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立秋已有一段时间,但秋日里应有的天高气爽丝毫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本市一些医院急诊室依旧人满为患,且不少是肠道疾病。专家指出,种天气最好不要过分依靠空调,因为气候的特点,一不小心还易发生秋季腹泻等疾病,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
记者从本市中山、长海、仁济等医院内科了解到,这几日急诊病人大幅上升,消化疾病占到近4成,几家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消化疾病日门诊量都超过百人。
上海东方医院心外科范慧敏博士认为,消化疾病的猛增跟秋老虎带来的阵阵热浪让众多市民选择在外就餐有关。在晚上下班时候,不少马路排档、菜场小饮食摊都开始火爆起来。但这季节是肠胃炎、食物中毒等疾病的高发期,市民选择快餐和外卖应选正规店家。
上海曙光医院名中医王左教授指出,最近天气上半夜还是闷热难耐,下半夜或凌晨却可能悄悄转凉。因此要注意防寒,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否则“邪气”会在人熟睡时趁其抵抗力微弱而侵入毛孔;早晚加衣,不要赤膊露体、高温作业。还应勤喝水,不吃隔夜饭菜。□王艳辉
1.春夏秋冬预防哪些疾病的保健小常识
秋季养生小常识 由夏到秋,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因此不论男女老少,秋季都要注意养生,早睡早起,注意饮食。在这里我们要提醒老年朋友和体弱的朋友,虽然说有人提倡“春捂秋冻”,但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自我调节,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在秋季应注意养生饮食,做到防病于未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秋季养生小常识:
1、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 *** 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早起早睡。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 *** 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3、重调达情志。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5、增强抗病能力。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6、预防气候突变。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寒露不算冷,霜降变冷天”。到了霜降,那就气温变化已经接近于冬天了。因此到后半季节,可以说到秋天的最后,那已经是季节接近一种寒冷而不是凉爽了。所以到那个时候,保养会要更加注意一些。
秋季养生小提示
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天气比较很炎热,湿气大,热度大养生侧重去湿清凉。
建议:多喝玉米水 小豆汤
白露之后,湿度降低,气候变燥养生侧重滋润防燥。
建议:多喝梨水 百合汤
肺气弱者,建议晚秋用虫草煮水,或褒鸡汤、鸭汤滋养
2.秋季疾病预防 有哪些养生的小常识
1、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
少吃辛辣 *** 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4、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摄氏度至27摄氏度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5、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2、皮肤病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湿润,注意居室卫生,保持清洁,饮食均衡,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遇到过敏情况要及时查找过敏原。
3、骨性关节炎预防
注意防寒保暖,均衡饮食,补充钙、维生素;还要补充软骨营养,抑制和消除骨关节炎症,使关节和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避免过分活动使关节劳累,采取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多用热水泡脚。
扩展资料:
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暑热、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黄鳝、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壮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研沫煮汤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的作用。
莲藕:莲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热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蛰、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进补则适宜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随着现代 社会 快节奏的步伐,饮食习惯的不规律,导致很多年轻人出现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那么如何引起胃胀呢?原因有很多,主要有4点,接下来详细给大家讲解一下。
1.饮食因素
生活中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引起胃胀,如进食时边吃边说或狼吞虎咽,饮食不卫生、饮水量太少或纤维素食物进量太少,吃的太快、吃的太油腻等。此外大量摄入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花生、山芋等,或因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肠道产生过多气体,也易出现胃胀。
2. 精神因素
情绪上的波动如焦虑、忧虑、恼怒等可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引发胃胀的症状。
3.疾病因素
造成胃胀的疾病以胃胀病为主,包括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急性胃扩张、胃溃疡、胃癌等,此外一些肝、胆、胰腺疾病,腹膜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引起胃胀表现。
4.药物因素
如果过多服用抗生素,抑制了正常细菌的运作,还会导致菌群失调,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胃胀的情况。
当然除了以上四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导致消化不良,比如睡眠不好,但主要原因是因为肠胃功能紊乱,想要缓解消化不良,首先要及时预防相关疾病,搭配合理 健康 的饮食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缓解消化不良的4种食疗方法。
1.喝醋
在吃正餐的时候,可以用一汤勺醋加一杯水服用,能够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2.喝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3.喝酸奶
经常喝酸奶能够加快肠胃蠕动, 还能帮助消化吸收,加快身体毒素和垃圾的排出,因此,多喝酸奶,不会长胖,还会帮助排出身体毒素,喝酸奶最好是在饭后一定时间内饮用,不宜空腹饮用,喝酸奶的最佳时间是在饭后半个小时—2个小时之间。
❤养心小贴士:
胃胀本身不是病,但隐藏在消化不良背后的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却威胁着患者的 健康 ,如果不重视治疗,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养护好胃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60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专家:防秋季感冒简单技巧
下一篇: 立秋了谨防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