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医案日记 2023-06-02 14:44:44

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撰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病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年 WHO/ISH指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指南仅供原则性指导,非指令性规定。

1.1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

回顾国外高血压流行病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国制定防治方针。

1.1.1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演变历程

发达国家中,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1期 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 随着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辐,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

血压高不高,看脸能知道吗?为什么?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脸色红润,有光泽时,我们会说这个人红光满面。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都是红光满面时,这就不是什么好事,这个人就可能存在高血压。

我记得上班这里有一个清洁工,年龄大约50岁左右,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她脸色红润,以为是遇到什么开心事一样。但是这种红光满面的情况一直都存在,难道天天都遇到特别开心的事情?经过聊天了解到,原来她患有高血压,但是吃药不定时,有时候忙起来都忘记吃药了。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可以在脸上看出来呢?
红光满面可以说是一种高血压面容,因为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本身就比较高,长期的高血压不仅会使心脏扩大、心肌增厚,而且最重要的是心肌收缩力的增高,会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高压的情况下从而使面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导致脸色发红。


而且这种脸色发红的情况,并不像做了激烈运动后发红或者害羞发红一样。因为正常人的未梢血液循环比较好,过一段时间脸色发红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而高血压引起的脸色发红如果血压一直得不到控制,那么脸色发红的情况是得不到改善的。

还有哪些疾病会引起脸色发红?当然,并不是看到一个人脸色发红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就是患有高血压,像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也会引起脸色发红。

肺结核患者常常表现为面部潮红,就像人面桃花一样;风湿性心脏病由于二尖瓣狭窄,使回心血量受损,从而使面部双颧呈紫红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全身的毛细血管抗张,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使面部充血发红,就像饮醉酒的人一样。

高血压患者还有哪些症状?



高血压患者除了有高血压面容,就是脸色发红之外,许多患者都会有头痛、头晕、心跳加速、气促、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改变而引起的,特别是当眼睛出现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但是几秒钟或者几十秒后又恢复正常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压到导致脑部缺血引起的视网膜缺血所致。

高血压如何预防?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长期出现脸上发红的情况,我们就要提醒对方是否存在高血压,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在生活中还应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首先,血压高不高,通过看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出来,但没有绝对,因为人体的复杂程度,疾病也不会是单一,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肝硬化、肾炎等等,都可以在脸上表现出来,中医来说,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因此单纯看脸,可能会干扰你的判断。



因此,怎么看都不够直接拿血压计出来测量准确。我们知道当收缩压 140和(或)舒张压 90时,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也不是说血压高不能从面部来判断。比如:从西医来说,血压高时,末梢血管血流充盈丰富,反映出来会有面部潮红、眼睛红肿等;中医来说,高血压也分为多种证型,其中肝阳上亢型,就可以表现为面色潮红,眼红,头晕,耳鸣,失眠,大便干,小便黄,舌干,舌苔薄黄等。


其次,高血压也会表现有口角歪斜、舌头偏斜、吞咽困难、鼻唇沟变浅、脸部抽动等,这就警惕是否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中风所致的了。

因此,血压高是可以从面部来判断的,但不能仅依靠此来判断,还需借助相关检查来判断更为可靠。

高血压被称为无形的杀手,静悄悄的起病,病情缓慢进展,部分高血压患者不会出现什么症状和体征,通常是常规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或者住院,或者并发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受损测血压才发现血压升高,并确诊高血压的。




出现症状的高血压有那些表现?

1、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脖子出现拉紧的感觉,有的时候会伴发脖子酸痛的感觉,主要血压升高压迫颈部神经所致,在过度劳累或者精神心里紧张,这些表现可以出现加重。

2、血压升高可以视力出现异常,视力下降 ,看东西眼花,即出现视物模糊不清。

3、有部分血压升高的患者可以引起鼻出血。

4、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变狭窄变硬,弹性变差,患者可以出现脑供血不足的表现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突发严重眩晕或者头晕。



5、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出现胸闷气短,胸部疼痛,胸部发闷或者发紧,或者出现压迫性胸部疼痛。

6、并发肾功能受损可以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眼睑和颜面部水肿。

7、并发脑出血可以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甚至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

从以上可以看出,血压高不高,通过看脸一般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血压升高患者没有特殊的表现,即便出现症状或者出现并发症,也很难通过看脸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所以血压高不高主要通过测量血压。

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概况。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高血压患者非常非常多,全球约有10亿人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而我国占了1/5!也就是我国有2亿人有高血压!而其中有1.6亿人是需要采取措施立刻干预,及时降低血压哦。另外,有150万以上的人由于高血压太高而早早就离开这个世界。

2. 高血压的危害?

想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我们来看看它的靶器官就知道了。高血压的靶器官有大脑、心脏、肾脏、眼睛。对应靶器官,它可以引起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肾病、眼底病变等等。可以说高血压的危害无处不在,影响恶劣!

3. 血压高不高,看脸能知道嘛?

答案是能也不能!

有些高血压也可以通过脸上表现出来 ,换句话说脸上有以下一些症状可能会有高血压!记住我这里说的是可能而并非一定!

血压高不高看脸就知道!的确有些人会这样说,其实这么说的目的也无非就是显示自己的水平高。其实,说实话这个话说的也是有一点过了。的确,有些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脸红耳赤的表现,这时候一般是血压非常高,有经验的医生会让患者查血压,一量血压发现血压很高。说实话,很多人的高血压是这样发现的。但是,这不能说所有高血压都会有这种高血压的外在表现。而且,很多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还是没有那么高,但是已经超过140/90mmHg,已经可以诊断高血压了。


其实,这段话涉及的相关知识,更加深入的讲就是高血压的诊断。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我们不能等到出现了一些高血压症状才去量血压,平时体检和在家里,都可以自己量一下血压。而对于血压的测量,家里测量的血压才是最准确的,不要一直都指望着去医院量一次血压,因为那样可能失真。更加通俗的讲,那样不如在家里测量的真实。

所以说,对于广大的我国人民群众来说,平时注意查一下血压,别满不在乎,别一年体检才量一次血压,更不能只有到了出现高血压典型外在表现的时候才量血压,一定要平时注意监测血压,只有科学面对疾病,才能更加科学严谨的控制疾病。您说对吗?

判断血压高不高,本身就是非常简单,也不需要花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搞得如此神秘,甚至玄乎呢?

测量血压并不是说有多么难,多么高大上,非得看脸吗?看脸不是求人办事吗?啥时候看脸还能判断有没有高血压,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血压高不高,根本不能从看脸就得知,有人说我高血压的时候,脸红,现在血压正常了,脸不红了。

这种人肯定存在,但极其罕见。目前我们国家有3亿高血压人,几乎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而且将近50%的高血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您说如果看脸就容易看出来人是不是高血压,那么这些人看看脸不就得了,为啥还不知晓自己的血压高呢?

更可怕的是很多高血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结果知道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衰、肾衰等等疾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高血压,后悔莫及!

一、血压高不高不能看脸只能靠测量


目前判断高血压的唯一准确,且能精确到具体数据的方法就是血压计,再没有别的任何方法。我们身边很多人血压200多,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知道有一天他脑出血了,才知道高血压的可怕。

最最关键,血压高不高通过血压计测量很简单,血压计目前很普及,且测量血压也不用花钱,自己就能测量,无论是家里、临界、社区医院、大医院都能很方便的测量血压,为啥要看人脸呢?

测量血压不但不花钱,测量血压也不像去医院看病,需要花很多时间,只要有血压计,测量方法正确,花几分钟就能知道自己血压高不高。

二、测量血压后如何判断血压高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标准是,血压高于140/90就属于高血压,在美国血压高于130/80就属于高血压。

以前的高血压规定:

120-139/80-89属于正常血压高值;

140-159/90-99属于1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属于2级高血压;

大于180/110属于3级高血压。

但是今年5月,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把高血压改成了2级,也就是:

140-159/90-99属于1级高血压;

160/100属于2级高血压;

简单说只要是高于160/100的血压都属于高危血压,都更危险。

所以当您测量完血压,如果高于140/90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

三、测量一次血压高,也不能认定就是高血压


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高血压,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次血压高就判断,也就是说血压高也不一定是高血压。

因为我们的血压受很多因素感染,比如憋尿、生气、运动、受冷、测量血压说话、翘二郎腿、放气过快、袖带过紧过松等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只有准确的测量血压,才能判断是不是高血压。

测量前需要休息5-10分钟,避免憋尿、运动、抽烟喝酒、情绪拨打等,每次连续测量2次,间隔2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差别高出5mmHg,那就测量第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比如血压多次都高于160/100,那么肯定可以诊断高血压)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也就是诊断高血压给出了更多时间,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导致血压临时升高。

四、多久测量一次血压


对于40岁以后的成人,建议最少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对于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建议至少每3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建议至少每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对于确诊高血压,但血压不稳定的人,每天都应测量血压,直至血压平稳。

总之,我们测量一个血压非常有必要,但测量血压真的没有必要看人脸色,不准,不值得!

1、高血压的危害: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主要损伤的器官,长期血压高可导致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衰、冠心病、肾衰、主动脉夹层等。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这些器官严重受损,很多时候都是影响正常生活或者致命性的。

2、怎么早期发现高血压? 在我国,高血压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引起对血压的重视,能早期的发现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就是要有测血压的意识,定期去诊所、社区、门诊就诊的时候,都要常规的测个血压,虽然现在家庭血压监测理念在慢慢升温,但是距离普及的目标还道阻且长。特别是有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吸烟酗酒、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肥胖、运动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长期精神压力比较大、口服避孕药及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更要格外的注意,这些都是高血压高发人群。


高血压是现代 社会 一种特别常见的慢性病,可以说是”隐身杀手“,通常在发病初期没有太过明显的症状,可在无形中会快速发展。

通常高血压会出现以下症状: 1.头晕: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堵塞,脑补血氧供应不足,并且血压过高会压迫颈部神经,血管和神经同时收到过高压力影响就会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

2.胸痛:高血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时间久了患者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压迫性胸疼痛的症状。

3.视力下降:血压偏高持续不下降,会使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神经,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模糊下降。

4.肾功能受损:高血压会破坏肾脏血管,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肾功能下降,出现多尿,夜尿增多,水肿的症状出现。

血压高不高,看脸能知道吗? 通常我们形容一个人精气神比较好都会想到红光满面,白里透红。

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机能不同,即便出现相同的症状在面部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血压高在脸上是看不出来,但有些人脸色却异常发红,我们可以考虑为高血压带来预警。

这种病理性脸红是因为血压过高,导致心肌肥大,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出量增加,引起的面部血管扩张充血。这种红并非是身体 健康 的面色红润,我们需要对血压进行检测。

高血压病人怎样控制? 血压的平稳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血压持续稳定可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正确药物,不能因为自己的血压平稳就私自停药,这样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过大,对身体各器官的损伤增加。

规范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高盐、高脂类食物的摄入。

合理适量运动,增强自身新陈代谢,加强心肺功能都能很好的辅助血压平稳。

加强脊柱养护,由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不良坐姿、不良睡姿、单侧肢体长时间负重、都会造成脊柱的异常病变。

由于此类高血压患者突然感觉颈部异常,会将其与血压分割进行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低下,不仅会感觉颈部症状越发严重,血压更是难以控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颈部出发,解除持续影响血管痉挛的神经兴奋性,方可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消灭“高血压。

PS:血压高不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测血压,而不通过看脸来判断。测量后发现血压变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血压增高的时候,面部可能会出现 满脸通红、眼睛浮肿、口眼歪斜 ,但是这些症状都没有特异性。建议想要 了解血压是否偏高,还是最好测一下血压,方便又靠谱。

一、满脸通红 血压增高的时候,由于血流量输出增多,可能会造成面部血管充盈,形成满脸通红的情况。但是呢,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具体是高到多少时,才会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

最主要的是,会导致满脸通红的情况,实在是太多。比如:面部过敏、过量饮酒、高原反应……所以,出现满脸通红,只能说 可能是血压增高 ;不出现满脸通红,也不能说明血压就一定不高。

二、眼睛浮肿 当高血压导致肾脏病变时,肾脏水钠排出减少,引起水钠潴留。这时候,就会出现眼睛浮肿的情况。

不过,引起眼睛浮肿,也不仅仅只有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变而已,糖尿病也可能导致肾脏病变。也就是说,你血压控制好了,血糖没注意,也可能会出现眼睛浮肿的情况。

三、口眼歪斜 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就会出现口眼歪斜的情况。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是在是太多:长期熬夜、血栓、烟酒……

总的来说,以上3个症状的出现,均可能是血压增高所致,但它们却并没有特异性,其它疾病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因此,我们想要了解血压是否增高,最简单、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测血压!

创作不易,若觉得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评论!若还有不明白的,请评论区留言!

看脸识别高血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1.有些疾病会有写“标志性”面容比如,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患者,由于黄疸的原因,面部皮肤色发黄、发黑、没有光泽甚至出现“古铜色”皮肤;又比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面颊暗红,口唇青紫,医学上叫做“二尖瓣面容”。当我们在遇到这些患者的时候,看到典型的面容就会追问相关的病史,对诊断有一些帮助。

2.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标志性”面容高血压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疼、心慌、胸闷等,有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出现面部潮红等表现, 但绝对没有代表性 ,还有的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或者面部的表现,因此,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单纯通过症状或者面容来判断有没有高血压。

3.血压高不高,测了才知道要诊断高血压、要判断血压的程度,只能通过规范测量血压,并没有其他的途径。所以,请不要再相信所谓看脸可以识别高血压的提法了。

老年高血压国外研究现状

老年高血压国外研究现状是以轻、中度高血压为研究重点。国外研究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是防治重点。

高血压须知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
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
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高血压影响工作和生活,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的危险性在于突然死亡或致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如肾脏、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压升高。由于高血压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故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在食品选择方面有共同的要求。
全身感觉麻木或一侧肢体活动发生障碍,甚至心慌、气短、胸闷甚至不能平躺时,要及时测量血压,因为很可能发生了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流行病,而且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越高。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压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
1.胖子容易患高血压
人体肥胖主要由于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脏负担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发生高血压。
2.喜欢吃咸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食盐含有钠,吃咸多,摄入的钠就多,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从而造成高血压。
3.饮酒多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喝白酒每天超过二两,久而久之造成酒精在体内损害动脉血管使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如果同时又吸烟则加重血压的升高。
4.精神长期紧张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长期给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过度、噪音等,加上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空易发生高血压。瘦人虽不像胖人血容量大,但还可因其他因素造成高血压。瘦人万万不可忽视自己的血压。
5.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发生高血压。但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不肥胖,同样可以不得高血压。
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差,小动脉阻力增加,因而血压随之增高。持久的高血压会使动脉壁损伤和变化又加重动脉硬化,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故老年人容易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十分重要,病人要遵照医生指导用药,记住自己的常用药不可滥用药,以免发生不测,治疗时间越早越好,临界高血压就应该开始治疗。高血压病人服药须知:
坚持每天用药,即使病情好转,仍应服维持量。睡前不要服降压药,防止入睡血压下降,脑血量减少,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脑血栓。服用降压药期间,慎用或禁忌麻黄素、止咳定喘丸、川贝精片等药物。人参含有抑制体内脂肪分解物质,有高血压的人应慎用。
高血压病人的调养十分重要,用药治疗的同时,辅以生活、环境、精神等方面治疗。
注意饮食,低盐(每日5克),低动物脂肪。高血压、冠心病人中的肥胖者,由于体内的脂肪过多,压迫心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的高血压、冠心病人,首先要节制饮食,以素食为主,才能达到控制体重。体重减轻了,血压也会降低。选择低热量食品,多吃低脂肪食品,尽量食植物油。因为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血浆中的胆固醇就会下降,可以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动物脂肪、肝、脑、心、肾、黄油、骨髓、鱼子、乳脂等食品,含胆固醇高,宜少吃或不吃。
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可选择运动量轻、时间长些“耐力性”的项目锻炼身体。
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劳逸结合。不急不躁,控制情绪,喜乐有度。
消瘦的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要吃鱼、瘦肉、豆及豆制品食品,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豆制品中含有谷固醇,可以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维生素C也可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故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酸味水果)。同时,高血压、冠心病人要控制食盐量。因为钠盐可引起人体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且钠盐还会吸收水分,使体内积聚过多的水分,增加心脏负担。所以,要少吃咸(腌)菜、泡盐蛋等食品。
高血压、冠心病人一定要忌酒,戒烟,不喝浓茶,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压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
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多吃些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纤维素多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洗澡不要用热水或冷水,以减少血压骤然变化,以洗温水澡适宜。
性生活适度,青壮年患者应尽量控制或减少,老年患者应避免,以防发生意外。

养生指南
一.调畅情志: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1小时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可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二.饮食有节: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保持大小便通畅。性生活使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甚至可引起中风,应节制性欲,慎房事。
三.戒烟少酒: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环扩张,增加血管弹性,有一定好处。提倡戒烟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则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四.劳逸结合: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响。休息包括精神上、体力上的休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
五.坚持锻炼:应坚持打太极拳,练气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
六.坚持服药:对中、晚期高血压病,坚持服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失效时,应及时更换其他药物。不遵医嘱,随意停药,会使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危险。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

资料:据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介绍,在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脑卒中风病人超过150万,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更是难以估计。据估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调查显示,人群中仅有53%的人测量过血压,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而城市有效控制率仅4%,农村则低至1%。(《健康报》990225)

降血压九法
豆腐 常吃豆腐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常用豆腐煮芹菜叶吃,有辅助降低血压作用。
芹菜 常吃芹菜炒肉丝,有保护血管和降低血压的功效,且有镇静作用。
洋葱 常吃洋葱,有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亦能使高血压下降。
葱 葱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累,常食葱煮豆腐,有协同降低血压之效。
海带 能防止脂肪在动脉壁沉积,常用海带炖豆腐食用,用利降压。
花生 用花生仁(带红衣)浸醋1周,酌加红糖、在蒜和酱油,早晚适量服用,一两周后,一般可使高血压下降。若用花生壳50~100个,洗净泡水代茶饮用,对治高血压疗效显著。
醋 患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人,每天喝适量的醋,可减少血液流通的阻塞。假如用醋减肥,平均每星期可减减体重500克。
罗布麻 每日3钱,且开水冲泡当茶喝,持续半月,治疗高血压有特效。
干茶叶渣 将废茶叶渣晒干装入小布袋中,作枕头垫,不但柔松舒适,垫靠久了,还有平肝降压作用,对偏头痛等症,亦有辅助疗效。

高血压在我国流行的特点是什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欧美一些国家发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在1979~1980年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抽样普查,除台湾省以外都参加了这次普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89%,1992年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抽样普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6%,较1979~1980年有明显增加。在地区分布上,华北、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和西部内陆地区,这可能与地理、气候、种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在性别、年龄方面,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为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妊娠和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发病年龄上看,小于20岁年龄为3.11%;20~39岁年龄组为8.6%;50 ~59岁年龄组为11.38%;60~69岁年龄组为17.23%,说明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民族方面,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为17.76%;其次是内蒙古锡盟蒙族,为10.7%;维吾尔族为1.15%;新疆柯尔柯孜族为0.63%;四川凉山彝族人患病率最低,仅为0.34%。
在城市与农村也存在差别。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达10.84%,农村为6.24%,究其原因除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和生活工作较紧张外,也与城乡的环境因素差别有关。
此外,我国高血压病发病情况还有以下特点: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肥胖者高于不肥胖者;高盐饮食习惯者高于低盐饮食习惯者;嗜烟酒者高于不嗜烟酒者;司机和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较少的职业者更易患此病。

高血压诊疗知识科普|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太全面了

2021年5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高血压日”,随着近年来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们发现身边好像越来越多人都说自己有高血压,要一直吃降压药,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疑惑, 医生是怎么判断这个人是否得了高血压病呢?那些高血压患者又为什么要一直按时服用降压药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说起高血压字面意思理解为血压升高了,那么这个升高的“血压”是什么呢?

人体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这个侧压力就是我们说的血压。事实上,人群中血压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划分无明确界限,因此目前医生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

根据最新专家共识,医生们将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如果在不同的3天患者在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等被医生或护士测量的血压即所谓“诊室血压”,都出现了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情况,将被诊断为高血压。生活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说以前也没量过血压,第一次在医院测量血压就发现收缩压 140 mmHg而且舒张压 90 mmHg,或者收缩压 140 mmHg但是舒张压 90 mmHg也有虽然收缩压 140 mmHg正常但是舒张压 90 mmHg这3种情况,这时他的血压虽然没有达到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但是他的血压状况不是非常良好,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在4周内复查2次,看看再次测量的血压值来进一步判断是否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是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而家庭自测血压一般作为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辅助诊断,但不能成为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在医学上,医生们将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是否明确为标准,把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指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左右,但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提高,这一比例仍在上升。另一类病因不明确的高血压即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较多,至少有50种以上的疾病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妊娠高血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多数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病因治疗得以根治。

而原发性高血压形成病因一般为多因素,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和环境因素具体通过何种途径升高血压尚不明确。一方面遗传因素表现在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具有高血压则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而另一方面环境因素与饮食、精神应激和吸烟有关。饮食中钠盐平均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显著正相关;高蛋白摄入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现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的相关性更强;饮食中饱和脂肪酸也属于升压因素。其他因素例如体重增加也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肥胖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一些药物也可导致血压升高,如口服避孕药、甘草、非甾体抗炎药等。而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不是一种同质性疾病,不同个体间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现在研究表示可能的主要机制有神经机制,肾脏机制、激素机制、血管机制、胰岛素抵抗等所涉及的内容过于专业我们在此不细谈。

那么被诊断为高血压将怎么治疗呢?

遗憾的是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无根治方法,因此可能需要长期按时服药以维持血压稳定。我们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一般主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要降至140/90 mmHg以下。但对于合并了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则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即可。

一般高血压治疗方法有:

1、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前面讲到饮食、精神应激和吸烟等环境因素以及肥胖等与高血压都密切相关。因此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开始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 健康 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和。研究表明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明确降低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戒烟、戒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更被大力提倡。此外,医生协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2、药物治疗。首先开始药物治疗时机很重要,最新指南提示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但对于仅收缩压 160 mmHg 且舒张压 100 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会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其次降压药物选择方面,现在一般都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A、B、C、D),即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这五类药物分别对降压有着不同的特点。

A指ACEI和ARB,这两类药物降压作用明确,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改善预后。但严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钾的患者、妊娠或计划妊娠患者禁用。

B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尤其适用于心率偏快的患者,用于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预后;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减轻心绞痛症状,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及支气管哮喘患者。

C:CCB这类药物是所谓的钙通道阻滞剂,常见药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此类药物降压作用强,耐受性较好,无绝对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更适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牙龈增生等。

D为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较为常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且随着利尿剂使用剂量增加,低钾血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痛风患者一般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近年来由上述五大类药物组合而成的单片复方制剂,由于服用方便,易于长期坚持,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模式。 对于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以及其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优选长效药物,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但是具体药物的选择还是要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不要自行选择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遵从三项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首先要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其次是平稳降压,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医生会告知患者要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再次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即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此外,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我国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饮食、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及体力活动不足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预防和治疗均有益处。为了我们的身体 健康 ,建议我们都能拥有并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 健康 热力计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9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