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经络学说

医案日记 2023-05-31 20:51:21

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股骨头坏死系列疗法中的运用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联系人体内外上下与通行气血的作用,经络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肤筋骨等组织器官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海论》篇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属肢节”。《灵枢·本脏》篇日:“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之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经络的传注。经络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变有密切的关系,病邪常沿着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至脏腑,经络能有规律地反映出不同证候。

股骨头坏死属中医“骨蚀”、“骨痿”范畴,为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通过“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有关穴位的疏导,向人体内输入生物电信号,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经穴位释放到股骨头内,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强筋骨、利关节从而加速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一、选穴原则

1.选择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穴腰以下穴位及系列疗法特定穴位。

2.每次治疗必须选择主、副两个穴位,其中主穴必须在髋关节周围。

3.每组穴位(主、副两个穴)的选择根据股骨头坏死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由医生设定穴位。

二、选穴方法

1.循经取穴法

是指主穴、副穴在同一经脉上选取,适用于经络不通所致股骨头坏死疼痛期。如:环跳配悬钟。

2.表里经取穴法

是指主穴、副穴,所选取的穴位所在经脉为表里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本法以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经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有着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太阴肾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如:足阳明胃经穴髀关配足太阴脾经穴阴陵泉。

3. 异经取穴法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部位、病因、病机和脏腑、经络关系。主穴、副穴分别选择在不同经络上(不包括表经穴位),如:足太阴脾经箕门穴为主穴,足少阴肾经阴谷穴为副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上述两穴配合便可调节脾肾功能,而达壮骨生髓、加速股骨头修复之目的。

4.对症取穴法

是指取穴与病变或疼痛相对的部位按肌肉起止附着点选择,缓解痉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所,缓解疼痛。

5.特定穴位取穴法

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穴位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和解剖关系及股骨上端的骨小梁结构特点,结合经络和脉络的分布、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四肢百骸、皮肉筋脉而设定的特殊穴位。对修复坏死股骨头,改建髋关节结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股骨头坏死不同类型、破坏程度、病变部位选用特定穴位,使中药有效成分透其筋骨,可直达病所,修复坏死股骨头。

三、临床意义

1、股骨头坏死治疗仪输出的生物电信号直接作用在穴位上,可以有效地使生物电信号产生骨内应力,而活化骨组织,加快死骨吸收,新骨生长。通过穴位向体内释放中药有效成分,以激发经气,畅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

2.承载丸系列中药的外用中药敷于穴位上,可提高药物的活性,达其肌里,透其筋骨,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迅速作用于病所。

3.通过穴位入药,可直接调整股骨头内的微量元素,增加药物吸收量,充分发挥中药的壮骨、强筋、生髓等作用,加速股骨头坏死的修复,缩短疗程。

4.中医学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系列疗法运用经穴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激发经络气血,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以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加快股骨头坏死修复目的。

5.通过调节股骨头坏死治疗仪输人体内生物电信号的强度、频率及不同穴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6.运用经穴治疗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而减轻髋关节部疼痛,达到祛腐生新、修复、重建髋关节的目的。

如果你有股骨头坏死相关问题,可以关注“骨科赵医生”并私信,或者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

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经之海指的是什么

中医理论题,跑到宗教板块来问?

冲脉 ,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它和足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部,沿大腿内侧,向下行于中,再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一起下行入于足内踝之后,入于足下。另一知支脉,斜入内踝,出而入于胫骨、跗骨相连之处,经足背进入大趾之间,入诸络脉之中,起到温养胫部和足部的作用。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12足少阳胆经

胆附于肝上,与肝脏共居人体的胁部。胆内贮藏照汁,决断,可以帮助肠胃消化水谷,还可以协调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足少阳经属胆络肝,所以胆和肝相表里。

胆附于肝脏的短叶间,在膈下,胆内藏有胆汁古代的解剖学对胆的认识与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胆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汁,主决断。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又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汁就是胆汁,是指很纯净的没有杂质的精华而言。胆汁来源于肝,是肝血中充裕的精华物质,输入胆中,化成胆汁,贮存在这中空性的胆囊器官里。所以胆又有“中精之府”、“猜净之府”的称谓。那胆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胆汁味色黄,苦味性能下降,因此它能输入肠胃帮助消化水谷,闻时还县有明目的作用。当胆有病时,胆火逼胆汁上逆,可执出现口苦、呕吐苦水等病症。胆汁外溢时,可以出现目黄。肌肤发黄等病症。胆汁分泌失常,也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等喉症。胆藏精汁并能输泄胆汁于肠胃的功能,决定了胆腑的特点,有藏有泄。胆既具备五脏主藏而不泄的特点,又具备六腑都悬中空的构造,并对传化水谷有间接作用的特点。胆所藏的是有形的精汁,而不接受水谷的糟粕,故能满能实,似脏而不象脏似腑而不象腑。这是胆与其它五腑不同之处。另外胆藏精汁又略同于奇恒之腑主藏阴精的特点,故胆不归属于奇恒之腑。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决断”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决定、判断能力,胆量、胆识及适应能力而言。胆气壮能促进人的精神键壮、遇事敢于当机立断。胆气虚过事则优柔寡断、畏缩不前。胆主决断,还能辅助肝主谋虑的功能。胆气足则人有谋略有杲断性,如果胆气虚,肝胆之气不相济,就会出现谋而不断或断而无谋的情况。所以人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与行动的勇气和胆的决断功能有密切关系。另外胆主决断表现在协调脏腑,及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方面。闼为胆有中正无私、不偏不倚、刚直不阿的性质,所以用“正之官”来比喻它的裁判和调解作用。如果胆气足,当外界的刺激侵袭人体时,则会因胆对各脏腑、组织及气血间作出的迅速而正确的仲裁从而保障了机体的各种正常活动。既使有较大的刺激,也不致于打乱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及平衡关系。如胆气不足,胆的协调作用就会降低或丧失,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会减弱,外界的刺激就容易引起各组织器官之河的协调及平衡关系的失调。

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除此之外,胆王决断也表现在精神方面。胆气充盛则判断能力强,富有勇气,精神活动也正常。

胆气虚弱则缺乏判断能力和勇气,精神活动也会出现紊乱和失调,可以导致失眠、多梦、惊悸、胆小、易惊恐等病症,严重的可以导致多疑、哭笑无常等病症。总之,胆有主持体内仲裁和调节的功能,胆主决断起到了维护脏腑机能平衡的作用,维护气血正常运行的作用,有增强机体适应外界的能力,以抵抗病邪的作用。

胆的经脉叫足少阳经。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的瞳子馨穴,由此向上到达额角部,然后下行到耳后的风池穴,再沿着颈鄙循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与手少阳经相交后却出于手少阳经的后面,再向下循行进入缺盆部。

它的耳部的支脉,从耳后的翳风之分进入耳中,然后从耳中出来循行于耳前,再到目外眦的后方它的目外眦的支脉,从目外眦的瞳子髎liáo处分出,然后下走足阳明经的大迎、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然后下行经过足阳明经的颊车,由颈部向下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再向下循行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与胆相连,沿着胁肋内循行,出于少腹两侧的腹股沟的动脉部即气冲处,经过外阴部的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的环跳穴处。

它的缺盆部的直行脉,从缺盆下行腋部,沿着胸部的侧面,经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的环跳穴,然后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循行,出于膝部的外侧,下行经过腓骨的前面,直下行到腓骨的下段,再下行到外踝的前面,沿着足跗部,进入足的第四趾的外侧端的足筠阴穴处。

它的足跗部的支脉,从足跗部的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二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边的毫毛部与足厥阴肝经相接。(见图)

足少阳经的生理主要包括运行胆的血气,联系并濡养与胆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因为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下行属胆,运行着胆腑的血气,所以《灵枢·经脉篇》有“胆足少阳之脉”的说法。另外,胆通过足少阳经脉和耳、胁肋等组织器官及体表部位相联系,而这些组织器官也都要足少阳经脉运行的血气来濡养,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如果足少阳经的经气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就会影响胆及其有关的组织发生病变。此刻足少阳经的经气热盛,航容易导致急性的耳聋、颊肿等病症。足少阳经的经气运行岀现郁阻,就会导致下肢外侧等部位的疼痛。

总之,足少阴经属胆,以营运胆的血气为主。它是胆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络鼐供给营养的途径。但是它同时也必须依赖于胆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发挥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什么意思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意思。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定义

词语:经络

拼音:jīng luò

释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的粗浅定义是:关于人类身体状况的愉悦部分的外在表现。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8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