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我们不能对科学这个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换言之,我们很难说清科学是什么或什么是科学,但是,无论无何我们还是能说清楚什么理论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个科学理论,要其表述能进行下去,要其理论的争议有可能在将来达到统一,那么就必须要求该理论的本身首先满足可观测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及可证伪性。如果这几个方面有一个不满足,其理论一定是不完备的或不科学的。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就是这么一种理论,至少它现在还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我认为这可能是千余年来,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医学,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方法论,因而一直没有一个大的发展,却在近几百年里落后所谓西医的原因之一。下面我想从可观测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及可证伪性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传统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问题。
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
可观测性是指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是可观测的。同时为了能从表到里、从定性到定量,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又必须是可操作的,就是能够用测量工具,以一定的操作方式把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定量的表示出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科学理论的好例子。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这么说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皆有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G*m*M/r*r
式中M
m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比例常数,F为引力的大小。在这个定律中的全部概念和内容:引力、质量及距离都是可观测的和可操作的,也就是用一定的测量工具,以一定的操作方式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定量的表示出来,并可以验证其定律是否正确。
在自然科学里用不可观测的概念来表述其理论是不可想象的,可观测性是讨论问题的前提,否则连开尊口都可免了;可操作性也是讨论问题的基础,因为对于一个没有可操作性的问题就是讨论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验才可以验证其理论是否正确。检验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绝对不能在像《黄帝内经》和《圣经》等这样的经典里去寻找。一个没有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去验证和检验其是否正确,也就无须讨论了。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发生的原因是阴阳失衡、出现偏差而造成的。为了说明人体的复杂关系,传统的中医理论还引进了“五行学说”,认为肝属目、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用五行学说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说明人体生理及疾病的变化,并将其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阴阳和金木水火土均无可观测性,更没有一个量的形式表示,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对于同一个病人,你说是“阴盛阳衰”,我说是“虚火上升”,甚至说是“阳盛阴衰”,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治好同一种病也是常事。在传统中医的脏腑学说中,有“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藏神”,“有温熙作用”,“火有阳热特性”,“故心属火”;“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纳气”,“故肾属水”,等等之说。在这里,你无法知道传统中医理论里的心、肾等概念是什么,也无法知道其动词主、藏、纳等是什么意义。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多数概念大都如此。
可重复性
可重复性是指科学理论所预测的事实出现的条件一旦满足后,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谁来做这个实验,所预测的事实都应出现。如水在常压下的冰点是0℃,沸点为100℃。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谁来做这个实验,都是如此。可重复性还与重复的次数无关。这就是为什么说“超导”理论是科学的,而“某地晚上有鬼出现”不是科学的原因之一,尽管“见过”鬼的人远比见过“超导体”的人多多了,因为鬼的出现无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中也有这样的例子,1969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威伯说他检测到了引力波,但其他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实验,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再检测到引力波,这就不能说威伯当初检测到了引力波,他也不可能因此而获奖。
若干年前在中国出现了气功热。据气功师们讲,练成练不成气功还有一定的缘分。而西医讲用X光机可以发现某些病变如肺炎,不管这个人是贵族还是平民,也不管是那个合格的医生来做这个实验,说能做到便无一例外。而传统的中医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中医的诊断讲望、闻、问、切。据说春秋时期的明医扁鹊就已精于此道。千百年来在这几个方面应该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切为例便有浮、洪、滑、数、促、玄、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若、虚、散、缓、迟、结、代、动等脉象之分,但这些概念都是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试想,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论能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吗?我曾在一所省级中医医院里看到这么一个用切脉来诊断妊娠的板报,其内容摘录如下:“孕妇一个月的脉象,两手脉细而伏,如草木之萌动……颇有跃跃欲试之态;孕妇两个月的脉象,多濡滑微,数有蠕动之象,如草芽之出土,蚕蛹之初形……;孕妇七个月的脉象,多流利不凋如扬花柳絮齐放之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板报时,便非常钦佩该文作者栩栩如生的比喻能力及高超的联想能力,但后来仔细一想,他说的内容没有一件能用测量工具表示出来。也不知道该文作者的嫡传后人能否准确地掌握这门技艺,在我问过的中医大夫中,是没有人像上文说的那样靠切脉来诊断妊娠的。当然,也有口口声声地说他能做到这一点的“老中医”,但你只能是听他说说,无法去验证,因为没有几个“老中医”知道什么是“双盲实验法的”,而双盲实验法是做医学实验的最基本的方法。我还听一个朋友说,他在大学上切脉课时,同一个病人,两位教授切出的脉象完全不同,而面对众多的后生,只能尴尬地笑笑,因为谁也无法证明是另一位教授错了。
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是指讲述的理论一定要具备随时随地被证明是不完备的甚至是错的可能性。从发展的目光来看,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一定或迟或早地被证明是不完备的或是错的,世上根本没有放之四海、恒古恒今而皆准的真理。也只有这样,真理的存在才有意义。一个绝对的真理是不可能给我们可靠的信息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是不可证伪的。首先,其基本概念是不可观测的,常用的一些概念如心、肾等与解剖学上讲的完全不同,你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其次,理论所表述的内容自然是不可证伪的,你连看都看不见,还能证什么伪呀实呀。如“肾藏精”学说,肾是什么,怎么藏,精在哪,你根本不知道,“肾藏精”学说就像1+1=2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假如有人说是心藏精,心主发育和生殖,故心属水,那么肾藏精学说除了用习惯和传统的力量外,还能有什么办法说服反对者呢?倘若还要继续论证,如果心(其实说肠呀肝呀什么都可以,反正你也无法证明)出了问题,就会出现男子少精,阳痿不育,小儿发育迟缓等,用补心之药,如大补元煎之方治疗,也可以说是被临床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肾藏精学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内容,有内容的只是大补元煎之方治发育、生殖等一系列症状这个经验事实。这才是中医之所以现在还能存在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中医理论大都如此。
由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千百年来一直处于表象的、直观的,猜想的哲学思辨阶段,后代的人永远重复着千百年前老祖先的话,没有像西医那样,在文艺复兴时期从古典思辨哲学中走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故此在中西医竞争中,落后于外来西医是不难想象的。根据1980年以前的有关资料统计,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西医中医大中型医院的比例分别为:40/1、32/1、25/1,而且从每个医院的门诊量来看,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更是没法比的。
以上我说的是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其实在若干年前早就人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今天之所以又重提此事,是因为传统的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本身就缺少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思想,更缺少现代科学的精神,所以在中国,隔几年就有像“严大师”“李宏志大师”这样的人出现,并有千百万信徒是不足为奇的。在中国有滋生这种人的大量的肥沃的土壤。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大众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还要求大众掌握基本的现代科学方法和思想,然后才有可能具有现代科学的精神。仅有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是不够的。
中医不应被简单化为“伪科学”,也不会被现代医学完全取代。中医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经验,部分理论和疗法已得到科学验证,不应被完全否定。但是,中医也需要进一步现代化与规范化,来适应现代医疗体系发展和科学标准。这是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平衡的复杂话题。
1.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和疗效,这一点不应被否定。部分理论如针灸已经被科学证实。
2.尽管中医难以完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但也不等同于“伪科学”。事实上,一些中医理论和方法的确奏效,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达成共识。将中医简单贴上“伪科学”的标签是不恰当的。
3.中医也需要在发展中积极吸收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加强理论的科学性论证和临床的规范化,来处理其理论和疗法中不足之处,更好地服务社会与时俱进。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医学体系,不会被现代医学完全取代,但也需要在现代化发展中不断完善与规范化。在医学体系的整合中,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可以实现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这需要在尊重传统与吸收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相信,医学的未来是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废除中医派
有一些人主张“废医存药”,亦即认为中医的理论不符当今科学的要求而不应再保留,应全面使用现代科学及现代医学的理论去重构中医理论和解释中药、针灸等疗法的疗效。
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当“废医验药”,亦即不只是中医的理论有问题,连中药的疗效都有被夸大、神化之嫌,因此除废弃中医理论,还应当严格地检验中药疗效的可靠性与客观性
传统中医派
有一些人认为中医虽然“不科学”,但仍有胜过科学,甚至胜过西医的一面
较极端的人认为西医只能治疗表面症状,无法真正治愈病人,甚至对病人造成慢性伤害。
中西配合派
有一些人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但其理论南辕北辙,因而无法整合,或者可能要百年后才能整合,只宜在治疗时相互配合。
中西结合派
有一些人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我们可以用高等科学的去解释中医的理论,进而发扬中医的精华。
中医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和重视,同时也需要明确其发展现状和功能性定位,以保证其在现代医学体系内合理地发挥作用。
然而,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评价中医,要基于科学方法和标准,进行科学验证,而不能仅凭个人主观体验或是传统民俗信仰来评判它是否是伪科学。 早在2003年4月,国家卫生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 "临床研究规范化与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南" 已经提出了对中医治疗效果的科学验证方法和标准。这个指南指出了中医研究的设计、实施、报告和审查等方面应该遵循的标准和原则。 只有在科学验证的框架下,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中医的功效等方面。
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将中医作为伪科学来界定,但也不能一味地将其过分神化或者否定现代科技的优势和贡献。而是需要继续推动中医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应用。中医和现代医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需要彼此学习、借鉴和补充。实际上,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中医药,如果没有科学、规范、严谨的质量控制和使用标准,也可能存在安全和有效性隐患。因此,在推广和应用中医时,必须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加强对中药材、中成药、针灸、推拿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测,保证中医治疗的安全可靠和疗效明确。
总而言之,关于中医的科学地位,应该基于严谨的科学验证和实践经验,而不应该轻率地做出或接受极端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在医学的发展进程中,中西医学的交流和融合会更好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挑战,从长远来看,将在医学领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86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藏象学说
下一篇: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