暑,提倡自然方法,认为“心静自然凉”。在室内窗下荫凉处,手持摇扇消暑,或在室外凉爽处,借自然清风纳凉。老年人要注意谨慎使用空调。每年暑季都有许多老人,因使用空调不当而引起感冒、咳嗽与肺炎者。如果要使用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室内外揾差不宜过大,否则老人宜患热伤风。因为过贪风凉,猛开空调、风扇,过用凉水,会使风邪乘虚而人。在暑热天气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以防血液过浓引起心脑血管病。(健康报)

中医三伏天如何养生

中医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据了解,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医院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三伏天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三伏天这些事需注意   首先,夏天应该注意少吃瓜,特别是西瓜,虽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对于冰饮一类,夏天更是不宜多食,特别是老年人更不宜饮用冷饮、雪糕之类的食物。

  其次,日常生活细节要注意。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熬夜纳凉也是大忌,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天应该睡30~60分钟午觉。

  另外,夏天虽然天热但还是应适当运动,不宜久坐不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但别傻练。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三伏天应该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补三伏。至于三伏天养生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三伏灸中医疗法、三伏进补,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

  1、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三伏灸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3、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徐州人也常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期间要注意补水。另外,老年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适量,避免出现身体难以负荷的现象。


;

谨防三大老年病,出伏养生这样做

常言道“热在三伏”,随着漫长三伏天进入尾声,8月20日迎来的“出伏”也就意味着暑热即将结束,暑气揪敛,秋意渐浓。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马素起提到,这时早晚气候温差大,注意防寒很重要。再加上秋燥伤人,各种心血管毛病、支气管炎、关节疼痛等常见老年病易发,而糖尿病患者稍不留神,也会中招。对于这些症状,预防手段很重要。

心脏病:注意保暖适度锻炼

进入秋季以后,早晚温差逐渐变大。马素起建议,根据天气变化,要及时加衣,最好带上一条围巾,防止胸部区域受凉,让心脏血管正常运行。此外,冠心病人群同样需要锻炼,尽量避免在早晚时间外出活动。坚持运动可以让人体很快地适应寒冷,增强抵抗力,不至于在天气渐凉时有很强烈的血管收缩反应。

糖尿病:监测血糖多次饮水

天气变凉,食欲变好,糖尿病患者也要控制饮食,保持合理的热量摄入,时刻监测血糖。在出伏后的秋季,宜选择水分较多且生津润燥、清热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西红柿、莴笋、竹笋、菠菜、蘑菇等。平时做饭尽量选用清蒸、清煮和清炖等烹饪方式。

同时,秋天随着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血液粘稠度也与喝水量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当然,饮水量也是个体差异。马素起提醒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科学用药,及时补充水分,选择合适的润肤品,防止皮肤干裂。

心脑血管病:多吃坚果管住嘴巴

入秋后,人的胃口也逐渐大好。控制饮食对心血管病人群而言,是重中之重。很多地方秋季 养生 有“贴秋膘”的说法,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秋季进补需谨慎,过多脂肪的摄入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过多淀粉的摄入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因此, 健康 饮食为上,尽量少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马素起建议,这类老年人群可以每天吃一把坚果(10~20克),榛子、核桃、杏仁等坚果类“护心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有助于调节血脂。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

关节疼痛:少吹空调和风扇

最近,不少老年人常觉得关节疼,纳闷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马素起提到,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而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因此,应少吹空调和风扇,尤其不可直吹腹部及关节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0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