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在秋冬交替之际,每人都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防病措施。
今年冬季来得早,重点应防治以下四种疾病:心血管疾病天气寒冷可以导致血管痉挛,最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据统计,每年10月份左右是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
脑血管疾病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发生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加上空气干燥,人们消耗水分多,体内容易缺水,致使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导致脑血栓等脑血管疾患。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
消化性溃疡多数溃疡病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突出。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病的高发季节。
呼吸道疾病感冒、流感、气管炎、肺炎及肺心病加重,在秋冬季节明显高发。
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人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疾病防治工作:①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短暂性脑缺血。②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着凉。③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酒,不吃高脂饮食,注意饮食卫生。④有麻木、乏力、视物不清、头痛、眩晕等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
我们常常听说这句话:春捂秋冻,百病难碰。但这其中的讲究,却有很多人没能领会。
「春捂」: 春季,天气刚开始转暖,此时不宜过早脱掉冬衣,应适当地捂一捂;
「秋冻」: 秋季气温稍凉爽,这时不宜立刻增添衣物,可以适当冻一冻。
加强 体育 锻炼,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激发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可现实中,有些人错误地以为,秋冻是遇冷不穿衣,但其实要想「冻」出 健康 ,要拿捏好分寸,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冬去春来,这时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虽然已经暖和起来,但是天气多变,忽冷忽热。
如果衣服脱得太多,身体难以适应气温变化,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所以,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渐渐地减衣服。
夏去秋来,这是从热到冷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转变的过程中气温也会升高。
过早地穿上冬衣,会使身体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所以,秋季又应该冻着点,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1. 温度讲究
身体略感凉意,但不觉寒冷!
秋冻适用于夏末秋初,日照温度在15 -20 时,减少穿衣,适当“冻”一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当户外早晚温度降低到15 以下,就应该适当添衣了,否则不仅对 健康 无益,还会惹病上身,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2. 部位讲究
“上薄下厚”,头、腹、脚不能“冻”
头部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头部是阳气聚集的地方,容易受到风邪的入侵,所以保护好头部非常重要。
若头部受凉,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供血不足或者出现头痛、头晕、心烦意乱以及失眠多梦等。
腹部
腹部受寒时会堵塞腹部的经脉气血,秋季早晚的温差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做好肚脐周围保暖的话,很容易让寒气侵袭,影响肠胃 健康 ,引起腹泻等症状。
足部
所谓寒从脚起,双脚容易怕冷,此部位距离心脏远,血液流量比较少,再加上脚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较差,因此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
3.人群讲究
并非人人适宜!
秋冻需要接受寒冷刺激,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很大
一般而言,患有呼吸道疾病、胃病、心血管疾病、体寒的女性、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
1. 饮食调理
多喝开水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生津润燥、消热通便。
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以免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2.加强锻炼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精神调养
到了秋季,秋燥现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总而言之,秋冻并不是完全的要让身体受冻,只是说不需要过多的增加衣物,不然身体的抗寒能力就会下降,入冬后会更加难以适应。
1、泡脚养肾
不少女性在秋冬都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或许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在进入深秋之前的白露时节,大家应该注意肾气,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不仅可以养肾,还可以让你睡得更好。
2、动静结合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选择的项目因人而异,重点在于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在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做一些呼吸、闭目养神的动作,做到动静结合。
3、饮食清润
养肺是秋季的养生重点,要想养肺,滋润是关键。白露期间饮食应以清润为主,不宜大鱼大肉进补。大家不妨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4、不要过早穿太多衣物
白露时节,早晚会让人有凉意。坊间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也就是说,秋季也要保持适当的凉爽刺激,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当然,儿童老年人和体弱的人士还是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扩展资料
节气简介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节气后,阴寒之气上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昼夜热冷交替,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时至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
人民网——白露时节养生注意4个要点
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人们会明显感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10多度。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阴气也在白露兴起。
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如果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就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因此,白露养生注意以下几点: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古话说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主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准备过冬了。
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者,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 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站桩静心,乐观开朗
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应该多按照马世琦老师教授的桩功来站桩静心,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白露艾灸,养气补肾
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白露时节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在此节气前后坚持艾灸调理,能有效的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等病,从而达到,宣肺理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
白露,与之相对应的经络是胃经,所以此时的养生重点是以健脾胃为主。把我们的脾胃调理好了,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冬季里好好的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补充能量。足三里是养生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长寿穴,对此穴进行养生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要穴:大椎穴
脊柱上有24块椎骨,这24块椎骨其实是与24节气相对应的。白露节所对应的椎骨是第7颈椎,也就是督脉上的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所有向上走的阳气及能量都经过这个穴位,所以处理大椎穴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的阳气及能量。
第三要穴:命门穴
命门,顾名思义,此穴就是人体的生命之门。艾灸命门穴可以很好的将阳气与能量收藏在此,并传入肾俞穴,具有强腰补肾的功效。
1、勿露体肤,早晚添衣
俗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节气后,早晚温差较大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白露过后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身了,人们应选择穿上宽紧适度的秋装,不露脐、露背、露腿,面料以纯丝、纯棉或混纺为好,防凉又止燥。晚上睡觉应撤去凉席,盖上被子,注意腹部保暖。
2、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3、早秋吃粥,调理脾胃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
俗语说“秋粥宜人”,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都是很不错的“白露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5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四大品牌秋妆抢先看时尚妆容
下一篇: 秋天应该减少洗澡次数