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混淆品(1)——李(Li)
[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植物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的干燥果实。
[性状]
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棕黑色,皱缩,无毛。果肉不易剥离。果核扁球形,直径约12mm,表面可见网状纹理。气微,味酸、涩。
[鉴别]
1.外果皮有的可见念珠状增厚的横隔。无非腺毛。种皮石细胞多2~3成群,淡黄色,孔沟深且明显。
2.按乌梅鉴别项2的试验法,显淡黄色。
题主是否想询问“乌梅的代替品是什么”?五味子。因为五味子和乌梅的功效相似,所以乌悔的代替品是五味子。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食物,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都不不同,食物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收集的关于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的相关内容。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1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1、抗氧化
乌梅能提高人类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因为人们吃乌梅以后能促进人体内腮腺液分泌,而且能提高身体内荷尔蒙的数量可增强人体多器官的功能,它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阻止身体内氧化反应发生,能让人体保持年轻健康状态。
2、减肥瘦身
减肥瘦身是乌梅最重要的功效,因为乌梅本身是一种低脂低热量的健康食材,它含有的酸性成分进入人体后,还能加快人体内脂肪分解和消耗,能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经常食用能让人们的体重明显减轻,会让身材越来越苗条。
3、缓解疲劳
乌梅虽然是一种味道比较酸的食材,但它却是典型的碱性食物,人们吃了它以后,能加快身体内酸性物质分解,可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酸碱平衡,能防止人们出现酸性体质,而且能促进体力恢复,缓解身体疲劳,经常使用还能提高身体抗疲劳能力。
乌梅的害处
乌梅对人类身体有诸多好处,没有明显的害处,但生活中那些患有细菌性痢疾和病毒性肠炎的人在吃乌梅以后容易让病情加重,对病情恢复不利,另外女人在怀孕期间食用乌梅还会影响腹中胎儿发育,也会影响母体健康。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2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有保护肠胃和消除便秘的作用。乌梅具有消毒的作用,它也可以预防食物在肠胃里腐化的情况。除此之外,乌梅有一种物质,那就是苹果酸,苹果酸可以将一定量的的水导入到大肠,从而形成粪便,最后排出体外。
2、乌梅有增进食欲和防老化的作用。如果患者长时间的没有食欲,可能是肠和胃功能不太好,也或者是生病后没有食欲。要想自己身体快点,可以适当的食用乌梅,因为它有开胃的作用。乌梅也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这种物质可以预防衰老的情况,所以为了不变老,可以选择每天定量吃一些乌梅。
乌梅的禁忌
1、小孩不适合食用乌梅。小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肠胃功能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这个时期的小孩身体的抵抗力非常的差。因些,如果小孩长期服用乌梅,可能对肠胃的伤害比较大。
2、感冒发热的患者使用乌梅需慎重。如果是感冒的患者,尤其是感冒还伴随咳嗽的人,不要去食用乌梅,这样会加重病情的。除此之外,有肠炎的患者也不要食用乌梅。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害处3 一、功效与作用
1、涩肠止泻
乌梅酸涩入大肠经,有很好的`涩肠止泻痢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久泻、久痢。
2、止咳止渴
乌梅味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的效果。夏天用乌梅煎汤除了能祛暑解渴之外,常还能用来治疗热病口渴,咽喉干哑,对于肺虚久咳少痰或者干咳无痰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乌梅常可以搭配半夏,杏仁等食用,但要对症慎重食用。
3、防衰老
乌梅能够帮助刺激身体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这种荷尔蒙能起到预防衰老的作用,因此,每天吃一颗乌梅对于预防衰老是能够起到一定效果的。
4、补充能量
身体中的血液在自我净化过程中会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因此我们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乌梅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能够帮助吸收维生素和酸素,有效缓解身体疲劳状态,并预防疾病伤害。
5、止吐
孕妇在怀孕初期呕吐现象严重,并且喜欢吃酸味食物,这时候孕妇的体质也是偏酸性的,身体中的钙质流失了,血液偏酸性,胃和肝脏能力减少,这种情况下还会导致孕妇情绪产生波动,孕妇每天吃上一些乌梅能起到调和作用。
二、禁忌
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人群要少吃乌梅,患有痢疾,肠炎的人群在发病初期少吃乌梅,女性在生理期,产前,产后少吃乌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86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梅混淆品(2)——杏(Xing)
下一篇: 花类中药材的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