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什么是心身医学,

医案日记 2023-06-03 16:09:39

什么是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对正常人处理婚咽、家庭、职业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帮助。也对心身疾病、神经症和恢复期精神病人及其家属就疾病的诊断、护理、康复问题进行指导。它倾向于解决个人的烦恼和职业咨询,和医学心理学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

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

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融之处。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络缺乏足够的重视。医学的重点仅集中于研究生物学的改变。也就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此,人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确为上个世纪末以前的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医学史上血液回圈学说和疾病的细胞损害学说等的确立,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的研究成功,直到近代,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器官移植的应用等等辉煌成就,无论在认识疾病,还是在治疗、预防疾病方面,都为现代和未来医学奠定了基础,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在医疗实践中,这一模式也逐渐暴露出种种缺陷和消极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偏离了作为医学物件“人”的完整性,从而大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很明显,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科学。
医学,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与经验支撑,同样需要心理呵护,伦理规范,人文关爱;一句话,需要科学与人文的两条腿。
有鉴于此,近年来,世界医学的潮流逐步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迅速兴起,也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方面,它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哲学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心身关系问题,它与认识论和辩证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用途广泛的应用学科,从管理国家到商品买卖,凡是与人打交道的部门都有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起作用。
在每一个新的学科中都包含着物质运动的较为简单的规律,但也总有一些无法用以往的学科来解释的、更为特殊的新规律,就像我们不能单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来解释生物学一样,也不能完全用神经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心理学。所以,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有关的各学科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人预言,新世纪的心理学有可能成为一门带头学科,它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将成为与现代化建设联络最密切的基础学科之一。
心身医学是医学与心理学交叉所酿生的新兴学科,她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以医学界为主,并有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参与研究,如心理学家、伦理学者、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所以在其定义和研究范围上还不完全统一,理解上也各有差异,因而出现了与之相关的众多学科,如心理生理医学、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但这些学科在许多实质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上的雷同性。如关注的物件主要为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对躯体健康及疾病防治的影响等,除医学方法外,常常运用心理与行为的测量技术以及心理保健和精神健康等的方法手段。
所谓“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广义的是“指在医学研究和诊所治疗中,除要运用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外科及食疗等的方法外,还应使用心理学方法,要两方面协调而同时进行”。显而易见,对于肿瘤来说,它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就使得它首先有必要借助已经融合了心理学认识、方法与手段的“心身医学”,以利于更好地疏理肿瘤与心理因素之间的错纵联络。
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要求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事实上,医学自产生以来,就与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络。

精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Noology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精神、思想、心灵的专门学问,而且认为精神是创造一切事物的根源。
精神学(Neonoology)是在得知Noology前、精神学系统形成后提出的中文概念。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物件。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
简单的说,精神学属于披上科学外衣的新神学,心理学属于理学,心理精神病学属于医学。

心理学对精神医学的作用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并不是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学很大一部分来自於哲学。
心理学分很多种,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跟精神医学有关。而其中的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对异常心理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心理咨询是对于正常心理的但心理不健康的人。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实际上是反科学的,不赞同人们用过于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人。
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更多的是假设,没太多的科学依据。
而行为主义,却又很少研究精神层面的东西。
所以说精神医学跟心理学实际上是两回事
如果牵强点说 精神医学应该属于心理学加医学范畴
在美国 心理医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心理学 像精神分析等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学派
而后还要学习5年的医学 这么看来
心理学可以作为精神医学的基础 因为人的精神层面实际上就是一个“黑匣子”
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只能试着解读或者给出一些合理性假设
具体我不是研究精神医学的 只能给你这么一点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心理学的诞生离不开医学的发展。试验心理学的产生有两个发端: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医学对人脑的研究和神经系统的研究,是人们开始关注于意识,此外医学的科学的研究试验方法也促使了心理学走向科学。
心理学和医学是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主要以人等生物为研究物件。心理学更注重于意识研究,医学则更倾向于生物体物质方面的研究。因为人既不是纯精神的也不是纯物质的,而是心理与生理的结合,因此两门学科密不可分

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系统脱敏法是通过系统训练,采取一定步骤,按照敏感事物,将 *** 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而逐渐训练其心理承受力,增强适应力,从而最后达到对敏感事物不产生“过敏”反应。例如一患有雷声恐怖症的女性,从童年起就害怕雷声,每当天气预报有雷雨之时,她就紧张不安,不敢外出,她的回避行为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为克服其恐怖性行为,设计了与雷雨有关的声、光 *** ,然后要当事人在放松的同时逐级训练。先想像恐怖情景,同时放松,待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像更恐惧的情景,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像完毕后,再过渡到真实情景的逐级训练,直至能到户外听雷声,看闪电……不再出现恐怖,则对雷击的敏感去除,脱敏成功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此种疗法实用于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紧张者,也用于治疗恐怖性神经症、强迫症、性功能障碍及口吃矫正。。

健忘有知多少(一)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健忘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呢?就连专家们也争论不休。所谓健忘,顾名思义,是指健康的遗忘,也就是医学上说的老年性良性健忘症,现称与年龄有关的记忆障碍,是一种正常或生理性非进行性的大脑衰老过程,其特点是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准确回忆存在困难,记不住人名、地点、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对此往往感到负担或主动求医,并力图设法弥补记忆缺陷。常用记笔记、请人提醒的方法,以适应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但事件本身或总的记忆力相对储存。 人的大脑有多少神经细胞呢?答案是10亿左右,而且是在出生时就定下来了,以后都不会增加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人之所以会通过学习逐渐聪明起来,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增多的缘故。突触是每个神经细胞之间互相联络的树状突起,最多的神经细胞的突起可以达到30万个之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神经细胞,也在逐渐减少。这就势必造成大脑功能的下降,每10年约减少5%,与此同时,神经细胞互相联络的树状突起也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传递资讯的乙酰胆碱和乙酰转换酶也在减少。所以,记忆力的轻度下降是一种生理现象。 医学教育网1.疾病因素:脑部的直接病变如肿瘤、外伤、脑炎等直接损伤大脑细胞,而患有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人,则因脑部血管变细、狭窄,血流不畅,使脑部供养减少,从而影响影响到脑细胞营养的供给,使脑细胞活力不足,记忆力减退。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记忆的影响亦不例外。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3.自我认同的结果:人到老年,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一精神支柱坍塌了,尤其是退休的老人,不免产生暮年将至、人进老年万事休的颓废心理,我们称之为退休病。加之因“人老糊涂”的传统观念和许多事情的影响,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便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老”的事实,这种不良的自我暗示使他们感觉大脑越来越不听使唤,记忆力下降,更加懒得动脑,致使大脑长期处于无须工作的状态,人为地对脑细胞 *** 减少,用进费退,大也就脑逐渐衰老。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发生一系列障碍,如腿脚不便,听力、视力下降,因病长期卧床等,使得老人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加速了记忆力的衰退。 4.社会因素的影响:老人成了社会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新知识、新事物懒得关注,进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 贴心提醒: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衰老而越来越健忘,但是,疾病、焦虑和过多的负面资讯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原来医学上都认为健忘不是痴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但近年来有些变化,一些学者把良性健忘和痴呆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阶段,即把健忘看成是痴呆的前奏,这倒也不无道理,因为有调查表明,健忘的老年人有15%最后发展为痴呆。 达到痴呆程度者,除记忆力减退外还伴有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性格的改变,并且病程进展更迅速,脑CT或核磁共振显示脑萎缩的进展更快。 贴心提醒:健忘虽然跟痴呆有很大的区别,但也很有可能是痴呆的最早表现症状。。

如何倾听他人的心事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当我们接到朋友的来电,或是受到当面邀请,说我有个问题想找你谈谈时,首先我们不妨检视一下自己当下的心情与可供运用的时间。你习惯于倾听别人的问题吗?你有多少时间能给他?这两个要素多多少少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倾听的质量。 我们的心境不但影响我们所能接收的资讯,也会带给朋友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你正好也在焦虑之中,要专心抓到朋友所说的许多小细节恐怕不容易,如果你近来情绪有些忧郁,也许诠释起朋友的遭遇会有较多负面的看法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如此说来理想的倾听心境似乎是要如一面镜子,忠实地反应各种情绪与事件,实际上每个人随时总有些情绪,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知到自己目前的心境可能造成的偏差,包括资讯的接收与解读,能先这样提醒自己就足够了。 医学教育网朋友的困扰总有来龙去脉,要说请楚难免需要一些时间,然而当下你有多少时间呢?必须先作一个评估。如果你恰好有一个小时,当然能邀请他坐下来喝杯咖啡娓娓道来,如果你只有十分钟呢?可能必须先说清楚这一点,然后主动先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初步了解后再另外找时间详谈,这么做比起听了九分钟之后再草草结束恰当得多。而所谓关键问题,大体上就是粗略评估事情的严重度与朋友的可能反应。目前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心情如何?最坏有什么打算?类似这样的资讯需要先收集,在心里有个大略的印象,也衡量一下朋友所受的冲击程度,与是否能承受?若不能,有没有立即的危险性? 稍稍想过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聆听的主体了,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间,若在电话上当然保持周围安静,若是面对面则需安排一个能维护朋友隐私的地方,这里不见得非要单独的房间不可,也许是餐厅一角,也许是两个人到外面散散步,只要能让朋友放心地畅所欲言即可。 聆听的主体则大致包含了:开放性的倾听、厘清痛苦所在、表达同理心、辨认核心课题几个部分,而这些动作大致上是有先后顺序的,也许在过程中会需要针对不同的主题一再重复。 医学教育网首先,给朋友一段不被打断的时间诉说自己的问题,也许他正陷于混乱思绪中,正需要借由倾诉来整理出头绪,比较理性主观的朋友,说不定在叙述一遍之后,就已自有定见,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协助了,而对于大多数困惑的人们,此时你正从一大堆线索、感觉中试图了解整个状况,注意朋友说话的方式,强调了什么?似乎刻意遗漏或模糊了什么?这些都是进行下一个动作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开始试图帮助自己,也帮助朋友厘清痛苦所在。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位失恋的朋友,他可能因为方才决裂的言词愤怒,也可能因为再度重蹈覆辙而自责,有些感觉是原发的,是根源,有些感觉是之后新增的,较为表浅,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试着辨认出造成目前痛苦主要的情绪与心结。须注意那最后提到的,最刻意隐瞒忽略的,最有可能是症结所在。 医学 教育网蒐集整理 下一步便是同理这些痛苦与挣扎。所谓的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站在朋友的视角,与他一起看当下这个情境,一起为之喜怒哀乐。表达同理心的技巧不是这里所要探讨,只要我们确实传达出:我知道你的痛苦在这里,我能感觉到那种强度,我努力地试着用你的出发点来看整件事情,这样通常已让朋友十分窝心,感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苦处。 倾听到这里,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最后是否能辨认出核心课题,建议处理方式其实并不见得能够完成,或需要完成。我们很难比朋友更了解他自己,也不宜把我们自身的经验推销给他人。每个人的心灵结构,应对问题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帮助他指出核心课题已十分难得,至于如何处理,唯一最有预测价值的就是参考朋友之前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模式,针对其优缺点给些建议。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少热心的朋友常过早地打断对方,或提供建议,常常自己说得尽兴,求助者反而沉默不语,或在尚未深入了解对方痛苦时,就过早开始同理,如此往往得到反效果,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说话量比对方还多时,就是一个警讯,毕竟,我们是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呢!不是吗?。

她为啥老觉得自己“有病”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它预示着一种持续且积极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定位清晰认知,并以此应对日常生活压力,对社会、家庭有贡献有价值。
我国将心理健康概括为: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很多研究证实,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和。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指数与社会孤立、暴力倾向、人际关系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负面问题存在着微妙的关联。
如何改善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至关重要。
1)健康的饮食习惯:多食五谷杂粮+水果蔬菜
健康、均衡的饮食有益于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保持体重、预防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等)。当然,它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大脑获取充足的营养,才能保持良好的运作。
现在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更得保持均衡、清淡的饮食结构,对于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在内的慢性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2014年,英国华威大学医学院Saverio
Stranges团队在BMJ期刊发表一篇文章证实,每天食用五份以上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有益于身心健康。
2)规律的运动习惯:适合体能+循序渐进+持久规律
与健康饮食一样,有规律的运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样很重要。现在都市化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长时间久坐室内,对身体造成负担的同时,对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
大家可以以散步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而且老少皆宜。此外,有研究还证实,当散步与集体结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例如参加户外步行,锻炼的同时不仅可以改善心态,还有利于积极预防一些常见类精神疾病。
运动除了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的锻炼项目之外,还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养成规律。定时锻炼身体,才能够持久性的对身心产生积极的效用。
3)优质的睡眠时光:深度睡眠
有科学家证实,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会增加患精神类疾病的风险。即便是轻微的睡眠问题都会对健康产生损害。长时间缺少睡眠易累积精神问题。
养成规律的作息制度,特别是周末或者假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才能保证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咖啡因以及高糖食物会扰乱睡眠。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找兴趣相投的朋友参与各类兴趣班和活动。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文娱互动为主,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彼此的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应付各种压力!
带着现实的目标启程
也许,你会觉得上述食物、锻炼、睡觉都是老生常谈。可是,既然道理都懂得,为什么还有不少人难以付诸行动呢?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对心理健康有益处的目标,在漫长的健康道路上有所动力地坚持下去。
此外,目标需要提早设定,同时,将饮食、运动、睡眠等目标告诉家人和朋友,形成监督作用,每周或者每天记录目标完成的情况。
做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并且只有通过健康管理才能实现,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也称为危险预测模型。它是通过所收集的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分析建立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之间的量化关系,预测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并据此按人群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控制与干预,以帮助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个人,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心理学 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观点有哪些

二十世纪的健康概念在美国有几个重要的转变:
一.主要死亡原因由感染性疾病转变为不健康行为和生活型态相关的疾病。二.医疗费用的增加突显教育人们降低罹患疾病危险性的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三.健康被视为是正向幸福的表现,而不是没有生病。四.有些健康照护工作者对健康和疾病提出更广泛的观点。 疾病和死亡的型态:主要的健康问题不再是传染性疾病,而变成是病程长、持续或会复发的慢性疾病。美国1993年的四大主要死因为:心脏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中风(2003年台湾十大死因: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事故伤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肺炎、肾炎及肾症候群及肾变性病、自杀、高血压性疾病;十大癌症:肝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女性乳癌、胃癌、子宫颈癌、口腔癌、摄护腺癌、非何杰金淋巴癌、胰脏癌)。现今,大部分的死因是由个人的行为或生活型态有关的疾病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 、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 、意外、糖尿病、自杀以及肝硬化等疾病已经证实与压力、吸烟、酒精滥用、不当的饮食习惯和久坐不动有关。另外,急遽升高的感染与寄生性疾病则和不安全性行为 (HIV)有关。以总人口数的基础的死亡原因会随着年龄、种族的不同而不同,此外,有人认为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率的关系强于种族因素;收入、职业以及教育程度也与种族有关。
贫穷是导致生病及降低预期寿命的因素之一。贫穷与不良的健康习惯有关,也与增加的疾病危险率和难以获得医疗照顾有关。从出生开始,处于贫穷中的危险性就包含了健康的问题。贫穷是严重的健康危机。教育程度是另一个与种族背景有关的因素。低教育程度会增加有害健康的行为,例如吸烟、高脂肪食品、维持久坐不动的生活型态等。不同种族间的死亡率差异应该可以归因于生活型态和不健康的行为,如果可以避免这两者,种族间的差异应可降低。
1900 年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47.3岁,到了1995年,平均寿命增加至将近76岁,改变的原因是健康自觉的生活型态、感染疾病的控制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其中疫苗接种的普及、安全的饮用水、牛奶的供应、有效的污水处理、营养摄取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医疗团队与较好的加护病房等,都对延长寿命有贡献。
总之,在二十世纪的美国:
慢性疾病取代传染性疾病而成为主要死因。意外、他杀与自杀占青少年死亡人数的3/4以上。所谓不同种族间的健康差异,应该是来自社经地位与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种族的问题。平均寿命的增加是由于婴儿死亡率降低所致。
医疗照护费用的增加:医疗照护费用的增加与预期寿命的增加有关,中老年人的增加也增加了许多慢性疾病的昂贵医疗需求。医疗费用增加的速度大于通货膨胀,美国每人每年的健康照护费用从1975年的592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3299美元,超过500%的涨幅。这些昂贵的医疗费用可以提醒大众提早发现疾病,采取较健康的生活型态,以及可以预防疾病的行为。如果能早期发现疾病征兆,就有机会控制情况,降低严重疾病与死亡的危险性。
花钱筛选具有危险性的人是适当与值得的,因为慢性疾病难以治疗,与病人一同生活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可是,如果可以透过健康的生活型态来维持身心健康则又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维持健康比较容易,花费也比恢复健康来得少。透过健康的生活型态,早期发现症状以及降低健康危险性便成为健康照护领域进行改变的方向。
健康是什么?根据George Stone(1987)的定义,健康有两类:一、健康是一种理想状况。任何疾病或伤害都会使我们偏离健康状态,但是可以藉由移除疾病或伤残来重新获得健康。二、健康是一种往正面方向移动的倾向。健康是一条连续在线的方向,朝健康的方向移动好过朝反方向移动,而且,健康是多向度的,所有的生活面(包括生物、心理、社会)都需要加以考虑。
根据Stone的观点,增进生物功能,例如维持正常血压,心输出量佳,高水平的呼吸容积与抵抗压力、感染和生理伤害的能力都是良好健康的一部分。健康在心理层面的展现就是主观上幸福的感受。健康的社会层面包括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对健康照护系统的低需求。1946年,联合国WHO对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幸福的完全状态,而不仅只是没有生病。因此,肯定健康是一种正向的状态。
Millstein & Irwin(1987)访谈发现,只有28%的青少年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大多数的青少年会将生理与心理因素,例如完成活动的能力、正向情绪状态的表现等,纳入健康的考虑。健康与没有病之间有关联,但却不是同一概念,没有生病只是健康定义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健康模式的改变:在二十世纪,生物医学模式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或控制许多疾病,因此便乐观地认为许多疾病都可以加以治愈,并且将焦点集中在疾病而不是健康,而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的定义就是没有疾病。最近1/4世纪以来,许多医师、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虽然承认生物医学模式对疾病治疗有相当贡献,但是考虑的层面过于狭隘,忽略许多生物以外的因素,所以希望提出新的观点加以取代,这个新观点必须保有旧观点的优点,并且弥补旧观点的不足,这个新模式就称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为了提供对疾病因素的基本了解,并达到健康照护的合理治疗与型态,医疗模式必须要能解释病患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为了因应疾病所引起的负面影响的补偿系统。换言之,即医师与健康照护系统。这需要生物社会心理模式。(Engel,1977, p.132)Engel认为,若固执于过时的生物医学模式,将会出现危机,不同的病患需要不同的医疗照护方式,因此对医疗采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是刻不容缓的。
健康心理学的先驱Joseph Matarazzo(1994)提到,在广泛使用药物之前,慈悲与同理的态度几乎是医师所能给予病患的全部。研究发现,即使是以生物医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医师,也倾向于会在疾病的判断中加入心理与社会的因素,更加支持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重要性。
大多数的慢性疾病都可能有部分与个人的行为有关,因此,在健康照护中加入心理学观点与技术应该是有利治疗的。根据Taylor(1990)的看法,在健康照护领域中加入心理学概念是为了维持个人的健康,而不是等到人们生病后才来治疗。在心理学对健康的贡献中,行为改变的技巧已经包含在慢性疾病中,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之外,心理学家也运用他们的技巧来解除病患的疼痛与减轻压力,促进遵从医嘱的行为,病且协助病人和家属与慢性疾病共存。
医疗环境中的心理学:二十世纪初的心理学家多是医师出身,与医界的关系密切。1911年,APA曾讨论心理学在医学教育的角色;1912年,行为主义之父J. Watson为医学生设计一套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医师需要一些心理学的训练使其比较人性化地对待病人,但是没有受到太多认同。1940年代,医学训练虽涉及心理疾病课程的选读,但是多由医师主导,较偏向精神医学,而心理学家也几乎没有机会跟精神科以外的医师合作。1960年代,行为科学已经是大部分医学院课程的一部份,1970年代以前,医学院中几乎都已有心理学家的编制。
Matarazzo(1994) 估计,从1969年到1993年,在医学院中拥有教职的心理学家的人数几乎增加三倍。1990年开始,医师不再将健康心理学家视为统计顾问、测验施测者或只会治疗心身症的治疗者。健康心理学家和神经心理学家、复健心理学家一样,已被大部分医疗人员接受。
心身医学:强调生理疾病有情绪及心理层面的成份的观点,并且认为心理与身体(生理)因素的交互作用才导致疾病的产生。心身医学的研究始于Walter Cannon在1932年对生理改变伴随情绪变化的观察,他认为情绪是应急性的反应,情绪会激起身体的变化来因应外界的环境。因此,情绪能够造成改变,也可能导致疾病产生。H. F. Dunbar(1943)提出习惯反应的主张,认为人们所表现的部分人格特质可能与某种特定疾病有关。
F. Alexander(1950)认为心身疾患是处于个人冲突及特定疾病间的环结。例如,消化性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气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肤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都被视为心身症。压力对这些人的器官系统的影响比一般人大,一旦器官弱点与压力一起出现,这些敏感的人就会在该器官出现疾病。1970年代以后,心身症(psychosomatic)不再指特定疾病,因为:人类疾病不能用单一因素-单一疾病加以概念化或治疗,所有疾病都包括个人与环境间与身体和心理历程有关的多重因素。
接受心身症概念的医师是最早接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群,Oken(1987)主张,在新的心身症的定义下,由于所有疾病都包含心理与社会成份,所以所有的疾病都是心身症。McHugh & Vallis(1986)认为心身医学是医学界的革新运动,但是心身医学仍属于精神医学的分支,疾病的心理与生理层面未完全整合。他们宣称心身医学运动应该要涵盖在行为医学的领域之下。
行为医学:直到1970年代,心理学家在医学上的角色仍局限在教育、心理测验、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其专长只限于心理健康问题,很少被用在协助病患戒烟、维持健康饮食、正确运动、降低压力或疼痛控制。愈了解行为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心理学在有效改变行为方面的发展,心理学在健康照护方面的角色更形重要。 1977年,耶鲁大学研讨会将行为医学定义为:关心与健康、疾病相关的行为科学及生物科学的知识技巧的发展与整合,并将此知识技巧运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复健。
因此,行为医学可以用来整合医学与不同的行为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其目标与健康照护的其它领域相似:促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复健。行为医学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与医学,进而增进健康与治疗疾病。
行为卫生学:与行为医学同时出现,强调一般人的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而非病人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为行为科学分支中跨学科的领域,特别着重目前健康个体的健康维持与疾病和功能失常的预防。关心的主题包括:疾病预防、吸烟、喝酒、饮食以及运动。(焦点在于个人对健康与幸福的责任,而非以生理为基础的诊断、治疗或复健。目前还未出现正式的学科训练课程。
健康心理学:与行为医学和行为卫生学有关的心理学领域,关心影响生理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生活型态,包括: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界定健康危险因子、健康照护系统的改善,以及塑造公共意见来增进健康。尤其是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生理健康领域:降低高血压、控制胆固醇、压力管理、减轻疼痛、戒烟、减轻其它危险行为与鼓励规律运动、身体与牙齿健康检查,以及安全行为等。此外,健康心理学对界定健康、慢性病的治疗与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理与心理复健中修正其行为因素皆有贡献。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Matarazzo (1986)在健康心理学会成立后十年认为,健康心理学即使在未来十年都仍是处于萌芽阶段的领域。健康心理学家除了要研读心理学家的核心课程之外,还要涉猎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心脏学等领域,因此,健康心理学家是以心理学家为主,健康专家为辅。健康心理学并非普通心理学的分支,而是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健康领域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0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